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案例_第1页
新员工培训案例_第2页
新员工培训案例_第3页
新员工培训案例_第4页
新员工培训案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新员工培训案例 新员工培训案例 企业内训是否是一个企业真正所需 ?企业培训的意义与目标何在 ?请看下面的案例分析。 王明所任职的公司是一间医疗器械公司,公司成立有二十几年的背景,但近几年由于市埸竞争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市埸份额在不断萎缩,特别是在 2014 年底曾经全体员工遣散,这在整个行业内曾引发了 ” 地震 ” ,人员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了,公司在行业的声誉也是受到空前的损害,这在我以后的人才招聘过程中是深有感触的,与猎头公司接触的过程中,猎头公司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随着与候选人的接触,候选人一听,掌握 的信息真是比内部员工还清楚与全面。 面对这种情况,于是王明与新上任的 了充分沟通,尤其是在公司人才战略方面,仔细分析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后, 全赞同。王明提出:(1)公司没有薪酬福利政策 (2)公司直线经理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3)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须建立 (4)公司的企业文化需有新鲜有机物进入。 完王明的陈述后很高兴,表明同意并全力支持。就这样,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图有了大致方向。 接下来,摆在王明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直接出人力 资源管理政策,由 准后发布执行 ;另一条路就是通过项目或活动引出相关政策。 2 / 5 通过仔细分析后,王明认为,公司虽然拥有外资背景,但外资方仅是提供技术支持,根本没有加入进行企业管理,所以说公司归到底还是国有企业背景,虽然公司曾全体人员遣散过,但现在公司员工 80%以上属于老员工,思想都不是很稳定。外来的和尚虽然好念经,但这仅是一句空话,因为只有融入了,大部分人接受你了,你的经才会有人来听,听了听不进去反而只会造成危害而无一益处,在读 ,老师也讲过 ”与 ”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听 见且听进去了 ;后者仅是听到。举个例子来说,有十个人都在开会,但有些与会者却是没听见,因为主持人问他问题时,他是哑口无言,也就是说政策很容易写,但执行力度要高的话,还必须每个人都能 ”。 决定怎么做了,就立即付诸实施。 恰巧,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校园招聘会,主办方很客气,邀请公司参加,这可是一个好机会,王明立即与行了汇报, 意参加,因为人才引进是当务之急。王明还记得 2014 年 11 月 21 日起了个大早,那天的空气非常清新,这是王明第二次进入了清华大学校园了,两次都是招 聘。 西门子,非利浦。等世界知名企业相继铺开自己的摊位,王明不管这些,依然与同事一起将主办方帮做好的海报摆好,将公司书面介绍的小册子小心地摆在桌面上,3 / 5 又离开摊位仔细地从不同角度观察了公司摊位,对不合适的摆放进行了调整,王明还特地带了电脑播放公司的 然这个版本的 是几年做的了,但王明很满足。 一切准备好后,只欠东风了。 学生不少,但来投简历的不多。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也许学生认真读了公司介绍,人渐渐多了起来,离开摊位时,王明手中已有近六十份简历了。 回来的路上,王明与同事就开始了约合适的学生来公司,共计 28 人接到了王明的通知,并与候选人约定,公司将于 23 日的下午 13: 00 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去车接。 半个月进行了三轮面试,共向 10名学生发放了 接下来是关于学生的培养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认为像往年一样直接分配至部门就行了。二是认为需要进行部门轮调 (学生的试用期四个月,分两个阶段,前两个月在人力资源部,后两个月进行部门实习 。 最终 持了第二种声音, 自外资企业,他知道这样做的长远目的。 王明设计了一个课程表,横向是学生实习的时间表,纵向是学生晚上需要听课的时间表。学生是 2014 年 2 月 18日起开始来公司实习,因此在 2 月 10 前,王明就先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沟通,同时获得了直线经理的支持。授课老师来自各个部门,有总监,经理,也有工程师,技术员。不同层4 / 5 次的员工均来授课,最终实现 ” 人人是学生,人人是老师 ”的长远目标。 课程共有 32 门,培训讲义也有了 32 份,有电子档也有书面,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 理,产品技术与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商务管理,质量管理, 5S 管理,材料管理等,学生们获得了重视,通过学生的感言足可体现,他们认为,公司如此安排是很重视他们的,因为公司是在将他们作为未来的技术骨干来培养的,他们能体验到,这样的培训虽然表面上有些 ” 虚 ” ,但实际上他们获得了与不同部门沟通的语言,他们认识了不同部门的同事,了解了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比如说,知道了公司的费用报销流程,知道了仓库管理的不少事,王明很高兴,因为这几个月的培训有了效果。 再来听听一些反面声音,也有此员工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因为这样培养大 学生不值得,因为他们迟早会走的。 我们也可来想想,不同的声音也反应了不同的管理理念。 人才的培训需要投入,这一点大家都有一致观点。但如何理解 ” 投入 ” 呢 ?培训的投资,相对员工来讲,意谓着知识的积累,在工作期间肯定要用于工作,公司的培训投资自会有培训效果的出现 ;相对公司来讲,意谓着资源的回收。 从现在人才市埸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人才在考虑是否更换工作时,都会优先考虑未来雇5 / 5 主是否能提供好的培训机会,在不少世界五百强企业,它们恰恰以培训机会来吸引合适的候选人,如到美 国总部进行免费学习半年,出外培训费用每年固定有,而且规定员工必须花完。这怎不让人动心 ? 有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问,我要的是 ” 效果 ”! 不是过程。试想,所有的效果都是孕育在过程中,同时过程也正是体现了效果,什么是 ” 虚 ”? 什么是 ” 实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一个人角度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