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病().ppt_第1页
染色体病().ppt_第2页
染色体病().ppt_第3页
染色体病().ppt_第4页
染色体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染色体病,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染色体畸变 染色病,Karyotype: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配对,分组排列所构成的图像。,核型分析(karyotyping):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分析的过程。,(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染色体非显带标本:常规染色体制片 Giemsa染色得到的标本,整条染色体染色均一,即染色体非显带标本。,制作过程,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取材(静脉血)培养(PHA) 秋水仙素处理收获低渗处理固定制片Giemsa染色分析。,1.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1960年、1963年、1966年分别在丹佛、伦敦和芝加哥召开3次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会议,制定并修改人类染色体国际命名体制。 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依据染色体长度和着丝粒的位置排列、编号为2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122号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命名方法,核型的书写方法,Male: 46, XY Female: 46, XX,染色体的数目,性染色体的种类,正常核型,,,难以精确识别染色体的序号。 难以发现和确定染色体的结构异常。,非显带染色体,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等应用荧光染料氮芥喹吖因(quinacrine mustard, QM)处理染色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沿长轴显示出一条条宽窄、亮度不同的带纹染色体的带(band) Q带。,2. 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Q banding,(1)染色体显带技术,经一定的处理和染色方法,将染色体延其长轴显示出明暗(深浅)不同、宽窄相间的带纹的技术称为染色体显带技术(banding method)。 经染色体显带技术处理的染色体称显带染色体。这些带纹称染色体带(band)。,G banding - Giemsa Q banding - Quinacrine R banding - Reverse C banding - Centromeric,常用的显带方法,G-banding,方法:先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再用Giemsa染色。 结果:因而在染色体上出现深浅的带纹。,德国汉堡化学兼细菌学家Gustav Giemsa,用氮芥喹吖因(quinacrine mustard, QM)处理染色体,呈现荧光强度不同而明暗相间的带。,Q-banding,盐溶液预处理Giemsa染色,得到与G带相反的带型,称反式G显带法,带型称反带(reverse band)。,R-banding,C-banding,NaOH或Ba(OH)2预处理Giemsa染色,显示结构性异染色质区域(着丝粒、副缢痕),所显示带型称C带(centromeric band)。,G-banding使每条染色体显示出独特而恒定的带纹,构成了每条染色体的带型。 作用: 可以准确识别每一号染色体; 可以鉴定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如何识别? 如何描述?,3. 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1995)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1995)包括:1960、1963、1966、1971、1978、1981、1985及1995年8次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法规。,(1)显带染色体的国际命名体制,p 短臂 mos 嵌合体 q 长臂 chi 异源嵌合体 cen 着丝粒 chr 染色体 dic 双着丝粒体 i 等臂染色体 del 缺失 r 环状染色体 fra 脆性位点 der 衍生染色体 Inv 倒位 mal 男性 rob 罗伯逊易位 fem 女性 ter 末端 dup 重复,常用简写符号,Example for abnormal karyotype,核型简式,核型描述,深带:被Giemsa深染的带纹。 浅带:Giemsa不着色或浅染的带纹 近侧段、远侧段:以着丝粒为参照点 界标:是每一条染色体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稳定的、有显著形态学特征的标志。如:端粒、着丝粒以及某些显著的带。,(2)识别G带染色体标本的专用术语,界标对染色体的划分: 臂: 短臂p; 长臂q 区: 每相邻界标之间。 短臂与长臂各包括若干区,自着丝粒起始至端粒排序:1区, 2区。 每一区包括若干带,自近侧段至远侧段排序1号带,2号带。 着丝粒分别归属于长、短臂的1区1带。,染色体号数,臂,区,带,1,p,3,2,1p32,1,1q31-42,q,1,1,着丝粒分别记为长臂、短臂的1区1带,(3)特定带的表述方法,70年代用中期染色体显带,每套单倍数染色体带纹数为320条-低分辨 高分辨显带(high resolution banding)染色体:70年代后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其中含有亚带、次亚带,利于对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准确定位。,(二)高分辨显带染色体,高分辨染色体,亚带的命名,10p12 带再分为3条亚带,则依次编号为10p12.1、10p12.2、10p12.3,染色体号+臂符号+区+带+“.”+亚带编号,若亚带再进一步分为次亚带,则只在原亚带后依次加数字,不加小数点 如:10p12.31 10p12.32 10p12.33,次亚带的命名,染色体的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改变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发生原因 类别,1. 化学因素:如药物(环磷酰胺等)、农药(敌百虫类)、工业毒物(苯等)、防腐剂等。 2.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医疗放射线等。 3. 生物因素:代谢毒素、病毒等。 4. 母亲年龄:与减数分裂特点有关。,畸变发生原因,畸变发生的类别,Definition: 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异常46。,Type,Numerical aberration,单倍体(momoploidy):人类单倍体均流产(n23) 。 三倍体(triploidy):三倍体是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极罕见(3n69) 。 四倍体(tetraploidy):四倍体活婴出生一周左右死亡(4n92) 。,Definition:指染色体数目以单倍体(n)为基数作倍数性改变,染色体数目是23的整倍数。,整倍体,整倍体产生的机制 双雄受精(diandry) :同时有两个精子与一个卵子受精。,双雌受精(diandry):一个精子与一个二倍体卵子受精。,第一次复制,第二次复制,四倍体形成的原因,核内复制(连续复制两次):,4n=4,2n=2,肿瘤细胞较常见,(复制2次,分裂1次),核内有丝分裂(核没有消失),2n=2,4n=4,(复制1次,分裂0次),Definition:整倍体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不是23的整倍数。,非整倍体,1.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1)三体型(trisomy):染色体数目为2n+1。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7条,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数目异常类型。如:21三体:47,XX(XY),+21。 (2)多体(polysomy):染色体数目为2n+n,某一号染色体增加一条以上称为多体。如48,XXXX。,2. 亚二倍体 (hypodiploid),(1)单体型(monosomy):染色体数目为2n-1; 如 21单体:45,XX(XY),-21; X单体:45,X0,为Turner患者。常见X单体,其余单体型多在胚胎其死亡。 (2)缺体型(nullisomy):染色体数目为2n-2,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46,XX,-18,+21,3. 嵌合体与假二倍体,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一个细胞内某号染色体少一条,另一号染色体多一条,总数46,但仍不是正常二倍体,称假二倍体。,嵌合体(mosaic):一个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以上核型的细胞系,称嵌合体。 如46,XX /47,XXY; 46,XX /47,XX,+21,非整倍性改变的形成机理,1. 染色体不分离,三体型,单体型,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n+1 n+1 n-1 n-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三体型,第二次减数分裂不分离,n+1 n-1 n n,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有丝分裂不分离(受精后),造成嵌合体,46,46, XX(XY)/47, XX(XY),+21,受精卵,核型:45,X/46,XX,染色体丢失-有丝分裂时着丝粒未与纺锤丝相连,45,X,46,XX,染色体丢失-有丝分裂时染色体行动迟缓,发生后期延迟,染色体的数目,性染色体的种类,异常染色体的种类,21三体综合征 : 47,XX,+21 Tunner综合征: 45,XO,异常核型的描述,Definition: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 Reason:先断裂然后错误重接。,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染色体在其长轴的某一点断裂,断裂后的节段以不同方式与邻近的断片重接,结果形成各种结构畸变的染色体。,Structural aberration,缺失Deletion 重复Duplication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类型,Definition: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断片未与断端相接,结果造成染色体的缺失。,Type:,末端缺失:断裂一次 中间缺失:断裂二次,缺失 (del),46,XX,del (4) (q21),简式: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畸变类型(ISCN符号),第一个括号内为染色体序号,第二个括号内为染色体臂、区、带号(表示断点)。,描述方法,详式:与简式的差别在第二个括号内要具体描述断点及重排方式。 46,XX,del (4) (q21) 末端缺失简式 46,XX,del (4) (pterq21:) 详式,q21,简式: 46,XX,del (4) (q13q25) 详式: 46,XX,del (4) (pterq13:q25 qter),4q13,4q25,中间缺失,重复 (dup),Karyotype example: 46,XY,dup(2)(q21q31),两条同源染色体在不同点断裂,交换后重接,其中一条染色体因不等交换而引起部分染色体重复。,Definition:一条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中间的断片转动180后重接。,倒位(inv),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倒位环,易位,相互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断裂后,互相交换断片重接,产生两条衍生的染色体。,相互易位,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近着丝粒处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重接形成一条衍生染色体。,罗伯逊易位,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断端相接,形成环状染色体。,环状染色体(R),着丝点横裂,等臂染色体(I),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连接两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发生横裂,就将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均发生断裂,两个均带有着丝粒的断片相互连接,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dic),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eases:是由于染色体异常或畸变所致。由于涉及许多基因,患者均具有较严重或明显的临床症状,又称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Definition: 1-22号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haracteristics: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发畸形,常染色体病,1866年英国医生 John Langdon Down首次作临床描述。发现最早的由于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病。,Down(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愚型,Downs syndrome,其发病率在新生婴儿中为1/600-800。婴儿的发病风险随母亲年龄增大而增高。,尤其当母亲年龄 大于35岁时发病 率明显增高,1.Down综合征发病率,主要临床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 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最突出的症状,IQ在25-50) 头面部在内的一系列异常体征,特殊面容: 眼狭长,宽眼距; 低耳位;塌鼻梁; 张口伸舌。 特殊皮纹特点: 通贯掌; 1、2趾间间距宽。,2. Dow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21三体型(92.5%) 核型:47, XX(XY), +21; 发生原因: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 嵌合型(2.5%) 核型:46, XX(XY)/ 47, XX(XY),+21; 发生原因:卵裂过程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3. Genetic cause,易位型: (5%) 2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罗伯逊易位。 核型:46, XX(XY), -14, +t(14q21q) 46, XX(XY), -21, +t(21q21q) 患者的易位染色体,如果 是由亲代传递而来,双亲 之一通常是表型正常的染 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正常,18三体综合征 -Edward syndrome,1960年由Edward首次报道。 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3500-1/8000。,Clinical symptoms,患儿大多在23个月内死亡,只有极个别病人超过儿童期。嵌合型的存活期比较长。 发育如早产儿,手呈特殊握拳状,(第2指和第5指压在第3指和第4指之上)智力严重低下。 95的病例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有所谓摇椅样畸形足,配子发育过程中,18号染色体不分离,导致受精卵多一条18号。 Karyotype: 47,XX(XY),+18,Genetic cause,13三体综合征 -patau syndrome,1957年Bartholin首先描述; 1960年Patau确认为13-三体,又称Patau综合征。 发病率:1/25000,女性多于男性。发病率与母亲年龄有关。 45%患儿在一个月内死亡, 90% 患儿在六个月内死亡,Clinical symptoms,小头、兔唇、腭裂、小眼、多指(趾) 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轻 智力严重低下等,配子发育过程中,13号染色体不分离,导致受精卵多一条13号。 Karyotype: 47,XX(XY),+13,Genetic cause,5p(猫叫)综合征 -Cri-du-chat syndrome,在新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5000。 人群中的发病与性别有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Clinical symptoms,猫叫样啼哭 满月脸,头小 眼间距宽,蹋鼻梁 先天性心脏病。,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46, XX(XY), del(5)(5p24),Genetic cause,Definition: X或Y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性染色体病,Klinefelter综合征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Syndrome,发病率相当高,在男性新生儿中: 1/1000-2/1000 身高180cm以上:1/260 精神病患者或刑事收容所中:1/100 不育男性:1/10,睾丸小而质硬,由于无精子产生,故患者不育。 患者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差,有女性化表现,约25的患者有乳房发育。 四肢长,一部分患者(约14)有智力低下,一些患者还有精神异常及患精神分裂症倾向。,Clinical symptoms,由于母亲卵子发生过程中 X染色体不分离,形成了多了一条X染色体和少了一条X染色体的异常卵子。受精后,形成Klinefelter综合征或Turner综合征。,Genetic cause,22,O,45,XO,46,XX,23,Y,发病率在女婴中为1/5000,在自发流产中占18%20%,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Turner syndrome,表型为女性,身材矮小,智力一般正常,但常低于其同胞, 发际很低,约50患者有蹼颈 子宫发育不全,常因原发性闭经来就诊。 由于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阴毛稀少,无腋毛,外生殖器幼稚。,Clinical symptoms,常低于其同胞,面呈三角形,常有睑下垂及内眦赘皮等,上颌突窄,下颌小且后缩,口角下旋呈鲨鱼样嘴,颈部的发际很低,可一直伸延到肩部,约50患者有蹼颈,即多余的翼状皮肤,双肩径宽,胸宽平如盾,乳头和乳腺发育差,两乳头距宽,肘外翻在本病十分典型.第四、第五掌骨短而内,并常有指甲发育不全。婴儿期脚背有淋巴样肿,十分特殊。泌尿生殖系统的异常主要是卵巢发育差(索状性腺),无滤泡形成,子宫发育不全,常因原发性闭经来就诊。由于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阴毛稀少,无腋毛,外生殖器幼稚。此外,大约有12患者有主动脉狭窄和马蹄肾等畸形。,双亲配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不分离,其中约75的染色体丢失发生在父方;约10的丢失发生在合子后早期卵裂时。,45, X,Genetic cause,47, XXX,45, X,减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图示两条X染色体,个体,图示两条X染色体,个体,XYY综合征 Super-male syndrome,XYY综合征(XYY syndrome)又名YY综合征或超雄综合征,系染色体数为47条,性染色体为XYY,常染色体正常的疾病。,1 /750 1500 males 身材高大: 180 cm: 1/200 190 cm: 1/30 200 cm: 1/10 有暴力倾向: 1 /30 男性罪犯为此患者。,Clinical symptoms,发病原因为父亲减数分裂产生了Y染色体不分离。 核型为47,XYY。,Genetic cause,1959年Jacob首先发现一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