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吸声降噪设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任务是传授必要的声学基本理论、实验基本技能和环境噪声控制基本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环境噪声测试技术和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任务:1.了解并掌握噪声控制工程的一般设计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复习和消化课程讲授的内容;3.培养理论初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锻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隔声屏障的初步设计。包括分析声源分布,频率特性,时间特性,传播途径的分析,噪声危害状况,允许标准,降噪量的确定,制定控制方案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设计任务。项目概况: 某地立交桥隔声屏障示范工程位于西三环与北三环的交叉口处。路口的东南角是某小学教学楼 ,由于路口现有建筑物的限制,建成的立交桥主桥内侧距教学楼最近距离仅3m 左右 教学楼为3层楼房。对原路况测点进行实测数据如下表:根据隔声屏障设计过程进行降噪目标值的确定、隔声屏障的几何尺寸设计、材料的选择、结构安全、耐久性及周围环境协调、施工简便等进行说明。为了确定隔声屏障的降噪目标值,通过比拟某地路口处的情况,选择与其交通条件和地理条件相似的地点进行比拟实测。预测值如图所示。2、设计部分1)声源分布,频率特性和时间特性的分析2)传播途径的分析3)噪声危害状况和允许标准4)降噪量的确定5)噪声控制方案的确定6)相关噪声控制构件的尺寸计算3、撰写噪声控制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包括分析声源分布,频率特性,时间特性,传播途径的分析,噪声危害状况,允许标准,降噪量的确定,制定控制方案和相关噪声控制构件的尺寸计算。具体见目录。三、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内容时间(天)(1)布置题目,消化理解任务书及寻找参考资料 (2)噪声源分析(声源分布,频率特性,时间特性)(3)受影响区域分析(危害状况,本底噪声,允许标准)(4)降噪量确定(总降噪量,声源、途径降噪量)(5)制定噪声控制方案(声源控制,途径控制)(6)对所定的噪声控制构件进行计算并附计算草图(7)噪声控制区域的平面布置图(8)噪声控制区域的噪声控制构件布置图(9)所选噪声控制构件的结构安全耐久性等说明(10)整理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合计10.50.50.50.5211122.0周四、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考核原则与标准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采用五级分制。课程设计成绩分三部分,平时考勤占40%,设计图纸占20%,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占40%最后成绩分5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参考教材: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郑长聚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业噪声与振动控制 徐世勤编著 冶金工业出版社环境噪声控制,李家华,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环境噪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噪声控制学,马大猷,科学出版社,1987某地原况路口平面图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某工厂空压机房地面中央设有3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此选用NR8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和安装方法。表1 各频带声压级倍频带中心频率(Hz)125250500100020004000声压级(dB)999594858280允 许 值9085828078762、工程名称空压机房降噪设计3、房间尺寸8m(长)6m(宽)4m(高),内表面积为混凝土面。混凝土地面(涂油漆)/ a0f/HZ1252505001000200040000.010.010.010.020.020.024、噪声源位置地面中央,Q=25、要求按NR8设计。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二、 课程设计计算书1、课程目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学生能过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师基本的训练。2、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3、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做吸声处理。(3)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产所,采取吸声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4)通常吸声处理只能取得412dB的降噪效果。(5)若噪声高频成分很强,可选用多孔吸声材料;若中、低频成分很强,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吸声结构:若噪声中各个频率成分都很强,可选用复合穿孔板或微孔板吸声结构。通常要把几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6)选择吸声材料或结构,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腐蚀、防尘等工艺要求。(7)选择吸声处理方式,必须兼顾通风、采光、照明及装修、施工、安装的方便因素,还要考虑省工、省料等经济因素。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吸声降噪设计日期:2012年12月29日前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因此,从生理学的观点讲,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如今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问题。由于人类的文明以及与人类文明相协调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和增强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里的声音,在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局势相对和缓,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控制噪声的传播呢? 在噪声控制以及任何声学问题中,都必须考虑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三个基本缓解组成的声学系统。而这个作业我们是要是在声的传播途径当中吸声降噪达到噪声的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 某工厂空压机房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 m,测得的各频带声如下表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此选用噪声评价曲线。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各频带声压级 倍频带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声压级(dB)10395929284.58379.575.5设计要求:方案选择合理;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图纸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原始资料:两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m,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其中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 倍频带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声压级(dB)10395929284.58379.575.5二文献综述: 一般来讲,吸声只能降低室内反射声,而对于从声源出发的直达声则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降噪过程中应先考虑对声源进行隔离、对空气洞里性噪声进行消声处理,再辅助以吸声处理。只有当噪声源不宜采用隔声、消声措施,而房间内混响严重时,才能把吸声作为唯一的降噪手段,才能取得好的降噪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面积较小的风机放、泵房、控制室内,可以对天花板、墙面进行吸声处理;面积较大的车间,可以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等吸声处理方法;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可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必要时还应设置隔声屏障。对于噪声源多而分散的大房间,由于室内各处直达声的影响都很大,即使进行吸声处理,降噪效果多而分散的大房间,由于室内各处直达声的影响都很大,即使进行吸声处理,降噪效果也不会明显,这种情况下不宜单独进行吸声处理。吸声降噪的效果一般为36db(A),较好的为710db(A),一般不会超过15db(A),而且也不随吸声处理的面积成正比增加。三控制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若噪声高频成分很强,可选用多孔吸声材料;若中、低频成分很强,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若噪声中各个频率成分都很强,可选用复合穿孔板或微穿孔板吸声结构。通常要把几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 所以次任务我们选择吸声降噪的方法解决。四计算说明书:一、 (1) 假设房间尺寸二、 10m(长)6m(宽)4m(高),容积V=240m3,内表面积S=248m2,内表面积S=248m2所以由已知的房间尺寸可计算得,S天=S地=60m2 S墙1=S墙3=40m2 S墙2=S墙4=24m2又因为表面为混凝土面则各频率下的吸声系数如下表(表2),即为处理前的吸声系数:混凝土地面(涂油漆)/f/HZ1252505001000200040000.010.010.010.020.020.02由上表可求得:室内平均吸声系数=(0.013+0.023)/6=0.015(2)由已知得房间不同频率下测量的声压级Lp。由参考书上的NR曲线可得对应的NR数,从而可得房间允许的声压级值。由-可得不同频率下的Lp。 由Lp、,代入公式可得处理后不同频率下的平均吸声系数。 室内平均吸声系数=(0.013+0.023)/6=0.015代入得临界半径rc=1/4(QR/)1/2=1/4=0.39m= 当f=125HZ时,0.23S材(248-S材) 0.01/248 =0.032S材=24.8m2 当f=250HZ时,0.60S材(248-S材) 0.01/248 =0.050S材=16.81 m2 当f=500HZ时,0.86S材(248-S材) 0.01/248 =0.100S材=26.26 m2 当f=1000HZ时,0.47S材(248-S材) 0.02/248 =0.056S材= 19.84m2 当f=2000HZ时,0.26S材(248-S材) 0.02/248 =0.063S材=44.43m2 当f=4000HZ时,0.27S材(248-S材) 0.02/248 =0.045S材=24.8 m2所以S材=44.43 m2因为 S天=60m2, 所以可在房间的天花板安装共振五合板当S材=60 m2时,反算此时各频率下的平均吸声系数=60(248-60)/2481当f=125HZ时,=0.2360(248-60) 0.01/248=0.063 验算:=100.1Lp Lp=7.99dB5dB2当f=250HZ时,=0.660(248-60) 0.01/248=0.153验算:=100.1Lp Lp=11.85dB7dB3当f=500HZ时,=0.8660(248-60) 0.01/248=0.216验算:=100.1Lp Lp=13.34dB10dB4当f=1000HZ时,=0.4760(248-60) 0.02/248=0.129验算:=100.1Lp Lp=8.10dB4.5dB5当f=2000HZ时,=0.2660(248-60) 0.02/248=0.078验算:=100.1Lp Lp=5.91dB5dB6当f=4000HZ时,=0.2760(248-60) 0.02/248=0.080验算:=100.1Lp Lp=6.02dB3.5dB序号项目倍频带中心频率说明1252505001000200040001穿孔板五合板吸声系数0.230.600.860.470.260.272五合板至少要达到的面积m224.816.8126.2619.8444.4324.83五合板实际所用面积m2604处理后平均声级系数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