二部公用工程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1页
二部公用工程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2页
二部公用工程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3页
二部公用工程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4页
二部公用工程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公用工程装置(期)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二OO七年十二月目 录1 范围32 概述32.1 岗位任务及工艺简介32.2 工艺控制指标32.3 安全规程与环保43 系统原始开车的准备工作及步骤53.1 原始开车条件53.2 第一次人工清扫63.3 机泵试车63.4 水力冲洗203.5 加氯加药系统试车223.6 第二次人工清扫243.7 化学清洗243.8 预膜243.9 置换253.10 冷态运行254 循环水系统大修开、停车程序264.1 大修开车程序264.2 大修停车程序285 电动循环水泵正常操作及维护295.1 开车295.2 停车295.3 紧急停车295.4 正常维护保养295.5 操作注意事项306 透平机表面冷凝器的操作及维护306.1 表面冷凝器投运前的准备工作306.2 开车(建立真空)306.3 停车316.4 倒泵操作(2003-J2003-JA)326.5 事故处理327 透平驱动的循环水泵的操作及维护327.1 油系统开车327.2 试验337.3 透平驱动的循环水泵开车前准备337.4 开车启动2001-JA/JAT(或2001-JB/JBT)347.5 停车357.6 检修后透平单体试车367.7 倒泵操作377.8 紧急停车377.9 正常维护377.10 联锁设定值387.11 安全注意事项388 冷却塔风机的正常操作与维护388.1 开车388.2 停车388.3 正常维护388.4 操作注意事项399 加药系统的正常操作及维护399.1 加药隔膜泵的正常操作及维护399.2 加药系统运行联锁3910 氧化性杀菌剂投加的正常操作与维护3910.1 加氯机的正常操作与维护:3910.2 溴氯二甲基海因的正常投加操作4010.3 三氯异氰尿酸的正常投加操作4111 旁滤系统的正常操作与维护4111.1 投运前的准备4111.2 投运旁滤池程序4111.3 旁滤池的反洗程序4112 循环水系统的正常维护与调节4212.1 日常维护操作4212.2 循环水水质分析及处理4212.3 循环水处理效果的调整4213 事故处理4313.1 事故处理原则4313.2 停电、停补充水的处理4313.3 设备故障处理44附录A 操作条件46附录B 补充水水质46附录C 设备参数一览表47附录D 循环冷却水系统仪表一览表48附录E 循环水设备仪表位号一览表48附录F 循环水岗位设备润滑油型号一览表49附录G 工艺流程简图5050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Q/HS HX 10400722006)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循环水岗位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适用于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循环水岗位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2 概述2.1 岗位任务及工艺简介2.1.1 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向合成、尿素、甲醛等工艺界区提供水质合格,压力、流量、温度都符合工艺要求的冷却水,同时将各界区返回的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处理后,再经循环水泵升压送往各界区,以保证合成、尿素等后继工艺正常生产。2.1.2 工艺流程简图(见附页A.7)2.1.3 工艺流程简述循环水系统是由冷却水塔、吸水池、塔下水池、循环水泵、旁滤水泵、成套加药设备、加氯系统、全自动无阀过滤器、地下管网及监测换热器等组成。循环水系统为合成、尿素等工艺界区提供压力0.45MPa,温度33C的循环冷却水。冷却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储存在冷却塔塔下水池,再经连通渠流进吸水池,吸水池中的循环水经循环水泵2001Ja/Jb/Jc/d升压后送至各用水装置,使用后的循环水经回水管返回冷却塔顶部,通过一系列的喷嘴均匀的分洒在冷却塔的填料上,与冷却塔塔顶风机J0205ah抽入的空气呈逆向流动进行热交换,热水被冷却后流入塔下水池,再循环使用。为了降低冷却水中的浊度,利用旁滤泵从吸水池取水升压后,进入旁滤池过滤去除浊度,滤后浊度小于5mg/l,过滤后的水送回吸水池,冬季气温低时,可换用循环水回水,经CWR回水管的旁路支管,利用余压进旁滤池过滤,以降低电耗。旁滤池处理水量为1000m/h,占循环水总量的4左右。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由于蒸发损失,逐渐被浓缩。因此要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补水,水量为602m/h(最大为685.5m/h)。为了防止冷却水结垢及设备管道的腐蚀,要在冷却水中加入阻垢剂和绶蚀剂进行处理。为了控制冷却水中的微生物繁殖,须向冷却水中投加杀菌剂。加药系统包括加氯系统和水稳剂投加系统。加氯系统由氯瓶、中间氯瓶、加氯机和管线组成。它主要是间断地向吸水池投加氯气,以杀灭和抑制细菌的繁殖及藻类的生长。水稳剂投加系统由加药泵和管线组成,水稳剂投加系统采用一罐三泵成套加药设备,正常时一台加药泵连续运行,两台备用。2.2 工艺控制指标2.2.1 一般控制工艺指标循环冷却水给水总管压力0.45MPa。循环冷却水回水总管压力0.25MPa。循环冷却水给水温度33C。循环冷却水回水温度43C。循环冷却水规模:32000m/h。合成氨界区循环水量:10807 m/h(最大12428m/h)。尿素界区循环水量:12000 m/h(最大13800 m/h)。甲醛装置循环水量:200 m/h(最大250 m/h)。吸水池液位:64006500mm。塔下水池液位:26002700mm。2.2.2 冷却水水质正常控制指标及分析频率项目正常运行控制范围分析频率总磷冷态:电导660s/cm时,6.09.0mg/l; 热态:电导660s/cm时,4.07.0mg/l(以PO43-计)1次/6hPH自然1次/12h浓缩倍数35倍(以K+计)1次/72h正磷不控制Ca(以CaCO3计)50250mg/l1次/12h浊度20mg/l1次/72h余氯冷态:0.50.8mg/l;热态:0.51.0mg/l1次/8hM碱度80350mg/l(以CaCO3计)1次/月异养菌总数5*105个/ml1次/48h生物沾泥4ml/m31次/48h总铁1.0mg/l1次/月硫酸根离子500mg/l1次/季度电导率9501050s/cm1次/6h2.3 安全规程与环保2.3.1 总则a) 化工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及其它安全用品。b) 职工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和生产技术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c) 操作必须做到“三懂”、“四会”:懂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会处理事故。d) 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各种设备,严禁超压,超负荷,超温运行,各项指标不能擅自变动。e) 开车前应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车,严禁盲目或违章作业。f) 生产中遇到危及人身及毁坏设备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以先停车后报告。g) 发生意外事故时必须沉着,果断、准确,服从指挥,积极处理,保护好事故现场。事后要做好事故分析,杜绝事故重复发生。h) 进入塔、罐、水池、管道等工作时,必须按安全生产检修制度和气体防护技术规范进行。i) 积极参加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活动,认真检查事故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j)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必须精心操作,服从指挥,严禁脱岗、睡岗和做与生产无关的事。2.3.2 浓硫酸的处理a) 稀释浓硫酸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点;b) 要穿戴好防酸服,防酸面罩,防酸手套等,方可进行硫酸的处理;c) 要把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d) 浓硫酸倒入水中要不断搅拌;e) 一旦发生硫酸灼伤事故,立即用水冲洗,然后送往医院治疗。2.3.3 漏氯处理 氯瓶自身泄漏的处理程序:少量泄漏时:a) 岗位人员应立即通知作业监督、运行经理,并紧急疏散现场附近的无关人员。b) 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处理,确认泄漏具体位置。c) 转动液氯钢瓶,使泄漏部位处于氯瓶的气态空间。d) 易熔塞处泄漏时,应有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e) 瓶阀泄漏时,上紧六角螺帽。f) 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g) 发生泄漏的液氯钢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采办库房作相应处理。h) 当堵漏失败后应立即将泄漏钢瓶推入事故水池,并持续加入生石灰(或碳酸氢钠)吸收中和,要有专人值班,直到钢瓶内的液氯被中和完,经确认后才能取消值班。大量泄漏时:a) 当氯气大量泄漏时,严禁在泄漏的钢瓶本体上喷水。立即打开事故喷水阀,或从泄漏区附近接消防水枪向弥漫氯气的空间喷水控制氯气的扩散。 b) 当发生人员中毒后,应立即供给新鲜空气,保持环境安静、温暖,尽早吸氧,并住院治疗。c) 当采取以上措施后还是不能有效的控制氯气在空气中扩散,导致周围大面积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越来越高时(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所有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 氯瓶出口管道系统漏氯的处理程序:a) 佩带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尽快切断气源,关闭氯气瓶的出口阀。b) 立即通知作业监督主控、运行经理,同时疏散现场附近的无关人员。c) 如果是加氯间内管道泄漏,立即打开事故漏氯快开水阀。如果是其它地方管道泄漏,立即从附近消防栓接消防水带对弥漫氯气的空间进行喷水。d) 尽快查找出漏点并处理恢复。2.3.4 药剂的处理a) 室内保存药剂,温度为540;b) 密封好盛药剂的容器;c) 使用药剂时,应戴橡胶手套。面具和护目镜等,避免药剂与皮肤、眼睛、鼻子及嘴的直接接触;d) 发生药进入眼睛内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进行治疗。3 系统原始开车的准备工作及步骤3.1 原始开车条件3.1.1 工程条件a) 主要构筑物即吸水池,冷却塔,加药间等已建成;b) 加药系统,加氯系统,旁滤系统均已安装完毕;c) 所有的机泵、风机、工艺管线、阀门已安装完毕,“经三查四定后”达到试车要求;d) 所有仪表已安装调试完毕;e) 地下管网已交付使用;f) 净水厂已试车投运正常;g)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给水及回水管道(包括换热器)已安装完毕,填料和布水器安装完毕,具备试车条件;h) 水质稳定剂、液氯、硫酸、CaCl2、Na2CO3已运到现场;i) 动力电源,仪表及照明电源已具备送电条件;j) 本岗位与作业队、调度室及其它有关岗位的电话等通讯畅通。3.1.2 人员条件a) 操作人员已熟练掌握了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控制指标及设备性能。b) 操作人员已熟练掌握了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试车方案,经上岗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合格证。c) 操作人员都已经过安全训练、懂得消防器材的使用和一般常见事故的处理。并经考试取得安全合格证。3.2 第一次人工清扫a) 人工清理凉水塔塔池,吸水池,确保干净无杂物;b) 清理UJ0401周围及加药间的环境卫生,使其干净无杂物;c) 关闭补水阀,并挂上禁动牌,人工清扫各条管径DN600mm的管线。3.3 机泵试车3.3.1 试车准备a) 联系钳工拆开电机与泵的联轴节。b) 检查电机安装是否正确,周围清洁无杂物。c) 手动盘车25圈,应轻快无阻。d) 联系电工测绝缘,合格后送电。e) 点试电机,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若反转,请电工倒相。f) 启动电机,检查电机声音、振动情况是否正常。每15分钟记录一次,记录内容包括电机温度、轴承温度、环境温度、电流、声音及振动情况等。g) 稳定运行2个小时,如电机声音、振动、电流及各温度都无异常为合格。h) 电机试车范围2001JMa/b、JM0202a/b、JM0205ah。3.3.2 低压离心泵的试车a) 打开塔下水池补水阀门,启动低压生产水泵,往水池中进水,直到吸水池液位到6.5米为止。打开塔下水池排污手动阀,保持绿化泵吸水槽的液位到2/3以上。b) 给水泵加注润滑油,油质、油位应合格。c) 通知钳工,联接联轴节,盘车23转,应轻快无阻。(给J0202泵安装好临时回流管)d) 通知电工,测绝缘是否合格,合格后送电。e) 关闭出口阀,打开泵入口阀排气。f) 按启动按钮,启动泵,待泵的出口压力稳定以后,开启出口阀到正常开度,注意电流变化情况,连续试车4小时,至各点温度稳定为止。g) 检查机泵的振动、压力、声音、电流、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h) 试泵范围J0202a/b、J0204、J0205i) 试车过程中电机和轴承的温度及温升的允许值 项目位号电机电机轴承水泵轴承温升温度温升温度温升温度J0202a/b558555854080J0204558555854080J0205558555853.3.3 电动循环水泵2001Jc/Jd的试车程序a) 打开塔下水池补水阀门,启动低压生产水泵,往水池中进水,直到吸水池液位到6.5米为止。b) 设备安装完毕,周围环境已清扫干净,无杂物。c) 给水泵加注润滑油,油质、油位应合格。d) 通知钳工,联接联轴节,盘车23转,应轻快无阻。e) 通知电工,测绝缘是否合格,合格后送电。f) 关闭出口阀,打开泵入口阀和开启循环阀。g) 打开泵体上的排气阀、冷却水阀,确认喷射器抽气正常。h) 确认泵体内注满水后,关闭排气阀,打开压力表入口阀。i) 启动电机,待压力稳定后缓慢开启出口阀,注意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200A)。j) 检查泵的运行情况,检查内容如下:出口压力有无异常、振动和噪音、电机电流、泵轴承温度和温升、电机轴承温度和温升、电机定子温度及温升,并作好记录。k) 稳定运行4个小时,泵的振动、噪音无异常为合格,温度变化趋于稳定后,试车结束。若湿度继续上升,应该继续试车,直到温度稳定为止。l) 做好试车记录。(电机和轴承的温度及温升的允许值如下) 项目位号电机定子电机轴承水泵轴承温度温度温升温度2001Jc/Jd1609540753.3.4 冷却塔风机J0205ah的试车程序。a) 风机已安装完毕,周围环境已清扫干净,无杂物。b) 检查各连接件是否紧固。c) 加注润滑油,检查油质、油位是否合格。d) 通知钳工,联接联轴节,盘车23转,应轻快无卡塞。e) 通知电工测绝缘是否合格,合格后送电。f) 启动电机,检查电机电流是否合格,有无异常振动和噪音,齿轮箱油温和温升是否合格,电机轴承温度和温升是否合格。电机温度及温升是否合格。g) 做好详细记录。h) 稳定运行4个小时后,风机振动、噪音正常,各温度稳定,无异常为合格。i) 试车过程中,电机和轴承的温度及温升允许值如下 项目位号电机轴承减速器温升温度油温均方根振动速度J0203ah5595856.3mm/s3.3.5 表面冷凝器系统试车程序a) 主要技术参数2003-JM/JAM 转速: 2945 r/min 功率: 15 kW2003-J/JA 型号:2X8WY-6ST 入口压力:-65.5 kPa 出口压力:0.791 MPa 出口流量:24.5 m3/h2001-JTC 换热面积:788.9 m2 压力:壳:235 kPa.A 管:1276 kPa.A 温度:壳:150 管: 70 冷却水流量:1305.34 m3/hb) 应具备条件a) 所属机、电、仪己安装、调试完毕。b) 2001JTC机械、化学清洗合格。c) 脱盐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低压蒸汽系统、仪表空气系统运行正常。d) 2003-JM/JAM空转单试合格,对中完毕,联轴节装配。泵入口滤网已装配。e) 2001-JTC各联锁调试合格,确认各阀位动作准确、灵活。f) 真空系统及各透平配管完毕,具备建立真空条件。c) 准备工作11.1.1.1.1 气密实验气密试验采用正压方式进行,在大气式安全阀处加一盲板,关闭2003-J/JA进出口切断阀,关闭2001-JAT/JBT排汽切断阀及旁路阀。向103-JTC壳程充压0.02MPa.G并保压,(注意控制好压力,不要超压。)对103-JTC系统所有静密封面进行检漏。当经检验,确认所有静密封面无泄漏时,检漏结束。拆除临时充压管,将2001-JTC壳程泄压到零,抽除大气式安全阀盲板。若在检漏中发现泄漏点,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直到泄漏消除。在进行检漏时,应同时通知仪表进行仪表管路的检漏工作。11.1.1.1.2 脱盐水冲洗a) 拆开2003-J/JA泵入口滤网法兰,拆除滤网。关闭2003-J/JA泵入口切断阀。b) 开DM-2001-2脱盐水补水阀,将2001-JTC充至高液位。c) 迅速全开2003-J入口切断阀进行排放,直到2001-JTC内水排尽。d) 每次排放水完毕后,应对排放口管道内的机械杂质进行清扫。e) 当排出水中无任何机械杂质时,冲洗合格。f) 2003-JA入口管冲洗相同于2003-J。g) 冲洗合格后,清洗回装两泵入口滤网,回装好排放法兰。h) 确认2001-JAT/JBT排汽切断阀及旁路阀关闭。11.1.1.1.3 试验a) 联系仪表,确认当热水井液位上升到70%时,LIC-0221发出高液位报警;当液位下降到20%时,LIC-0221发出低液位报警。b) 确认当热水井液位上升到80%时,LSA-0222发出备用泵启动信号。c) 确认当冷凝液流量达20 m3/h时,FIC-0224发出流量高报警,当冷凝液流量达5 m3/h时,FIC-0224发出流量低报警。d) 确认当2001-JTC压力上升到40kPa.A时,PIA-0223 能发出压力高报警。e) 确认当冷凝液泵出口电导达 20s/cm 时,AI-0221发出电导高报警。11.1.1.1.4 建立真空及开车 2003-J/JA手动盘车,确认转子转动灵活。 2001-JTC大气式安全阀复位。开2001-JTC、抽气器系统冷却水进出口蝶阀,并进行排气。 将LIC-0221液位给定在50%,投自动。FIC-0224流量给定在 10m3/h,投自动。关闭2003-J/JA出口止回阀旁路阀;全开LV-0221前、后切断阀,关闭旁路阀,关闭2就地排放阀;开LV-0224前后切断阀,关闭1.5旁路阀。 开脱盐水2补水阀,向2001-JTC加水,当液位上升到玻璃液位计80%时,关闭补水阀。 全开2003-J/JA入口阀、泵体0.5排气阀、机封供水阀,检查确认泵出口阀关闭。 关闭暖管旁路阀,关闭各导淋排放阀。 泵启动a) 确认2003J/JA液位联锁在“M”状态。送电机电源。b) 点试2003-J,确认转向正确,确认转子运转无异常声响。c) 当一切正常,启动2003-J,运行稳定后,缓慢开启出口阀,在开出口阀时,随着2001-JTC液位下降,应注意LV-0221关闭、LV-0224开启的动作情况。注意2001-JTC液位情况,及时开补水阀保持液位稳定。d) 对2003-J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出口压力稳定,液位自动控制稳定,其电机、泵运行时振动、声响、温度无异常。 启动抽气器系统a) 确认主抽气器、辅助抽气器各蒸汽阀,空气阀关闭。b) 开LS-2001-3管线切断阀上前导淋进行暖管,暖管合格后,全开切断阀。c) 开SC-2004-0.75管上切断阀,向大气式安全阀送密封水。d) 开一级抽气器、二级抽气器疏水器前、后切断阀,关闭旁路阀。确认两疏水器前导淋阀关闭。e) 微开辅助抽气器蒸汽切断阀,控制阀后压力在0.05 MPa.G左右暖管10分钟,然后再缓慢全开此切断阀。f) 缓慢打开辅助抽气器空气阀,真空逐步建立。g) 开二级抽气器蒸汽切断阀,控制阀后压力在0.05 MPa.G左右暖管10分钟,然后缓慢全开切断阀。h) 缓慢全开二级抽气器空气切断阀。i) 开一级抽气器蒸汽切断阀,控制阀后压力在0.05 MPa.G左右暖管10分钟,然后全开此切断阀。j) 缓慢全开一级抽气器空气阀。这时2001-JTC PI-0224压力缓慢下降到1550 KPa.A。 关闭各蒸汽导淋阀,确认2003-JA出口阀开,将2003-JA联锁置“A”状态,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异常。 在2001-JAT、2001-JBT开车后,2001-JTC压力降到15 KPa.A以下,这时可将其辅助抽气器停下。 停辅抽:a) 缓慢关闭辅助抽气器空气阀,并同时注意检查真空系统压力变化情况。(若2001-JTC压力明显上升,则应停止关空气阀,全开空气阀,检查其原因。b) 空气阀关完,2001-JTC PI-0224压力无明显变化,关闭蒸汽阀。d) 停车2001-JAT、2001-JBT己安全停下,可进行2001-JTC的停车操作。(在停2001-JAT、2001-JBT前,应先将辅助抽汽器开启。)a) 略开补水阀,向2001-JTC补水。b) 停辅助抽气器:先关空气阀,再关蒸汽阀。c) 将2003-JA联锁置“M”状态。d) 关一级抽气器空气阀,关一级抽气器蒸汽阀。 e) 关二级抽气器空气阀,关二级抽气器蒸汽阀。f) 略开抽气蒸汽切断阀前导淋,关闭抽气蒸汽切断阀。关大气式安全阀密封水供水切断阀。关脱盐水补水切断阀。g) 停下2003-J,关2003-J/JA出口切断阀,开2003-J入口导淋排液。h) 停2003-JM/JAM电机电源。e) 倒泵操作(2003-J2003-JA):a) 确认泵体排气阀开,空气排尽。b) 关闭2003-JA出口切断阀。c) 手动盘车,确认转子转动灵活。d) 将2003-JA联锁置“M”状态,手动启动2003-JA。e) 检查确认2003-JA出口压力、振动、温度无异常后,缓慢将2003-JA出口切断阀打开。f) 缓慢关闭2003-J出口切断阀,并注意2003-JA出口压力情况,当2003-J出口阀关完,2003-JA运行正常,2001-JTC液位正常,手动停下2003-J。g) 将2003-J出口切断阀全开,联锁置“A”状态。h) 若2003-J要交附检修,全关进出口切断阀、泵体0.5排气阀、机封供水阀,停2003-JM电机电源。f) 事故处理11.1.1.1.5 真空下降报告作业监督,开启辅助抽气器,并进行以下检查:a) 检查循环水温、水压是否正常。b) 检查2001-JTC液位是否过高。c) 检查抽气蒸汽压力是否正常。d) 检查抽气器系统是否工作正常。e) 检查真空系统是否有泄漏或真空系统导淋开启。11.1.1.1.6 2001-JTC液位高:若辅泵未启动,应立即手动启动辅泵,并进行以下检查:a) 液位仪表控制系统是否工作正常。b) 脱盐水补水阀是否关闭。c) 液位给定是否过高。d) 2003-J是否工作正常。e) FV-0224是否工作正常。f) SC-2001-4管线上4切断阀是否开完或关闭,脱盐水系统是否工作正常。g) 分析冷凝液电导,判断2001-JTC是否泄漏。h) 检查系统负荷是否过高。i) 2003-J泵入口滤网是否堵塞。3.3.6 循环水泵驱动透平2001JAT/JBT试车程序g) 主要技术参数:透平蒸汽条件:设计压力:4500kPa 温度:382 排汽压力:112mmHg(0.146MPaA)最大操作压力:4900kPa 最大温度:400 排汽压力:500kPa大气安全阀最大排汽量:16692kg/h大气安全阀设定值: 69 kPa油系统:油牌号: ISO VG 46 油箱注入量: 800 升 油泵电动机型号: AEEBXC-PA1 油泵电动机额定功率: 5.5kW油泵电动机转速: 750 r/min油泵出口压力: 0.52 MPa.G油泵出口流量: 129 L/m润滑油压; 0.115 MPa.G润滑油温: 温度:455调速器用油: ISO VG 68 用量: 2 升2001-JAT:型号: 2DYRPG5 级数: 2+5 级调速器: PG-D额定转速: 5200 r/min第一临界转速; 3100 r/min 最大连续转速: 5460 r/min调速范围: 44205460 r/min最高允许转速: 5460 r/min超速脱扣转速: 机械 6005120 r/min功率: 设计(透平): 1617 kW正常入口蒸汽: 流量 9475 kg/h 压力 4.45 MPa.G 温度 377 正常排汽压力: 15 kPa.A正常排汽温度: 54 增速箱: 输入转速:5200 r/min;输出转速:593 r/min。调速器用油: ISO VG 68 用量:2升联锁设定值报警联锁PSL-2986A 主油泵出口压力低 0.42 MPa.GDPS-2986A 油过滤器(2001JBLLA)压差高 0.1 MPaLS-2986A 润滑油箱液位低 低于最低液位25 mmPSH-0223 透平排汽压力高 0.04MPa.A停车联锁PSLL-2989A 润滑油压力低低 0.05 MPa.Gh) 试车应具备条件:a) 机、电、仪己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b) 合成界区到透平切断阀前蒸汽管线吹扫完毕,并验收合格。c) 所属仪表调校完毕,并处于备用状态。d) 仪表空气、电、蒸汽系统,循环水系统己运行正常。e) 油系统已清洗合格,油箱已换上生产用油且油位正常。f) 检查确认所有调节阀门灵活好用。g) 2001JTC系统试运结束,并处于备用状态。h) 透平已进行保温。i) 透平变速箱与泵的联接已断开,处于单体运行状态。j) PG-D调速器调试合格,并处于备用状态。k) 蒸汽系统运行正常,各参数符合透平试车要求。l) 确认透平入口已装上临时滤网(此临时滤网在透平正常运行半年后拆除)。m) 试车操作人员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上岗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i) 油系统开车a) 油箱已加入经分析合格的ISOVG46透平油,且油位正常。b) 确认油箱油温高于21c) 打开主、辅润滑油泵进出口阀,打开PCV-2986A导压管切断阀d) 投用油冷器。开两油冷器冷却水入口切断阀,关出口切断阀。开油冷器水侧排气管进行排气,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关各导淋阀、排放阀。e) 将润滑油过滤器切换手柄向一侧搬到底,投运一组过滤器。关各导淋阀、排放阀。开PDS-2986A、PDI-2986A差压变送器、差压指示器前切断阀,关闭后切断阀。f) 开PCV-2987导压管根部切断阀。g) 开油路系统所有压力表、压力开关、压力变送器根部切断阀h) 手动盘车,确认辅油泵转子转动灵活。i) 按辅油泵“MANUAL”按钮,将联锁开关置手动状态,送电机电源。j) 对整个回油系统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k) 按“START”按钮,手动点试辅油泵,确认转向正确,声响、振动正常,无其它异常现象。l) 手动再启动辅润滑油泵,当油路一建立油循环,应立即对整个油路进行检查,确认无喷油、漏油现象,若发现有漏油现象,应立即停止油循环。对漏油点进行处理。m) 开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各排气阀进行排气,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n) 检查润滑油总管PI-2994A油压在0.115MPa.G,泵出口PI-2992A油压在0.52 MPa.G,否则应进行压力调整。o) 检查润滑油温,当透平运行,油温上升到46时,应调整投运油冷却器出口水阀,控制冷后油温在463。p) 缓慢开PDS-2986A、PDI-2986A差压变送器、差压指示器后切断阀,投用PDA-2986A、PDI-2986A。q) 油循环建立后,应对整个油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点油压是否波动,经过各FG视镜判断各点回油量是否正常。油循环初期特别要注意泵入口滤网、过滤器压差情况。j) 试验:11.1.1.1.7 辅油泵安全阀动作试验辅油泵运行,缓慢关闭辅油泵出口切断阀,并观察PI-2993A压力,当压力指示值达0.7MPa.G时,PSV-2201JAT动作。继续关小出口切断阀,压力不再上升,直到出口切断阀关完。再缓慢打开出口切断阀,并注意安全阀的回复压力。当出口阀全开,PI-2993压力恢复到0.52MPa.G。当在关闭泵出口切断阀时,若安全阀在低于0.56 MPa.G时动作或超过0.7MPa.G时仍不动作,此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操作,缓慢全开出口切断阀。调整安全阀设定,直到动作压力满足设计动作值。安全阀动作压力连续三次满足设计动作值为合格。11.1.1.1.8 辅泵出口压力低试验辅油泵运行,关闭PSH-2987A根部切断阀,开切断阀后堵头泄压,当压力下降到300kPa.G时,PSH-2987A报警消除。装好堵头,开PSH-2987A根部切断阀。11.1.1.1.9 润滑油压力低报警、辅泵起动试验关闭PSL-2988A根部切断阀,开切断阀后堵头泄压,当压力下降到80kPa.G时,PSL-2988A发出压力低报警,同时发出辅泵启动信号。(启动信号在主泵运行时才起作用。)11.1.1.1.10 润滑油压力低停车试验关闭PSLL-2989A根部切断阀,开切断阀后堵头泄压,当压力下降到50kPa.G时,PSL-2989A发出压力低低报警,同时发出停车信号。k) 开车准备11.1.1.1.11 暖管a) 检查确认2001JAT/JBT TV阀关闭,确认透平入口MS2001/2-4管上切断阀及旁路阀关闭。b) 开MS2001-8切断阀前导淋对合成界区来的蒸汽管线进行暖管,暖管合格后,导淋保持开度。(由于此管线比较长,暖管时间较长,在机组开车前尽早完成。)c) 开MS2001-4管上透平入口切断阀前导淋,略开MS2001-8切断阀控制阀后压力0.20.3MPa.G进行低压暖管,暖管合格后,采用开大切断阀的办法,以每分钟0.2MPa左右的升压速率进行升压暖管,当MS2001-8切断阀前、后压力平衡后,全开MS2001-8切断阀,导淋保持开度。d) 开疏水器T-2001B前切断阀,关闭旁路阀。e) 开TV阀前1.5暖管放空阀。f) 略开MS2001-4管上透平入口切断阀旁路阀,控制PI-2986B压力在0.20.3MPa.G左右进行低压暖管。g) 低压暖管合格后,采用开大旁路、当旁路开完则采用关小放空的方法,以每分钟0.2MPa左右的升压速率进行升压暖管。h) 当切断阀前后压力平衡后,全开切断大阀,关闭旁路阀,继续保持暖管,直到暖管合格。i) 开轴封供汽LS2006-2管上导淋进行暖管,暖管合格后,关小导淋阀。11.1.1.1.12 开透平缸体各导淋阀、缸体排液分离器排放阀排水,水排尽后关闭各导淋阀;开2001-JAT排汽蝶阀。11.1.1.1.13 启动2001-JTC系统(见2001-JTC系统投用方案3.3.5)。 11.1.1.1.14 投用冷凝液喷射器a) 确认2001-JBT喷射器出口SC2016-1.5切断阀关闭。(如2001-JBT不开车。)b) 开2001-JAT缸体到喷射分离器切断阀,开喷射器出口SC2015-1.5管上切断阀。c) 略开透平缸体分离器喷射器前1切断阀进行暖管,暖管5分钟后,全开1切断阀。d) 手动盘车,确认转子转动灵活。e) 全开2001-JA入口切断阀,略开出口切断阀。f) 开泵体排气切断阀进行排气,阀门保持开度;确认泵体导淋阀关闭。l) 启动透平2001-JAT/2001-JBT 检查确认水、电、汽、气运行正常。 检查确认2001-JTC系统运行正常,压力在1530kPa左右。 检查确认辅助油泵联锁在自动位置。 将调速器速度控制给定在最低控制转速值,检查确认调速器调速油液位正常。吹扫空气压力正常。 检查确认透平机体两个手阀关闭。TI-0222温度在315以上。冷后油温TI-2994A不低于20。 主控按停车复位按扭,复位停车输出,现场确认停车电磁阀处于释放位置。 关闭透平入口4切断阀,确认旁路阀关闭。适当关小1.5暖管放空阀。 现场复位TV阀复位手柄。 缓慢的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注意:当透平转子一转动,立即关闭透平入口4切断阀,检查透平转子、压缩机转子运转声响,及转子运转情况。 当转子运转正常,无其它异常情况,再次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控制透平转速在500 r/min左右。 透平一冲转,开透平轴封供汽切断阀,向透平轴封供汽,确认PI-2990A/2991A压力在0.020.03MPa.G,否则应对压力调节阀进行调整。 透平转子转动后,应立即对透平、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透平、泵的振动情况、辅助系统运行情况。 机组转速稳定后,进行手动停车试验1) 现场手动停车试验现场手击停车杆,TV阀关闭,透平转速降到零。关闭透平入口4切断阀,复位TV阀,再次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控制透平转速在500 r/min。2) 主控按2001-JAT停车按钮,现场确认停车电磁阀动作,TV阀关闭,透平车速降到零。关闭透平入口4切断阀,复位TV阀,再次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控制透平转速在500 r/min。3) 由于密封蒸汽已投用,每次停车后复位快速进行,若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复位,应立即停密封蒸汽。(特别注意)4) 在500 600r/min运行30分钟后将转速升到10001200r/min运行1015分钟,然后将转速升到2000r/min运行510分钟。记录各运行参数。低速运行期间,应严密监视排汽温度情况,当排汽温度TI-0223/TI-0224超过90时,应立即升速降温。5) 低速暖机结束后,缓慢的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以2000 r/min的升速速率,将透平转速升到调速器最低控制转速4420 r/min。在机组升越临界转速过程中,应检查:轴振动情况。润滑油压、油温情况。变速箱轴承温度情况。GV阀动作是否准确,转速是否波动。蒸汽系统、辅助系统运行情况。6) 当调速器起作用,GV阀关小控制透平转速,转速稳定后,全开透平入口4切断阀。7) 在4420 r/min运行15分钟,并对透平、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透平、泵及所属辅助设备运行正常。记录各运行参数。8) 用调速器升速旋钮,将透平转速按4700 r/min、5000 r/min、5200 r/min的升速台阶,将透平转速升到正常运行速度5200 r/min,运行10分钟。在升速过程中,应注意调速器动作情况。9) 在5200r/min运行期间,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注意检查变速箱、泵转子的振动、透平排汽温度情况。并对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10) 当透平达到正常转速后,可停下辅油泵:确认辅油泵联锁在“MANUAL”,按“STOP”按钮,停下辅油泵,立即将辅油泵联锁置“AUTO”。运行时间结束后,再用调速器升速旋钮将透平转速升到最大控制速度5460r/min,运行60分钟。并对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m) 超速试验a) 透平已在最大控制转速5460 r/min运行1小时。b) 移开调速器盖子。c) 缓慢的压调速器速度弹簧,透平转速慢慢的上升。d) 当透平转速达到设定跳车速度58856125 r/min时,离心飞锤飞出,TV阀关闭,透平停车。 当透平超速跳车后,转速未降到70设计转速前,TV阀严禁复位。e) 关闭透平入口蒸汽切断阀。将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降到最低控制转速位置。f) 转速到零,透平复位,按热态开车步骤,将透平转速升到最低控制转速。g) 若转速达到设定跳车转速的102(即6125 r/min)时仍未脱扣,手击停车手柄,机组停车,联系钳工,进行飞锤预紧力的调整。h) 超速试验连续三次动作合格为合格。n) 运行试验a) 透平在最低控制转速4420 r/min运行。b) 用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将透平转速升到正常运行转速5200 r/min,运行10分钟。c) 再用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将透平转速升到最大控制转速5460 r/min,运行10分钟。d) 再用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将透平转速降到最低控制转速4420 r/min,运行10分钟。e) 再用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将透平转速升到正常运行转速5460 r/min,进行120分钟运行试验。 每次升、降速后,应记录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刻度相对应的转速。o) 正常停车若工艺或设备具备停车条件,可进行透平的停车。a) 用调速器速度控制旋钮将透平转速逐渐降到最低控制转速4420 r/min。b) 手击脱扣阀复位杆顶部,脱扣阀关闭,透平停车。 观察脱扣阀的动作情况,确认脱扣阀关到位。c) 在停车的过程中,注意辅助油泵的启动情况。d) 关闭透平入口切断阀,确认旁路阀关闭。e) 关透平排汽蝶阀,PI-0221指示为零,停轴封供汽。f) 开透平缸体各导淋。 g) 关透平缸体分离器喷射器前1切断阀。h) 若2001JAT/JBT短期内不开车,可将2001-JTC停下,其操作见2001-JTC投用方案。i) 若2001-JA要交付检修,关2001-JA入口切断阀,开泵体导淋将水排尽。j) 透平停车后,润滑油系统运行不得少于2小时。p) 紧急停车11.1.1.1.15 在试车过程中,发生下例情况,应紧急停车。a) 当润滑油压力下降到0.05 MPa.G,机组仍未停车。b) 当排汽压力上升到0.07MPaA,机组仍未停车。c) 机组转速大幅波动,且无法控制。d) 当蒸汽压力下降,不能满足透平需要,转速开始下降时。(这时GV阀已全开)e) 油系统漏油,且无法控制。f) 机组着火,且无法控制。g) 机组发生强烈振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h) 循环水中断。i) 工艺管线破裂,严重影响机组安全。11.1.1.1.16 紧急停车程序a) 主控按停车按钮或现场手击停车手柄,透平停车。b) 关闭透平入口蒸汽切断阀。c) 其它处理步骤,见正常停车部分。3.3.7 循环水泵2001JA/JB试车方案q) 2001-J主要技术参数: 润滑油: ISO VG 46设计转速: 593 r/min设计功率: 1470 kW设计入口压力: 9 kPa.G设计入口流量: 9500 m3/h正常入口流量; 8700 m3/h出口压力: 499 kPa.Gr) 试车应具备条件:a) 泵机、电、仪己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b) 泵所属仪表调校完毕,并处于备用状态。c) 仪表空气、电、蒸汽系统,循环水系统己运行正常。d) 检查确认所有调节阀门灵活好用。确认2001-JA进、出口阀开关灵活,阀杆及各磨擦付已加润滑脂。e) 透平与泵已联接,对中符合设计要求,处于联动运行状态。f) 泵轴承箱已加合格ISO VG 46油,且油杯液位在三分之二以上。g) 蒸汽系统运行正常,各参数符合透平试车要求,并有一定放空量,能满足试车需要。h) 吸水池已进行清洗,已充入合格的清水,且液位正常,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能满足试车要求。i) 2001-JA入口已加滤网。j) 试车操作人员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上岗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k) 油系统已开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