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学科大类 2013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 验 报 告(基本实验三:检测技术基本实验)姓 名 刘 洋 学 号U201312013 专业班号 1308 姓 名 汪显康 学 号U201312012 专业班号 1308 姓 名 熊永新 学 号U201312008 专业班号 1308 指导教师 徐雁 日 期 2016年4月 实验成绩 评 阅 人 29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写)实验分值评分22-1 相敏检波器1022-2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检测1022-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22-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4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23 超声波传感器距离测量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实验二十二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 实验目的1. 理解相敏检波工作原理;2. 掌握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检测及零残电压补偿的方法和原理;3. 学习差动变压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二、 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电压经过放大器会使放大器末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关系,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1. 造成零点残余电压的主要原因是:1) 一组两个传感器不完全对称,例如几何尺寸不对称、电气参数不对称及磁路参数不对称;2) 供电电源中有高次谐波分量,而电桥只能对基波分量较好的平衡;3) 供电电源很好但磁路本身存在非线性,如导磁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使B中产生三次谐波分量。2. 减少零点残余电压的办法有:1) 从设计和工艺制作上尽量保证线路和磁路的对程;2) 采用相敏检波电路;3) 用补偿电路。3. 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图22-1 相敏检波器原理图相敏检波电路如图所示,图中1 为输入信号端,2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3 为输出端。4 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5、6为整形电路将正弦信号转换成的方波信号,使相敏检波器中的电子开关正常工作。当2 、4 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差动放大器的作用使D 和J 处于开关状态,从而把1 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成半波整流信号。三、 实验设备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电压表、示波器、测微仪。四、 实验步骤1. 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1) 调节音频振荡器输出频率为5KHZ,输出幅值为2V,将音频振荡器0端接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1,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20V。相敏检波器的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2分别接0 , 180 ,使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和交流参考电压分别同相或者反相,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相敏检测器输出端3的波形变化和电压表电压值的变化(2) 注意:此时差动放大器的增益要比较小,稍有增益即可,示波器的“触发”方式要选择正确。可以看出,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和开关信号反相时,输出为正极性的全波整流信号,电压表只是正极性方向最大值,反之,则输出负极性的全波整流波形,电压表指示负极性的最大值。(3) 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相敏检测器插口5 、6 的波形2. 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图22-2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电路原理图(1) 按上图接线,差动变压器初级线圈必须从音频振荡器 LV 端功率输出;(2) 音频振荡器输出频率 5KHz,输出值 VP-P 值 2V;(3) 用手提变压器磁芯,观察示波器第二通道的波形是否能过零翻转,以判断两个次级线 圈的联接方式,如不能过零翻转,则需改变两个次级线圈的串接端,使两个次级线圈反向串联。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图22-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补偿实验接线(1) 根据上图接线,差动放大器增益调到最大,音频LV端输出VP-P值2V,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使示波器二通道波形不失真;(2) 调节测微仪带动衔铁在线圈中运动,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调整电桥网络WDWA电位器,使输出更趋减小;(3) 提高示波器第二通道灵敏度,将零残电压波形与激励电压波形比较,观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说明经过补偿后的零残电压主要是什么分量(直流、三次谐波)。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图22-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电路图(1) 按上图接线,差动放大器增益适度,音频振荡器Lv端输出5KHZ,VP-P值2V;(2) 调节电桥WD、WA 电位器,移相器,调节测微头带动衔铁改变其在线圈中的位置,使系统输出为零;(3) 旋动测微头使衔铁在线圈中上、下有一个较大的位移,用电压表和示波器观察系统输出是否正负对称。如不对称则需反复调节衔铁位置和电桥、移相器,做到正负输出对称。注意:示波器CH1、CH2 通道分别接入相敏检波器1、2 端口,用手将衔铁位置压到最低,调节电桥、移相器,当CH1、CH2所观察到的波形正好同相或反相时,则系统输出可做到正负对称;(4) 旋动测微仪,带动衔铁向上5mm,向下5mm 位移,每旋一周(0.5mm)记录一电压值并填入表格。五、 实验数据和分析1. 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1) 0度同相时相敏检波器输出电压波形(Vpp=4.20)图22-5 正极性全波整流信号分析:0时,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和交流参考信号同相,CH2为3端口输出,输出为正极性的全波整流信号。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输出是一个全波整流的图形。(2) 180度反相时相敏检波器输出电压波形(Vpp=-1.74V)图22-6 负极性全波整流信号分析:180时,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和交流参考信号反相,CH2为3端口输出,输出为负极性的全波整流信号,波形不规则的原因:可能是MOS管导通带来的脉冲冲击。(3) 0度同相时相敏检波器、的波形图22-7 0度同相时相敏检波器、的波形(4) 180度同相时相敏检波器、的波形图22-8 180度同相时相敏检波器、的波形分析:信号经相敏检波器中整形电路作用后,输入的正弦波被转换成方波(5端输出),又经二极管整流后变成负方波。2. 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 过零翻转前,输入输出同相位图22-9 过零翻转前波形(2) 过零翻转时,输入输出即将反相位图22-10 过零翻转时波形(3) 过零翻转后,输入输出反相位图22-11 过零翻转后波形分析:做过零翻转的实验时要注意差动变压器铁芯的初始位置,当无论如何位移输出电压不能过零翻转时,不一定是由变压器两线圈同名端接反造成,可能是由铁芯初始位置太高或太低造成,实验前要注意调整。下图为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特性曲线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图22-12 补偿后零点残余电压波形分析:根据图中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在调节衔铁与二次绕组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输入输出相位差发生改变,变为反相。第二通道过零时的波形,此时有零点残余电压,幅值不为零,只是幅值很小。零点残余电压表现在电桥预平衡时,无法实现平衡,最后总要存在某个输出值U。实验中可以测量到零点残余电压约为26mv。需要进行零点残余电压补偿。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表22-1 位移与电压对应关系表位移/mm00.511.522.533.544.55电压测量值/V0.0010.0070.0140.0210.0270.0340.0410.0470.0540.060.067电压理论值/V0.00120.007750.01430.020850.02740.033950.04050.047050.05360.060150.0667/V0.00020.000750.00030.000150.0004-5E-050.00055E-050.00040.000150.0003位移/mm-0.5-1-1.5-2-2.5-3-3.5-4-4.5-5电压测量值/V-0.005-0.012-0.019-0.025-0.032-0.038-0.045-0.05-0.057-0.064电压理论值/V-0.00535-0.0119-0.01845-0.025-0.03155-0.0381-0.04465-0.0512-0.05775-0.0643/V0.000351E-040.0005500.000450.00010.000350.00120.000750.0003位移为0mm时,旋动测微仪在15mm处。分析:作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的U-X曲线:图22-13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的U-X曲线线性拟合直线方程:y=0.0131x+0.0012.灵敏度:k=y/x=0.0131.非线性度: =mYFS=0.000750.067-(-0.064)*100%=0.57%差动变压器是一种互感式的变压器传感器,在差动变压器的特性曲线中,零点残余电压是差动放大器的一个特性,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对灵敏度的提高以及线性化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零点电压的补偿,可以的得到较为理想的特性曲线,得到很好的灵敏度。六、 思考题1. 为什么在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中电路中要加移相器?作用是什么?答:根据相敏检波器的原理,当两个输入端的相位刚好相同或者相反(即相差180)时,输出为正极性(或者负极性)全波整流信号,电压表才能只是正极性最大值(或者负极性最大值)。所以在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电路中加入移相器,作用是保证2端输入的参考交流电压与1端输入的电压同相或反相,从而使系统输出可以做到正负对称。2.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的含义,为什么要标定?答: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主要是指确定其输入输出关系以及静态特性指标。具体的作用如下:1) 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本实验中标定为差动变压器的灵敏度;2) 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3) 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4) 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故差动变压器的标定即为给该仪器的表盘标刻度,使差动的位移与刻度盘上的标值一一对应,从而能通过读值来确定测量量。七、 实验小结 实验二十二相对而言属于比较基础的实验操作,其具体内容也简单易懂,于是我们小组也是十分迅速的完成了实验。但很快我们发现,在做标定实验时,我们小组的数据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反而在距离调节较大时出现了电压值相差不大的现象。经过分析和检查,最后确定是我们没有注意增益过大从而导致饱和的问题,当增益过大是,调节距离到较大值,此时系统已不在线性区。自然没办法使电压大小随距离线性变化。将增益调小之后,就可以保证在位移范围内系统输入输出保持线性。这样小小的细节就会造成我们实验结果上的大大不同,我也从这次的差错找错中学会了要耐心细心。实验二十三 超声波传感器距离测量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具体运用,掌握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的工作原理;2. 掌握超声测距的电路设计和计算方法。二、 实验原理1. 超声波测距工作原理超声波发生器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工作的,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体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体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超声波发生器不断地发射出40kHz超声波,当遇到障碍物时反射,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的信号,通过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可求出距离。计算距离公式为S=Ct2式中,C为超声波波速;t为接收器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与温度有关,声波传输速率为C=C021+T273(ms)式中,T为绝对温度;C0=331.4m/s。表23-1列出了几种不同温度下的声速。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认为声速是基本不变的,一般认为C为常数340m/s。如果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声速确定后,只要测得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即可求得距离。这就是超声波测距仪的原理。表23-1 声速与温度关系表温度/-30-20-100102030100声速/(m/s)3133193253233383443493862. 超声波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设计实验提供的T/R40系列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工作的传感器,通常又称为换能器。T/R40系列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从两个引脚输入40kHz的脉冲信号,通过其内部的陶瓷片激励器和谐振片转换成机械振动能量,经锥形辐射口将振动信号向外发射。接收端收到40kHz的反射信号,使谐振片产生谐振,通过内部转换输出一组信号。超声波发射器 T40-16 的电路工作电压为9V,工作电流为4050mA,发射超声波信号大于8m。40kHz 多谐振荡电路可由LM555 时基电路及外围元件构成,通过调节电阻器阻值,可以改变振荡频率。超声波接收器R40-16 谐振频率40kHz,经R40-16 选频后,将40kHz以外的干扰信号衰减,只有谐振于40kHz 的有用信号被接收。通过设计放大电路将超声波接收器R40-16 端信号放大并进行距离测量。3. T/R40-16 器件参数T/R40-16 器件参数由表可知,T/R40-16 的中心频率为40kHz1.0Hz,这要求振荡电路产生的频率稳定度较高。接收敏感度-74dB,即R40-16 接收信号最小为R40-16 发射信号的0.0002 倍,这对接收电路的增益提出要求。若发射电路采用9V 供电,接收电路的增益应大致在100 倍到1000倍之间。三、 实验设备1. 超声波传感器(T为发射器,R为接收器);2. 检测技术通用实验板;3. 示波器;4.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四、 实验方案1. 40kHz多谐振荡电路按图23-1搭建40kHz多谐振荡电路,输出端接超声波传感器发射器T,其中各元件参数图中已标明,设计过程另作说明。图23-1 多谐振荡电路原理图(1) 5端悬空,通过10nF电容接地,抑制旁路高频干扰;(2) 三极管截止,7为高电位时,Vcc通过R1、R2给C充电,2、6点电位大于23Vcc后,u0=0;(3) u0=0,T导通,7为地位,电容C通过R2放电,2、6点电位将至13Vcc后,u0=1;(4) 参数设计:充电过程,u0=1,T1=0.7(R1+R2)C;放电过程,u0=0,T2=0.7R2C;要求f=40kHz,T1+T2=140k=0.7R1+2R2C=2.5*10-5s;取R1=400,C=10nF,则R2=3.371k,R2取10k电位器以便准确得到40kHz的震荡波形。2. 放大电路按图23-2搭建放大电路原理图,输入端接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器R,其中各元件参数图中已标明,设计过程另作说明。图23-2 放大电路图查阅资料知R40-16的接收灵敏度-70dB,设衰减倍数为K,则20lgK=-70K=0.000316需放大的信号ui=9*0.000316=0.00285V取放大倍数400倍时,有uo=0.00285*400=1.138V放大倍数(-R2R1)*(-R4R3)=400取R1=R3=1k,R2=20k ,R4为40k电位器。3. 实验步骤(1) 按图23-1、图23-2搭建多谐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2) 观察振荡方波波形输出是否正确,调节多谐振荡电路的电位器使其输出方波的频率为40kHz;(3) 将接收器与发射器相对放置并有适当的间距,观察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的输出信号,调节放大电路的电位器使输出信号具有合适的幅值;(4) 固定发射器不动,缓慢移动接收器使其远离发射器1cm,观察输出信号,记录输出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移动的时间t,重复10次;(5) 固定发射器不动,缓慢移动接收器使其靠近发射器1cm,观察输出信号,记录输出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移动的时间t,重复10次;(6) 对数据进行分析,x=v*t。五、 实验数据和分析1. 实验过程现场接线图受到现场实验设备的限制,我们小组没有选择传统的超声测距的方式(反射式s=0.5vt),而是选择在两块实验班的两端装设超声传感器,通过移动实验板的距离实现改变两超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通过增量计算法,逐步增加两块板子实验的距离,步进长度为1cm,通过观察实验波形的基准点移动的时基,计算出增加的距离,通过累计增加的距离得到实际距离。表23-1 声速与温度关系表温度/-30-20-100102030100声速/(m/s)3133193253233383443493862. 振荡方波产生图23-3 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方波3. 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以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记x=0。(1) x=0图23-4 x=0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4 x=0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2) x=1图23-5 x=1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5 x=1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3) x=2图23-6 x=2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6 x=2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4) x=3图23-7 x=3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7 x=3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5) x=4图23-8 x=4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8 x=4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6) x=5图23-9 x=5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9 x=5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7) x=6图23-10 x=6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10 x=6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8) x=7图23-11 x=7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11 x=7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9) x=8图23-12 x=8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正行程)图23-12 x=8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反行程)(10) x=9图23-13 x=9位置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对位置4. 数据表23-2 数据记录表格X差值分布表x/cm1 2 3 4 5 6 7 8 9 t1/s31.60 32.00 24.40 29.20 31.20 29.20 28.40 28.80 28.40 t2/s29.20 28.00 26.00 30.40 27.60 30.80 28.40 28.80 28.40 x测正1.0871.1000.8391.0041.07321.00440.97690.99070.9769x测反1.0040.9630.8941.0450.94941.05950.97690.99070.9769正向x/cm1.0872.1873.0274.0315.10496.10947.08648.07719.0540反向x/cm1.0872.1743.1374.0315.07746.02687.08648.06339.0540平均值/cm1.0451.0320.8661.0251.011361.0320.976960.990720.97696迟滞/cm0.0820.137-0.05-0.040.1238-0.055000实际拟合值/cm1.0452.0772.9443.9694.981126.013126.990087.98088.95776理论x=1cm,测量x=t*v。作出x分布曲线如下:图23-14 x测量值分布曲线图分析:最大绝对误差m=1.1932-1=0.1932,最大相对误差m(cm)1cm*100=19.32。实验中由于发射波形无法稳定,接受波形的移动过程无法准确观察到,因此我组采用了观察接受波形和发射波形相对变化的方法得出移动1cm对应的t,受距离测量不准、t读数不准等影响,实验误差较大。但由图23-14可以看出,实验达到了超声波测距的目的,并能在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鞋店全年促销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桥梁砌体施工方案(3篇)
- 仙居员工拓展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河床栏杆维修施工方案(3篇)
- 新年摄影楼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叠合池施工方案(3篇)
- 装修装饰专项施工方案(3篇)
- 消防温泉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女神节烧烤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考题及答案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GB/T 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4604-2006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 GB/T 30790.4-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4部分:表面类型和表面处理
- Fanuc系统宏程序教程
- 药物竹罐临床应用课件
- 2022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计量检定员考试题库计量基础知识
- T∕CTSS 24-2021 烘青栗香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