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给排水设计.doc_第1页
某酒店给排水设计.doc_第2页
某酒店给排水设计.doc_第3页
某酒店给排水设计.doc_第4页
某酒店给排水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摘 要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延安某二十五层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建筑排水系统、建筑雨水系统。本建筑地下1层,地上25层,建筑总面积28670m2,地下面积1942.8 m2,地上面积26727.2 m2,总建筑高度94.3m。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水泵房、设备间、发电房等。一层为大堂、商务中心及餐厅、酒吧、茶座,二层为西餐厅及客房,三楼为会议室、健身房、办公室及客房,四八层为客房,九层为客房,十十一层为客房,十二二十五层为客房。市政给水管网常年可资用水压为0.30MPa,经技术经济比较,室内给水系统拟采用竖向分区给水方式。初步拟定该建筑给水系统分三区:下区-13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中区48层,由高位水箱减压供水,下行上给;上区(925层)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下行上给。建筑排水系统设计采用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分别排出的方式即分流制。建筑雨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的排水方式。消火栓给水系统分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的布置范围包括各楼层、消防电梯前室和屋顶检验用。消火栓保护半径为28.52m。建筑内自动喷淋系统的喷头数量较多,根据规范喷头总数大于800个,故需要进行分区。平面分东两侧,西侧低区为18层,高区为928层;东侧低区为13层,高区为48层。关键词: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Abstract 47Abstract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in GuangZhou. The content of my design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building water drainage system, the building storm-water system, the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the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The building with 1 floor underground,25 floors on the ground.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28670m2,and The underground area of 1942.8m2, floor area of 26727.2m2,and Building height of 94.3m. On the ground twenty-five, underground, underground layer of water pump room, equipment room, generator room and other. A layer is a hall, business center and restaurant, bar, cafe, the two layer is a restaurant and rooms on the third floor conference room, gym, office, and guest rooms, four eight layer for guest rooms, nine rooms, ten eleven layer for guest rooms, twelve twenty-five layer for guest room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perennial available pressure to 0.30MPa, through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indoor water supply system adopting vertical zoning of water supply mode. The initial formulation of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Zone -13layer consists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pressure to supply water directly; central48layer, high water pressure by water, down to; area (925layer ) using a water tank water, down to.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system design selects the method which the excrement sewage and the life waste water discharge separately is the separat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rain water system selects the draining water method which ordinary outside drains water.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includes interior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outside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Hydrant arranging range includes every storey, the room in front of fire elevator and roof for check. The hydrant protects a radius of 28.52m.The number of sprinkler heads in the building is about 1600. According to the rules more than 800 total shower nozzle, The plane east sides, on the west side of low18 layer,928layer area; on the eastern side of low13 layer,48layer area.Keywords: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drainage system,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sprinkler system 第二章 各系统设计方案说明目录目录摘 要1Abstract2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说明书6第一章概述61.1工程概况61.2设计任务与内容61.3 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资料6第二章 各系统设计方案说明72.1 给水系统72.1.1 给水方案选择72.1.2给水系统的组成72.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设备的安装72.1.4 给水附件82.2排水系统92.2.1排水方案选择92.2.2 排水系统的组成92.3.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设备的安装92.2.4通气管的设置102.2.5 集水井的设置112.2.6 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112.2.7 化粪池的设计122.2.8 隔油池122.3消防给水系统122.3.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12(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12(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22.3.2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及设备说明132.3.3 消火栓的布置142.3.4 消防管道的布置15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52.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方式及系统组成152.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172.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具体布置形式172.4.4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72.5雨水系统182.5.1雨水系统的组成182.5.2普通外系统18第二部分 各个系统的设计计算19第一章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191.1给水系统分区191.2用水量计算191.3 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201.3.1 管径确定201.3.2 高区水力计算201.3.3 泵的选择26第二章 排水系统设计计算272.1排水方式和分区272.2 排水系统设计272.2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272.3 化粪池设计计算35第三章 消火栓系统设计计算363.1 消防用水量363.2 消火栓间距363.3 消防管道水力计算363.4 消防水泵计算383.3.4消防给水管网管径393.3.5 水泵接合器393.5 消防水箱校核393.6灭火器设计计算39第四章 自喷系统设计计算404.1 喷淋系统分区404.2 设计基本参数404.3 水力计算41第五章 雨水系统设计计算435.1 设计暴雨强度435.2 水力计算43参考文献44结 论45致 谢46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延安某二十五层酒店,建筑总面积28670m2,地下面积1942.8 m2,地上面积26727.2 m2,总建筑高度94.3m。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水泵房、设备间、发电房等。一层为大堂、商务中心及餐厅、酒吧、茶座,二层为西餐厅及客房,三楼为会议室、健身房、办公室及客房,四八层为客房,九层为客房,十十一层为客房,十二二十五层为客房。屋顶设有水箱间和消防水箱间,设两台电梯。该建筑为一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主楼按一级耐火等级,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1.2设计任务与内容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规范,并熟悉规范条文。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3、进行整个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求达到施工图设计要求;具体包括室外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给水(含消防给水、生活给水)设计,建筑排水设计,雨水排水设计,水表、泵和水箱的选型以及设备房的布置。4、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3 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资料(1)该小区位于陕西省,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2)市政给水管网常年提供的工作压力分别是0.3MPa。(3)酒店外给水管道东、南各一条,管径均为DN300mm,可供流量为60L/s=216m3/h,管中心距地面1.0m,允许接管径为DN200 mm。(4)建筑物外有城市排水管道,污水管管径为DN600,埋深为2.4米。第二章 各系统设计方案说明第二章 各系统设计方案说明2.1 给水系统2.1.1 给水方案选择根据原始资料,本建筑的设计高度为94.3m,市政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自用水头为0.303MPa,远不能满足高区生活用水要求。因此,考虑竖向分区。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规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旅馆、医院宜为0.3MPa0.35MPa。将给水系统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考虑充分利用其市政管网的压力,建筑给水系统分三区:下区-13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中区48层,由高位水箱减压供水;上区925层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2.1.2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引入管、接户管、水表节点、入户管、管道系统、给水附件、升压和贮水设备。其中管道系统由干管、立管、支管组成。给水附件指给水管路上装设的各种水龙头及相应的闸阀、止回阀等。升压和贮水设备指水泵、高位水箱、气压装置、贮水池等升压和贮水设备。 2.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设备的安装1 、给水管网布置方式给水管网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该设计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枝状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分为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中分式和环状式,该设计采用下行上给式。2、给水管道布置及敷设1) 给水管道的布置应考虑安全供水、水质不被污染、管道不被破坏、生产不受影响和设备便于维护检修等因素;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不应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设备上方。如配电室、配电设备、仪器仪表上方;3) 给水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风道、烟道橱窗、橱柜、木装修等,不允许穿大小便槽。当立管位于小便槽端部0.5m时在小便槽端部应有建筑隔断措施。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不得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如:预留钢套管、采用可屈挠配件、上方留有足够沉降量等;4) 管道布置时应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向,并与墙、梁、柱平行敷设。给水干管应尽量靠近用水量最大设备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以保证供水可靠,并减少管道转输流量,使大口径管道长度最短,节省管材;5) 给水管道可明设或暗设。暗设时,给水管应敷设与吊顶、技术层、管沟和竖井内。卫生设备支管可敷设在墙内。暗装时应考虑管道及附件的安装、检修可能性,如吊顶留活动检修口,竖井留检修门;6) 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共架或同沟敷设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排水管、冷冻水管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下面;7)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构筑物墙壁时,应采用防水套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应预留洞口并留足沉降量。8) 给水管宜布置成0.003坡度,坡向泄水装置;9) 有结露可能的地方,应采取防结露措施,如吊顶内,卫生间内和一些可能受水影响的设备上方等处。有可能冰冻的地方,应考虑防冻措施;10) 布置管道时在其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见表。需进入检修时的管道井,其工作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6m,管井应每层设外开检修门。11)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应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供水安全。12) 给水引入管,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引入,以缩短管网向不利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网的水头损失。当建筑物不允许间断供水或室内消火栓总数在10个以上时,引入管要设置两条或两条以上,并应由城市管网的不同侧引入,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3、给水设备的安装1)在立管和横管上设闸阀,当d50mm,设闸阀。2)水泵基础应高于地面0.1m,水泵采用自动启动3) 给水管网上应设置阀门:如引入管、水表前后和立管;环状管网分干管、枝状管网的连通管;公共建筑中,从立管接有3个或3个以上的配水管;工艺要求设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管或配水支管。4) 阀门的选择: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球阀;管径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在双向流动和经常启闭管段上,宜采用闸阀或蝶阀,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 2.1.4 给水附件(1) 给水管网上应设置阀门:如引入管、水表前后和立管;环状管网分干管、枝状管网的连通管;公共建筑中,从立管接有3个或3个以上的配水管;工艺要求设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管或配水支管。(2) 阀门的选择: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球阀;管径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在双向流动和经常启闭管段上,宜采用闸阀或蝶阀,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 2.2排水系统2.2.1排水方案选择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有合流制和分流制,该设计采用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分别排出的方式即分流制。粪便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排污管网,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2.2.2 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污废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排水横管、支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通气管道(包括专用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安全通气管)、清通设备(包括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等。以及根据需要设有的污废水的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 2.3.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设备的安装1、排水管道布置与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1) 管道布置合理,排水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2) 排水管道系统内气压稳定,管道系统内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进入室内;(3) 管道及设备的安装必须牢固,避免管道渗漏;(4) 尽可能做到清污分流,为污水综合利用提供有利条件。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1)排水管材采用螺旋消音排水塑料管。(2)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3m,并与给水管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3)当排水管在中间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排水横管相连接时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4)立管宜每2层设1个检查口。在水流转角小于135的横干管上和连接两个以上大便器或连接三个及三个以上排水器具的支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5)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张度不小于500mm的防火套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接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张度不小于300mm的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张度不宜小于200mm;防火套管、防火圈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贯穿部位的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6)排水管道应以最短距离通至室外。排水管道容易堵塞,埋设在室内的管道不宜太长,否则,除清通和检修不便外,还将加大室外管道的埋深。(7) 在层数较多的建筑物内,为防止底层卫生器具因立管底部出现过大正压等原因而造成污水外溢现象,底层的生活污水单独排出。(8) 排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设备振动影响或重物压坏处,因此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若必须穿越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做技术上的特殊处理。(9) 排水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越伸缩缝、沉降缝、若必须穿越时,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因建筑物的伸缩或沉降受到破坏。(10) 污水立管的位置应避免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11) 明装的排水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做平行设置,以保持室内的美观;当建筑物对美观要求较高时,管道可暗装,但要尽量利用建筑物装修使管道隐蔽,这样既经济又美观。根据以上原则,本设计由于建筑物层数较多和建筑性质特点,高区设计524层排水横干管设在设备层顶转换层。排水管道应以明装为主,因其管经较大,有长需清通和维护。明装方式的优点是建筑造价底,但也有不美观和集灰结露等不卫生的缺点,该设计采用部分明装,部分暗装方式。 2.2.4通气管的设置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知下列情况下应设置专用气管:(1) 生活排水立管所承担的卫生器具排水设计流量,当超过表1-9中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时,应设专用通气立管。(2) 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宜设置专用通气立管。表1-1 设有通气管系统的塑料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排水立管管径(mm)排水能力(L/s)仅设伸顶通气有专用通气立管或主通气立管501.2753.0903.81105.410.01257.516.016012.028.0由上知该建筑为高层公用建筑应设专用通气立管,使排水管道中气压波动尽量平稳,防止水封破坏,每根排水立管均设专用通气立管,通气立管顶部设汇合管,在建筑物顶部设四个伸顶通气管。并且专用通气管每隔两层与排水立管相连接,连接处在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处或在检查口以上,污水横支管以下通气管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相连。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小于300mm,并大于最大积雪高度,管顶端应装设风帽。在伸顶通气管出口处得4.0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窗顶0.6m,或引向无门窗的一侧。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顶屋面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0m以上,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考虑防雷装置。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不得与风道和烟道连接。2.2.5 集水井的设置在地下室水泵房和消防电梯井附近设置集水井,消防电梯集水井井底低于电梯井底不小于0.7m。集水井的有效水深取1.2m,保护高度0.3m。井底应坡向吸水坑,坡度不小于0.05,并在井底设冲洗管,利用水泵出水进行冲洗,防止污泥沉淀。2.2.6 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知:在生活排水管道上,应按下列规定设置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1) 塑料排水立管宜每六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建筑物最低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至地(楼)面距离为1.0m,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当立管水平拐弯或有乙字管时,在该层立管拐弯处和乙字管的上部应设检查口。(2) 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且将清扫口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与地面相平。排水横管起点的清扫口与其端部相垂直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0.15m。.(3) 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o的排水横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4) 当排水立管底部或排出管上的清扫口至室外检查井中心的最大长度大于下表的数值时,应在排出管上设清扫口。表1-2 清扫口至室外检查井的最大允许长度管径(mm)5075100100以上最大长度(m)10121520(5) 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1-3 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管道管径(mm)清扫设备种类距离(m)生活废水生活污水5075检查口1512清扫口108100150检查口2015清扫口1510200检查口2520(6) 在管径小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与管道同径;管径等于或大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应采用100mm直径清扫口。并采用450斜三通和450弯头或由2个450弯头组合的管件。(7) 埋地横管上设置检查口时,检查口应设在砖砌的井内。地下室立管上设置检查口时,检查口应设置在立管底部之上。(8) 立管上检查口检查盖应面向便于检查清扫的方位;横干管上的检查口应垂直向上。(9) 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3m,并与给水管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检查井的内径应根据所连接的管道管径、数量和埋设深度确定。井深小于或等于1.0m时,井内径可小于0.7m;井深大于1.0m时,其内径不宜小于0.7m。(注:井深系指盖板顶面至井底的深度,方形检查井的内径指内边长)。(10) 每个卫生间、盥洗间均应设置1个DN50mm规格的地漏,地漏的位置要求地面坡度坡向地漏,地漏箅子面应底于该处地面510mm,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2.2.7 化粪池的设计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本设计化粪池采用矩形,其长、宽、高根据水力计算确定,但深度不得小于1.3m,宽度不得小于0.75m,长度不得小于1.0m。为减少污水和腐化污泥的接触时间,便于清掏污泥,化粪池做成双格。具体型号见计算书。2.2.8 隔油池在厨房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前,应去除污水中的可浮油(占总含油量的65%-70%)本设计采用隔油池进行处理。隔油池设计的控制条件是污水在隔油池内停留的时间和污水在隔油池内水平流速。 2.3消防给水系统本建筑应设有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即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2.3.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高层建筑周围需设立室外消火栓,应保证供应建筑物室外室内两部分消防用水量。按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每个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015L/s,本建筑设置4个室外消火栓布置在四周,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消火栓周围为了给消防队员留有操作场地,同时便于操作,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超过40m。消防车吸水管长度为34m,为了便于消防车直接从消火栓取水,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大于2m。(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根据该综合楼的性质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可知,本建筑为一类建筑,火灾延续时间为3h,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4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室内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5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L/s。2.3.2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及设备说明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由消火栓设备、消防卷盘、减压孔板、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等组成。(1) 消火栓设备室内消火栓设备是由消防转盘、水枪、水带和消火栓组成,水枪的喷嘴口径有13mm、16mm、19mm三种。水带口径有50mm或65mm两种,口径13mm水枪配备直径50mm水带,口径16mm水枪可配置50mm或65mm的水带,口径19mm的水枪配备65mm水带。水带长度一般为15m、20m、25m共三种;水带有麻织和化纤两种。消火栓均采用内扣式接口的球形阀式龙头,并有单出口和双出口之分。双出口消火栓直径为 65mm,单出口消火栓直径为50mm和65mm两种。当每支水枪最小流量小于3L/s时选用直径50mm消火栓和水带;最小流量不低于5L/s时选用65mm消火栓。本设计选用SN65消火栓,水枪喷嘴口径19mm,麻质衬胶水龙带直径65mm,水龙带长度L=25m,水枪充实水柱长度Hm=12m。由于该建筑消防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所以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具体布置见消火栓系统图。(2) 消防卷盘消防卷盘(又称消防水喉)由25mm或32mm小口径室内消火栓、内径不小于19mm的输水胶管,喷嘴口径为6mm、8mm或9mm的小口径开关和转盘配套组成,胶管长度为2040m。本建筑消防卷盘选用型号为SGX24,输水胶管内径19mm、胶管长25m、盘经为868mm,喷嘴口径为8mm,有效射程为15m,工作压力为1MPa,流量为0.2L/s消火栓型号为SN25。整套消防卷盘与消火栓设在一个消防箱内。(3) 减压孔板减压孔板在室内给排水工程中主要用于消除给水龙头和消火栓前的剩余水头,以保证给水系统均衡供水,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中立管上消火栓由于高度不同,其立管底部消火栓口压力最大,当上部消火栓口水压满足消防灭火需要时,则下部栓口压力势必过剩,若开启这类消火栓灭火,其出水量必然过大,将迅速用完消防贮水。另外,随着系统下部消火栓口压力增大,灭火时水枪反作用力随之增大,当水枪反作用力超过15kg时,消防队员就难以掌握水枪对准着火点,影响灭火效果。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大于0.50MPa时,消火栓处应设置减压装置,一般在消火栓前设置减压孔板,以消除各消火栓口剩余水压。(5)高位水箱高位消防水箱。指符合规范要求的静压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的水箱,利用重力自流供水,设置在建筑的最高处,静压不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时,应设增压稳压设施。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必须设置消防水箱,系统平时仅能满足消防水压而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发生火灾时,通过启动消防水泵提供灭火用水量(4) 水泵接合器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中均应设置室外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是连接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加压的装置。水泵接合器应与室内环状管网连接,其连接点应尽量远离消防水泵出水管与室内环状管网的连接点。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本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40L/s,一个水泵接合器负荷流量为1015L/s,故选用3个水泵接合器。型号为地上式SQ150,公称直径DN150,公称压力1.6MPa,进水口为内扣式80mm80mm。在连接水泵接合器管段上设止回阀、安全阀、闸阀和泄水阀。(5) 消火栓水泵消火栓泵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的设置,火灾时启动,用以保证消防所需的压力和水量。本建筑消火栓水泵采用XBD9.5/45-1506型消火栓泵两台,其参数为Q=45L/s,H=100m, 电机功率为75kW,转速1480r/min,效率78%,水泵基础为LBH=1271mm710mm820m,一用一备。两台泵的基本性能及工作能力完全相同,每台水泵都有独立的吸水管。水泵扬程在满足消防用水量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最不利点消防设备所需水压。消防水泵采用真空泵抽气吸水,其吸水管上装设阀门,出水管上装设实验用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DN100的放水阀门。吸水管设有向水泵上升的坡度,坡度为0.01。其大小头为偏心大小头,设计这个的目的是不让吸水管积气,以免形成气囊而影响过水能力。2.3.3 消火栓的布置消火栓的合理布置,直接关系到扑救火灾的效果。因此,高层建筑的各层包括和主体间相连的附属建筑均应合理设置消火栓。(1)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各层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每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2) 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楼内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且应保证同层内任何部位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3) 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应根据建筑物层高和选定的水枪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试验消火栓。(4) 室内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宜为1.10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垂直。室内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2.3.4 消防管道的布置(1)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1) 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2)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保证供水干管和每条竖管都能双向供水。3) 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4) 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流量计算确定。5) 高层建筑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6) 当高层建筑内同时设有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时,应将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开设置。7)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阀门应经常处于开启状态,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2)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独立构成环状管网。其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并宜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本建筑室外给水管网独立成环,管径采用DN3000,从东南侧市政管网引入两条DN300给水管。环网应用阀门分成独立工作的两段,使在某根引入管或市政管网故障维修时,通过阀门操作,其余引入管均仍能保证消防供水。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方式及系统组成自动喷淋系统的初期供水由高位水箱直接供给,后期由水泵加压阀向各区分别供水。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一般由闭式喷头、管网、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水流警铃、延迟器、末端试水装置、自动排气阀、探测器、加压装置等组成。(1) 闭式喷头闭式喷头是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关键组件,它通过热敏释放机构的动作而喷水,喷头由热敏感元件、喷水口、溅水盘和支架组成。除厨房的烧烤、蒸煮等部位采用930C级喷头外,其余均采用680C级喷头;地下车库采用直立型喷头,其余均采用吊式喷头。(2) 湿式报警阀湿式报警阀安装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立管上,本设计选择导阀型湿式报警阀。湿式报警阀是一种直立式的单向阀。圆形铸铁阀体外壳的内部,装配圆形阀片,阀片中央有导杆,致使阀片能上下移动,在外壳阀座内,开有环形槽,由细管与声号涡轮连接,借水力冲击,敲击火警声号铃,发出火警声号。为了检查阀片的作用,装配有两个压力表,一个压力表检查总干管内的压力,另一个压力表检查配水干管内的压力。其工作原理如下:湿式报警阀平时阀瓣前后水压相等(水通过导向管中的水压平衡小孔,保持阀瓣前后水压平衡)。由于阀瓣的自重和阀瓣前后所受水的总压力不同,阀瓣处于关闭状态(阀瓣上面的总压力大于阀芯下面的总压力)。发生火灾时,闭式喷头喷水,由于水压平衡小孔来不及补水,报警阀上面的水压下降,此时阀瓣前水压大于瓣后水压,于是阀瓣开启,向立管及管网供水,同时水沿着报警阀的环形槽进入延迟器、压力开关及水力警铃等设施,发出火警信号并启动消防水泵。报警阀设在易操作的地方,每一湿式报警阀组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报警阀距地面设计高度为1.1m,其后配水管上禁止设置任何阀门,且工作压力不能大于1.2MPa。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最低喷头之间的高程小于50m。(3) 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是一种监测器,用它来监测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减少失败率,提高系统灭火能力。当喷头喷水时,管道中的水产生流动,引起桨片随水流而动作,接通延时电路,大约2030s,继电器触点吸合,向消防控制室发出电信号,或自动开泵,水流指示器安装在喷水管网的每层水平分支管上,可以直接报知建筑物的哪一层闭式喷头已开启喷水。水流指示器型号规格见表1-4所示。为了便于检修分区管网和保证供水安全,水流指示器前设计装设了信号阀,其信号线与消防控制室相连,在消防控制室可以监视信号阀启闭状态,防止维修后忘记将其打开。(4) 水力警铃水力警铃是一个机械装置,当自动喷水系统动作时,流经信号管的水,通过叶轮驱动铃捶击铃报警。水力警铃与报警阀配套使用。水力警铃与报警阀组连接的管道采用管径为20mm的镀锌钢管,总长度小于20m,工作压力大于0.05MPa。电动报警器不得代替水力警铃。压力开关垂直安装在延迟器后,水力警铃入口前的管道上。在水力警铃报警的同时,警铃管道水压升高使压力开关的触点接通,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和启动消防水泵。(5) 延迟器本设计设置了延迟器防误报警设施。延迟器安装在报警阀与水力警铃之间的信号管道上,是一个罐式容器,用以防止由于水压突然发生变化、水源发生水锤而引起水力警铃的误动作。当发生水锤现象时,报警阀往往会发出短暂开启或局部渗漏而引起水力警铃动作,此时,若使水流先进入延迟器,只有当水流充满延迟器后才能进入水力警铃。如果由于水锤现象而使报警阀开启,则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延迟器容纳了报警阀误动作的水流,从而避免了水力警铃的误动作。只有当火灾真正发生时,喷头和报警阀相继打开,水流源源不断地大量流入延迟器,经30s左右充满整个容器,然后冲入水力警铃准确的发出火警信号。(6) 末端试水装置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组成。为了检验系统地可靠性,测试系统能否在开放一只喷头的最不利条件下可靠报警并正常启动,在每个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计设置了直径为25mm试水阀。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等于同楼层内的最小流量系数喷头。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末端试水装置测试的内容,包括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的动作是否正常,配水管道是否畅通,以及最不利点处的喷头工作压力等。建筑物每层均布置了玻璃球喷头、水流指示器。喷头布置形式以正方形、矩形为主,喷头动作温度为68。每个报警阀组包括报警阀,压力开关,延时器,水力警铃,泄水装置等部件。喷淋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2.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1)管道采用无缝钢管。(2)吊架和支管位置以不妨碍喷头喷水为原则。吊架离喷头的距离应大于0.3m,距末端喷头距离小于0.7m。(3)报警阀设地面1.2m 处,且便于管理的地方,警铃应靠近报警阀安装,水平距离不超过15m,垂直距离不超过2m。2.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具体布置形式本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于该建筑为中度危险等级一级,喷头大于800个,故需要进行分区。喷头距墙不小于0.5m,且不大于1.8m。自喷系统消防用水量为16L/s,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设计火灾延续时间为1h,喷头作用压力为0.1MPa,最不利点喷头工作水压为0.05MPa。该系统设4组湿式报警阀,报警阀设在地下一层,报警阀后的管网为支状,共设四条自动喷水立管,每层每个与立管连接的配水支管上均设水流指示器,其开闭信号均能传到消防控制中心。能够在火灾发生后自动喷水灭火,并发出火灾报警,对及时扑灭火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两台自动喷洒水泵,一用一备,管网设两组水泵接合器。系统有贮水池自动喷洒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各层均设末端试压装置,废水排入废水管道。火灾初期10min消防水量有屋顶水箱供应,火灾10min后消防用水有湿式报警阀延时器后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消防水泵供应。2.4.4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压力平时由高位消防水箱或稳压装置维持,水通过湿式报警阀导向杆中的水压平衡小孔保持阀板前后水压平衡,由于阀芯的自重和阀芯前后所受水的总压力不同,阀芯处于关闭状态(阀芯上面的总压力大于阀芯下面的总压力)。发生火灾时,高温火焰或高温气流使闭式喷头的热敏感元件炸裂或熔化脱落,喷水灭火。此时,管网中的水由静止变为流动,则水流指示器就被感应送出电信号。在报警控制器上指标某一区域已在喷水,持续喷水造成湿式报警阀的上部水压低于下部水压,原来处于关闭状态的阀片自动开启。此时,压力水通过湿式报警阀,流向干管和配水管,同时水进入延时器,继而压力开关动作、水力警铃发出火警声号。此外,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或根据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的信号,控制器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向管网加压供水,达到持续自动喷水灭火的目的。2.5雨水系统2.5.1雨水系统的组成屋面雨水排水,采用雨水斗外排水的方式,排水管选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选用87式,单斗布置。雨水通过雨水斗、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及埋地横管等,在地下层排出室外,接入市政雨水排水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普通外排水系统、天沟外排水和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是直接通过立管将雨水排到室外雨水道或排水明渠中去;内排水系统是利用室内雨水管道系统,将雨水排到室外雨水管道中去。根据该设计建筑的结构型式、气候条件及生产工艺要求,本着经济又安全的原则,该设计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2.5.2普通外系统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者雨水口。第一章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第二部分 各个系统的设计计算第一章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1.1给水系统分区室内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供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和水泵及高位水箱两种供水方式相结合。为了避免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本系统在地下层设置水池。由生活给水泵从水池抽水至各用水点。给水系统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供水,低区为一层至三层,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为四层至八,由高位水箱减压后供水,高区为九层至二十五层由水泵和水箱供水。1.2用水量计算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计算低区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表1-1 低区生活用水量计算表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办公楼50.00L/人班108.01.200.500.070.06会议厅8.00L/座位次2404.01.301.920.620.48宾馆客房(旅客)300.00L/床d9624.02.2028.802.641.20餐饮业(中餐酒楼)50.00L/顾客次30010.01.3015.001.951.50健身中心40.00L/人次1008.01.304.000.650.50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5.020.590.37合计55.246.534.12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