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系统设计方案4第一节、项目概述41.1、工程概况41.2、项目内容41.3、设计原则41.4、设计依据5第二节、系统设计方案72.1、计算机网络系统72.1.1、系统概述72.1.2、需求分析72.1.3、设计理念72.1.4、产品选型82.2、综合布线系统102.2.1、系统概述102.2.2、用户需求分析102.2.3、系统设计112.2.4、系统点位配置152.2.5、设备选型152.3、桥架管道及配电系统162.3.1、系统概述162.3.2、桥架管道安装要求162.3.3、配电安装要求172.4、网络机房系统172.4.1、系统项目概述172.4.2、建设目标172.4.3、方案设计182.5、安防监控系统192.5.1、系统概述192.5.2、建设目标202.5.3、系统设计202.5.4、设备选型202.6、会议系统212.6.1、系统概述212.6.2、系统设计方案212.7、门禁系统222.7.1、系统概述222.7.2、系统组成222.7.3、系统功能232.7.4、主要设备参数232.8、电话程控交换系统252.8.1、电话交换机的基本任务与结构252.8.2、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结构262.8.3、产品介绍26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27第一节、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271.1、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271.1.1、实施前应具备条件271.1.2、机柜及设备安装281.1.3、连接硬件和信息插座的安装291.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291.2.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备安装291.2.2、连接硬件和信息插座的安装301.3、桥架管道及配电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301.3.1、桥架管道施工说明301.3.2、管道桥架安装施工工艺311.4、网络机房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341.4.1、吊顶施工工艺341.4.2、玻璃隔断施工工艺341.4.3、防静电活动地板施工工艺351.4.4、室内乳胶漆施工工艺401.4.5、窗门安装施工工艺401.4.6、UPS电源的施工方法、要点及处理措施411.5、安防监控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411.6、会议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421.6.1、配接系统的电源421.6.2、扩声系统的配接431.6.3、系统的接地431.6.4、工程设备安装、连接431.7、门禁系统施工方案与方法441.7.1、管道敷设441.7.2、安装设备45第二节、主要施工技术措施462.1、质量保证体系的技术组织措施462.1.1、概述462.1.2、技术保证措施462.1.3、质量控制措施472.2、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472.2.1、安全生产及消防、保卫体系472.2.2、主要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职责482.2.3、现场安全生产措施492.2.4、消防保证措施502.2.5、现场保卫措施502.2.6、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502.2.7、现场布置及场容要求512.3、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512.3.1、组织措施512.3.2、防止大气污染措施512.3.3、防止水污染措施522.3.4、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522.3.5、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措施522.3.6、其它污染防治措施522.4、冬雨季施工措施532.4.1、冬季施工生产准备工作532.4.2、冬期施工主要施工措施532.4.3、雨季施工措施542.5、施工进度计划与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542.5.1、施工进度计划542.5.2、合同保证措施542.5.3、组织保证措施542.5.4、技术保证措施552.5.5、项目部保证措施552.5.6、特殊情况下确保施工的对策552.5.7、施工进度计划562.6、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562.6.1、确保报价完成工程的管理措施562.6.2、确保报价完成工程的技术措施56第三节、项目管理班子配备及劳动力计划573.1、项目管理班子配备573.2、工程管理机构职能573.4、劳动力计划表(下列工种均来自上海)573.4、投入人员表583.5、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安装人员的证书及相关经历58(见附表:拟投入人员简历表)58第四节、主要施工机械594.1、施工设备表594.2、拟投入主要物资组织59第一章、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项目概述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中牟工厂制造办公楼弱电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中牟县建设南路111号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工厂内建设规模: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层,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级,总建筑面积为4994.46。工程节点:制造技术楼INFRA建设项目开始时间为2014年1月22日,完成时间2014年4月30日,终验收时间为整体项目终验收会完毕后。质量要求:合格,配合主体达到国优。1.2、项目内容招标范围: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中牟工厂制造办公楼弱电工程施工项目中弱电系统包括: 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 (网络工事) 配电、桥架、管道安装 (桌面电源) 机房建设系统 (网络机房) 安防监控系统 会议系统 门禁系统 程控交换系统 与基建、装修、动力部门、硬件设备厂商的协调配合事项,施工组织、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安装、现场管理、配合其他系统试运行、文档和竣工图移交、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工作,并按上述顺序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移交相关文件资料;负责提供本工程所需设备、材料及其附件的供应、运输、接线、调试及由于客户需求变更等可能存在的少量土木工程作业。1.3、设计原则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分析以及国家的相关法规,本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先进性原则系统应采用业界最先进的设计理念,选用的设备和软件应是国内外著名厂商的主流、先进产品,能满足实际应用性能要求,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人机界面友好、应用环境良好。(2)安全性原则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系统内部的安全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要求提供方便有效的安全控制手段,可采信息加密以及数据库、文档、域的多级权限设置等安全措施。由于厂区的特殊性,要求本系统能够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为各级单位和个人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机制保障系统免受攻击;同时,不会因为局部业务的修改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并提供完善的数据备份、恢复策略。(3)实用性原则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的系统必须立足于应用,能够切实解决好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4)一致性原则为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系统建成后自身运行的顺畅性以及与相关系统连接的无缝化,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主要是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等。(5)扩展性原则能根据机构功能调整的需要,不断满足以后系统目标的变化的要求。随着日后业务的深入,需要对系统进行完善时,系统的结构设计应当具有扩展的余地;能适应技术更新(如软、硬件升级更新等)的要求。(6)可管理性原则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提供强大的协同办公管理工具与手段,确保系统性能充分发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7)信息共享原则本次系统的建设必须能够保障厂区各科室之间流转信息的自由共享。(8)系统整合原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现有的、各自独立运行的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它们在统一的框架下运行,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用户通过统一入口登录,系统将有效控制各用户对不同系统的访问权限。(9) 技术成熟性原则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是顺利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的保障。采用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架构基础、系统未来的扩展性以及系统开发的难度和进度等重要因素,对于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当然采用的开发技术还要实用,能够适合实际业务的需要。(10) 统一规划原则系统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进行实施。1.4、设计依据本招标工程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工程所在地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主要规范参考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工序与要求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74- GB50174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JGJ/T1620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CECS31:2006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GB/T13381.1-92电气安装用导管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GB/T14823.1-93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金属管 GB 502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 5023.3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GB 5023.4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 GB 5023.5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GB 5023.7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7部分:2芯或多芯屏蔽和非屏蔽电缆 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二节、系统设计方案2.1、计算机网络系统2.1.1、系统概述该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提供数据交换服务,为其综合布线系统、3A系统、智能机房系统等通信信息应用系统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通讯链路平台,保证厂区的日常业务工作流程能够在全天24小时内安全、平稳的运行。因此所选网络交换产品必须满足:能够提供大容量交换背板带宽、提供千兆的高密度端口接入,在高性能状态下稳定运行。2.1.2、需求分析 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 从接入到汇聚到核心都是双路冗余保障高可靠性; 和现有设备协议兼容1)有线需求:制造技术楼共有546个信息点,要求保障网络的冗余度和高可靠性; 2)无线需求:制造技术楼三层楼基本做到无线覆盖;3)网络安全:制造技术楼网络能够保障实施802.1X 认证;4)高效的管理推动系统的稳定,提高维护的效果5)厂区数据的安全存储:厂区需要存储包括档案信息、费用信息和出入库信息等数据,对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要求非常高。2.1.3、设计理念计算机网络拓扑图: 技术楼汇聚交换机采用2台H3C LS-5500-28C-EI 做堆叠,并做IRF 虚拟化,H3C 5500 与CISCO 4506之间做跨机箱捆绑PORTCHANNEL,要保障H3C 5500 与CISCO 4506之间的生成树协议完全兼容(即和CISCO rapid-pvst Per-Vlan rapid spanning tree mode 完全兼容); H3C 5500 和接入层H3C 3100 V2 交换机之间的双链路全部采用跨机箱捆绑的PORTCHANNELH3C 5500 和CISCO 4506之间 使用二层TRUNK 协议连接,要将4506上的vlan在H3C 5500上重新手工配置一遍,并启用GVRP 协议,同时H3C 3100 V2 系列交换机也启用GVRP 协议,保障H3C 3100 V2 系列交换机可以动态从H3C 5500交换机上学习到VLAN; 所有H3C 3100 V2 接入层交换机均需配置802.1X 认证; 要根据制造技术楼具体情况制定无线AP部署详细方案,保障制造技术楼无线覆盖; 制定无线接入的802.1X 认证的详细方案; 两台无线控制器要做互备;2.1.4、产品选型一、 接入层二级交换机H3C S3100V2-26TP-EI 端口要求:10/100Base-TX以太网电接口=24个 ; 2个10/100/1000Base-T与1000Base-X SFP COMBO; 控制端口:1个Console端口 传输模式:支持IEEE 802.3x流控(全双工) 传输速率:10/100Mbps ;交换方式:存储-转发 背板带宽:=32Gbps ;包转发率:=6.6Mpps ;MAC地址表:=8K; 端口聚合:支持LACP 支持手工聚合,支持最大端口聚合组:端口数/2,每个聚合组最大支持8个端口 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4K个);支持基于MAC的VLAN;支持GVRP;支持VLAN VPN(QinQ);支持基于协议的VLAN (EI系列);支持Voice VLAN(EI系列);支持灵活QinQ(EI系列);支持基于端口和全局的VLAN Mapping(EI系列) 支持STP/RSTP/MSTP;支持Smart Link(EI系列) 支持L2L4包过滤功能,可以匹配报文前80个字节,提供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P协议类型、TCP/UDP端口、 TCP/UDP端口范围、VLAN等定义ACL。 支持基于端口、VLAN、全局下发ACL 支持基于时间段(Time Range)的ACL 支持基于硬件的IPv6 ACL和QoS 每个端口支持4个输出队列;支持802.1p/DSCP优先级;支持端口队列调度(SP、WRR、SP+WRR);支持基于流的包过滤(以下EI系列支持);支持基于流的流量统计;支持基于流的重定向;支持基于流的优先级标记;支持基于流的限速二、 接入层级交换机LS-3100V2-52TP 端口要求:48个10/100base-TX以太网电接口; 4个1000Base-X SFP 与2个1000Base-T( Combo)以太网端口 控制端口:1个Console端口 传输模式:全双工 应用层级:二层以上 传输速率:10/100Mbps 交换方式:存储-转发 背板带宽:=32Gbps 包转发率:=13.2Mpps 功能特性: 支持命令行接口(CLI), Telnet, Console口配置 支持SNMP 支持静态路由 支持WEB网管 支持系统日志 加载与升级:支持XModem协议实现加载升级;支持FTP、TFTP加载升级 维护:支持PING、Traceroute、Multicast Traceroute;支持Telnet远程维护;支持VCT(Virtual Cable Test)电缆检测功能 QoS:每个端口支持8个输出队列;支持802.1p优先级、DSCP优先级、ip-precedence优先级;支持WRR、HQ+WRR队列调度算法;支持基于流的限速;支持流量整形 VLAN:支持VLAN VPN(QinQ);支持基于端口和全局的VLAN Mapping(EI系列) DHCP: 支持DHCP Client,DHCP Snooping三、 汇聚交换机LS-5500-28C-EI 24个10/100/1000Base-TX 4个100/1000Base-X SFP Combo+2Slots 产品类型:企业级 应用层级:三层 背板带宽:256Gbps 包转发率:95.2Mpps 传输方式:存储转发方式支持功能 支持命令行接口(CLI), Telnet, Console配置, 支持SNMP, RMON, 支持Quidview网管, WEB网管, 支持HGMPv2, 支持NTP, 支持电源的告警功能, 支持风扇,温度告警四、 无线AP EWP-WA2620i-AGN-FIT五、六、 网络标准: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 硬件规格: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不得对线缆造成损害;内置式天线; 接口:10/100/1000Mbps 自协商以太网口=1个;Console口=1个 WI-FI:能实现IEEE 802.11a/b/g/n标准协议; 最大输出功率:=20 dBm; 无线接入带宽:=300Mbps 供电方式:能实现POE以太网供电(802.3af或802.3at标准) 用户接入认证:能实现Mac认证、Web认证、802.1X认证; 安全策略:支持频谱分析;支持实时频谱防护;支持wIPS/wIDS;支持wIAA; 加密:支持64、128位WEP加密、802.11i和WAPI;支持WPA和802.11i的多种密钥更新触发条件 用户隔离:支持AP上二层转发抑制支持SSID隐藏;2.2、综合布线系统2.2.1、系统概述根据甲方下发的招标文件具体要求以及建筑图纸对综合布线的规划,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技术楼弱电建设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完全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要求; 充分考虑甲方实际功能上的需求; 性能、结构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冗余和升级空间; 以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最优性能价格比为原则; 充分保证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灵活性。2.2.2、用户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现状,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目前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方式是百兆以太网主干+10/100兆以太网到桌面;未来几年之内的升级方式将是千兆以太网主干+10/100/1000兆以太网到桌面,本设计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将同时支持用户目前及未来的网络双重应用,不会增加用户在升级过程中的任何费用,真正实现平滑的过度方式。 光通信介质材料技术要求 光缆部分:主干12芯;室外松套管充油单模(轻铠),9/125um,A级纤芯,采用凯夫拉增强结构,油膏要求环保无毒; 光纤配线架:转轴式设计,盖板可自带,熔接盘,金属喷塑外壳; 耦合器及尾纤:耦合器;性能指标:插入损耗0.2dB,抗拉力200600g,插拔次数(1000次)0.2dB,温度范围:-40+80,高精度机械尺寸;采用氧化锆陶瓷套管,同时支持单模和多模,双工,LC接口;尾纤;单模LC光纤单芯尾纤,经过100%的光学性能测试,符合TIA/EIA-568-B.3和ISO/IEC 11801的对插入损耗和回程损耗的规格标准,光纤类型:9/125m,单芯,长度1米; 光纤跳线:经过100%的光学性能测试,符合TIA/EIA-568-B.3和ISO/IEC 11801的对插入损耗和回程损耗的规格标准;双芯单模;接头:LC-LC;陶瓷芯。长度分为3米、10米二种; 铜缆通信介质材料技术要求 超五类非屏蔽网络线缆及跳线:超5类非屏蔽,CM级;符合所有TIA/EIA和ISO/IEC的传输性能指标;PVC外皮;传输性能达到TIA/EIA-568B超五类标准;阻抗:100ohms15,IMHzto 200MHz;传输延迟:538ns/100m;跳线,长度3米(成品线);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中心的认证,附原厂证明; 六类非屏蔽网络线缆(跳线):6类非屏蔽,选用专用的六类RJ45水晶插头,并选用直径为24AWG的多股绞合软线,预先端接完成,满足国际标准对于六类跳线的专门要求;LSZH防火级别;长度3米(成品线);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中心的认证,附原厂证明; 网络模块:支持超五类和六类线缆;模块组成为8针RJ45插座;T568B布线通用安装标签,模块自带防尘盖,附原厂证明; 网络配线架:非屏蔽配线架,50m镀金层,RJ45型;带模块、安装支架及螺丝等附件。2.2.3、系统设计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园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设计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灵活性及可扩充性。 在工作区子系统,对于不同的信息点采用不同色码进行标识区分; 在水平子系统,对于所有信息点,都采用低烟无卤支撑架5E类非屏蔽双绞线,连接到管理区子系统的快接式RJ45数据配线架,并进行彩色分区管理。 对于垂直干线子系统,办公楼数据主干采用12芯室内9/125万兆单模光纤,并都考虑了20%-30%的余量; 在管理间子系统,针对具体情况,对数据点进行分区管理,并在配线架上进行相应的区分和标识; 在设备间子系统,我们将配置相应的光纤配线架,分别用来连接核心层、汇聚层交换机。其他所有与计算机网络相连的布线硬件均为6类产品,这样既满足目前的需求,又为将来的应用打下了基础。这样便可形成两层分级星型的多点管理方式,实现了综合布线在连接、配置上的灵活性。整个综合布线为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提供标准的设计和充足的布线。数据系统应用模型图(支持局域网所有设备):A、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完成各信息点与设备终端的匹配、连接。主要包括各办公区信息插座及配套面板、跳线及适配器等非有源器件。对于信息面板,我们根据点位需求,信息口单元采用86国标单/双孔插座安装面板,设计安装1/2个5E类信息模块。为防止用户混淆具体应用端口,可以在面板上加以标识或者采用彩色模块区别语音和数据的应用。在工作区,对于数据用户我们配3米跳线,方便用户工作使用。根据办公大楼智能化系统和网络的需求,本方案设计的系统总点数546个,详细的点位分布详见系统点位分布表。工作区信息插座的选型:本方案数据及语音信息点选用PB3086型非屏蔽5E类信息插座;。英式斜口信息面板信息面板PB3086-*、PB3086-*是符合中国国家工程安装规范的单口、双口,信息面板根据具体情况配以单孔和双孔平口斜角型面板,这一系列面板既可安装五类/超五类的非屏蔽/屏蔽模块,也可安装光纤模块。每个信息点(即插座)都有明显、清晰的标号,为数据、语音等不同服务提供识别,使得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透明化和简单化。这里选用五类和5E类非屏蔽模块,型号为PM1016E,安装简单,并支持45度斜角/90度直角二种安装方式,维护非常方便,其性能远远超过TIA有关五类规定。B、水平配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垂直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子布线系统大部分处在一个楼层或相邻楼层上,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分配线间(IDF)的管理配线架上。水平线缆采用符合TIA/EIA-568B、ISO/IEC11801标准拟定的1071004ESl型5E类普天非屏蔽双绞线的布线产品,信息点为5E类配置。信息点接口形式全部为RJ45,并与现行电话系统RJ11型接口兼容,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计算机或数据终端。依照EIA/TIA-606色标及标识管理的规定,信息点采用不同颜色区分。配线间内接线端口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布线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对于铜缆双绞线,水平配线子系统线缆长度必需小于90m,中间不能有接续。尽量选择最短、最佳的线缆路由,保持其与强电等EMI设备的足够间距。各种连接线缆、跳线同工作区连接成一个端到端的完整的5e类信道。C、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线缆是贯穿整个建筑物各个水平区子系统连接路由的主馈线缆,它将各分配线架与主配线架以星型结构连接起来,贯穿于大楼的垂直弱电竖井中。一)、主干容量设计垂直主干线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BD与各管理子系统FD之间的干线光缆构成,设备间以放射式向各层FD设备间星型配出线缆,根据EIA/TIA 568-B标准的干线非独立于应用的原则,并结合现时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考虑,干线配置如下:数据楼内光纤主干采康普先进的,支持千兆网络应用的室内多模光纤系统。数据主干分别由网络中心星型布放至各弱电间的光纤配线架处,整个系统光纤接头为SC型光纤头。二)、主干路由设计竖井中应立有竖向金属线槽,所有主干线缆,均布放在金属线槽内,并且在线槽内,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待所有主干线缆布放完毕后,再使用金属盖板将线槽封闭,以防止意外破坏,增加安全性。每层竖井线槽与地面交接处,使用放火材料密封。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干线区子系统示意图三)、主干布线器件本工程布线数据主干光缆采用康普万兆12芯室外松套管充油单模(轻铠)光缆,护套符合OFNR级阻燃要求, 全部使用康普光纤配线架端接,配LC双工光纤配线架面板,光纤连接选用康普的多模LC双工耦合器和,可以充分发挥万兆光缆的性能,支持万兆应用。D、配线间子系统:配线间是结构化布线的核心,它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垂直线缆/水平线缆的进线。配线间的设置主要要求是在每1,000平方米必需有一个,这样是为了达到水平线长度不会超过EIA/TIA568A中所设定的90米限制。根据EIA/TIA568标准,跳线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6米。配线架及管理单元均为标准的19结构,可统一安装在标准的网络机柜中。在配线间数据的水平5类UTP线均各自接到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上,数据跳线则跳接到交换机上。配线架上具有标识条以便做标识。每个配线间设标准19英寸2U光纤配线架,用于主干光缆的机柜内的跳接和管理。由于为保障系统的高度灵活性,各个配线间内水平数据点我们都采用了5E类的配线架而且无需另配进线管理设备,降低了用户投资. E、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及各层交接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19“的2米网络机柜通过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每个机柜有一根接地线接到室内接地排上。系统数据线路由此向各FD星形配出多模光纤及大对数线缆干线。网络中心中的光纤端接采用光纤配线架、五类、5E类双绞线端接采用模块式配线架机柜安装,主设备间管理设备全部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将设备间布线设备一同放置其中。光纤跳线及各类跳线与管理子系统的选型一致,2.2.4、系统点位配置(见系统图)2.2.5、设备选型(一) 数据信息模块 支持5e类和5类线缆; 模块组成为8针RJ45插座; T568A和T568B布线通用安装标签, 材质:抗高压,阻 燃塑料;带宽达 到5E类标准要求的200MHz; 提供应力消除装置,能作端接最少20次; 把22-24线规的实心非屏蔽双绞线与模块化插座端接; 瞬时动作的偏移控制(IDC)接触设计不需剥各根导线; 插拔次数:750次; 直流电阻:0.3; 绝缘阻抗:500; 额定电流:1.5A; 接点阻抗:20m。 (二) 数据信息点全部采用五类、5E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超5类非屏蔽,CM级; 符合所有TIA/EIA和ISO/IEC的传输性能指标; 4对非屏蔽双绞型,线规为24AWG; 最大安装应力25Ibs(110N) ; 带宽: 250MHz,符 合350MHz性能测试; NVP:70%; 最大直流电阻:7.55/100m;(三) 光纤配线架 转轴式设计 盖板可自带,熔接盘,24口双工LC耦合器面板 优质冷扎钢板喷涂,轻便、易安装 19机架式光分配箱,可提供光纤接续和保护,全封闭设计,安全可靠 后面可进缆,并能固定加强芯 进出光纤方便灵活,有充裕的光纤盘绕空间(四) 光纤跳线 经过100%的光学性能测试, 符合TIA/EIA-568-B.3和ISO/IEC 11801的对插入损耗和回程损耗的规格标准; 光纤类型:双芯单模;长度15米;接头:LC-LC;陶瓷芯 跳线为多种彩色,按其功能分多种颜色,自带延长柄设计,易于插拔。 插头性能确保产品协调性及万兆以太网信道性能; 提供长度和质量控制码;2.3、桥架管道及配电系统2.3.1、系统概述桥架管道作为布线工程的一个配套项目,目前尚无专门的规范指导,个生产厂家的规格程式缺乏通用性,因此,设计选型过程应根据弱电各个系统缆显得类型、数量,合理选定适用的桥架。(1)确定方向;(2)荷载计算;(3)确定桥架的宽度;(4)确定安装方式2.3.2、桥架管道安装要求(1)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2)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3)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4)在平行图上绘出桥架的路由,要注明桥架起点、终点、拐弯点、分支点及升降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标高,如能绘制桥架敷设轴侧图,则对材料统计将更精确。直线段:注明全长、桥架层数、标高、型号及规格。拐弯点和分支点:注明所用转弯接板的型号及规格。升降段:注明标高变化,也可用局部大样图或剖面图表示。(5)桥架支撑点, 如立柱、托臂或非标准支、构架的间距、安装方式、型号规格、标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说明,也可分段标出用不同的剖面图、单线图或大样图表示。(6)电缆引下点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7)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8)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9)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毫米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10)布放在线槽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 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11)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线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线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12)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2.3.3、配电安装要求1)、因此变配电室地处地面上方,不存在设备吊装困难因素。但是三座箱式变电站体积庞大,应该在托运及吊装时注意行人及设备安全。2)、配电室内的高压柜、直流屏在安装前必须先将技术交底到位,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以保证设备在安装后一次到位,并进行施工期间的自检、互检等项目检查。3)、设备安装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4)、当高压柜、高压电缆、箱式变电站安装完毕后,应提前通知、预约供电局高压试验班对设备进行高压耐压试验。5)、10KV变配电设备全部安装完,依次进行计量装表,保护整定等供电局项目。6)、当外电源10KV电缆进入电缆分界小室后,通知供电公司电缆运行人员进行验收、确认。7)、发电机到现场后应该进行其他附属设备的安装,并保障调试及今后的运行。2.4、网络机房系统2.4.1、系统项目概述计算机机房按其不同的使用功能主要分为:装修工程、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平面布局重点考虑妥善分区,合理分区可以使后期的安装相互之间干扰减至最低。在功能分区和通道设计方面,做为数据机房,充分考虑到IT运营管理流程。同时考虑到与防火设施、空调、配电等设备的统筹安排。2.4.2、建设目标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机房,具有超前性的同时必须满足可实施性。将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统筹考虑,创建可管理性强的机房。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营运管理需求的调整,提供适应性强、通用性强的机房基础环境,设计的各子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合理投资和高性价比,保证运营维护成本的合理性和经济性。2.4.3、方案设计机房的装修设计应体现出各功能区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力求简洁明快,在充分考虑机房各系统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并能体现高科技感的装饰风格。机房的装修设计师围绕机房的运行特点展开的,注重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机房装修效果:机房装饰注重于创建特定的环境条件以满足房间功能要求而不是刻意追求表面效果,要崇尚科学,讲究技术和艺术的结合。2) 机房的防火及防水:电子机房专业系统多、机房面积相对比较小,而在有限的空间内集中了大量计算机设备和线缆,火灾危险性高,水、火隐患将严重威胁机房的安全,因此要求: 机房材料的选择严格遵循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不可避免的木质隐蔽部分应作防火处理。 机房区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并对吊顶内、地板下、基本工作房间内(吊顶面与地板面之间)全方位监视和控制。 自动灭火介质禁止水喷淋而应采用纯净气体灭火,并在吊顶内、地板下、基本工作房间内(吊顶面与地板面之间)全方位控制。 强电线缆槽架离地203Omm左右,实践证明,这种措施对防止意外水患对各种电线、电缆的影响是非常有效。 管道、桥架穿越隔墙处需做防火封堵。 机房外围结构采用加气混凝土,可达到2小时以上的耐火极限,并设置甲级防火门,可有效防止火灾蔓延。 空调回风区域、地板下空气循环区域需进行防尘处理。 空调、新风系统,应经初效、中效两级过滤。 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室外的尘埃不易进入室内。 机房门、窗、所有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及所有孔洞,均应采取密封措施。在通道内设置缓冲区,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需更衣换鞋后才能进入机房。3) 机房防静电: 在机房设计上,建议采用屏蔽措施,采用良好接地;切断静电放电时对计算机系统内逻辑电路的干扰途径以及使静电不通过半导体器件放电; 控制机房湿度在55%5%范围内 采用防静电地板,抗静电的装修材料,良好接地,屏蔽,工作人员服饰宜选用不易产生静电的衣料制成的衣服。 消除已产生的静电: 喷洒静电消除剂,使用静电消除器等。 墙面、吊顶的轻钢龙骨及金属面层、地板支架、金属线槽、玻璃隔断的金属支撑等一切金属材料和金属外壳均做等电位接地处理。 按机房环境要求控制机房的温度、湿度。 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抗静电地板,墙面、顶面装修材料多用金属材料。 采取相关设备消除雷电引起的电位差。 在活动地板下做网格接地处理。4) 机房的噪声:为保证机房温湿度,主机区一般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因其风量大,噪声相对较大,计算机运行本身也产生噪声,不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在机房的六面体结构中选用保温隔声材料可以降低噪音;采用加大送风口面积的方式以减少风速,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建筑采用加气混凝土隔墙有利于降低噪声。5) 机房的环保节能 材料选择:机房面层及基层材料优选节能环保型绿色材料,防止装修后产生二次污染。 采用CPI被动型散热解决方案,结合机房的环境设计。利用地板和吊顶内的空间,与机柜连接,形成机柜内独立的送排风区域,机房内空间作为平衡的制冷空间。有效防止冷热气流短路,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风量利用率和冷风利用率,大幅减少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功耗不同,容易产生机房区域热密度不等,局部地点温度差异较大,甚至造成个别计算机温度偏高,影响正常运行。为此,计算机设备和活动地板风口的布置不仅应注重均匀、整齐、美观,更应根据设备发热情况布置,或在计算机设备安装运行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地板风口。6) 做好机房的密闭性,可以通过设置专用毛刷等配件,为机房大幅减少能耗的流失。7) 机房的防鼠、虫蚂蚁、老鼠等小动物的侵入是造成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的因素之一,这类灾害所造成的系统故障难以查找,系统恢复工作往往也非常困难。对这类危害的解决,在建筑上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洞口,机房工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木材,所使用的木材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以至进行必要的灭虫处理。2.5、安防监控系统2.5.1、系统概述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能根据厂区的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对需要进行视频监控的区域、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系统设计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的要求。 数量:3台; 安装地点:制造技术楼第1层南、北门,第3层资料室门外; 选型:彩色红外半球摄像机; 接入公司监控系统中;2.5.2、建设目标根据安防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需求,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采用高清视频采集技术、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专用线缆传输技术、联网控制技术、存储和显示等应用技术,进行精确监控的视频监控平台。结合当前与今后一定时期内图像监控系统与图像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建立高清图像管理平台,为指挥调度、调查取证等多种后台应用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服务实战。2.5.3、系统设计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有前端设备、传输部份和监控中心组成。 前端部分本系统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它的任务是采集现场的图像信号。摄像机的选型和安装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和按照被监控对象的布防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确保摄像机的有效监视范围。传输部份包括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从监控中心到布点位置,距离在300米以内的摄像机,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的方式;距离在300米以上的摄像机,为了减少同轴电缆对模拟视频信号的衰减,采用同轴与光纤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即摄像机至视频光端机用同轴电缆传输,光端机至监控中心用光纤传输。在各监控点相对集中的位置设置视频光端机,将附近的各摄像机视频信号集中,通过光纤传送至监控中心;对于室内外快球有控制信号的摄像机,将同时传输一路反向控制信号,实现对前端快球的控制。2.5.4、设备选型彩转黑日夜型彩色红外半球摄像机参数: 3.6mm固定镜头, 水平清晰度600TVL;2.6、会议系统2.6.1、系统概述楼层会议室类型相关设备备注投影仪投影仪吊装投影幕布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电视一层40人会议室20人会议室A共用一套电话会议设备20人会议室B洽谈室二层20人会议室A共用一套电话会议设备20人会议室B三层研讨区20人会议室A共用一套电话会议设备20人会议室B2.6.2、系统设计方案A、B型20人会议室该会场满足一般小型会议要求,设置发言话筒、投影幕、投影机与配套设施音频扩声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 功放设备 控制及处理设备 其他音源设备 现分别对每一部分的功能特点单独进行阐述。(注:该会议系统设备均采用流动设备)功放设备该会议室具有普通会议的功能,系统配置了4只MA308主音箱。该系统中的扬声器可以分别开启,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按照功率匹配、阻抗匹配的原则进行配置。控制设备信号处理器配置了DC-204音频处理器及MG124C调音台,满足各种声音输入与处理需求。其他音源设备系统配置了2套手持无线话筒,来满足与会者的轮流发言使用。此外,系统还配置了DVD播放机用于播放各类媒体信息。投影显示这块配置1台3500流明XG-J330XA的投影机。采用正投吊装方式,吊装投影机可以安装在控制室内或者靠近屏幕的位置。安装在会场上方时,人员如在主席台上活动时,投影机光线不会照射到人的头部。方便进行影像资料保存和实时的监控。40人会议室该会场满足一般大中型会议要求,设置发言话筒、投影幕、投影机与配套设施,同时该会议室为了满足各会议人员视频投影需求,还配置了桌面多媒体信息接口与VGA智能切换器。音频扩声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 功放设备 控制及处理设备 其他音源设备2.7、门禁系统2.7.1、系统概述门禁管理系统将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电子门锁有机结合,可同CCTV监视系统联动,也可与消防信号联动,用IC智能卡替代钥匙,配合计算机实现智能化门禁控制和管理。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重要部门和地点的安全防范能力等带来良好的效果。 安装地点: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