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乙肝的防治.ppt_第1页
课件:乙肝的防治.ppt_第2页
课件:乙肝的防治.ppt_第3页
课件:乙肝的防治.ppt_第4页
课件:乙肝的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 肝 的 防 治,制作:陈红莲,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乙肝是危及亚洲人民生命的头号致命杀手之一,全世界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5亿,其中75%在亚洲,乙肝传播三个环节 (缺一不可),(1)传染源: 患者、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1.母婴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传播,2.血和血制品传播,3、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4.性接触传播,其它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乙型肝炎病人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但汗液、唾液等体液中病毒含量很低,一般不会通过汗液和唾液传播,乙肝预防,一.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二.传播途径预防 三.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重点),传播途径预防, 提倡自然分娩,因剖腹产使得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更大 不应用非正规渠道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在非正规医疗部门进行手术、拔牙、整容、纹身等有创伤的医疗活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造成创伤的器具 洁身自好,规范性行为,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接种程序和剂量,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剂量:20岁以下 10g/次 20岁以上 20 g/次 最大可以用到4060 g/次,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立即注射HBIG(剂量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一般不推荐孕妇妊娠后期注射HBIG,HBIG是抗HBV的免疫球蛋白,属被动抗体,可以中和体内病毒,注射两小时后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抗-HBs,常用于暴露后的被动免疫预防 国外研究表明,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12-24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新生儿HBV急性和慢性感染有效率为85%-95%,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的母亲哺乳 研究表明,HBsAg阳性母亲哺乳并不增加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 WHO资料证实乳汁中的HBV DNA滴度很低或测不到。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母亲乳房或乳头有破损,则不应该哺乳,意外暴露HBV后预防,意外暴露后注射HBIG应越快越好,最好在小时以内,不要超过小时。因为暴露后越早注射HBIG,其被动保护效果越好,反之会降低其保护效果 研究表明,对于围生期新生儿及意外针刺暴露者,其最长间隔期为一周,即应在天内注射HBIG才有保护效果。性接触意外暴露者注射HBIG的时间不应超过天,意外暴露,如被针头扎伤后,若被感染,多长时间可化验出结果? 一般HBV感染后2-4周可在感染者血中检测到HBV DNA,另外感染后4周在感染者血中也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eAg,疫苗接种后效果评价,疫苗接种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产生抗体,但是滴度较低,因此需要第、针加强免疫应答。进行、疫苗接种后,在第个月应该复查HBsAb。随着时间的延长, HBsAb的滴度可能会逐渐降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有时加强一针即可,但按0、1、6加强三针效果会更好),临床经常遇见健康人在乙肝疫苗接种前检查为全阴性,可疫苗接种三针后检查都为三抗体阳性,该如何解释? 目前应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的疫苗,只含有HBsAg,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不会造成这种结果。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应考虑到:1、试剂盒质量或其它化验问题;2、注射疫苗前是否已经暴露;3、是否为以往应用的血源性疫苗;4、疫苗接种除出现表面抗体外,引起的其它非特异性反应,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就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然而约有5%10%的人接种疫苗后失败,即机体未产生抗-HBS或抗体水平很低,我们称之为乙肝疫苗无弱应答。而无弱应答者的危害就在于,当其再次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时,仍为易感者,甚至发展成为慢性携带者,乙肝疫苗不宜冰冻,冰冻可破坏其结构,应存放在4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2年。注射前应把疫苗混匀,因为长期放置会使得疫苗中HBsAg沉淀在瓶底,而上清液中并不包含HBsAg。注射时,乙肝疫苗应注射在上臂,而不宜在臀部注射,因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抗体滴度低,抗体下降速度快,1、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存放的温度环境以及使用不当,WHO推荐的免疫程序为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不然会影响其效果。有研究显示,接种第一针的免疫效果只有45.45%,两针后的免疫效果也只有83%,接种第三针后抗体滴度才达到最高峰,因此抗-HBS是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在全程免疫后才能达到高峰,2、未按免疫程序完成三次接种,自然感染HBV致使机体未能产生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内有影响免疫反应的因素存在,此时再注射疫苗也不会产生应有的结果。低水平的HBV感染是导致疫苗接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因素。这些低水平的感染用一般的血清学方法无法检测出,只有采用敏感的方法如通过PCR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含有HBV-DNA,3、低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般来说,年轻者产生强应答的比例较高,女性的免疫效果高于男性。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按规定时间接种疫苗而抗HBS仍为阴性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增加接种次数或者增加接种剂量,改变注射途径由肌肉注射改为皮内注射,更换疫苗种类等办法诱导抗体的产生,4、机体因素如性别、年龄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等,乙肝疫苗增加剂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免疫学证实,免疫反应与免疫原的剂量有关,随着乙肝疫苗剂量的加大,机体产生HBsAb的滴度升高,持续时间延长,目前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病毒亚型制备,如果遇到罕见的亚型或者病毒的变异,那么现有的疫苗也不会有保护作用,5、乙肝病毒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 * 免疫调节 * 抗炎保肝 * 抗纤维化 * 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HBV DNA105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 104拷贝/ml ALT 2XULN 如用干扰素治疗, ALT应 10XULN,血总胆红素水平应 2XULN 如ALT 2XULN ,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肝炎活动指数) ,或G2炎症坏死(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 具有(1)并有(2)或(3)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征,# 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 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 应注意排除由药物、酒精和其它因素所致的ALT长高 # 也应排除因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a干扰素 普通a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药物,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替比夫定,(1)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 (2)失代偿期肝硬化(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 (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4)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神经精神异常等,干扰素治疗的禁忌征,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防,干扰素不良反应及处理,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无论治疗前HBeAg阳性或阴性,治疗1年时HBV DNA仍未转阴者可停药观察,或改用其它有效抗病毒药治疗(可先重叠用药1-3个月) * 肝硬化或肝功能失代偿病人,不可轻易停药,两类抗病毒药物特点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流程图,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