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如何学好历史:从教材目录讲起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 摘要:目录是教材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除常用的检索课文功能外,作为教材知识体系的主干,它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学生如何利用好教材目录以达到更好地学习历史,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试做简单论述。关键词:教材目录;历史;教师;中学生 前言翻开高中历史的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明清晰的目录。目录居教材之首,它是连接教材与教师、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教材的缩影。可目录仅寥寥一、二页,一览无余,须臾便知,因而除了常用的课本检索功能外,其作用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有的学生对目录熟视无睹或者很少挖掘它的妙用,甚至有的教师也没有体会到目录的潜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去教学生利用目录,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其实有效利用教材目录,对教师而言,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则不失为一种科学合理的自学方法和复习方法。在此,我将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切身体会以及在教育见习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目录以更好地让中学生学好历史。一、利用好教材目录的重要性清代学者王鸣盛先生在十七史商榷中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又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由此,目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在历史教学中,最讲究的是线索清楚,结构明晰。因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整体性很强,而且历史的所有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换而言之,找到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抓住了历史学习的关键。而目录就是把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地串联起来,并使之清晰化、条理化的东西。利用目录开展指导性、整体性和带动性的历史教学对教师意义重大。指导性是指目录的导航作用。目录, 是一册教材内容的高度概况,是贯穿整册教学内容的“链” ,是联系全册教学内容的“纲”。目录教学的作用是“辧章学术,考镜源流”,“辧”与“考”就是从书山文海中找出框架,纲举目张。目录所起的导航作用,能指导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把握教材的内涵以及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目录都能给教师明确的提示作用。1整体性作用是指整个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目录的介绍,能使每位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程内容的编排意图,给学生整体的感观认识。1带动性作用是从课程教学起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目录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认知心,让学生积极主动贴近课程。教师也可以利用目录找出规律、特点并给予阐释和分类。用提问的方式来带动和引导学生学习。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录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录教学是一个好的开端,亦是一个不错的结尾。二、 目录教学法的原则目录教学法指一种通过读课本目录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可以按照习惯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符合认知规律的线索去贯穿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主干知识的有效记忆,改变学生业已形成的依赖背诵学习历史的习惯,自行寻找知识答案的思维逻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发现目录教学法的原则是:1、系统思维原则将教材目录作为教学总纲,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思维,导引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2、思维切入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目录作为知识整合的思维切入点;3、知识整合的原则它包括单元与教材标题的联系,单元之间知识的联系整合,单元内部课题之间的联系、整合,课题内部子目之间的联系、整合;4、概念分析原则将核心概念进行分析,让学生用概念统帅历史知识。2此法是融学法指导于教学活动之中的一种“渗透式”的新形式。运用得好,可以打破教师“重教而不重学”的局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教材目录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目录是教材知识体系的主干,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目录而展开的。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利用目录,学生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目录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作用。(一)利用教材目录,建立树形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3目录是教材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在历史学习中利用目录构建知识框架,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全貌,又可以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1教材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其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史,概括来讲,其知识体系可以如下:1、 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3、 两对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4、 两大任务: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5、 四条基本线索:列强侵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统治的灾难史(侵华史);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抗战史;各阶层仁人志士不懈追求救国救民真理道路的探索史(政治、思想);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的发展史(近代化史)。当我们先学习了目录,在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就等于是有一棵“大树”叫“中国近现代史”,长了四个“树枝”,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它长满“小枝”和“树叶”,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了,学起来轻松,容易掌握。当学生心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时,他们就会体会一个过程,享受一份学习的快乐。3(二)利用教材目录,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历史作为一门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学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有三节“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走向多极化”。本专题在内容设置上分三个阶段,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全过程。联系教材内容具体分析如下:1、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表明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2、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中国日益振兴并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3、20世纪80年达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苏联走向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目前,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成为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曲折发展。(三)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横纵向整合3历史教材中的每个专题之间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其不可分刻的严密性。如果把其中某一部分理解为“块”的话,那么,它们之间是“块块有特点,特点又相联”,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如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史,可以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进行如下整合:1、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公元前221年-1912年):秦朝建立汉至元的演变明清强化。2、 西方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的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制的鼎盛。罗马法律制度: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开端;从治“公民”到治“万民”罗马法的推广;将东西方的政治文明史整合后,更加方便学生深入学习这段历史并进行横向比较。如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体作比较:1、 从政体内容来看: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和古罗马的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且受到元老院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民主色彩;中国专制色彩浓厚,皇权至上,帝位世袭且帝位终身。2、 从历史作用来看: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都为后代所沿袭和仿效。3、 从评价来看: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日益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但他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和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四、如何利用好教材目录教师运用好目录,不仅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意识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切实有效地利用目录展开教学呢?(一)在新教材开始使用时,利用目录介绍全书内容、结构,做到“纲举目张”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从宏观上大概了解其内容,然后再去学习那些相关的具体知识,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这样才利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录正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始学习新教材时,我们要让学生首先接触并把握目录。从目录上看,全书共九个专题,有二十八节,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知道两点:1、历史必修一是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的。比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介绍了中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完善、加强及达到顶峰,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的轨迹。又如专题二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以及抗辱史。可以说,必修一中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2、历史必修一教材采取了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坚持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浏览历史必修一的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教材是按照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思路来编写的,目的是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这样从一开始就利用目录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程的内容和编排,从宏观上掌握教材体系,建构知识网络。了解了教材的大体内容和编排体系,再去学习具体的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4(二)在新专题开始学习时,利用目录介绍教材的章节结构或专题知识结构通过目录小标题,可以揭示每专题与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晰本专题历史发展的线索。4比如,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分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三节。其目录明确标示了现代中国的外交的三个阶段,依次为:50年代的外交,70年代的外交和80、90年代的外交。深入每节的小标题,第一节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第二节包括了外交关系的三个重大突破: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三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外交正常的调整、活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综合分析本专题的三节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线索: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其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于新中国的外交,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本质特点。从“弱国无外交”、“一边倒”到“无敌国外交”的变化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成熟,走向世界。教师在每个章节前后进行总结时一定要看目录,通过分析目录中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时间的联系来整理知识。然后再把目录逐个展开,从整体到局部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三)在历史复习课中,利用目录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4现在的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的最大特点是零散,零零落落的知识点似乎都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知道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历史现象的演变发展,所掌握的的知识就像散落的珠子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5所以,当历史教学进入复习阶段时,为了将学生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利用目录中所列标题为路标,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穿章破节地提炼出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4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史(专题一至专题五),第二部分是世界史(专题六至专题九)。其中,中国史和世界史又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小部分。专题一为中古史部分,主要介绍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初具雏形、建立和初步发展、演进和强化、顶峰及衰弱)及其影响;在中国近代史部分,专题二介绍了民族革命,外来侵略以及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专题三介绍了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史部分,专题四主要包括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十年曲折、转折和发展、一国两制;专题五主要介绍了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专题六为世界古代史部分,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历史条件,雅典民主,罗马法);在世界近代史部分,专题七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专题八则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论方面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践方面主要是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专题九为世界当代史,介绍了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发展(两级格局,多极化趋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常常让学生在给出的时间内归纳一节课的要点,尤其是在新课讲授前对上一专题的内容进行整体介绍和归纳,新课全部完成后再对整册书做归纳总结。这就是“找线串珠子”,通过一根主线把珠子穿成串,把沙子归成陇、编成队。5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教材目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册教材,达到教学目标上的整体化。通过对目录的教学,不仅教者对一册教材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层次更加清晰,而且学者对本学期的学习要点也明确了。因此,光教师讲不行,还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一方面,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牢记目录的重要性,有意识去运用目录,久而久之就可以学会利用一节的子目录去分析这节内容;利用一章的节目录去构建章节知识框架;利用总目录把握每个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历史专题学习。当学生能够习惯性地做到这一点时,对课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就会深刻、全面、系统。这实际上就是在运用目录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掌握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另一方面,学生在历史复习时,要重读目录,以目录为线索,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连贯、完整、系统的知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如果把目录中的每个题目都变成问题设问,用来自我检查学习效果。那就可以得知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哪些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已经忘记,然后有针对性的再读有关章节,加以弥补。这样的复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1小结教师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指引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