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_第1页
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_第2页
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_第3页
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_第4页
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學發展的哲學體系,如果 Max Hartmann 遇上 Ludwik Fleck,科學家如何安身立命?,妳/你知道妳/你的實驗在做什麼嗎? 妳/你知道妳/你的實驗室在做什麼嗎? 妳/你知道妳/你的實驗與醫學或其他學科的關係是什麼嗎? 標準化實驗的有效性從何而來? 實驗室知識的產生有什麼目的? 與其他的工作有何不同? 我幹麼做這個工作?,邏輯實証論正統科哲,研究者面對自然界的方法 方法論與認識論 關注科學探索過程中的各種要素,如:觀察程序、論証模式、表述和演算方法、形而上學假定的有效性 方法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推理程序 方法論有效則認識可能 認識不可能則方法無效,Max Hartmann (1876-1962),博士:海膽卵的成熟 原生生物研究 1909, 巴西 Institut Oswaldo Cruz 邀請設立原生動物研究所與南美錐蟲症(South American Trypanosomiasis, Chagas disease)研究者Carlos Chagas合作 1914-1955, Max-Planck-Institut fuer Biologie 原生動物部門負責人,Hartmanns Theory of Sexuality,General bipolar sexuality General bisexual potency Relative sexuality,披髮蟲Trichonympha (1949),Hartmann 的哲學思考,1925, “Biologie und Philosophie”, “Allgemeine Biologie” (頭尾兩章) 簡介 生物學在自然科學中的位置 生物科學的方法學 一般(普通)生物學的概念與範圍 結尾 肉體與靈魂 生物學的認識論基礎 目的論 機械論與生機論,Hartmann 重要哲學著作,1948, “Die philosophischen Grundlagen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Erkenntnistheorie und Methodologie” ca. 240 pp. (21959) 1956, “Einfuehrung in die allgemeine Biologie und ihre philosophischen Grund- und Grenzfragen” ca. 132 pp. (21965) 其餘哲學著作50於篇 自選15篇收錄於 “Gesammelte Vortraege und Aufsaete. II. Naturphilosophie” (1956),歸納法的形上學假設,自然具有規則性,可掌握性 規則的普遍性並非歸納的目的,也不是歸納出來的,它本身就像是演繹法的前提一般 此形上前提是理性或自然科學無法研究或證明的 自然科學的對象、界限 某程度的不可知論者,Methodengefuege: Analyse, Synthese, Induktion, Deduktion,科學社會學的先驅 Ludwik Fleck (1896-1961),波蘭,大學至博士:醫學 研究與工作領域 傳染病 (傷寒、肺結核) 細菌學 (皮膚、性病)、免疫學 論文多發表於醫學實務理論期刊,如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Zentralblatt fuer Bakteriologie”, “Zentralblatt fuer Immmunitaetsforschung und experimentelle Therapie”, “Krankheitsforschung”, “Dermatologische Wochenschrift” 曾被關進Auschwitz 集中營,死於以色列,科學史、科學哲學著作,“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fact” (1979, 原1935德文) “Cognition and fact” (1986,原1983編輯之德文論文集) “The Polish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medicine” (武田書坊有,其中有他為發表的文章與介紹),什麼是 “Reality”? 醫學知識的特殊性,醫學知識的興趣不在於常態(normal) ,而是那些偏離常態的現象 (病理狀態) 個別性 醫學觀念經常只是統計性(statistical)的 醫學知識的目的: 實用 知識拓展 抽象理論在醫學中是不夠的 實用+個別:必須經常更動醫療概念 醫學知識:理論統一性與實用性之間擺蕩 疾病:化學?細菌學?心理學? Krankheit, kranksein,Diseases vs. individual pathological phenomena,in natur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iseases”, only individual pathological phenomena Constructed by physicians They are “ideal fictitious pictures, known as morbid units, around which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variable morbid phenomena are grouped, without, however, ever corresponding completely to them” To perm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science of healing,如果 Reality 不是絕對 那科學事實(scientific facts) 如何誕生?,將知識論歷史化 過去:科學知識發展為進步與累積 Fleck: 思想樣式(Denkstil, thought style) Denkstil 是歷史與社會的產物 科學知識的發展不再被理解為朝向某種終極實在的事業 發展的重點在於新問題的呈現 影響因素:教育、舊理論的影響、其他認識的影響 (例如文化或社會實在的知識對自然科學的影響) “Truth” depends on “Denkstil”,Denkstil 是個人的風格,還是?,Denkstil是一個集體的現象,是特過特定社群社會化過程的結果,社群中的個體通常不自覺採取此觀點 思想集體(Denkkollektiv, thought collective) 同一個社群的人,相互交換想法,或進行知識上的交流 Denkzwang,科學事實或實在,不是自然給定的,待我們發現的 Fleck 認為思想集體具有類似格式塔心理學的作用,可以過濾掉一些毫無組織或任意的觀察 (實驗室新手無法看到老師要他看的東西),Denkstil 的可能發展,Denkstilergaenzung:思想樣式的補充 Denkstilerweiterung:思想樣式的拓展 Denkstilumwandlung:思想樣式的變革或突變 (極少發生) 發現必須與上述之一產生關聯,Fleck 與 T. Kuhn,思想樣式/典範 思想變革/科學革命,Hartmann 為何能安身立命,Hartmann 社會心理背景: 科學強國最高學術單位負責人 主流科學方法:實驗科學 (因果) 捍衛知識的有效性 哲學背景: 方法學:歸納主義傳統、邏輯實証論 逼近終極真理,Fleck 的邊緣挑戰,社會歷史背景 德國附庸 猶太人 Luebeck 疫苗事件, 1920-30 醫學知識的不確定性 醫學知識與醫學倫理之關聯 弔詭:中立客觀科學知識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