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地设计报告书.doc_第1页
米汤地设计报告书.doc_第2页
米汤地设计报告书.doc_第3页
米汤地设计报告书.doc_第4页
米汤地设计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前言任务来源由于在金沙江的中游鲁地拉处兴建鲁地拉水电站,根据水电站工程规模及建设要求,需对施工占地区进行移民安置。其中米汤地移民安置点位于金沙江中游的永胜县城南部的金沙江畔,米汤地移民安置点行政区域隶属于永胜县东风乡,当地无安全饮水水源,为了保证移民安置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该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决定新建供水工程。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受永胜县移民开发局的委托,曲靖市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在野外测量和地质测绘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的有关要求,按照水利水电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编制了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作过程2006年12月10日,我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会同永胜县移民开发局和东风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确定了水源点。同月,我公司先后组织了测量、地质等相关专业对供水管线进行测绘。2007年1月,我公司完成了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初稿),并征求了永胜县人民政府及移民部门的意见。2月1日,由丽江市移民开发局在丽江主持召开了云南省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技术咨询会,参加会议的有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丽江市移民开发局、永胜县人民政府及移民开发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及报告编制单位曲靖市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单位。专家组对云南省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咨询,并出具了咨询意见(详见附件3)。同年2月,我公司根据咨询意见对云南省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初稿)进行了补充、完善、修改、和优化设计工作,并于2007年3月5日提交云南省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本)。主要成果根据实地调查,该工程涉及供水人口为3197人,5600头牲畜(3600匹马、羊2000只),其中直接受益人口1062人(包括米汤地和雷打石移民安置点人口),牲畜1100头,间接受益人口2135人(包括瓦房村、大坪村、亚支寺村、席草地村、皮子箐村、乡政府机关、中学及中上坪村人口),牲畜4500头。根据人口增长情况预测和设计年限确定供水人口为3980人,供水规模为518 m3/d,根据供水规模进行了主体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内容和工程规模:新建取水坝一座, 沉淀、过滤池各一个,300 m3清水池3个,30 m3清水池3个,减压池9个。供水管道主要采用PE100管和DN150钢管,长21054m,其中: DN160PE管,长11511.5m;DN110 PE管,长6745.2m; DN50 PE管,长1422.3m;DN150钢管,长1375m;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7528.3m3,开炸石方485.2 m3,回填土方6859.8m3,M7.5浆砌石259.4m3, C15埋石混凝土105.9 m3,C25混凝土451.1 m3,C15垫层混凝土123.4 m3,钢筋制安44.2t,工程总投资465.51万元。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主要供水人口人3197人(其中直接受益1062人,间接受益2135人)2供水牲畜匹/只5600(其中马3600匹、羊2000只)3供水预测人口人39804供水量m3d5185服务年限年156主要建筑物新建取水坝一座, 沉淀、过滤池各一个,300 m3清水池3个,30 m3清水池3个,减压池9个。7管网工程量km钢管1.375 km ,PE管19.679km8土建工程量开挖土方7528.3m3,开炸石方485.2 m3,回填土方6859.8m3,M7.5浆砌石259.4m3, C15埋石砼105.9 m3,C25砼451.1 m3,C15垫层砼123.4 m3,钢筋制安44.2t. 9建筑工程投资万元103.8910管道安装工程投资万元252.8311临时工程费用万元10.712其他费用万元66.6613预备费万元21.714总投资万元455.791 概 述1.1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业主:永胜县移民开发局编制单位:曲靖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丽江市永胜县东风乡1.2 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1.2.1编制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3)建筑结构统一设计标准;(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42003;(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9月1日起实施);(7)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9)城市供水条例(国务院第158号令);(1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11)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6 7号令);(1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13)云南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14)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云发20008号文;(15)其它国家和省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1.2.2主要设计基础资料(1)永胜县县志,云南省永胜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南人民出版社;(2)永胜县东风乡地形图(1:50000);(3)永胜县东风乡2005年度统计公报资料。(4)供水管线纵断面图(1:1000),取水坝地形地质图。(5)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设计原则(1)结合永胜县东风乡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统一布局、合理设计,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2)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远、近期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移民安置区发展留有余地。(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预测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供水量及设施规模。(4)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实施和运行费用。 1.4工程设计内容(1)根据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供水现状,对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进行新建设计,确定其满足设计年限内供水所需的管道直径、管长及管材等。(2)本初步设计报告将通过对供水工程的取水、净水、输水、蓄水等工程环节进行初步设计。15资金筹措该工程总投资455.79万元,由于受益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扶持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帮助当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保障农村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使移民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进一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地政府要求,该工程所需资金从移民安置资金中筹措。2 概 况2.1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2.1.1自然、概况云南省永胜县东风乡鲁地拉移民安置区灌溉项目,位于永胜县东风乡境内。距永胜县城125km,直距70km。幅员面积454.2km2。最高海拔3393m,最低海拔1133m。金沙江自北流入东风乡境内向东环流境内,江流平缓,形成两岸台地。2.1.2社会经济概况东风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2667人。民族以僳僳族为主,约占当地总人口的86.8%,农村经济总收入1047万元,农村经济净收入748万元,粮食总产量3228T,农民人均纯收入774元,人均有粮250kg。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蚕豆。2.2工程概况2.2.1安置点基本情况因在金沙江的中游鲁地拉处兴建鲁地拉水电站,根据水电站工程规模及建设要求,需对部分农户进行移民安置。其中米汤地移民安置点位于金沙江中游的永胜县城南部的金沙江畔,米汤地移民安置点行政区域隶属于永胜县东风乡,米汤地移民安置点人员共计1062人,其中米汤地631人(移民453人,原居民178人),雷打石431人(移民281人,原居民150人)。米汤地移民安置点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人们还在过着徒步翻山越岭、人背马驮的艰苦日子,平均生活水平较为低下,进村交通道路、信息、用电等都不通,特别是生活饮水困难尤为突出。由于米汤地安置点地处断裂带,地层裂隙较发育,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地形坡度较陡,地下水位较低,机井取水较为困难,人们通常是徒步几公里去挑水或直接饮用集雨坑中的水,人们的用水条件、饮水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的做好移民的前期安置工作,解决米汤地移民安置点的人畜饮水困难,原规划从东风乡供水工程干管上设支管,并延伸至移民安置点。由于东风乡供水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较低,扩大供水规模后,需要对原供水工程长11km的干管及取水、输配水设施进行改建,在保障原供水规模的的基础上并兴建6.4 km的干管至移民安置点,工程取水口设在流径东风乡境内的唯一取水水源闷龙河的上游。2.2.2东风乡人畜饮水工程供水现状原输水管道为镀锌钢管,干管长11km,直径75mm,主要解决沿途东乐村委会的五个自然村(瓦房村、大坪村、亚支寺村、席草地村、皮子箐村)、乡政府及东风乡中学的生活用水,受益区涉及人口1867人、大牲畜4100头(其中马2500匹,羊1600只)。2.2.3移民安置点供水工程现受益人口因米汤地供水管线路过的东乐村中上坪村土地要流转部分用于安置鲁地拉村移民,目前该村用水困难,村民比较贫困,所以地方政府要求在米汤地移民安置点供水工程建设中附带解决中上坪268人,400头牲畜(其中马300匹,羊100)的饮水问题,加上原供水规模 1867人、4100头牲畜(其中马2500匹,羊1600只)及移民安置点1062人、1100头牲畜(其中800匹马、羊300只),该工程现总供水规模为3197人,5600头牲畜(其中3600匹马、羊2000只),其中现直接受益人口1062人(包括米汤地和雷打石安置点人口),牲畜1100头,现间接受益人口2135人(包括瓦房村、大坪村、亚支寺村、席草地村、皮子箐村、乡政府机关、中学及中上坪村人口),牲畜4500头。2.3水文气象2.3.1气象特征闷龙河流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影响的气候区域,具有山区气候特征,垂直变化较为显著,温度年际变化较小。主要特征有:干湿季节分明,冬暖夏凉,高山冷湿,谷地干热。取水点以上属亚热带凉温气候区,气温低,空气湿润,雨量充足。米汤地移民安置区属河谷亚热带气候区,气候干热,湿度较低,多年平均温度为18.420.6。2.3.2水文特征根据邻近的苦荞坪水库降雨观测资料,再查丽江地区水文手册,闷龙河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920mm左右,年降雨量变化大,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降雨仅占全年的15%,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安置区属河谷亚热带气候区,气候干热,湿度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00mm 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mm 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8.4度至20.6度。安置区内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气温、蒸发量随海拔增加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的增加而递增。取水口位于流经东风乡的闷龙河的上游,取水口上游河流径流面积为36km2,同时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及调查得知,闷龙河多年最小流量为0.15 m3/s,可完全满足3197人及5600头大牲畜的用水规模。2.4地形地貌工程区内总体上为中高山侵蚀地貌特征,在金沙江两岸阶地为堆积地貌,在支流闷龙河出口处可见洪积扇分布。自然地形坡度较陡,切割深,河谷呈“V”型谷。工程区内最高海拔3393 m,最低海拔1133m,相对高差达成2260 m。安置区海拔在12301280m,正面为金沙江、其它三方均为山地、陡坡,唯安置点地形起伏稍为平坦,土地可开发利用率较高,经测量,取水口至安置区蓄水池,地面最大高差为625 m,完全可以通过自流方式解决沿线及安置区的人畜饮水问题。2.5工程地质2.5.1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引水管道沿线及附近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上统舍资组(T3S)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及炭质页岩。沿闷龙河及金沙江河谷、阶地分布有第四系冲积层(Qal),岩性为砂砾层、砂层、粉砂层、粘土层,可见二元结构;沿山坡分布有第四系坡积层(Qdl)和残积层(Qel),岩性为碎石、块石、砂质粘土混合堆积,多为碎石土。(2)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程海大断裂东部,大厂平川断裂西侧,区内稳定性主要受程海深大断裂和大厂平川断裂控制,根据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速度为0.2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域稳定性较差。工程按8度设防。(3)水文地质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为入渗-径流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层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碎屑岩裂隙内,局部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4)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由于地形自然坡度较陡,岩石风化破碎严重,致使地表浅层滑坡较为发育,崩塌现象也比较普遍,松散地层内冲沟较为发育。2.5.2工程地质条件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管线沿东乐上沟布置。管道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上统舍资组(T3S)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及炭质页岩。部分段落为第四系坡积层(Qdl)和残积层(Qel),岩性为碎石、块石、砂质粘土混合堆积,多为碎石土。2.6天然建筑材料2.6.1石料输水主管道全长17.4km,海拔高程1100m1700m左右,管道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上统舍资组(T3S)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及炭质页岩。工程所需石料首段可到闷龙河河床内采集漂砾、砾石;中段、尾段可就近选择新鲜的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开采,运距大于1.0km。由于运输条件较差,附近无采石场,加之碎石用量不大,砼骨料可在上述地点采用人工机械粉碎的方法进行,运距与上相同。2.6.2砂料在工程区范围内最近的砂料场只有在金沙江边可找到天然砂料场,其质量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取水、净水、输配水等构筑物所用砂料均到该砂料场进行购料,首段运距为35 km,中段、尾段运距为230km,料场供应完全能满足工程需求,垂直运距最大约为1km。2.7管线的选择经现场勘测,原取水口前左侧有一山体冲沟,经常发生山体洪水,对原取水口的防洪、水质安全存在一定影响,且从水源点至安置区,沿途地形较为复杂,均为高山、陡坡,给管线的选取、施工带来一定局限性,所以,经多方考虑,确定管线:工程取水口布置在距原取水口420m的上游,管线选择沿原管路线(原管线沿渠道布置)进行布设,至东风乡乡政府处沿路布设并延伸至米汤地移民安置区。3 供水规模和水源论证3.1 供水依据和标准3.1.1供水依据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是指不包括县城所在地以外的乡、镇、农村的饮水供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水利部颁发的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暂行规定,进行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初步设计。3.1.2供水标准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和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06),确定本设计人畜用水量标准。3.2供水范围与供水人口3.2.1设计年限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设计年限宜为1015年,本次设计年限采用15年计算。3.2.2供水人口以现有人口为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按比例13计算供水人口。P=Po(1+)n+P1P设计供水总人口数,人P0现有人口数,人人口自然增长为13n 设计年限15年。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本次设计按100人计则: P=3197(1+13)15+100=3980(人)供水范围及供水人口计算 表3-1编号用水地点现状人口P0设计人口Po(1+)n机械增长人口P1总设计人口P人人人人一乡政府所在地用水151318374018771瓦房村281341153562大坪村186226102363皮子箐村258313153284东风乡中学788957957二亚支寺村21125610266三席草地中上坪村26832510335五米汤地安置点10621289301319合 计间接受益设计人口2661直接受益设计人口13193197388010039803.3用水量与设计规模3.3.1用水量与设计规模供水规模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管网漏失量和未预见用水量。设计时按最高日用水量进行计算。(1)居民生活用水量W1 W1=pq/1000P总设计用水居民人数3980人。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根据云南省用水定额(DB53/T168-2006)表11规定,工程区属亚热带(区),设计标准为全日供水,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6075L/d.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70 L/d.人。则:W1=398070/1000=279m3/d(2)公共建筑用水量W2按规定,在缺乏资料时,公共建筑用水量可按居民用水量的5%10%取,本次设计取值为10%,则:W2=27910%=27.9 m3/d(3)饲养畜禽用水量W3饲养畜禽用水量计算见表32 饲养畜禽用水量计算表 表3-2编号用水地点马羊设计用水量W3m3/d数量(匹)定额L/d数量(只)定额L/d一乡政府所在地用水21004013501097.5二亚支寺村250402001012三席草地村1504050106.5四中上坪村300401001013五米汤地安置点800403001035合 计360040200010164(4)企业用水量W4由于米汤地移民安置区属水电站移民安置,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无企业规划,故企业用水不作考虑。则:W4=0 m3/d。(5)消防用水量W5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有关规定确定。允许短时间间断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本次设计确定消防用水量W5=0 m3/d(6)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之和W6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结合当地发展情况,本次设计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百分之10取值,则: W6=(W1+ W2+W3+ W4+ W5)10%=(279+27.9+164+0+0)10%=47.1 m3/d (7)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W W= W1+W2+W3+W4+ W5+ W6=279+27.9+164+0+0+47.1=518 m3/d3.3.2节点用水量计算节点用水量计算表 表33节点地点居民用水量W1 (m3/d)公共建筑用水量W2 (m3/d)饲养畜禽用水量W3 (m3/d)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之和W6 (m3/d)合计0水源点278.627.9164.047.1517.51278.627.9164.047.0517.52亚支寺村18.61.912.03.235.73乡政府所在地131.413.197.524.2266.24128.612.954.519.6215.55席草地12.81.36.52.122.76115.811.648.017.5192.97中上坪村23.52.313.03.942.78安置点92.39.235.013.7150.23.3.3时变化系数全日供水工程时变化系数取值时,当1000W200时,K时在2.02.5范围内取值,本次设计采用K时=2.5则:日平均小时用水量W时平=518/24=21.58m3/h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W时最=21.582.5=54 m3/h 3.3.4日变化系数采用全日供水,供水不均匀系数按日变化系数1.31.6之间取值,本次设计取值采用K日=1.5。K日取1.5,则:平均日用量=518/1.5=345 m3/d年用水量=345365=126046 m3/年3.3.5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供水规模/设计总人口 =518/3980 =0.13 m3/d3.3.6调节池米汤地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为山区农村全日供水工程,本次设计只考虑供水管网的日常检修,水池按12天的调节需求来保障安全用水,设300 m3钢筋砼水池3 个,设30 m3钢筋砼水池3 个。设9个20m3钢筋砼减压池。3.4水源论证3.4.1水源水量论证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及调查得知,水源取水口位于流经东风乡的闷龙河上游,取水口上游河流径流面积为36km2,闷龙河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多年最小流量为0.15 m3/s,本次设计用水量为0.006 m3/s,完全可以满足3980人及5600头大牲畜的用水规模。3.4.2供水水源水质论证 据丽江市永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年1月16日对闷龙河水质监测显示: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的色(度)=1度、浑浊(度)=0度、PH=6.8、总硬度450mg/L、铁0.3mg/L、氯化物250mg/L、水体无异味、无可见物;毒理学指标中的氟化物1.0mg/L、砷0.05mg/L;细菌学指标中的细菌总个数35个/mL、耗氧量=1.6 mg/L。以上化学含量符合卫生标准,可以作为集中供水的水源。具体见附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验报告书NO:20070014 工程设计4.1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结合当地实际,供水工程设计年限定为15年。工程项目区内受益人口3244人,最高日供水量518m3/d,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54 m3/h。4.2工程设计4.2.1、输配水管道的布设水源取水口至安置点主管线长17.4km,最大高差625m。水源口0+0001+335由于地形为山体石基,人工开挖施工较为困难,采用钢管沿地表布设,其余采用PE管进行埋地敷设,PE管平均埋设深度为70cm,通过交通道路时埋设深度为1m。本次设计只布设主、支管到各个供水节点,到户配水管本次设计未做考虑。另外,管道布置遵循中国农村给水工程给水设计手册关于管道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点用水要求,布管力求短而直,降低造价,水力最佳;应便于维修,不影响环境;应安全可靠,不得妨碍生产、交通运输及建筑物;应与污水管道错开,距离在1米以上,以防水质污染。4.2.2输水管设计流量计算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水源到安置区的输水管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工作时平均取水量确定。输水流量Q=5181000/(243600)=6(L/s)输水管管径计算式如下: D:输水管内径mm A:管道过水面积m2C:谢才系数N:输水管糙率,钢管取,PE管取0.11R:水力半径X:湿周mQ:输水流量m3/sV:流速 m/s输水管的损失水头h=hf+hj,hf=IL,hj按hf的10%计算L:为管路长度mI:为水力坡降值本次设计I按下式选用塑料管:I=0.000685V1.774/dj1.226 钢 管:I=0.00115V2/dj1.3 输水管管径及水力计算见下表:66输水管管径及水力计算表 表4-1管段里程设计流量设计流量管径计算管径流速水力坡降长度沿程损失局部损失总损失dj1.226水头压力地面高程自由水头(L/S)(m3/d)mm(mm)m/s(m)(m)(m)(m)(m)(m)(m)(m)010+0000+9005.99537518.0 1601450.36 0.0019 9001.681 0.168 1.849 0.0812415917611707.753.3010+9001+3355.99537518.0 1601450.36 0.0019 4350.813 0.081 0.894 0.081241591706.811680.1526.66011+33511+8005.99537518.0 1601450.36 0.0012 1046512.688 1.269 13.957 0.093721061692.851669.1123.741411+80011+9502.494213215.5 110990.32 0.0016 1500.237 0.024 0.261 0.058701441692.591649.5143.081411+95012+8002.494213215.5 110990.32 0.0016 8501.345 0.134 1.479 0.058701441648.031590.0757.961412+80013+2502.494213215.5 110990.32 0.0016 4500.712 0.071 0.783 0.058701441589.291526.5662.731413+25013+9722.494213215.5 110990.32 0.0016 7221.142 0.114 1.256 0.058701441525.001504.8620.144613+97214+7502.232639192.9 110990.29 0.0013 7781.011 0.101 1.112 0.058701441523.891465.8158.084614+75015+7002.232639192.9 110990.29 0.0013 14501.885 0.188 2.073 0.058701441463.741405.6558.094615+70016+0002.232639192.9 110990.29 0.0013 3000.390 0.039 0.429 0.058701441405.221344.860.424616+00016+5002.232639192.9 110990.29 0.0013 5000.650 0.065 0.715 0.058701441344.081323.5420.546816+50016+9001.235532106.8 110990.16 0.0005 4000.182 0.018 0.200 0.058701441343.881291.7452.1416816+90017+2001.235532106.8 110990.16 0.0005 3000.136 0.014 0.150 0.058701441291.591225.7465.856817+20017+3001.235532106.8 110990.16 0.0005 1000.045 0.005 0.050 0.058701441225.691163.7861.916817+3007+3991.235532106.8 110990.16 0.0005 990.045 0.005 0.050 0.058701441163.731138.6225.11120+0001+2200.41319435.7 50430.28 0.0035 12204.260 0.426 4.686 0.021117011688.161666.8321.83130+0000+0333.081019266.2 110990.40 0.0023 330.076 0.008 0.084 0.058701441692.771650.442.37450+0000+0230.26273122.7 50430.18 0.0016 230.036 0.004 0.040 0.021117011524.961499.425.563670+0000+0500.49421342.7 50430.34 0.0048 500.240 0.024 0.264 0.021117011343.821311.332.52V=4*Q/(3.14*d2) 塑料管i=0.000685*V1.774/dj1.226 钢管i=0.00115*V2/dj1.3 沿程水头损失 i*L4.2.3供水系统取水点海拔1763m,水源位置较高,供水系统为河床式坝前取水型,供水系统为溢流坝取水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1)取水坝取水坝位置地形地质情况选定水源地取水坝位于东风乡政府所在地闷龙河的上游。在该坝址处河床较为稳定,河宽为6m,河床高程1763m,两岸山势陡峭,冲沟较为发育,山体切割较深,河谷呈“V”字型,河床分布均有第三系砂砾石出露,上覆第四系冲积层(Qal),岩性主要为砂砾层、砂层、粉砂层。两岸阶地分布有第四系坡积层(Qdl)、残积层(Qel),岩性主要为碎石、块石、砂质粘土混合堆积,多为碎石土。坝址处河床为砂砾石沉积物,经初步探明其最大厚度约为5.0m,下部为三迭系上统舍资组(T3S)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及炭质页岩,粉砂质结构,风化较强,节理发育,地基承载力大于400KPa,是良好的建筑物基础。坝址洪枯水调查根据坝址处洪水淹没痕迹及走访当地群众,坝址处历史洪水深约为2.5米;根据查阅丽江地区水文手册及当地水文资料得知,闷龙河枯期为5月份,多年最小枯期流量为0.15m3/s。取水坝设计根据水源点的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埋石砼溢流坝。溢流坝底高程1760.50m坝高4.5m,坝长6.8m,坝型为埋石砼重力坝,堰型为曲线型实用堰。在冲砂闸前河底做铺盖,上下游两岸设导流墙,坝下设消力池,消力池长12.8m,宽9.8m,深1m。取水坝工程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参照同类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参照同类已建工程实践。同时考虑安全经济兼顾的原则,确定取水坝的设计标准。取水坝设计标详见表4-2所示。 取水坝设计标准 表4-2建筑物名称建筑物级别取水坝稳定安全系数防洪标准P%抗滑抗倾覆设计取水坝51.31.53.33取水坝稳定分析:A取水坝抗滑稳定分析采用公式1计算。 ( 公式1 )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坝基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38G:垂直力KNP:水平力KNKC:容许抗滑安全系数,为1.3B取水坝抗倾覆稳定分析采用公式2计算。Kt: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W:墙体自重;Pay:作用于墙体的外部荷载的竖向分力;Pax:作用于墙体的外部荷载的水平分力; a:W对墙址点的力距,m; b:Pay对墙址点的力矩,m; h:Pax对墙址点的力距,m;K0:容许抗倾安全系数,为1.5。C取水坝基地应力采用公式3计算 (公式3) 式中:、为坝基应力 取水坝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详见表4-3 取水坝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 表43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基地应力(KPa)安全系数KC计算结果安全系数Kt计算结果maxmin1316715386240213792经稳定计算分析结果得知,取水坝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基地最大应力小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坝体稳定。(2)沉淀池沉淀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初取沉淀池停留时间T=20分钟,沉淀池水平流速v=10mm/ s,产水量Q=6L/s沉淀池长度L=Tv=2060100.001=12m沉淀池有效容积V=QT=60.0012060=7.2 m3取池深H=1.3 m,则B=V/LH=0.46m考虑施工条件取B=2.7 m,则沉淀池实际有效容积为V=BLH=m3实际停留时间T=V/Q=1.95时取保护高h1=0.5 m,取污泥区高度h2=0.7 m,则沉淀池高h3= h1+ h2+H=0.5+0.7 +1.3=2.5 m取进水区长1.0m,则沉淀池总长L1=13.6 m为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截面上并尽量减少扰动,进口区与沉淀区之间采用穿孔墙,穿孔墙洞口流速采用v=0.05m/s,则洞口总面积为0.006/0.05=0.12 m2,每个洞口为100100mm,洞口数为0.12/(0.10.1)=12个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水流截面积水流湿周 水力半径弗汝德数Fr在110-40-5之间,沉淀池中水流稳定性满足要求,沉淀池放置DN300排泥管。(3)过滤池 采用简易慢滤池进行过滤,型式为直滤式,构造见图。滤池面积计算取滤池水流速度为0.22m/h,则滤池面积为采用圆形过滤池,半径为5.55m,高为2.5m。滤料和承托层滤料采用石英砂,厚1.55m ,最大粒径为32m m ,最小粒径为1mm ,承托层采用卵石。滤料粒径和厚度如下表:滤料粒径和厚度表 表42层次(自上而下)粒径mm厚度mm1细砂0.30.51000粗砂0.511503细卵石2004粗卵石32200(4)清水池因农村用水量比较集中,要求有较多的贮存水量,米汤地饮水工程输水管线总长19.225km,由于维修管道比较费时,因此蓄水按12天停水维修设计,米汤地移民安置区及安置区原有居民共1062人,中上坪村有居民268人,合计供水1330人。由于对原输水管道改造,重新布局设计原供水规模水池,因此本饮水工程设计总建300 m3钢筋砼水池3 个,设30 m3钢筋砼水池3 个。4.2.4输配水工程管网附属设施 (1)阀门的设置:为便于供水管理与供水调度,并在管网各部位出现供水事故而抢修时,把停水范围控制到最小,在每个水池的进口与出口处设置阀门。(2)排气阀设置:在给水管网的最高点或隆起点设置排气阀,以保证管网输水畅通和在管网放空时引入空气,避免形成负压。(3)排泥阀的设置:在供水管网各片区的最低点或低洼地设置排泥阀,以定期排除管网中的沉淀物,提高供水质量;并在出现供水事故时,排空管道便于抢修。具体工程量见表43、44:管道工程量表 表43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DN300钢管m82DN200钢管m243DN150钢管m13754DN160PE管m11511.50 5DN110PE管m6745.20 6DN50PE管m1422.30 7PE160110160三通只4.00 8PE160160160三通只2.00 9PE11090110三通只5.00 10PE11075110三通只5.00 11D160弯头只8.00 12D110弯头只8.00 13D50弯头只12.00 14D200法兰片片765.00 15DN300闸阀个2.00 16DN200闸阀个12.00 17DN150闸阀个20.00 18DN110闸阀个5.00 19DN50闸阀个10.00 20D160110直接个321D11075直接个1222D7550直接个1223减压阀个124进气阀个2025排气阀个10类别工程名称开挖土方开炸石方回填土方M7.5支砌石方C15埋石砼支墩C20钢筋砼C15埋石砼C20闸墩砼C15底板砼垫层C20底板砼C25砼钢筋制安(m3)(m3)(m3)(m3)(m3)(m3)(m3)(m3)(m4)(m3)t取水工程坝体24311.2617.310.19冲沙闸1525.844.1628.913.66消力池9190.642.11导流墙3610.873.88小计385010.873.88011.2617.3125.844.16119.5505.96净水工程沉淀池7522.516.867.2534.873.17过滤池83.124.924011.6864.485.23小计158.1047.4256.86007.25011.68099.358.4输水工程管道土建6728.8460.26661.4681.350减压井162.048.616.286.47.08小计6890.8460.26710.10.081.30.00.00.066.20.086.47.1蓄水工程300m3水池249.31574.7612035.04221.3117.730m3水池201066.3644.014.5闸阀井3610.88.73.90.57小计305.32591.56128.703.90041.40265.3222.77合计7528.3485.26859.8259.481.315.224.625.8123.4119.6451.144.2土建工程量表 表445 施工组织设计5.1施工条件(1)工程条件鲁地拉水电站米汤地安置区人畜饮水工程位于永胜县东风乡东乐村南部,距县城约125km,直距约70km,水源点位于闷龙河的上游海拔1763m处。本工程的主要材料有PE管及其配件,用量较大,为节省工程投资,可向生产厂家竞标采购。水泥、钢筋、柴油、汽油等可到就近集市或县城采购。工程区里有天然的建筑材料,砂石料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