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doc_第1页
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doc_第2页
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doc_第3页
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doc_第4页
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0年9月28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特别提醒:所有选择题答案请依题号填图在综合科答题卡上,否则无效。12(2010浙江卷)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3(2010广东深圳宝安区4月调研)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A白瓷的烧制 B青瓷的烧制 C青花瓷的烧制 D彩瓷的烧制14(2010广东佛山二模)“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15(2010江苏省盐城高三调研)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B C D16近代中国某民族资本主义纺织厂的经历可能有:创办于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走下坡路 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最终倒闭A B C D17(2011广东珠海摸底)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C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18(2010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19(2011广东花都9月调测)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2010年上海世博会20“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A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一次工业革命21(2010江苏徐州三调)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有些经济学者就提议实行财政扩张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公共工程,甚至不惜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曾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说明罗斯福A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上台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当时未理解该意见的积极意义 D永远不可能采用这种经济观点22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C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3(2011广东珠海摸底)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 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答卷(2010年9月28日)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总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28分,第39题24分,共计52分。要求:紧扣题意,史论结合,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用词准确,书写规范工整。38(2010广州海珠区毕业班综合测试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和经济条件,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验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三 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中国近代史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4分)(2)根据材料二,谈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追求现代化的?(12分)(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6分)(4)概括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6分)38答: 39(2010韶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持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材料二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回答问题:(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8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10分)(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西方国家克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6分)39答:崇雅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2010年9月28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特别提醒:所有选择题答案请依题号填图在综合科答题卡上,否则无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DDCACDACC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28分,第39题24分,共计52分。38【参考答案要点】(共28分)(1)发展趋势: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2)现代化追求:曾国藩、李鸿章等发动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等倡导了新文化运动。(12分)(3)新气象:更新服饰;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生活时尚。(6分)(4)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4分,答够两点即可给4分)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39【参考答案要点】(共24分)(1)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4分,两大要点,每点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封建制度的落后,害怕资产阶级的兴起。(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2)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英国人的科学认识水准高;实现了工业化。(6分,3大要点,每点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是必须从材料中概括)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不适应第二次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