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doc_第1页
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doc_第2页
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doc_第3页
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doc_第4页
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目前生产上,机插水稻与常规栽培水稻一样,普遍存在穗数不足,穗型小和粒数不多. 因此,通过适当稀播,强化匀播,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是高产的关键. 江苏近年实践.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开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根贤我国机插水稻始于七十年代末期,经过“三起三落”, 现在进入机插水稻技术的推广阶段。我县机插水稻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我县农机厂是以生产水稻打稻机、插秧机等农用机械而闻名全省,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机插水稻栽培技术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最近几年,由于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加大了对机插水稻补贴,加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水稻机插面积逐渐扩大,预计今年我县可达数千亩。从我县当前情况看,机插水稻存在诸多问题,如出苗不齐、秧苗素质差、缺丛(穴)率高、插秧不均匀、前期发苗快而猛、后期穗数不足和穗小、容易倒伏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产量难以提高,势必制约机插水稻技术的推广。除此之外,还应提高思想认识,机插水稻栽培是一项农业新技术,是一项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水稻机插栽培技术,不是简单化机械插秧,既然是一项农业技术,就有它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研究,尊重客观事实。现根据本人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就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技术,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机插水稻的推广应用价值1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通过育秧、机插,克服了低头弯腰插秧的繁重劳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节省秧田,有利于发展工厂化育秧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插水稻育秧,每亩大田需秧盘18张,规格30cm60cm,秧田净面积为3.24m2,秧田利用率按60%计,每亩大田需秧田面积5.4m2,秧田:本田之比1:123,而常规育秧秧本比为1:7;两者比较,机插水稻育秧可节省秧田接近18倍。与目前旱育秧比较,比中苗移栽的节省5-6倍,与小苗移栽的比较节省1倍以上。可见,节省秧田显著,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工厂化育秧和社会化服务组织。3小苗机插,具有早发和低节位分蘖的优势。机插育秧,播种密度高,秧苗个体生长环境差,与机械要求一样,必需早插。小苗早插,加上机插,插秧较浅,有利于早发和低节位分蘖的优势,只要管理得当,可实现增穗增粒而获得高产。4具有水稻通气栽培的其它优势二、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与特点1群体库容量大目前生产上,机插水稻与常规栽培水稻一样,普遍存在穗数不足、穗型小和粒数不多、产量不高的问题;机插水稻与水稻通气栽培、水稻强化栽培等技术一样,同样可获得超高产的产量,这里关键是看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是否到位。要实现机插水稻高产,就要有大群体库容量。群体库容量是由群体穗数、粒数和单穗重三者构成。容库量大,要以足量的群体穗数为基础,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为关键,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粒重。例如,据江苏扬州农业大学张洪程教授多年的试验研究,机插徐稻3号,平均每亩有效穗数24.13万,每穗粒数130.04粒,每亩总颖花量3133.47万,结实率92.84%,千粒重24.15克,产量702kg,比平均亩产610kg的田块,有效穗 增加8.2%,每穗粒数增加5.3%,总颖花量增加14.4%,产量增加15.15%,机插常优1号增产趋势基本一致。表1 机插徐稻3号产量及构成(2004)产量水平(kg/亩)田号有效穗(万/亩)每穗粒数颖花量(万/亩)结实率(%)千粒重(g)产量(kg/亩)600120.37127.62599.290.0525.0585.1220.82128.52675.491.4424.8606.7321.72125.22719.390.5724.6605.9426.34112.52962.391.6223.6642.6平均22.31123.442739.0591.0024.50610.08700123.12135.93142.092.6824.5713.4223.36138.73240.091.3524.2716.3323.83129.33081.293.9924.7715.3424.24129.33133.692.9724.2705.0524.70125.33094.993.4023.8685.1625.53121.83109.192.6523.6679.8平均24.13130.043133.4792.8424.15702.49表2 机插常优1号产量及构成(2006)产量水平(kg/亩)田号有效穗(万/亩)每穗粒数颖花量(万/亩)结实率(%)千粒重(g)产量(kg/亩)600113.1195.22563.3984.227.3589.2213.6190.52594.3485.027.2599.8314.3189.62713.8282.827.3613.4414.5194.22824.9180.727.1617.8514.3186.32666.1982.827.4604.9平均14.0191.22672.5383.127.3605.0700115.7198.23113.6584.327.0708.7216.1195.93146.0984.627.2724.0316.3198.63234.9282.527.2725.9416.5197.73259.3682.327.1726.9516.5195.63234.0682.327.0718.6616.7188.73144.1483.427.3715.9716.8186.63135.8883.527.1709.6816.8201.33381.8478.227.3710.9平均16.4195.33206.2482.627.2717.62优化并加大中后期生长量,增加干物质积累21茎蘖发生动态高产田比一般田块:栽后发苗快,到达高峰苗时期较早(早3-5天),此后分蘖数下降平缓,最终穗数明显增多,成穗率较高。 一般产量水平田块:发苗迟,到达高峰苗期相应推迟,此后分蘖数下降较快,呈迟发与大起大落的动态(见图1)。可见,早发分蘖、分蘖高峰期提前,成穗率高是机插水稻高产的群体茎蘖动态特点。 图1:武粳15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茎蘖动态3群体物质生产与积累动态 产量形成是以群体物质生产与积累为基础的。以武粳15为例(表3),分析亩产600kg与700kg群体的物质生产规律:与亩产600Kg 群体相比,亩产700kg群体总物质生产量大(增加23.11% )。其中,生育前期无明显增加,增加量最大为中期,增加29.75%,其次为后期,增加25.97%。 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生产为基础,优化并加大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积累量,从而提高总的物质生产量是机插稻高产群体物质生产积累的显著特点。表3 机插武粳15主要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状况产量水平(kg/亩)田号拔节前拔节至齐穗期齐穗期至成熟期总干物量(kg/亩)净积累量比例(%)净积累量比例(%)净积累量比例(%)6001187.3518.1501.1248.5345.8333.41034.32199.0318.9509.9048.4345.5732.81054.53216.7920.4470.7644.3374.7635.31062.34175.1117.1476.3146.4375.3836.61026.8平均194.4018.6489.6246.9360.4634.51044.487001210.3817.4559.7646.3438.4536.31208.592179.2414.1629.8749.4466.2436.61275.353206.7015.9620.3447.8470.1136.21297.154191.1714.6632.1748.3485.3337.11308.675211.6816.1655.5750.0445.1733.91312.436176.7613.3715.9553.9435.5932.81328.317195.0115.4639.5050.4434.0534.21268.568184.0014.5650.8351.2437.4134.41272.259211.5316.3616.8447.4472.9336.31301.30平均196.4915.3635.2849.4454.0735.31285.85三、机插水稻通气高产栽培技术1精致地培育适龄壮秧 壮秧是高产基础。机插小苗秧,不但要严格符合选型插秧机作业质量的标准,同时要有利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形成。根据机插水稻特点,具有自身相应的壮秧标准与培育技术规范。11适龄机插秧播种密度大,个体所占营养面积及生长空间小,适宜的秧龄弹性很小,极易造成超秧龄。 密度大,只要超龄,极易引起苗质急剧下降,不利于出叶发根,不利于根、叶、苞原基分化与同步生长,个体发育受阻。移栽后易造成缓苗甚至僵苗,影响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试验结果与生产实践表明,在江苏现有机插技术条件下,适宜秧龄一般为叶龄3-4叶,秧龄 15-20天(见表4、表5)。根据江苏适宜的叶龄3-4叶推算,开化的秧龄为12-16天。表4: 不同秧龄处理对机插稻常优1号产量及构成的影响(常熟,2006年)秧龄(d)有效穗(万/亩)穗粒数亩颖花量(万)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产量(kg/亩)2019.5151.82962.3139.191.625.9703.1 a2518.4155.82859.4143.592.125.6673.9 b3018156.72826.5144.392.125.0650.8 c表5: 不同秧龄处理对机插稻武粳15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扬州,2006年)秧龄(d)有效穗穗粒数颖花量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产(万/亩)(万/亩)(%)(g)(kg/亩)(kg/亩)1822.9130.22985.1116.889.726.9720.3677.6a2322.3133.52977.1120.089.926.4706.9645.8a2819.3145.82815.6131.790.326.0659.7612.9b3319.0146.92786.1133.390.725.8651.3590.8c12适当降低播量,匀播促壮秧机插小苗栽培体制极大地压缩了育苗阶段生长空间,没有多蘖壮秧利于大面积平衡高产的优势;密播带土小苗易造成大田机插每丛(穴)苗数偏多,加剧了大田丛(穴)内竞争,制约个体生产力而抑制了群体生产力。杂交水稻更是如此,并大幅增加了种子成本。 因此,通过适当稀播,强化匀播,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是高产的关键。 江苏近年实践表明,常规粳稻高产机插栽培,千粒重2528克,每盘用干种子100120克为宜(见表6)。表6 播量与秧龄对机插宁粳1号产量(kg/亩)的影响(2007)每盘播量秧 龄(天)202530高低80750.3656.6614.1136.2100731.7631.6543.1188.6120710.6610.2498.0212.6高低39.755.4116.1杂交稻每盘用干种子80g为宜,80克/盘产量最高,为840.74公斤/亩,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表7)。开化籼型杂交稻种子千粒重大多数在23-25g之间,适宜的每盘播种量可降低到70g,依次类推。表7 常优1号不同播量育秧机插未补苗的群体产量及构成(常熟,2006)处理亩穴数(104)缺穴率(%)实插穴数基本苗(104/667m2)亩穗数(104)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亩产(kg)40g/盘1.4825.01.112.1115.82220.7980.0927.5769.2760g/盘1.4815.71.252.5915.88224.0880.0627.1772.0180g/盘1.488.331.363.5116.49230.4381.0527.3840.74100g/盘1.486.671.383.9616.53213.3881.9127.5794.55120g/盘1.484.41.414.4417.45194.5881.4627.6763.3713化控加旱育,扩大秧龄弹性全程实施化控旱育技术,培育壮秧并扩大秧龄弹性。 根据秧盘所需的营养土计算壮秧剂用量。壮秧剂具有化学控苗,消毒、调酸以及营养作用。一般1包壮秧剂与40Kg营养土拌匀作为播种时秧盘的底土,盖种的用未拌壮秧剂的营养土。 播种到出苗前,保持秧床湿润。出苗至起盘移栽前一般不灌水,以旱管为主,秧盘土干旱发白再补水,采取灌跑马水或浇水。14采用基质或营养土育秧水稻基质育秧是一项全新的的课题,各地可进行一些试验。基质制作方法,选用猪牛栏粪、谷壳或秸杆、树叶、杂草、锯板屑、栽培食用菌后下脚料等,经堆制,并充分腐熟,晒干,过筛,待用。基质具有良好透气性、保水能力和较高养分。使用基质育秧时,应拌适量的细黄泥土,并拌一定量壮秧剂。水稻营养土育秧。选用猪牛栏粪、谷壳或秸杆等有机肥,分层堆制,在一层有机肥上覆盖一层泥土,并充分腐熟,晒干,过筛,待用。营养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保水和养分能力。使用营养土时,应拌适量的壮秧剂,盖种用的营养土不拌壮秧剂。2因种合理优化群体起点,提高机插质量21根据不同穗型确定亩插穴数及穴苗数 建立合理的群体起点,以相对较少的基本苗,既可获得预期适宜穗数,又可形成大穗。合理的基本苗可通过机插稻基本苗计算公式XY/1(N-n-SN-bn-a)Cr确定,亩栽插穴数(穴苗数)应据品种类型确定。例如中浙优1号,N(品种总叶片数)=16,n(品种节间数)=5,SN(移栽时叶龄)为4,秧龄16天移栽时,bn=2,分蘖发生率取1,要求提前1个叶位够苗(机插稻的一般规律);适宜穗数为18万,适宜基本苗为:X18/1+(16-5-4-2-1)C1X18/1+(4) C1X18/1+41X3.6(万)机插规格30cm16.5cm,每亩1.35万丛,每丛取苗2.67株(3苗)。若机插密度提高,每丛苗数下调。若秧龄延长,分蘖发生率下降,基本苗应加大。22平整地,适沉土,高质量移栽(1)精细整地。机插水稻的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机插秧移栽时秧龄短,秧苗小,大田平整度要求高。通过旋耕机、水田驱动耙、秸秆还田机等耕整机械将田块进行耕整,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为防止壅泥,水田整平后需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粘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时不陷机时,保持薄水机插。(2)精确栽插 适龄栽插。严格按计划秧龄(天)适时移栽,若遇阴雨天气或机械原因延迟栽插,要及时排水并采取措施遮雨,以防秧苗徒长。 调整株行距,使栽插密度符合设计的合理密度要求。 调节秧爪取秧面积,控制秧块面积,使栽插穴苗数符合计划栽插苗数。 提高整地质量,提高安装链箱质量,放松挂链,船头贴地,使插深合理并均一。田间水深要适宜。机插带土小苗水深应在1-3cm。水过深,易漂秧。强调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严防漂秧、伤秧、重插、漏插,把缺穴率控制5以内,标准化秧块。插秧机秧箱宽度固定(一般28.5cm),育成秧块宽度必须与秧箱宽度相同。若秧块宽度小于标准尺寸,不能完全填满秧箱,易造成秧爪抓空缺苗漏插现象;若秧块大于标准尺寸,上苗困难,秧块折起不能与秧箱紧密接触易出现秧爪折苗伤苗现象,插后秧苗不能成活,造成缺苗。培训机手,熟练操作。插秧机行走规范,接行准确,减少漏插,提高均匀度,做到不漂秧、不淤秧、不勾秧、不伤秧。3采用“干湿”通气水分管理从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筑好平水缺,保持土壤湿润通气,有利于早发多发有效分蘖;机插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可适当提前到预计穗数70-80时,开好田缺,排干沟水早搁田,抑制无效分蘖;分蘖高峰期保持土壤“干燥”通气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幼穗分化期至抽穗灌浆前中期,筑好田缺,保持土壤湿润通气,防止田土晒白,若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湿润土壤;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湿润到老,收割前5 天断水。4因苗施好穗肥,促进壮秆大穗形成机插稻在无效分蘖期群体叶色落黄基础上,及早施好穗肥,对稳苗攻大穗尤其重要。施用时间和用量因苗情而定:(1)叶色正常褪淡,群体生长量适中的,倒4叶和倒2叶期,分两次施用最佳;(2)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倒5叶和倒3叶施,适当增加用量;(3)叶色较深不褪淡,群体生长量大的,倒3叶期一次施肥,且穗肥量适当减少。5其它技术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