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第六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幼儿的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知觉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第六节 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第七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幼儿这一阶段发育最为迅速。 幼儿可以进行书写训练。 幼儿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小班幼儿就可以用筷子吃饭。 小班幼儿已经能够初步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 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第一节 幼儿的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一、幼儿的身体发育 学龄前(36岁)孩子的身体发育相比较3岁以前,现在发育速度相对减缓。但是比后期发展还是要快得多。 身高大约年增长47公分. 体重年增加4公斤左右。 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比较而言可塑性强 . 肌肉的发育现在还处于发育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的早,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而且肌肉的力量差,特别容易受损伤。 皮肤非常娇嫩,特别容易受伤或受到感染,心肺的功能比较而言比成人要差,儿童的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平均每分钟心跳90110次。 儿童身体中的血含量比成年人多,但是儿童身体中血液中水的成分较多,凝血物质少,出血后血液的凝固速度慢。 听觉和嗅觉能力非常强,但是外耳道却比较狭窄,到3岁时外耳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而且他们的咽鼓管即鼻咽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比成人粗短,呈水平位 。 排尿次数多,控制力差,二、幼儿的动作发展 (一)躯体动作的发展 1走 整个学前时期,幼儿走的动作一直在不断发展。 三岁以后,幼儿走路时全身的紧张状况已经基本消除,但还不够协调和自然; 四五岁以后,动作的协调性提高; 五六岁后,能够自然、轻松地走路,并根据需要自如地控制走的节奏和方向。,2跑 三岁前,孩子跑步时还左右摇晃,身体僵直,双臂紧绷; 三四岁的幼儿跑的动作开始平稳,但速度较慢,且不能快速跑或改变方向跑; 五六岁以后,幼儿跑步动作基本成熟,不但速度提高,而且能够自如地控制速度和方向。,3跳 儿童 2岁时出现跳的动作,但3岁后动作还木够协调; 4岁以后,上下肢的配合逐渐协调,落地时能缓冲; 5、6岁后幼儿可以掌握各种跳跃动作的技能,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有了很大提高。,4平衡 在学前期,幼儿的平衡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其趋势是从保持一种身体姿势到做各种动作和采取各种姿势时都能保持稳定。,(二)双手动作的发展 1在自我服务方面 幼儿初期只能在大人帮助下穿、脱衣裤、鞋袜。到幼儿中期,可以独立地有次序地穿、脱,并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到幼儿晚期更能迅速穿、脱,而且能够自己系鞋带。,2学习活动方面 幼儿双手动作的发展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如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初期开始运用彩色铅笔,但很不熟练,只能耐一些简单线条。到幼儿中期能控制绘画动作,用彩色铅笔涂出形象,而且不涂到形象轮廓之外。到幼儿晚期,更能自如运用较重或较轻的笔力涂出深浅不同的颜色。,3游戏活动方面 幼儿双手动作还在游戏中得到练习,变得协调和敏捷。如玩皮球时,幼儿初期只有当皮球恰好抛掷到他张开的手中时,才能用双手接住,而且还要抱在胸前。到幼儿中期,就会注视着球抛来的方向,用双手自如地接住,还能连续拍球。到幼儿晚期,不仅能接球、拍球,还能更进一步运球投篮等。,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一、幼儿视觉的发展 1视觉敏锐度 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幼儿前期到幼儿晚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由低到高发展着。不过,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56岁和67岁的幼儿视觉敏锐度的水平比较接近,而45岁和56岁幼儿的视觉敏锐度的水平相差较大。,2辨色能力 幼儿的辨色能力有如下发展趋势: 幼儿初期儿童已经能够初步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与近似色,如橙色与紫色、橙与黄、蓝与天蓝等,往往出现困难。同时,也难以完全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 幼儿中期的大多数幼儿已能区分基本色与近似的一些颜色,如黄色与淡棕色。能够经常地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 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认识颜色。画图时还能运用各色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而且能经常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橙等颜色名称。,二、幼儿听觉的发展 1纯音听觉 在幼儿期,儿童辨认一般声音的纯音听觉感受性在发展着。研究表明,幼儿纯音听觉的感受性在68岁间提高了一倍,而且在12岁之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 2言语听觉 幼儿对词的言语听觉也在发展。研究发现,47岁幼儿纯音听觉敏锐度和言语听觉敏锐度之间的差别程度,要比成人的差别程度大;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差别越大。,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例如“重听”现象。“重听”现象就是有些幼儿对别人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以及当时说话的情境,猜到说话的内容。 三、幼儿运动觉的发展,第三节 幼儿知觉的发展,一、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1方位知觉 研究结果表明,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六岁幼儿虽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来判断左、右时仍有困难。许多研究认为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到七八岁后方能掌握。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而左右方位的辨别是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2距离知觉 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出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确认识。 3形状知觉 幼儿的形状知觉逐年发展着。一般地说,小班幼儿已能正确地辨别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班和大班幼儿除以上四种图形外,可以进一步掌握梯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平面图形和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建议对幼儿的形状教学注意以下各方面: 小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中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大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教师并适当指导幼儿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二、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初期儿童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幼儿中期儿童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还不能了解。 -幼儿晚期儿童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等一些时间观念,也开始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分清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秋、冬。但对更短的或更远的时间观念就难以分清。 幼儿对时间单位不能正确理解。6岁儿童还不能真正了解“一分钟”“一小时”或“一个月”的意义。,三、幼儿社会知觉的发展 四、幼儿观察的发展 (1)观察的有意性 (2)观察的顺序性 (3)观察的细致性 (4)观察的理解性,五、促进幼儿感知觉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 (一)感知觉发展的策略 1活动分区明确 2课内课外互动 3感知认识要多启发,(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 1让儿童明白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帮助他们产生具体的方法 2培养儿童的知觉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观察技能 3帮助儿童形成感觉通道的整合,提高分析能力 4培养儿童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5观察活动要求直观,能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 6及时总结,及时反馈,第四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一、幼儿记忆的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二、幼儿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复述策略 (二)组织策略 1归类加工 2主观组织 3意义编码 4形象化 (三)检索策略,三、幼儿元记忆的发展 (一)关于主体的元记忆 (二)关于任务的元记忆 (三)关于策略的元记忆,四、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 首先,组织各种活动(游戏、学习等活动) 其次,要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 最后,要培养幼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五、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活动设计举例 (一)促进幼儿有意记忆发展的活动设计 (二)促进幼儿记忆策略发展的活动设计 1训练复述策略的活动设计 2训练组织策略的活动设计,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一、想象概述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 象的心理过程。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将想象划分 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指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而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表现。 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指的是在开创性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二、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幼儿的无意想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 3.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4想象易受情绪和兴趣影响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第六节 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一、创造力概述 (一)创造力的定义 心理学界关于创造力较为一致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这里的产品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新颖主要指的是不墨守成规、破旧布新、前所未有,是一种纵向比较; 独特主要指不同凡俗、别出心裁,是一种横向比较。,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创造力是有层次的。根据创造力本身从萌发到形成的动态过程,可以将创造力划分为类创造、潜创造、真创造三种层次。 类创造是创造力的雏形,不能产生创造性结果,如儿童的幻想、青年的憧憬等,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准备层次。 潜创造产生一种对本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但已为人类发现或发明过的成果,这是一种广义上的创造力。 真创造指狭义的创造力,它提供的是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成果,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更多属于这一类,(二)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 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趋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幻想中创造想象的成分随之增多,精细性也不断提高。 幼儿创造力的主要特点:幼儿创造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幼儿创造力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幼儿创造力自发性强、表现广泛,幼儿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等等。,三、创造型儿童的人格特征 综合国内外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和论述,创造型儿童的一般人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属创造型儿童的典型人格特征。 第二,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 第三,勇敢、甘愿冒险。创造型儿童甘愿标新立异,逾越常规,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内。 第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这种人格特征使创造型儿童能够持之以恒地去探索、思考。 第五,独立性强。 第六,自信、勤奋、进取心强。 第七,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一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出现偏高的想象,在智力活动方面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第八,一丝不苟。喜欢刨根问底,不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不罢休。,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 (一)绘画 1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绘画经历了三个阶段。 (1)涂鸦阶段(152岁)。处于涂鸦阶段的儿童在乱涂乱画时极为专心,并经常迅速地画了一张又一张。其特点是不注意颜色,仅使用一枝笔,没有想到要利用身边其他的笔。 (2)表现阶段前的图案阶段(2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在画纸的中央,对涂抹作仔细的安排,以便画一个基本的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或矩形。其特征是将整个几何图形用乱涂的方式涂得满满的(如图6-4)。到3岁时,儿童开始用单一的轮廓线来画几何图形,而不是将图形的里里外外涂得满满的。 (3)再现内容的出现阶段(46岁)。这时的绘画在形状方面是不真实的,颜色的使用也是不真实的。儿童不注意所画之物的颜色与实际颜色的关系 2绘画与创造性,(二)音乐 1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1)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可以从四个主要方面表现出来:歌词、音域、节奏音准。 (2)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2音乐与创造性 (1)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 (2)音乐技能与右脑的训练。 (3)音乐的启迪丰富了人的想象力。 (4)音乐的丰厚健全了人的个性。,第七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一、幼儿思维发展中动作、形象和词语关系的变化 1动作和语言关系的变化 2形象和词语关系的变化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动作、形象和词语的关系在幼儿思维中的规律性变化,使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它更多地依赖感知动作的概括。,1 3岁儿童就属于这种类型,3 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直观性和行动性。二是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三是缺乏行动计划性和结果预见性。 2具体形象思维 2 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及事物形象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 3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1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幼儿思维的发展是形形色色的个别的思维发展的集合,各种个别思维的发展并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规律。 2先天模块论 福多(Fodor,1983)假定幼儿存在先天模块、结构或制约,并且每个模块专门负责某一特定的思维。 3理论论 理论论者(Gopnik & Meltzoff, 1997)认为幼儿思维的发展类似于科学的发现。,四、幼儿思维具体领域的发展 (一)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水平:动作水平的概括、形象水平的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特征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二)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幼儿分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知觉分类、功能性分类或主题分类及基于概念的分类。 第一阶段,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这是大多数2岁的幼儿和一些 3岁的幼儿的典型表现。这时幼儿通常成对组织物体,他们既不能提供分类的理由,也不能说出物体的某一个具体的特征。 第二阶段,知觉分类。幼儿根据知觉特征分类物体。 第三阶段,功能性分类或主题分类。年龄较大的幼儿倾向于根据物体的功能或主题关系进行分类。 第四阶段,基于概念的分类。69岁的幼儿主要采用基于概念的分类。这时幼儿的分类比较符合成人的分类标准,具有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的分类相似。,(三)幼儿掌握概念能力的发展 1掌握的概念数量有限,大多是一些具体的实物概念。 2掌握的概念往往不能反应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有研究表明,数概念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对数量的感知阶段,2 3岁左右 2第二阶段:数词和物体数量之间建立联系阶段,3 5岁左右 3第三阶段:数运算的初期阶段,5 7岁左右 (五)幼儿推理能力的发展 1归纳推理 2演绎推理,五、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活动设计原则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和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思维 (三)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 (四)尊重幼儿的求知欲 (五)尊重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性 (六)重视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思维,本章小结,1. 学龄前(36岁)孩子的身体发育相比较3岁以前,现在发育速度相对减缓。但是比后期发展还是要快得。 2.幼儿控制大肌肉和小肌肉的能力不断改善,躯体动作有明显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走、跑、跳、平衡。 3.孩子在幼儿期已经明显的和婴儿期有了不同,他们的神经已经可以控制双手的动作了。在幼儿的在自我服务方面、学习活动方面、游戏活动方面等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到双手动作发展的过程。,4.幼儿前期到幼儿晚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由低到高发展着。不过,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56岁和67岁的幼儿视觉敏锐度的水平比较接近,而45岁和56岁幼儿的视觉敏锐度的水平相差较大。 5.幼儿的辨色能力有如下发展趋势:初期儿童已经能够初步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与近似色,也难以完全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中期的大多数幼儿已能区分基本色与近似的一些颜色,能够经常地说出基本色的名称;晚期儿童不仅能认识颜色。画图时还能运用各色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而且能经常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橙等颜色名称。 6.在幼儿期,儿童辨认一般声音的纯音听觉感受性、幼儿对词的言语听觉也在发展。 7.研究结果表明,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六岁幼儿虽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来判断左、右时仍有困难。许多研究认为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到七八岁后方能掌握。,8.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出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确认识。 9.幼儿的形状知觉逐年发展着。一般地说,小班幼儿已能正确地辨别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班和大班幼儿除以上四种图形外,可以进一步掌握梯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平面图形和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10.幼儿的时间知觉随年龄增长而错误减少,渐趋正确。幼儿时间知觉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 11.幼儿的观察发展表现在观察的有意性、顺序性、细致性、理解性发展上。,12.感知觉发展的策略有活动分区明确、课内课外互动、感知认识要多启发等。 13.观察力发展的策略有让儿童明白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帮助他们产生具体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知觉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观察技能;帮助儿童形成感觉通道的整合,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儿童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观察活动要求直观,能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时总结,及时反馈 。 14 .幼儿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5.幼儿记忆策略的发展指幼儿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归类加工、主观组织、意义编码、形象化)、检索策略发展。 16.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游戏、学习等活动)、培养幼儿意记忆、培养幼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等策略促进幼儿记忆发展。 17.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将想象划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8. 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是: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 19 幼儿的无意想象主要有以下特点: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易受情绪和兴趣影响。 20.心理学界关于创造力较为一致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1.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创造力是有层次的。根据创造力本身从萌发到形成的动态过程,可以将创造力划分为类创造、潜创造、真创造三种层次。,22.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 23.幼儿创造力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 24.创造型儿童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勇敢、甘愿冒险;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车辆押金合同范本
- 演出个人合同范本模板
- 美甲学徒招人合同范本
- 网红物品售卖合同范本
- 货物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溧水位食堂外包协议书
- 2025年人力压迫性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 签了三方协议签了合同
- 行政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智能建造理论与实践 课件 第四章 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
-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解大赛
- 党风监督员培训课件
- 不锈钢电梯门套合同
- 数字孪生简介介绍
- 华为H12-611 V1.0 HCIA-openEuler认证备考试题库及答案(高分刷题版)
-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包头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娱乐场所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 GB/T 18033-2007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