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张掖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英文题目英文题目 A survey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Zhangye Geological park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专业:专业: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姜勇彪姜勇彪 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零一五年三月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1 摘要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地质景 观旅游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对地质科学的研究越发的感兴趣,对未 知世界的探究越发的渴望,越来越多人喜欢探究地质景观带来的神秘感,喜欢还原 事实的真相,了解地质景观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因此地质景观旅游业将是当今社会 最具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 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张掖市丹霞地貌发达,是张掖旅游业发展的主 要旅游资源之一。本论文就甘肃省张掖市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展开调查,通过调查 研究了解张掖地质公园的区域地质概况,气候特征,交通情况,丹霞地貌景观的形 成条件及丹霞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丹霞地貌、地形地貌、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地层、构造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Geological landscap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science increasingly, the longing for the unknown to explore more,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explore the geological landscape of mystery, like to restore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landscape and. So geological landscape tourism will be in todays society of the most promising tourism industry. Zhangye is rich in resources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countrys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al heihe river shelter-forest, hexi corridor hinterland, for the new asia-europe continental bridge communication east-west traffic choke points, is national one of the key area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Zhangye danxia landforms developed, zhang ye is one of the main tourism resourc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s zhangye in gansu province geological park touri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alkaline saline geological park,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traffic conditions,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danxia landform landscape and danxia geological landscape tourism value. Keywords: danxia landform, topography and formation, structure,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value.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3 目录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绪论1 1.1 位置、交通2 1.1.1 张掖市地理位置2 1.1.2 张掖市交通通讯2 1.2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概况3 1.2.1 自然地理条件3 1.2.2 经济概况5 2 区域地质概况.7 2.1 区域地质背景7 2.1.1 地层7 2.1.2 地质构造8 2.2 张掖丹霞地貌形成条件8 2.2.1 地层特征与古地理环境8 2.2.2 构造条件9 2.2.3 地貌与外动力条件9 2.3 地质发展史9 3 丹霞地貌类型.11 3.1 窗棂状宫殿式11 3.2 柱状式11 3.3 巷谷式12 4 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14 4.1 典型性14 4.2 美学价值14 4.2.1 形态美14 4.2.3 结构美15 4.2.4 科考价值15 4.2.5 观赏价值15 结论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1 绪论绪论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肃南县白银乡、康 乐乡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交界地带,总面积 529 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 50.21 平方 公里,彩色丘陵核心区面积 24.94 平方公里,主要有窗棂状宫殿式、柱廊状、泥乳 状、叠板状、陡斜状、蜂窝状和劣地式七种干旱区丹霞地貌的全部类型。张掖丹霞 地貌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区丹霞地 貌的最典型代表,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命名地,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 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具有很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2005 年被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评 定为省级地质公园,同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 之一;2007 年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 年被图说天下国家地 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 年被美 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同年被甘肃省旅游景区 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2012 年 4 月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 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12 年 6 月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确定由张掖市山水 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的经营管 理工作。 目前已编制完成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遵循“保护与开发 并重、自然与人文融合、景区与社区共赢”的理念,根据规划区空间分布特点,规 划了“三大版块两环五区”的总体格局,即核心地质游览版块、丝路文化体验版块、 昭武民俗风情版块及丹霞地质游览环、丝路文化体验环和丹霞地质观光区、入口门 景区、文化体验区、运动娱乐区、民俗体验区。规划分近、中、远期,重点对丹霞 山体外大小里湾 616.9 公顷的旅游建设用地按门景区、文化体验区、运动娱乐区等 功能分区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入口门景区规划设计了景区大门、游客 接待中心、地质博物馆、摄影家俱乐部、幻彩丝路沙雕等建设项目;文化体验区规 划设计了星级酒店、生态停车场及丝路文化主题商业街区等建设项目;在运动娱乐 区规划设计了户外露营地、飞行俱乐部、丝路迷宫、越野车、射击场、真人 CS 野 战俱乐部等户外拓展旅游体验项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立市,立足区 域战略定位,着眼四市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这张金张掖旅游 的靓丽名片。利用举办“兰洽会”、 “张掖绿洲论坛”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推介宣传活 动,有效提高了丹霞景区的知名度,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近三年,张掖七彩丹霞 景区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 60%以上。2011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5.1 万人次,其中以台 湾、香港地区和韩国、马来西亚为主的入境游客占 20%左右;国内游客遍及大陆 31 个省(市、区) ,省外游客约占 80%,已成为张掖市接待游客最多、最具亮点的旅游 景区之一。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2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3 1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1.1 位置、交通位置、交通 1.1.1 张掖市地理位置张掖市地理位置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 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 121 年)置张 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 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 年置张掖县,1985 年撤县设市,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面积 40874 平方公里,人口 131 万(截至 2011 年) 。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 26 个 少数民族。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 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 10 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 誉。境内有大佛寺、马蹄寺、木塔寺、镇远楼、山丹军马场、丹霞地貌、黑水国遗 址等名胜古迹。 图 11 交通位置图 1.1.2 张掖市交通通讯张掖市交通通讯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 312、227 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 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4 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 227 线、312 线,兰新复线 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 2009 年 11 月 4 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 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 1.2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概况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概况 1.2.1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 6,一月份最冷,7 月 份最热。每年 6 月至 9 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2)地形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 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 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 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3)资源状况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 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 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 400 万亩(含山丹军马场) ,有可垦荒地 300 多万亩;有 大小河流 26 条,年径流量 26.6 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 2600 多 万亩;有森林 580 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9.2%;全年日照 3000 小时。张掖市还具 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 30 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 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 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 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 12 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瓜果,蔬菜种类多、 品质好,年产 60 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 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 80 余种中药材。1998 年, 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 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 分别达到 100 万吨和 7 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 瓜果基地之一。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5 (4)旅游魅力 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 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 寺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 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 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 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 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 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 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 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 35 米,为全 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 600 卷大般若波罗密多 经 ,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 市中心镇远楼造形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 32.8 米的隋代九层木塔, 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 寺张掖木塔寺张掖丹霞地貌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甘泉公园河西学 院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市森林公园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甘州 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 堡民勤会馆。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 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 55 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 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 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 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 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 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 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 50 公里到军马 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位 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 中国之掖(腋) ”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 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 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 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 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6 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据说,西方旅行家马可波 罗曾痴情在此住了 10 年;如今,中国作家陈运和也采风到此呆了一日。最近,这里 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 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 993010020 、 北纬 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 2000 米至 3800 米之间,东西长约 40 公里,南北宽约 510 公里,分布面积在 300 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 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 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 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 (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 群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 40 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 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 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 发育于距今约 200 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 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 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 面积达 300 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 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 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图 12 张掖彩色地貌 1.2.2 经济概况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7 市场体系日渐完善。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和 4 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 经济增长板块。1992 年 8 月和 2000 年 6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两次视察 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这不仅为充满生机的张掖大地赋予 了新的含义,也为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全市人 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更是推进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2)经济效益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可为景区及周边地区带来 非常可观经济收益。根据景区近三年初步开发与接待游客量增长等相关因素,可就 项目区经济收入作如下预测:2012 年预计全年接待游客 25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1000 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 亿元;2015 年预计全年接待游客 35 万人次,实现 门票收入 2800 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6 亿元;2020 年预计全年接待游客 80 万 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9600 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8 亿元。 (3)社会效益 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的发展,不仅为景区所在地及周边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同时可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就业,传承和 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另外可以普及地质科普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 识。 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张掖七彩丹霞的开发,将成为周边县区经济新的增 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将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使之成为为旅游业 服务的观光农业、现代农业,从而提升农业附加值。 促进社会就业。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具有容量大、层次多、 就业形式灵活等特点,对社会就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景区开发,加强旅游与文化融合,有利 于弘扬丝绸之路及地域文化。 地质知识的科普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张掖七彩丹霞的开发,凸显景区的科普 教育功能,对地质地貌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能为周边教育体系提供生动的教学标 本,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功能。 有利于提升金张掖的知名度。随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开发,在满足国内外 游客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同时,必将极大地提高张掖的知名度。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8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区域地质概况 9 2 2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2.12.1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背景 张掖市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变,可追溯到距今 20 亿年以前的元古代,那时祁连 山、河西走廊、北部的合黎山、龙首山还沉没在大海之中,后经多次构造运动、岩 浆活动、变质作用,海水几经进退海陆几经沧桑走廊南北山地隆起,中部下沉, 形成今天的地质和地貌结构。 2.1.12.1.1 地层地层 前长城系龙首山群前长城系龙首山群 在市境北部的龙首山、合黎山区有零星分布,由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云母片麻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属海相陆源碎屑岩 富镁碳酸岩建造,厚变大于 2770 米,内夹条带状磁铁矿和白云英。 蓟县系墩子沟群蓟县系墩子沟群 分布在合黎山和龙首山一带,不整合于前长城系之上,主要 由灰绿色砂质干枚岩夹灰岩和石英岩、变质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变质砾岩、 灰岩等组成,厚度 6901880 米,属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富硅镁碳酸盐岩 建造。 震旦系韩母山群震旦系韩母山群 分布在合黎山与龙首山地区,属陆缘滨海浅海陆棚环境 形成的一套冰川沉积地层。主要有灰色冰碛砾岩、灰绿、灰黑粉砂质干枚岩、灰绿 色含砾千枚岩夹粉砂质干枚岩等。 奥陶系奥陶系 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山前的黑河及酥油口河两岸,是一套紫红色巨 厚的中基性火山岩、砂岩、粉砂岩、灰岩、石英岩、硅质岩等组成,是一套海相火 山岩及碎屑岩沉积,厚度大于 2373 米。 志留系中、下统志留系中、下统 分布在黑河两岸,岩性为灰绿色细砂岩夹板岩、粉砂质页岩, 厚度达 3492 米。 石炭系下统石炭系下统 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区,在市境南部山前地带有少量出露,由页岩、 粗砂石英岩夹灰岩、石英质砾岩组成。 石炭系上统石炭系上统 分布在北山龙首山一带,由灰黄色钙质泥岩、灰黑色砂质页岩夹 煤线、石英砂岩,物砂岩等,属海陆交互相碳酸盐与碎屑岩建造。 二迭系下统二迭系下统 分布在北山龙首山一带,由浅黄色细砂岩、砂页岩、灰白色含砾 粗砂岩、石英砂岩夹黑泥岩、泥岩夹煤线。 白垩系下统庙沟群白垩系下统庙沟群 主要分布在北部合黎山一带,面积广,由紫红、桔红色砾 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灰绿色、灰白色钙质结核层、灰绿、灰紫色细砂岩、泥质 页岩夹钙质页岩、泥灰岩,厚度达 2700 米。 下第三系白杨河组下第三系白杨河组 分布在南部祁边山簏,由桔红色砂岩、砖红色、棕红色砂 岩、砂质泥夹石膏薄层,厚度达千米以上。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10 上第三系疏勒河组上第三系疏勒河组 平行不整合于白杨河组之上,为一套桔黄、土黄、桔红色 的 砂岩、砾岩及砂质泥岩、白色砾岩、砂岩、泥岩组成,厚度数百米。 第四系第四系 第四系沉积在境内分布广,类型多。走廊南北两侧山麓以洪积、冰碛、 坡积为主,走廊中部多为河湖相堆积。 第四系更新组玉门组第四系更新组玉门组 即玉门砾岩,在盆地南缘山麓地带出露,沉积物为砾岩、 砂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内含少量巨砾或岩块漂砾,略具层理,以冰川或冰水堆积为 主的地层,有些地区为洪积型。玉门砾岩在河流两岸常构成阶地的基座,这些地层 中常含砂金。 第四系更新组酒泉组第四系更新组酒泉组 即酒泉砾岩,广泛分布在南北两侧的山前、冲积洪 积扇、山坡堆积、黑河河床、河漫滩、阶地、湖滩等地,是一套半胶结或未胶结的 松散的冲积洪积、湖积、冰水沉积物,厚度为 1030 米不等。 全新统全新统 分布广泛,类型多,由砂、砾石、淤泥、壤土、黄土状土构成的冲积 层。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广大倾斜平原及河床、河滩、河流 I级阶地之上。市 境内低凹部分,有石膏、芒硝、食盐、含盐淤泥、盐碱土,厚度大于 12 米。风积层 分布在合黎山以南,地貌形成沙垅,新月型沙丘,沙丘高 1O30 米。 2.1.22.1.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张掖市地质构造复杂,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是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跌落的第 一级分界处,也是重力梯度的分界带,南北地貌差异很大,地壳厚度在此发生明显 变化,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又处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部,按板 块构造分解,有阿拉善古陆板块、北祁连古洋板块和南祁连古陆板块三个单元。 境内主要构造形迹有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西翼和东西向构造,在此基础上又迭加 了河西系、雅布赖弧形系等构造体系。这些构造体系互相干扰、互相穿插、利用和 改造在交汇部位区应力易于集中,地质体沿着已经存在的断裂带不断产生新断裂, 所以地震频繁发生。 张掖和邻近地区的断裂构造主要有: 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西翼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西翼肃南断层,盐池平川芨岭断层,祁连肃南 断层,愉木山扁都口断层,格龙井大南泉断层,祁连山北侧断层,深大断 层。 东西向构造东西向构造冷龙岭东西向断层,永固大黄山断层。 雅布赖弧形构造雅布赖弧形构造北大山南雅布赖断层,阿右旗雅布赖断层。 河西系四弯断层河西系四弯断层龙首山野猫山断层;红寺湖东断层。 2.22.2 张掖丹霞地貌形成条件张掖丹霞地貌形成条件 2.2.12.2.1 地层特征与古地理环境地层特征与古地理环境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张掖地质公园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11 据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丹霞地貌和彩 色丘陵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其中:丹霞地貌发育在白垩系中下统 下沟组的厚层状紫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中,该地层总厚度大于 674m;彩色丘陵 发育的地层则是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的互层状杂色砂质泥岩、泥岩及页岩,厚度 1724m,白垩纪早期,本区处于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盆地下降并扩 大,沉积了红色碎屑岩,其中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整体上呈环状分布,颗粒具水平分 带现象,交错层理发育,表现为山麓堆积,相当于区内的下沟组;白垩纪中期,本区处 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还原环境中,盆地的长期缓慢下降,使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 沉积,分布于环状的内部,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泥 岩细颗粒地层,相当于中沟组。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 行交替的氧化还原,因而形成了这色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层,并大面积分布,为 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2.22.2.2 构造条件构造条件 从构造上讲,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分布区位于祁连造山带山前断裂带附近。经历 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地层不同程度的抬升,并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及褶皱等构造,这些 构造以 NW 向、WNW 向为主。伴随构造活动,在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K1)的厚层状紫 红色砂岩、砾岩夹、砾岩坚硬地层中,也形成了极度发育的两组垂直节理,其中一组 节理与 NW 向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另一组节理为 NE 方向。流水侵蚀、风化剥落和崩 塌等外动力作用往往沿这些断裂和节理进行,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同 时,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其活动特点以区域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并且具有继承性, 主要表现为山区长期上升,山前与河谷地带震荡性上升,盆地沉降。 2.2.32.2.3 地貌与外动力条件地貌与外动力条件 该地质遗迹分布于侵蚀-构造作用形成的中低山区,其南部为侵蚀-构造中高山区,北 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期间有侵蚀-堆积成因的梨园河河谷自西而东穿过。本区属典 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253mm,降水主要集中在 68 月,占全年降水量 的 61.5%,且多以集中的大雨及暴雨形式出现,一日最大降水量一般为 1530mm,其中 大雨频率为 12 次降水的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年降水量是枯水年的 23 倍。在这种 山麓地带大强度的降水产生的水蚀作用和河西走廊强劲的风蚀作用以及崩塌共同为 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动力条件。 综上,之所以在祁连山中段局部地域的山麓地带形成规模宏大的丹霞地貌与彩色 丘陵这种特殊地貌景观,缘于这种特殊地貌景观的形成离不开地层、构造、地貌及外 动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区域地质概况 12 2.32.3 地质发展史地质发展史 远在 20 亿年以前,河西走廊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发生了强烈的阿拉善运 动敦煌阿拉善古陆形成,张掖市北部和龙首山一带随之上升为陆地,走廊地 带和祁连山区仍然是一片海洋。到中晚元古代(距今 19.56.15 亿年),北部龙首山 一带经长期剥蚀之后,又下沉为浅海,沉积厚达 2000 多米的蓟县系碎屑岩。到震旦 纪时。祁连海槽进一步大,气候变冷,出现了冰川期,走廊南山、龙首山一带为海 水覆盖,形成海洋型的冰川沉积地层。震旦纪末期发生强烈的托莱运动,祁连海槽 褶皱隆起,张掖全部都上升为陆地。进入古生代后、祁连海槽又发生了几次海侵和 海退;到时了奥陶纪时,发生了古浪运动,阿拉善古陆抬升,南部祁连海槽中部隆 起,形成了祁连古陆。走廊南山为北祁边海槽。这种北部为古陆、南部为海槽的形 势一直到了盆纪末,发生了祁连运动,中祁连古陆急剧上升,北祁连海槽不断缩小, 并沉积了具有磨拉石堆积特征的“老君山砾岩” 。晚泥盆世末。河西及张掖地区全部 变为陆地。早石炭纪晚期,又发生大规模海侵北祁连海向北扩大,海水已达龙首 山一带,并沉积了海陆交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后来又发生了几次海退、海 侵,到晚三叠世时发生了印支运动。北部山地、走廊地带及中祁连山地都形成,只 是在中祁连山地与河西走廊之间还保留了一条东两向的狭长湖盆。进入中生代 岳由于印支运动走廊南山西北东南向的高大山岭已经形成。侏罗纪时,北山及 龙首山一带又下沉成为潮水盆地、湖泊及南部的山间盆地,由于气候温润,植物茂 密,不少地区形成了煤层。白垩纪以来由于燕山运动,走廊地带及北部的潮水盆 地继续下沉,加上气候干燥,形成了红色、灰色河湖相的碎屑岩沉积。进入新生代 第三纪以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走廊南山不断上升,走廊地带不断下沉,形成了 今天的山川大势。由于气候进一步变干,在祁连山山间盆地及河西走廊沉积了红色、 桔红色砂岩、泥质岩夹石膏、砾岩。第四纪以来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区经历了几次 冰期和间冰期气候的变化,在山前和走廊地带堆积了厚度达几百米的冰川,河流堆 积形成的玉门砾岩和酒泉砾岩及风积黄土。全新世以来由于气候进一步变干,湖 泊干涸,风砂地貌形成,绿洲不断遭受侵蚀。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类型 13 3 3 丹霞地貌类型丹霞地貌类型 3.13.1 窗棂状宫殿式窗棂状宫殿式 窗棂状宫殿式是张掖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它是在水平及缓倾斜红色岩层的陡 壁上,水力沿节理下蚀,又在软岩夹层中受包括风力的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楼体状、 格子状式的丹霞地貌。其主要分布在芦苇沟-敖河及冰沟一带的沟谷内悬壁上,其规 模宏大,景致特别,红色薄层砂岩构成楼体顶、底板,厚层泥岩中的泥柱似窗棂楼柱, 清晰可辨,阁阁相扣,层层叠叠,且顶部绿草丛生,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犹如世界建筑 大师巧夺天工之作,典型的景点有“神仙宫” 、 “万佛峡”和“古城堡”等。神仙宫 如巨船、如古堡、如摩天大厦、如欧式建筑群,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久远而神秘的 卢浮魅影;在神仙宫,每层间的阁前冲刷堆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泥幕、泥挂扇体群犹 如阁前扇帘,紧紧相连,错落有致,阁体大小不同,高低有别,似有大小神仙排定座次之 感,令人叹为观止。在万佛峡,数以万计的小佛汇聚于此,情态逼真,有持卷颂经的, 有双手祈福的,他们中有东方的得道高僧,也有西方的天竺圣佛,还有天界的观音佛祖,他 们在万佛峡济济一堂,仿佛有佛音在谷中回荡,给人一种神圣,一种肃穆和一种心灵上 的静谧。 图 31 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 3.23.2 柱状式柱状式 柱状式是独立分布的单体拟人拟物景观,其由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的进一步发 展而来。水蚀作用使得垂直节理加宽、围岩坍塌、陡崖坡不断后退且面积越来越小, 整个岩体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孤立的“石柱”,并再次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使 之圆润,形成了如柱、如瓶、如鹿、如驼、如龟、如鹰、如灵芝、如情侣、如寿星等 千奇百态的拟人拟物景观群落。该地发育的景观主要有:“仙驼迎客” 、 “双龟聚首” 、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类型 14 “盼郎归”等。或人或物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每一处景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 一些美丽的传说。 图 32 石柱 3.33.3 巷谷式巷谷式 图 33 巷谷 巷谷式丹霞地貌,是水流沿原始构造层面或垂直节理下切侵蚀而成的“巷谷”和 “一线天”状的景观照片。这种景观在该地主要发育在神鹰大峡谷。陡峭的赤壁平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类型 15 静而威严,曲径通幽,如梦如幻,走进其中,犹如江南雨巷。其实,这种景观是丹霞地貌 发育的最初阶段,是丹霞地貌的少年期。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 16 4 4 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 丹霞地貌以其奇、险、秀、美、幽等独特艺术造型,自古以来为众多文人墨客对 大自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描述丹霞景色的诗句。早在年前,伟大的北魏地理学 家哪道元在水经注中对甘肃炳灵寺一带的丹霞地貌作过描述河北有层山,山甚 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架竖,竞秀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 岩峭壁,举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圭峰、仙人桥、龙虎山等处丹霞地貌风景区进 行游览,并作了生动、详细的描述记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璀灿的篇章。 张掖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是国内很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是罕见的地质 现象,是一处寓教、观奇集于一体的科教旅游胜地,已于 2005 年被批准为甘肃省地质 公园。其科教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景观的典型性和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及科教价值 四个方面。 4.14.1 典型性典型性 张掖市丹霞与彩色丘陵地貌,以规模宏大、景点多样、组合优越等特点著称,名 冠全国,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全国第六,成为国内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彩色 丘陵地貌发育最好地质地迹,是中国北方丹霞地貌与南方丹霞地貌对比研究的极佳场 所,丹霞形态多样,是国内丹霞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据中国地理学家黄进等科学家们 一致评价,其中的窗棂状宫殿式景观属全国第一;彩色丘陵以其色彩绚丽、规模宏大 而在全国独领风骚。由此可见,张掖市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在国内同类型地质遗 迹中具有典型性。 4.24.2 美学价值美学价值 作为风景地貌,张掖市丹霞地貌、彩色丘陵地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前者体现 了阳刚之气、力度之美,后者展示了阴柔之美巧、圆润之美,可概括为阳刚美、形态 美、色彩美和结构美。阳刚美:景区中最能代表阳刚之美的要数“赤壁丹崖”,它是 丹霞地貌最基本的构景要素。发育在这里的大多山峰为直立峭壁或多层峭壁,崖高多 在数十米之上,崖壁威严劲露,陡直壁立,雄浑而富有力度,充满阳刚之美。 4.2.14.2.1 形态美形态美 张掖丹霞地貌在造型上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可识性,所形成的造型既有堡、塔、柱 等一般类型外,还有形态似人、似物、似禽似兽的特殊造型。许多地貌在不同的角度 有不同的景象,远近、高下、前后、左右的观象各不相同,一物多景,变化无穷,充满 情趣,宛如艺术大师精心制作的一园红石雕塑;彩色丘陵线条柔和,体态妖娆,如丝路 飞天,似彩虹铺地,层层叠叠,洋洋洒洒。色彩美:一是美在丹霞地貌载体岩石自然的 鲜明色彩,以砖红色为主体的格调,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加之受流水作用或腐殖质 沉淀、藻类生长,坡面被染成黛青色或暗褐色,使坡面色彩更富于变化;二是美在彩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 17 色丘陵,色彩斑斓,艳丽无比,远观犹如彩练随风飘舞,近看恰似锦缎铺就长廊。 4.2.34.2.3 结构美结构美 丹霞地貌发育有三维多层性,大小不等、主体不同、风格有别的单体景观,组合 有序、疏密相生、富于变幻,形成一组组有统一主题又别具一格的景观群落;彩色丘 陵中色彩组合相宜,似雨后彩虹,极有韵律,不同色彩的条纹有序组合成宽阔的彩带, 飘舞着绵延而去,此起彼伏,大有波浪壮阔之势,不也是结构美。 4.2.44.2.4 科考价值科考价值 张掖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发育于祁连山山麓祁连山大断裂带这个特殊地带,究 其成因是复杂的,首先,它决定于白垩系这种特殊的红色建造的碎屑岩地层这个物质 基础,其次,构造活动和水蚀、风蚀以及崩塌共同作用,促使了这种特殊地质遗迹的形 成,这种成因机理和地质现象,无疑是地学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与中沟组岩性不同,反映出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变化较大, 并且白垩纪期间,发生了很多重大地质事件,这些事件都与期间的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同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 0 最近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 究发展计划“937”计划中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内的重大攻关课题,而本区白垩系 地层及其以前的老地层出露连续性好,为地质学在大的时空尺度上研究古气候变化恰 恰可提供极佳的场所,也是进行海陆对比研究的理想之地。区内地层露头、地层接触 关系表现清楚,也是研究肃南板块缝合线及白泉门蛇绿混杂岩带)小青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1a~2c)说课稿-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 《第4课 与书为友 1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新能源行业品牌力提升策略:2025年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 江苏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说课稿27 VB简介说课稿
- 钻床夹具的装配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环保责任研究报告
- 202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区域示范案例剖析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农村地区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报告
- 一节好课的标准简短课件
- 殡葬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直播游戏基础知识培训
- 德清县福曜洗涤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牛仔服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3.2 中国的矿产资源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新房外部电梯拆除方案(3篇)
- 蓝豚医陪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
- Lesson 22 The Giant (Ⅰ)教案 2023-2024学年冀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社会责任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