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街街道道生生活活污污水水处处理理系系统统示示范范 工工程程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ii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 1.2 项目概况.1 1.3 结论.2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 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4 3.1 建设规模.4 3.2 建设条件.4 第四章第四章 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7 4.1 设计依据.7 4.2 设计目标.7 4.3 规划原则.7 4.4 规划理念.8 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建设方案9 5.1 总体建设方案9 5.2 建设范围.10 5.3 建设内容.10 第六章第六章 节能分析节能分析.21 6.1 设计依据.21 6.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23 6.3 节能分析.23 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25 7.1 编制依据.25 7.2 环境保护建设目标.25 7.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26 7.4 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26 7.5 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28 第八章第八章 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29 8.1 消防.29 8.2 安全与卫生.29 第九章第九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1 9.1 编制依据.31 9.2 风险调查.31 9.3 风险识别.32 9.4 风险估计.33 iii 9.5 风险因素分析34 9.6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35 9.7 风险等级及结论.41 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43 10.1 项目组织.43 10.2 部门职责.44 10.3 人员培训.45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6 11.1 项目实施内容46 11.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工程招投标工程招投标48 12.1 项目招标范围48 12.2 招标组织形式49 12.3 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49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1 13.1 投资估算.51 13.2 资金筹措.53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生态评价生态评价54 14.1 生态评价.54 14.2 生态效益.54 14.3 节能效益.55 14.4 项目建设资金55 14.5 效益评价结论55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56 15.1 主要利益相关群体56 15.2 社会影响分析56 15.3 评价结论.57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建议与结论建议与结论58 16.1 实施措施及建议.58 16.2 结论59 a i 前前 言言 2010 年,浙江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提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扩面提升,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 市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完成 市“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 ,出台 市推进“三沿”整治创建美 丽乡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 市以世行贷款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的环保设施项目,首批试点含集镇、分散农村的供排水、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塔石街道因其紧邻工业区,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相对比较成熟,有较好的条件开展生活污水集中治理。 受 市发展和改革局的委托,我公司在编制浙江省 市塔石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华东院、 市发展和改革局、环保局、建设局、 市供排水公司及镇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1 总论总论 1.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XX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项目主办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建设单位: 市供排水公司; 项目运营单位: 市乡镇供水站。 1.1.3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1.4 项目地点项目地点 1.1.5 建设规模及年限建设规模及年限 塔石街道2个中心村庄建设规模及年限汇总见表1.1-1: 表表1.1-1 塔石街道塔石街道2个中心村庄建设规模及年限汇总个中心村庄建设规模及年限汇总 村庄名称村庄名称年年 限限污水站建设规模(污水站建设规模(m3/d)污水管渠(污水管渠(m) 塔石街道上坞、季边村2020 年200 4170 1.1.6 服务范围服务范围 塔石街道上坞村及季边村中心村。 1.1.7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见表1.1-2: 表表1.1-2 塔石街道塔石街道2个村庄建设内容汇总个村庄建设内容汇总 村庄名称村庄名称污水站建设规模(污水站建设规模(m3/d)污水处理系统主体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主体工艺 塔石街道上坞村、季边村200厌氧-人工湿地 1.1.8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见表1.1-3: 表表1.1-3 塔石街道塔石街道2个村庄经济指标汇总个村庄经济指标汇总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用地面积(m2) 污水处理站200m3/d1000 1.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按照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要求,在 市“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总体规 划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工程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尽快达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 2)工程建设坚持统一规划、一步实施的原则。 3)结合地形和环境状况,统一规划污水处理设施,控制污水处理站工程用地。 4)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并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以节 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5)根据我国国情和村庄的区域情况,合理确定村庄排水体制;同时依照国家有关的环境 保护法规和政策,尽量提高污水处理排放达标率。 6)在管材选择上,以高规格与实用性及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当地经济的现状,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建设高标准的污水站和管网收集系统。 1.3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3.1 现行政策、法规现行政策、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10)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 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1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13)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14)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16) 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 17) “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 ; 18)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 19) 浙江省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 20) “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2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 22) 浙江省实施办法 ; 23)原省环保局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 ; 24)原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监管工作的通知 ; 25) 市推进“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幸福生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 1.3.2 相关标准、规范相关标准、规范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2)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 (CECS149:2003) ;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 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 ; 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2005) ; 7)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GB19379-2003) ; 8)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79591987) ; 9)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 1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 11) 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 12)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13) 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14)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1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 ;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 1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 18) 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征求意见稿) ; 19) 防洪标准 (GB50201-94) ; 20)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 ; 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 22)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 ; 23)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1993) ; 2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GB50015-2003) ; 2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 2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 2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 2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 29)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砼沉井结构设计规程 (CECS137:2002) ; 3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砼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ECS138:2002) ; 31)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 3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 3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 34) 通用电气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 3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95) ; 36)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质【2004】16号) ; 37) 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 (第218号公告) 。 1.3.3 其他依据其他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2)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 3 3)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4)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 5)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6) 市市域总体规划 ; 7) 市城市总体规划 ; 8)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9) 生态市建设规划 ; 10) 市“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 ; 11)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与实例。 1.4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报告编制范围为的污水处理站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工艺、建筑、结构及给、排水设计、工 程投资估算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等。 2 村庄基本情况村庄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上坞、季边中心村为 市塔石街道的中心村。塔石街道位于城区东南,距城区6.8公里。塔 石街道四面环山,东邻安仁镇,南与龙南、兰巨乡相倚,西接剑池街道,北交龙渊街道、道太 乡。 2.2自然情况自然情况 2.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主要地貌是山,洞宫山、仙霞岭两支山脉之间的丽水、政和断裂带从中间穿过。境内山峦 起伏、连绵不断、有着丰富的森林、水力、矿藏资源。群山高势于河谷两侧,表现为河谷小盆 地、低山、中山的明显层性。 2.2.2 气象气象 该地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体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根据 气象站实 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 17.6,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34.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 2.4。 多年平均降雨量 1864mm,流域内的降雨主要为春雨、梅雨及台风雨,春季南北冷暖气流在此 交绥,形成锋面降雨,称为“春雨”,春末夏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流控制,气旋活动频繁, 雨量较多,时常出现暴雨 2.2.3 水文水文 塔石街道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 4 2.3村庄概况村庄概况 经调查,服务村庄基本情况见表2.3-1: 表表2.3-1 服务村庄基本情况表服务村庄基本情况表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10 年年2011 年年2012 年年 村庄面积(km2)0.526 常住人口(人)116511781190 常住流动人口(人)880890900 (常住+常住流动)人口小计 (人)204520682090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660071007600 2.3.1 新农村建设现状新农村建设现状 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采取环卫保洁费个人缴纳、长效管理资金村集体筹资、乡镇 (街道、管委会)补助、县奖励等方式筹措。筹措资金统一缴入“乡镇物业中心”账户,由各 乡镇(街道、管委会)进行日常管理,使用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并接受审计监督。 近年来,塔石街道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以“示范带动、发展推动”模式,梯队式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 设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正式广大村镇百姓。 2.4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塔石街道辖17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户数2212户,总人口8270人,全街道总面积10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34亩,山林面积142698亩,毛竹面积14900亩。 塔石街道交通便利,丽浦线53省道穿街道而过,建设中的丽龙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 。特 色、塔石已初步形成刀剑、太阳伞、竹胶板、木制玩具等系列产品,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明 显,新规划的工业小区、下山脱贫小区已初具规模,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随着高速公路的建 成,塔石街道的经济发展也将驶入快车道。 3 给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给水现状给水现状 随着金岗工业区的开发发展,塔石街道已经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市政供水管网进行了对接, 目前市政供水主要服务于工业区,街道于2005年集中建设了引水工程,蓄水池容积100多立方, 引水管管径90mm,采用塑料软管,目前供水能力为240m3/d,向上坞村、季边村各供应 120m3/d,除集中供水外,部分农户自建水池进行引水,引水量约100m3/d,总计用水约 340m3/d。 集中供水的水价为1元/m3。 3.2排水现状排水现状 上坞村已有一厌氧池,以及配套管网,厌氧池容积为220m3/d。建设年限20092010年,管 材为PVC,管径为160mm,目前连接污水站的管网大部分已经破损,需要重建,部分接户管 破损,需要修复,部分化粪池需要改造。另运行过程中,村民接入口出现堵塞现象,导致水溢 出接入口。 季边村暂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污水通过房屋周遍明沟流入自然水体。 现有厌氧池现有厌氧池 破损管网破损管网 雨、污沟渠雨、污沟渠 小区合流制排水口小区合流制排水口 小区内排水沟小区内排水沟 小区内排水沟小区内排水沟 5 规划新建小区内雨、污水排出口规划新建小区内雨、污水排出口 上坞村原有污水管道上坞村原有污水管道 3.3住户现状排水设施情况住户现状排水设施情况 住户卫生设施情况主要为淋浴设施、坐便器、厨房及室外洗涤槽等,现状示意图如下: 厨房排水系统厨房排水系统 卫生间排水系统卫生间排水系统 室外洗涤槽排水系统室外洗涤槽排水系统 雨、污水口雨、污水口 洗涤系统排水示意图洗涤系统排水示意图 卫生间排水示意图卫生间排水示意图 6 洗澡淋浴设施排水示意图洗澡淋浴设施排水示意图 室内外化粪池示意如下: 室外化粪池室外化粪池 室内化粪池室内化粪池 二格式化粪池二格式化粪池 平面布置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格式化粪池二格式化粪池 1-1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 7 二格式化粪池二格式化粪池 2-2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 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 平面布置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 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 1-1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 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 2-2 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 8 3.4存在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存在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3.4.1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1、上坞村现有污水站处理深度不够,仅采用了厌氧工艺,出水水质得不到保证。 2、上坞村原有管网系统管材已基本报废,无污水流入污水站。 3、上坞村部分小区合流污水未接入污水站,直接排入河道。 4、季边村无污水处理系统及其管网,雨、污水通过明沟等就近排入河道,部分雨水散排。 3.4.2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推进“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 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扩面提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 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 2、项目建设有效的收集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体, 形成恶臭河道,影响村容村貌。 3、污水处理同垃圾收集处理,卫生改厕等一道成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目前垃圾收集处 理已基本完成,卫生改厕等也有政策补贴进行实施,污水处理相对滞后,为全方位改善村庄环 境、卫生,污水处理必须提升日程,加快实施。 4 项目规划项目规划 4.1服务内容、年限服务内容、年限 塔石街道上坞村及季边村中心村,污水处理站及配套污水收集系统,2020年。 4.2村庄意愿调查村庄意愿调查 村庄意愿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村名及代表座谈的形式,重点意愿调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村庄居住环境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2、家庭化粪池的位置以及是否愿意接户; 3、给排水管网的漏损、接管及实施给排水接户和完善管网工程的态度; 4、施工过程中,会引起出行和生活短时间的不便,态度如何; 5、家庭收入情况; 6、供水、排水工程实施后,村名能接受的水费支付情况。 浙江省农村和小城镇给排水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民意调查问卷 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我市(县)决定在您所在的区域实施给排水基础设施改善工程。为让这项民生 工程真正集民智、顺民心、合民意,请您对工程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姓名: _ _ _ 性别: _ _ 年龄: _ 家庭成员: _ _ 人 联系方式: 镇 路(村) 号(自然村) 电话: 请您就以下问题在您认为合适的地方打“” 1、您所在区块的居住环境存在以下哪种急需解决的问题? 给水接户 污水管道接户 户内排水管道改造 室外排水沟渠改造 化粪池改造 洗涤废水收集管道完善 村内池塘沟渠改造 其他 2、您的家庭目前所使用的化粪池的位置在哪里? 室内 室外(或一格在室内一格在室外) 3、如果您的家庭目前所使用的化粪池位于室内,在实施污水管道接户时,需要将您的室内化粪池废弃,然 后从您的卫生间马桶接出管道到室外。这需要在您的房间内开槽敷设污水管道,您对此持何种态度? 同意 反对 4、如果您的家庭目前所使用的化粪池位于室外(或一格在室内一格在室外),在实施污水管道接户时,需 9 要从室外化粪池接出污水管。这需要在您的房屋周围挖槽敷设污水管道,您对此持何种态度? 同意 反对 5、如果您家的自来水供水管有漏损或者没有接管,建设单位将实施供水接户和改善,您的态度是: 同意 反对 6、在进行给排水设施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您的出行和生活带来短时间不便,你对此持何种态度? 配合 反对 无所谓 7、家庭年收入为: 1 万以下 13 万 35 万 5 万以上 8、供水工程建成后,将改善您的生活质量。您同意如下哪种说法: 按照政府定价支付用水费和污水处理费 支付用水费用和不超过每吨水 0.3 元的污水处理费用 只支付用水费用,不支付污水处理费用 9、工程建成后将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环境效益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疾病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您对这个环境效益的认可主要用于我们评估实施本项目的意义。 请问,本次工程实施后您 认为其环境效益值得: 每人每月支付 5 元 每人每月支付 10 元 每人每月支付 15 元 每人每月支付 20 元 问卷完成,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回收483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1、您所在区块的居住环境存在以下哪种急需解决的问题? 居居住住环环境境急急需需解解决决问问题题列列表表 85.51% 34.16% 18.84% 56.52% 7.66%7.45% 10.1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给水接户 污水管道接户 户内排水管道改 造 室外排水沟渠改 造 化粪池改造 洗涤废水收集管 道完善 村内池塘沟渠改 造 2、您的家庭目前所使用的化粪池的位置在哪里? 家家中中化化粪粪池池位位置置 33.54% 65.8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室内室外(或一格在室内一格在室外) 3、对接户及周边施工居民态度如何? 对对接接户户及及周周边边施施工工居居民民态态度度 54.04% 96.69%96.48% 81.78% 28.99% 3.31%3.52% 1.24% 16.98% 0% 20% 40% 60% 80% 100% 120% 室内化粪池接 出开凿 接室外化粪池 房屋周边开凿 供水接户 施工造成的出 行生活不便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0 4、家庭年收入情况? 家家庭庭年年收收入入 7.87% 23.60% 61.90% 2.6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万以下 13万 35万5万以上 家庭年收入 5、供水工程建成后,居民同意的支付情况? 供供水水工工程程建建成成后后采采取取支支付付方方式式 75.57% 20.91% 1.2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按照政府定价支付 用水费和污水处理 费 支付用水费用和不 超过每吨水0.3元的 污水处理费用 只支付用水费用, 不支付污水处理费 用 6、工程建成后,居民认同的环境效益价值? 工工程程建建成成后后的的环环境境效效益益价价值值 39.54% 45.96% 14.08% 0.2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每人每月支付5元 每人每月支付10元 每人每月支付15元 每人每月支付20元 通过上述统计: 1、居民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给水接户,和室外排水沟渠改造; 2、化粪池以室外居多; 3、室外化粪池比室内化粪池接户支持率高; 4、供水接户支持率很高; 5、施工扰民大多数居民表示理解; 6、家庭年收入以35万为主; 7、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居民普遍赞成按照政府定价支付用水费和污水处理费; 8、工程建成后,为改善环境愿意有偿支付的,普遍在每人每月10元以下。 11 4.3项目目标项目目标 1)完善收集管网,提高服务范围 本次污水工程根据现状污水部分收集,其余散排无系统收集的特点,进行污水管道的新建 和改造,提高服务人口覆盖率,接户率控制在80%。 本次工程排水体制执行截流式合流制,上坞村原有污水管网,按照原有路径进行改造,未 覆盖区域及季边村服务范围内通过现有沟渠收集,接入溢流井,与污水一并流入污水处理站。 2)污水集中处理,提高处理深度 现状污水,只有少部分进行厌氧处理,新建污水站,集中处理污水。 4.4人口和水量预测人口和水量预测 4.4.1 人口预测人口预测 根据服务村庄基本情况调查推算,常住人口和常住流动人口增长率约为1%,本次人口预 测以1%的增长率进行预测。 表表4.4-1 人口预测表人口预测表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10 年年2011 年年2012 年年2020 年年 村庄面积(km2)0.526 常住人口(人)1165117811901288 流动人口(人)880890900973 (常住+流动)人口小计 (人)2045206820902261 4.4.2 需水量预测需水量预测 根据2012年用水量进行统计核算: 2012年,总用水量为340m3/d,机构学校用水为22.5m3/d(折算机构学校人数日用水为75L/ 人) ,则常住+流动人口用水为量为340-22.5=317.5m3/d,常住+流动人口数量为2090人,则单位 人口用水量=317.52090=0.152 m3/(d人) 。 因目前村庄没有使用市政集中统一供水,而是采用村镇集体建造以及村民自建的供水系统, 村镇集体建造收费较少,村民自建无需支付用水费,故村民用水量较多,随着逐步实现市政集 中统一供水,村民用水支付费用将有所增加,再加上村民节水意识的逐步增强,用水量将有所 减少,参照周边集镇的用水量,至2020年,居民用水量将按照110L/(d人)进行预测计算。 4.4.3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预测 设计排水量(m3/d)=村庄人口(常住、常住流动人口等)*人均用水量*产污率*接户率* 渗入率。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具体污水量预测情况见表4.4-2。 表表4.4-2 塔石街道用水指标法污水量预测表塔石街道用水指标法污水量预测表 项项 目目单位单位2020 年年 服务的常住人口人1288 常住人口日均用水量L/d.cap110 常住人口日用水量m3/d141.68 服务的流动人口人973 流动人口日均用水量L/d.cap110 流动人口日用水量m3/d107.03 机构学校人数人300 日均用水量L/d.cap75 机构学校日用水量m3/d22.5 100接户的生活用水量接户的生活用水量m3/d271.21 产污率%85 接户率%80 渗入率%5 平均日污水量平均日污水量m3/d193.64 拟建污水站规模拟建污水站规模m3/d200 12 5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5.1水文水文地质地质 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该区地基由前泥盆陈蔡群变质岩系组成,在加里东运动后整个 上古生代期间,一直处于隆起状态,直到中生代晚侏罗世才被巨厚的陆相火山岩系所覆盖。其 出露的地层与岩性为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组成的前泥盆系陈蔡群变质岩系。 5.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 5.2.1 对外交通对外交通 上坞、季边中心村为 市塔石街道的中心村。塔石街位于城区东南,距城区6.8公里。塔东 邻安仁镇,南与 龙南、兰巨乡相倚,西接剑池街道,北交龙渊街道、道太乡。塔石街道交通 便利,丽浦线53省道穿街道而过,建设中的丽龙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 。 5.2.2 外来物质供应、水、电和通讯条件外来物质供应、水、电和通讯条件 本工程所需要的水泥。钢材、木材、油料和火工等主要材料均 市供给。 施工用水可由水厂或河道天然水体供给。施工用电可在供电所布设的 10KV 线路上接取。 5.2.3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 市域范围内天然砂砾石料较为丰富,工程所欲的砂石料可在工程项目点附近采购。 5.3社会条件社会条件 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采取环卫保洁费个人缴纳、长效管理资金村集体筹资、乡镇 (街道、管委会)补助、县奖励等方式筹措。筹措资金统一缴入“乡镇物业中心”账户,由各 乡镇(街道、管委会)进行日常管理,使用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并接受审计监督。 近年来,住龙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 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以“示范带动、发展推动”模式,梯队式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 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正式广大村镇百姓。 由于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大家确实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具名对该项目是理解和支持的。 6 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建设方案 6.1排水体制选择排水体制选择 本次工程排水体制执行截流式合流制,上坞村原有污水管网,按照原有路径进行改造,未 覆盖区域及季边村服务范围内通过现有沟渠收集,接入溢流井,与污水一并流入污水处理站。 6.2村庄污水系统收集村庄污水系统收集 6.2.1 村庄污水收集系统确定村庄污水收集系统确定 按照收集范围布局,经计算优化,管网布置见排水管道平面图。 6.2.2 水力计算及参数水力计算及参数 1)污水管道水力计算,采用曼宁公式: v=1/nR2/3i1/2 Q=Av 式中: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n粗糙系数 Q流量(m3/s) 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 2)雨水量计算采用 市暴雨强度公式: 其中:设计重现期P=1年,地面积水时间t=5分钟。 6.2.3 管道管径和坡度确定管道管径和坡度确定 总的原则坡度与地势坡度尽量保持一致。 地面绝对坐标从239到264不等,管道坡度从3到50不等,管径为200mm。 居民接出的管径总体为75mm、110mm、160mm等。 6.2.4 管道材料的选择管道材料的选择 我国排水工程中常用的非金属管材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硬聚氯乙烯加筋管、高密 度聚乙烯缠绕增强管、玻璃钢夹砂管;金属管材有排水铸铁管和钢管。目前,排水铸铁管因其 13 价格高、易腐蚀而正逐渐退出市场;钢管因其价格高、须做特别防腐措施,故仅在特别需要时 采用。下面将几种常用管材做一比较,见表6.2-1。 表表6.2-1 管材特性比较表管材特性比较表 管 材 钢筋混凝土 排水管 硬聚氯乙烯 加筋管(UPVC) 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增强管 (HDPE 管) 玻璃钢夹砂管 (RPM 管) 管 材 特 性 水力特性一般,可承 受的压力较低,单根 长度受限制,管道接 口多,重量大,不易 运输,易就地取材。 水力特性较好,内 壁光滑不结垢、小 口径的管材应用广 泛。质脆,不耐外 压及冲击,膨胀系 数大。 水力特性较好,可承受一 定的压力,内壁光滑不结 垢、接口不易渗漏,抗弯 曲,刚度大,使用寿命长。 水力特性较好, 可承受一 定的压力,管道接口少, 内壁光滑不结垢、接口不 渗漏,耐腐蚀、重量轻, 易运输。抗弯曲,刚度大, 使用寿命长。 施 工 对基础处理要求较高, 施工较复杂,接口形 式单一,可承受一定 的压力。 施工较容易,可提 高施工进度,接口 形式较单一。 施工较容易,可提高施工 进度,接口形式较多。特 别适用于软土地基。 施工较容易,可提高施工 进度,接口形式较多,安 装灵活。埋设深度受限制 造 价 单价低,但综合造价 不低。 同等管刚度下,小 口径价格较低 管材价格较高,综合工程 造价不高。 单价较高,综合工程造价 不高 通过以上比较,本工程中排水管管材选用HDPE管,管材接口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的 承插式或套筒式柔性接口,采用开挖施工。 6.2.5 检查口和清扫口选择和确定检查口和清扫口选择和确定 在管道的转折、变坡处及支管的接口处,管径改变处均设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 距离也必须设置检查井,其间距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参照表6.2-2,检查井尺寸同管径有关,详见 表6.2-3。 表表6.2-2 管径和检查井间距管径和检查井间距 管管 径径 (mm)最大间距最大间距 (m) D20030040 表表6.2-3 检查井尺寸与管径关系表检查井尺寸与管径关系表 管管 径径 (mm)检查井直径检查井直径 (mm) D200300700 清扫口,主要设置在接口处和明沟内。 6.2.6 管道垫层及回填管道垫层及回填 从管底基础至管顶0.5m范围内,沿管道、检查井两侧必须采用人工对称、分层回填压实, 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两侧分层压实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钢筋砼管道 工程塑料管两侧回填土密实度为95,管顶以上500mm内回填土密实度为90。从管底基础面 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中粗砂 或沟槽开挖出的良质土(必要时可掺以石灰、水泥等) 。填方段先填土至管顶以上0.5m,再开 槽埋管,填土密实度95%。 管道垫层及回填示意图管道垫层及回填示意图 6.3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 6.3.1 设计规模及进出水质设计规模及进出水质 6.3.1.1设计规模 根据前述污水量预测,污水站设计规模定为200m3/d。 6.3.1.2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设计水质无调查资料时,按下列标准采用: 1、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 2、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可按每人每天4065g计算; 3、生活污水的总氮量可按每人每天511g计算; 生活用水量为110L/(d人) ,产污率为85%,则每人每天污水量为1100.85=93.5L。 根据上述计算,BOD5为267.38534.76mg/L,SS为427.81695.19mg/L,TN为 53.48117.65mg/L。 经过化粪池,BOD去除率一般为3060%,SS去除率一般为4070%。 依据上述计算,并参考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规范以及同类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本次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见表6.3-1: 14 表表6.3-1 进水水质指标表进水水质指标表 污染指标污染指标pH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NH3-N (mg/L) TP (mg/L) 浓 度69200300120200403.0 6.3.1.3设计出水水质 本次申请世行贷款项目给出的农村出水要求为:下表排放要求汇总中的非水源保护地 150m3/d的水质要求。 浙江省农村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污染物浓度排放要求浙江省农村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污染物浓度排放要求 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地非水源保护地非水源保护地其他排放要求其他排放要求 (土地渗滤前)(土地渗滤前)150m150m3 3/d/d 指指 标标 GB3838GB3838 中中 I-I-类水域和类水域和类水域类水域 中划定的保护区上游的村庄中划定的保护区上游的村庄 环境非敏感环境非敏感 区域的村庄区域的村庄 150m150m3 3/d/d 当出水要求达到某种功能时,当出水要求达到某种功能时, 应执行相应水质标准应执行相应水质标准 CODcr(mg/l)100100100 BOD5(mg/l)303020 SS(mg/l)303020 NH3-N(mg/l) TN(mg/l)252520 土地渗滤 污水经土地处理后,在距土地处理 场地边缘 50 米处,地下水监测井 水质不得超过地下水水质三级标准, 或者原地下水背景值在不满足三级 标准时,不得超过原地下水背景值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 93)。 出水用于农田灌溉或 渔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和渔业 水质标准(GB11607-89) 中的相应规定; 出水回用为观赏性景 观用水(河道类)的,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 再生利用 景观用水 (GB/T18921-2002)中的相 关规定。 6.3.2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6.3.2.1备选方案简介 (1)方案一)方案一 有动力有动力A/O工艺工艺 有动力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3.1: 图图 6.3.1 有动力有动力 A/O 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框图 污水经格栅预处理,拦截大块漂浮物、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均 化后的污水,通过污水泵均匀提升至A/O池,A池进水和回流液(回流污泥)在缺氧的状态下, 进行反硝化作用,释放出氮气,起到良好的脱氮作用。经脱氮的废水进入好氧反应池(O段) , 在好氧情况下起碳化和硝化反应,去除有机物。A/O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上清液自流排入附近水体,沉淀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A池,同步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 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溢流液进调节池,污泥池污泥定期由吸粪车抽吸外运。格栅井(渠)栅 榨定期清掏。 工艺特征:工艺特征: 1、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合并,加大污泥回流量,省去了,单独的硝化液回流泵。 2、污水进行了调节,连续的运行。 优点:优点: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有脱氮效果; 缺点:缺点:运行中需要能耗,运行成本高,需要定期维护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占地面积受限,对排水水质要求高的地区;经济较发达,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 的地区。 生活污水 格栅井(渠) A/O 池 二沉池 排入水体 增 氧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污泥定期抽吸外运 栅渣定期清掏 调节池 污泥池 污泥泵 溢流液 泵 15 (2)方案二)方案二 微动力厌氧微动力厌氧-A/O工艺工艺 微动力厌氧-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3.2: 图图 6.3.2 微动力厌氧微动力厌氧-A/O 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框图 污水经格栅预处理,拦截大块漂浮物、悬浮物后,自流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微生物降解 有机物,大部分有机物通过厌氧阶段去除后,自流进入A/O池,A池进水和回流液(回流污泥) 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反硝化作用,释放出氮气,起到良好的脱氮作用。经脱氮的废水进入好 氧反应池(O段) ,在好氧情况下起碳化和硝化反应,去除厌氧残留的有机物。A/O池出水自流 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自流排入附近水体,沉淀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A池,同 步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剩余污泥进入厌氧池,厌氧池多余污泥定期由吸粪车抽吸外运。 格栅井(渠)栅榨定期清掏。 工艺特征:工艺特征: 1、污水的水力流程完全利用地势自流,减少了提升动力消耗,因厌氧池阶段已降解了大 部分有机物,故好氧反应池(O段)只需要少量的微增氧,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设置长时间的厌氧池,可有效的解决农村污水排放的不连续性(小时变化系数大) 。 3、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合并,加大污泥回流量,省去了,单独的硝化液回流泵。 4、不单独设置污泥池,厌氧池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可有效的实现污泥的减量。 优点:优点: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有脱氮效果,污泥减量,耐冲击负荷强。 缺点:缺点: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大(比A/O工艺略高) ,运行中需要微量能耗,运行成本适中 (比A/O工艺小) ,需要定期维护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对排水水质要求高的地区;希望日常运行成本较低的地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 力的地区。 (3)方案三)方案三 无动力厌氧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人工湿地 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3.3: 图图 6.3.3 无动力厌氧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工艺流程框图人工湿地工艺流程框图 污水经格栅预处理,拦截大块漂浮物、悬浮物后,自流进入厌氧池,厌氧池,在调节水质 水量的同时发挥其厌氧功能,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后续植被的吸收率。 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潜流式人工湿地,经过湿地的植被吸收水质营养,降解污 水中有机物,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 有关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表明,湿地系统的氧状态与各污染指标的去除有密切关系,透气性能 较好的填料以及选择合适的植被种植率可以增加氧含量。 经过湿地的处理后,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被植被吸收处理,部分的N、P营养物被湿地植 物直接吸收,另外,由于污水水量的变化性,潜流式人工湿地可以实现干湿交替运行,湿地 系统处于一系列的厌氧、好氧状态,对N元素形成硝化、反硝化环境,可大大降低氨氮浓度。 总体来说,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在湿地微生物菌团和湿地植物发达的根系联合作用下,其中 的N、P及有机污染物被分解或吸收,污水实现最终的净化。 厌氧池多余污泥定期由吸粪车抽吸外运。格栅井(渠)栅榨定期清掏。 湿地水生植物需定期进行养护。 工艺特征:工艺特征: 1、无动力运行,占地较大。 优点:优点:无动力,基本没有运行成本,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较好) 、具有一定的脱氮除 磷效果,景观效应好; 生活污水 格栅井(渠) 厌 氧 池 A/O 池 二沉池 排入水体 微增氧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污泥定期抽吸外运 栅渣定期清掏 污泥泵 生活污水 格栅井(渠) 厌 氧 池 人工湿地 排入水体 污泥定期抽吸外运 栅渣定期清掏 定期修剪维护等 16 缺点:缺点:占地面积大、容易滋生蚊蝇等、需要定期维护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有充足的占地面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需运行成本。 17 6.3.2.2全寿命技术经济比较 直接工程投资比较见表6.3-2。 表表6.3-2 直接工程投资比较表直接工程投资比较表 序号序号方案一(有动力方案一(有动力 A/O)方案二(微动力厌氧方案二(微动力厌氧-A/O)方案三(无动力厌氧方案三(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人工湿地) 单元单元名称名称型号及规格型号及规格数量数量 价格(万)价格(万) 单元单元名称名称型号及规格型号及规格数量数量价格(万)价格(万)单元单元名称名称型号及规格型号及规格数量数量 价格(万)价格(万)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29.787土建工程土建工程57.699土建工程土建工程68.284 1格栅井1.500.300.60m, 砖混1 座0.10格栅井1.500.300.60m, 砖混1 座0.10格栅井 1.500.300.60m, 砖混 1 座0.10 2调节池 6.505.003.50m, 钢砼, HRT=11.7h 1 座6.825厌氧生物膜池 14.212.03.50m, 钢砼, HRT=2.556d 1 座35.784厌氧生物膜池 14.212.03.50m, 钢砼, HRT=2.556d 1 座35.784 3A 池 5.003.703.50m, 钢砼, HRT=6.66h 1 座3.885A 池 7.652.503.50m, 钢砼, HRT=6.885h 1 座4.016人工湿地 30.030.01.20m, 防渗膜防渗, 潜流 式, q=22.22cm/d, HRT=4.05d 1 座32.40 4O 池 8.956.503.50m, 钢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