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doc_第1页
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doc_第2页
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doc_第3页
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doc_第4页
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万件成衣及6000万米拉链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浙江冶金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二年十二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浙江省龙游县龙游工业园区A72工业地块,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东侧为兴北路,隔路往东为空地(规划工业用地);南侧为华飞色纺;西侧为702县道,隔路往西为牛岗村;北侧为空地(规划工业用地)。距离项目最近点的敏感距离西侧厂界约20m处。图1.11项目地理位置本 项 目兴北路县道702牛岗村华飞色纺噪声监测点20m图1.1-2 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及噪声监测布点1.1.2 建设背景杭州创发拉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拉链生产,主品牌为ABS牌拉链系列产品,包括有金属、塑钢、尼龙三大系列共100多种品种。随着服装及拉链市场需求的增加,杭州创发拉链有限公司现有产能已经饱和,不能满足、甚至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从发展的角度出发,2011年杭州创发注册成立了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选址浙江龙游工业园区,投资5500万元,征用园区内A72工业地块土地,新建厂房并购置相关配套设备,实施年产200万件成衣及6000万米拉链生产线项目。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项目总征用地约20000m2,范围内规划建造三幢生产厂房,一幢物料仓库,一幢综合楼,以及其他公用附属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9284m2。具体工程组成见表3.2 -1。表1.2 -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类别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厂房一服装生产车间6层,建筑面积14400m2厂房二物料仓库6层,建筑面积8760m2厂房三拉链生产车间6层,建筑面积9630m2公用工程给水工程/使用新鲜自来水,管网供应排水工程废水收集系统、清净下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园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接纳供热工程蒸汽管网由园区内热电厂提供蒸汽供电工程/由园区电网提供环保工程废水分质处理处理设施及标准排放口;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隔声降噪措施;固废暂存场所及保护设施废水处理达到龙环2011 11号文件确定的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送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废气处理达到GB9078-1996、GB16297-1996标准;厂界噪声满足GB12348-2008的3类功能区标准;固废暂存满足GB18597-2001、GB18599-2001、浙环发200976号。辅助工程综合楼办公、展示、会议8层,建筑面积6048m2辅助用房物料仓库1层,建筑面积370m2配电房配电柜1层,建筑面积76 m21.2.2 生产工艺(1)成衣生产本项目的服装设计采用3D光学扫描制版,在原料布上进行打样,自动裁剪机裁剪下料,后由自动缝纫机将布料进行缝合,然后做拷边、钉扣等处理,即制成型服装。再根据客户需求,对部分服装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后过水洗涤。过水后的服装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甩干,之后再放入烘干机内烘干,烘干机采用厂区蒸汽作为热源,烘干温度约70,烘干时间约1h。最后,服装经整烫机整烫平整、折叠整齐后即可包装入库。服装水洗简述:目前国内采用较普遍的成衣水洗方式主要有普通水洗、石洗、酵素洗、砂洗、化学洗(加强碱助剂)、漂洗和破坏洗,水洗方式根据产品和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根据不同服装面料加入相应的的水洗助剂(洗涤剂、柔软剂、大苏打、纯碱、BT酵素等),并通入蒸汽控制不同的洗涤温度(常温60),在水洗过程中,通过各类水洗助剂的化学性质对服装面料起到柔软和洗涤作用。(2)塑料系列拉链生产外购的涤纶丝在自动织带机上编制成带,构成拉链的两侧外缘,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染色,染色工序外送合作单位完成,不在本项目场地内进行,染色后的外缘送入全自动注塑成型机上进行注塑长码,之后进行自动化除齿定寸工序,得到成型拉链,之后在全自动超声波机上进行贴胶以牢固边缘,贴好胶后进行叉口的注塑成型,在全自动方块插销机上安装好拉链的下端部件,穿头工作在自动化穿头机上完成,拉头系自行生产,材质为锌合金,最后在拉链在全自动切断机上切断后,即得到成品注塑拉链。(3)尼龙系列拉链生产外购的涤纶丝在自动织带机上编制成带,构成拉链的两侧外缘,尼龙丝在绳索上缠绕成型,得到尼龙拉链齿,之后在全自动缝合机上将拉链齿与外缘进行缝合,得到的拉链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染色,染色工序由合作单位完成,不在本项目场地内进行,染色后的拉链在自动化定寸除齿机上完成定寸工序,之后在全自动超声波机上进行贴布工序,后送至全自动冲孔机进行冲孔,完成叉口的成型,接着在全自动方块插销机上安装好拉链的下端部件,最后的穿头工作在自动化穿头机上完成,拉头系自行生产,材质按客户需求而定,拉链在全自动切断机上切断后,即得到成品尼龙拉链。(4)金属系列拉链生产外购的涤纶丝在自动织带机上编织成带,构成拉链的两侧外缘丝带,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染色,染色工序外协,由合作单位完成,不在本项目场地内进行,染色后的外缘丝带在全自动植齿机上进行植齿,后送至磨光机处进行机械磨光处理,以去除拉链金属齿的锈蚀以及表面毛刺,然后进行金属拉链的表面处理,清洗之后整烫定型,后送至全自动定型机进行除齿定寸,并进行贴胶,接着在全自动方块插销机上安装好拉链的下端部件(下端部件由外购获得),最后的穿头工作在自动化穿头机上完成,拉头系自行生产,拉链在全自动切断机上切断后,即得到成品金属拉链。(5)合金拉头生产外购的4号锌在全自动压铸机上融化后压铸成型,得到拉头构件,自动化组装之后,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工序由合作单位完成,项目场地内不进行该工序,电镀完后得到成品拉头,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1.2.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根据企业生产规划,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5500万元,建设成衣及拉链生产线,生产成衣及拉链系列产品,全面投产后可年产200万件成衣以及6000万米拉链。所生产的成衣中棉质、化纤类成衣约180万件/年,牛仔类成衣约20万件/年,均为男女成人服装,重量约合504t,所生产的拉链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目前企业拟定的产品方案为塑料系列拉链1200万米/年、尼龙系列拉链4000万米/年、金属系列拉链800万米/年,拉链生产中用到的合金拉头均为自行生产,具体产品名称及产量见表1.2-2。表1.2-2 产品名称及产量产品名称单位年产量备注成衣件/年200万棉质、化纤类成衣约180万件/年牛仔类成衣约20万件/年拉链米/年6000万塑料系列拉链1200万米/年尼龙系列拉链4000万米/年金属系列拉链800万米/年1.2.4 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建设进度预计为12个月。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土建2810万元,设备2040万元,工程建设费用59万元,预备费500万元,其他费用91万元。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万件成衣及6000万米拉链生产线项目选址符合龙游县城市总体规划、龙游工业园总体规划、龙游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同时也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周边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在落实了本环评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选址可行。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质量总体上良好,SO2、NO2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相应标准要求,但存在PM10超标现象。根据调查,出现PM10超标的原因与园区内存在较多的土建施工有关。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纳污水体为衢江龙游河段,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衢江虎头山大桥断面至兰溪山峰张断面水环境功能为渔业用水区,水功能为衢江龙游农业用水区,水环境质量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从龙游环境监测站2011年对衢江常规断面的监测资料可以看出,2011年衢江龙游河段各监测断面指标均达标,能够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目前衢江龙游河段水质能够满足类渔业用水区要求。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2.1.4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总体水质状况良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要求。2.1.5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拟建厂界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各边界昼、夜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周边居民点昼夜同样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1.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目前区域土壤中各污染物浓度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良好。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2.2.1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厂房一中点为中心,长5km,宽5km,面积25km2的矩形区域。2.2.2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废水可实现纳管排放,因此环评只进行废水排放可达性分析,不划定具体的评价范围。2.2.3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不取用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简要影响分析。2.2.4 噪声环境评价范围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边界200m范围内,特别是对周边居住区的影响。2.2.5 风险评价范围大气风险范围为距离源点3km范围;地表水风险范围纳污河段排污口上游500m,下游5km。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3.1.1.1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衣物水洗废水、金属拉链表面处理清洗废水(包括除油清洗废水、酸蚀清洗废水、钝化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及设备清洗废水、生活污水3.1.1.2 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洗涤脱水机、烘干机等设备噪声以及废气、废水处理的风机、水泵等及其他辅助设备等设备噪声,根据对同类型设备资料的收集调查,大部分设备的噪声级在6586dB(A)左右。3.1.1.3 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建设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包含一般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废布料、废塑料、废涤纶丝、金属铜边角料、锌合金废渣、生活垃圾、一般废水处理污泥(脱水后干泥);金属拉链表面处理后的清洗废水处理污泥以及表面处理废液为危险固废。3.1.1.4 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如表3.11所示。表3.1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项目产生削减排放企业污水厂纳管环境废水废水量m3/a21960002196021960CODCrt/a13.123.597.339.532.20NH3-Nt/a1.230.540.400.690.29石油类t/a0.140.1300.010.01SSt/a13.307.574.735.731.00总铬t/a9.8E-042.6E-0407.2E-047.2E-04总铜t/a0.0280.02700.0010.001LASt/a0.860.8000.060.06废气非甲烷总烃t/a0.0080/0.008金属粉尘t/a1.50/1.5金属烟尘t/a2.600/2.60油烟Kg/a5445.9/8.1固废工业固废t/a122122/0生活垃圾t/a4545/0注:1、纳管排放量=产生量企业削减量,环境排放量=纳管排放量污水厂削减量。2、环境排放量由排放水量和污水处理厂尾水批复排放浓度标准确定。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主要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的居民,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3.2-1。表3.2-1 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情况序号保护目标方位最近户居民距项目场界距离备注1西元村N420m隶属模环乡,约335户、1183人2牛岗自然村W20m隶属模环乡王北斗村,约98余户,315人3龙游县看守所SW600m主要用房7幢4金星湾自然村S900m隶属模环乡大治村,约70余户,202人5红塘自然村村S990m隶属模环乡大治村,约50余户6大治村SE440m隶属模环乡,约389余户,1030人注:该距离指村民房屋距项目场界的最近距离(2)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纳污水体衢江龙游河段,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声环境主要保护目标环境噪声保护目标为厂界外200米范围内区域和敏感点,其中工业厂区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敏感点执行2类标准。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 .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使工程区局部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增高。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建材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的影响,因此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此类作业。同时施工单位对物料的运输、堆放等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尽量减少物料露天堆放。另外工程区各种机动车辆的活动也增加了施工区大气中的NO2浓度,从而影响工程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并对工程区附近局部区域的大气有一定影响,但一旦施工结束,上述影响也会随之消失。项目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防尘问题,通过采取洒水、帆布遮盖、控制车速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扬尘产生,进一步减小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3.1 .2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外排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COD和油类等。施工期间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主要有搅拌机清洗水、砼搅拌中外泄废水和洗石冲灰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硅酸盐、pH、油类等。施工现场地表裸露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上述废水排放量约30100m3/d(不包括下雨的地表径流水)。环评建议在工程招标时,以工程队附带有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招标必备条件,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厕所、粪便蓄积池等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将施工人员废水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其余两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排放。另外必须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建议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径流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放,减少对周围水体的影响。3.3.1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为进一步减小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求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大量高噪声设备施工;除此之外,高噪声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不得在夜间施工。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施工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量将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区域。3、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打桩采用钻孔式灌注桩机,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设备常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噪声级;暂不使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4、降低人为噪音。按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在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根据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通知(环控1997066号)的规定,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向有关环保部门申请登记。除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建设期间不得在夜间2200以后、早晨600以前进行高噪声作业。因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经当地环保局许可。3.3.1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1)建筑垃圾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弃物,如废钢筋、包装袋、建筑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要堆放有序,及时清理,运输由专门的清运车队负责。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上加蓬盖,防止其撒落,经综合利用后对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2)生活垃圾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要集中统一处理。若对施工生活垃圾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爆发流行疾病,同时使附近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只要做到及时清运,送城市环卫部门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3.3.1 .5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1)加强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教育,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遵守职业道德,自觉执行保护环境与文明生产的规定,不向环境随意排放“三废”及生活垃圾。(2)建议在工程招标时,以工程队附带有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招标必备条件,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厕所、粪便蓄积池等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将施工人员废水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理,或由当地农民清运作农作物肥料,不能随意排放。(3)施工机械应设置专门冲洗场所,对冲洗废水应设置接受池,经自然沉降池沉降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4)施工场地应配备洒水车,进行作业点和道路洒水,较少扬尘,整个施工场地应加强管理,创造文明整洁的施工环境。(5) 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6)施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统一收集后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于周围环境。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2.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在落实污染治理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的下风向最大浓度均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3.2.2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到关于龙游工业园区接管企业污水纳管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龙环2011 11号)确定的纳管标准后,通过管道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最后排入衢江。项目废水排放对污水处理厂负荷冲击和纳污水体影响均较小。根据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龙游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尾水在推荐排放口(小溪滩水利枢纽工程橡皮坝上游1600m处)处排放时:尾水正常排放预测结果表明,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在废水达标排放的情况下, CODCr浓度影响范围较小,其贡献值大于10mg/L的范围仅限于排污口下游约50m以及下游16001800m处衢江北支江段,在叠加现状CODCr浓度背景值后对附近的“年年红”家具厂取水口、朝龙村沿岸以及规划中的“春江花月”景点影响不大;在下游坝址断面处CODCr、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1.06mg/L、0.23mg/L,可以达到类水功能要求,对坝址下游各个环境保护目标(取水口、鱼类产卵场、龙游兰溪交界面等)的影响不大,由以上预测结果可知,龙游工业园区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4万t/d)废水达标排放情况下,对纳污水体的影响满足标准要求,排污口下游水质不会出现超标现象。尾水事故性排放在上游来水为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时,该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尾水连续1天直接排放的情况下,在排污口下游直至坝址处北侧江段的大部分范围内,CODCr贡献值大于20mg/L,氨氮贡献值大于1mg/L,各个保护目标处在叠加现状污染物背景值均超标,此范围内江段水质只能满足IVV类水要求。3.3.2.3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厂区内设置污水处理站一座,用以收集整个厂区的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经处理后纳管排入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另外,厂区内一般生活垃圾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理,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3.3.3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声源进行简化后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昼间3类标准要求。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也比较小,在叠加背景值后,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昼夜间2类标准要求。建设项目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厂界周围环境噪声的影响值较小。3.3.4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从节约投资和可行性方面考虑,对项目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根据收集废水的水质特性不同,拟对三类废水采用以下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排放去向:从节约投资和合理性方面考虑,项目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根据收集废水的水质特性不同,对三类废水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排放去向。第一类服装水洗废水:经统一收集后采用“格栅+沉砂+混凝沉淀”等工序处理达到关于龙游工业园区接管企业污水纳管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龙环2011 11号)文件确定的纳管标准后,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送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再处理。第二类清洗废水:对含总铬的钝化清洗废水在车间内进行单独收集,加入石灰或氢氧化钠,使其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铬沉淀,从而去除铬离子,之后将该废水与其他的清洗废水混合,综合废水采用“隔油+石灰中和+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出水达到关于龙游工业园区接管企业污水纳管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龙环2011 11号)确定的纳管标准后,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送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再处理。第三类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厕所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该生活污水经隔油、化粪池处理设施处理后,与其他经预处理的废水合并,形成综合废水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送龙游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再处理。3.4.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洗涤机、脱水机、烘干机、织带机、植齿机、磨光机、压铸机等设备噪声以及废气处理的风机等噪声,设备噪声级在6585dB(A)左右,分布在各生产车间和废气处理设施区。项目必须重视噪声防治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厂界噪声。本环评建议从合理布局、技术防治、管理措施等三方面采取有效防噪措施。(1)合理布局尽可能将各生产设备布置在厂房中央,增加与厂房墙壁的距离,增加噪声在厂房内的衰减,减少对外影响。(2)技术防治技术防治主要从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声源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在设备采购时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高噪声的风机、空压机等尽量集中布置在风机隔声间内,并在风机座基础减震,安装弹性衬垫和保护套;风机进出口管路加装避震喉;对风机安装隔声罩或在进风口安装消声器;定期检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和减轻非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改进操作工艺,尽可能降低设备操作噪声。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尽可能将设备布置在车间内运行,避免露天操作;对车间墙壁进行降噪设计,优先选有空心隔声墙,设置双层隔音窗户;加高、加厚厂界围墙,并根据噪声防治设计规范将厂界围墙设计成隔声墙。(3)管理措施日常尽可能关闭门窗生产;加强宣传,做到文明生产,禁止工作人员喧哗;为减轻运输车辆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建议厂方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良好工况,运输车辆经过周围噪声敏感区时,应该限制车速,禁鸣喇叭,尽量避免夜间运输;加强设备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异常噪声产生。另外,由于本项目距离居民点较近,服装生产线的生产噪声为主要污染之一,因此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噪声治理工程的专题设计方案的编制,并报环保局备案,建设过程严格落实,确保保护目标声环境达标。3.4.3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项目固废处置时,尽可能采用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措施。项目废布料、废塑料、废涤纶丝、可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企业;金属铜边角料、锌合金废渣经集中收集后,可出售给废旧金属回收厂家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一般废水处理污泥(脱水后干泥)在厂区内定点收集,然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填埋厂卫生填埋处理;金属拉链表面处理后的清洗废水可纳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污泥与表面处理废液一道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并且需执行报批和转移联单等制度。各固废在外运处置前,须在厂内安全暂存,确保固废不产生二次污染。3.5 环境风险预测评价3.5.1 重大危险源识别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相关内容,确认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3.5.2 风险特征及源项分析本环评事故风险评价不考虑工程外部事故风险因素(如地震、雷电、战争、人为蓄意破坏等),主要考虑可能对厂区外敏感点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危害事故,假想事故应当是可能对厂区外敏感点和周围环境造成最大影响的可信事故。类比同类型的生产企业的事故发生类型,可以得出,本项目中的环境风险事故最常见的是:一是液体原料泄漏,二是污染事故性排放,三是发生火灾等风险事故。3.5.3 风险防范措施为减少事故发生概率,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如下:1.危险化学品仓库贮运风险防范措施厂区涉及硫酸、氢氧化钠(强碱助剂)等有毒有害物品,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严格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腐蚀性商品贮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815-1999)、毒害性商品贮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等标准、规范实施,原料分类、分区贮存,并制定申报登记、保管、领用、操作等严格规章制度。(1)采购有毒有害原料时,其品质必须符合技术安全所规定的各项要求;(2)要求供应商提供国家标准规定的容器盛装所采购的原料,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所采购原料的安全储藏、搬运、使用等的相关文件;(3)危险化学品需有专门库房储存,化学品库房耐火等级应符合国标(GB J16-87)相应标准要求,同时安装避雷设备;(4)安装必要通风设备,同时在通风设备上设置导除布袋的接地装置,通风管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5)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消防栓、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严禁使用海龙型灭火器),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的消防人员。(6)进入仓库的人员、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装卸、搬运化学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拖拉、倾倒和滚动;(7)库房内化学品小量泄露时用砂土吸附,少量残余用大量水冲洗,清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对于大量液体发生泄漏时,先必须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人员应戴防尘面具或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腐服,再设法对泄漏液进行回收,在不能回收时需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水排放事故应急池,不得排入雨水和清下水管道。2.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过程安全防范措施(1)选择成熟的工艺路线,安全可靠的生产设备;(2)设计的工艺生产过程应能尽量减少生产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存量;(3)工艺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报警自动控制系统;(4)电气设备、线路、仪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要求,并要求达到整体防爆性的要求;电气控制设备及导线尽可能远离易燃易爆物质。3.生产过程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对工人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危险岗位的操作工,必须按规定经过安全操作的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才能单独上岗。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条件。(2)加强车间输送化学品、废水等的管道阀门等的维护,防止跑冒滴漏。4.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1)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建设消防设施,划分禁火区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订动火制度,消防设施配置安全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泡沫灭火器等;(2)建筑消防设施应进行检测,并按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竣工验收。5.“三废”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1)污水处理站使用的机泵、阀门、电器及仪表等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污水处理操作事故,这种事故发生概率较高,对此类事故的应急措施主要是,对易损设备采取多套备用设计,处理站机电设备至少应有一用一备方式;在运行期间,需要操作人员经常巡回检查,及时启动系统缓冲和回流设备,将不合格出水重新处理,直至满足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站设计应考虑留有一定的回流处理缓冲能力和设施。(2)定期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和维修,减少废气事故排放的危害性。(3)企业危险废物的贮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实施,并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处置。3.5.4 事故风险应急预案(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2)设置事故报警通知机制;(3)常备应急器材和应急资料;(4)设立应急监测与救护机制;(5)设立危险警报的解除与生产复原机制;(6)设立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3.5.5 结论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主要是污染的超标排放和原料、产品燃烧引发的火灾事故,具有潜在事故风险。企业要从建设、生产、贮运等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6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根据“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本项目总投资为5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5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3.9%。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将提升区域的工业品生产能力,促进该区域第二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区域GDP的增长。项目建成后,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将大幅增加,并促进区域原料、生产、销售等有机产业链的形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可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周边居民收入,提升该区域的消费水平,提高该区域的消费指数;项目的建成营运将会促进该区域工业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拉动区域GDP的增长,区域总体经济效益将会显著增长。3.8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8.1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和污染源监测是建设单位内部污染源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加强环保管理工作,开展厂内环境监测、监督,并把环保工作纳入生产管理,有助于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资源的合理回用,对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3.8.1.1环境管理机构职责鉴于实际情况,环评建议企业管理层中指派人员分管公司的环保管理工作,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备品备件落实情况,不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协调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处理生产中发生的环境问题,制定可操作的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制。(2)建立各污染源档案和环保设施的运行记录。(3)负责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治理效果、存在问题。安排落实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持和维修。(4)组织制定和实施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的应急计划。(5)组织制定和实施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及预防潜在环境问题发生的预防措施。(6)收集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不断改善和完善各项污染治理工艺和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水平。(7)作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保证各项环保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3.8.1.2健全各项环保制度结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环保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有: 1、建立报告制度。对排放的废水等污染物实行排污许可证登记,按照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排污月报制度。2、严格实行在线监测和坚决做到达标排放。在污染防治措施(废水处理装置)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报送数据;企业也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废水、废气的稳定达标排放。3、健全污染处理设施管理制度。保证处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进行处理运行。净化设施的操作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其他原辅材料。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编制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3.8.1.3建立设备维修组由于建设工程投产后,应将环保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各种环保设备易损部件应有备份。环保设备应由公司设备维修组统一负责维修。各种环保设施出现故障,争取做到当班排除。在设计和施工时,排水设置标准排放口,并建有操作平台,以保证环境监测站的安全采样。3.8.1.4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增加对生产污染危害的认识,明白自身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位置和责任。3.8.2 环境监测日常监测主要是对项目污染源的监测。具体监测计划如下:1、废水 (1)企业自行监测计划监测点位: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监测项目:废水量、pH、CODCr、SS、NH3-N等。监测频次:每天一次。(2)污水处理站出口在线监测。对流量、pH、COD等污染指标自动进行分析监测,并与地方环保局联网。2、废气:废气监测内容见表3.8-1。表3.8-1 废气日常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塑料系列拉链生产非甲烷总烃1次/半年合金拉头生产金属烟尘1次/半年3、噪声:监测点位:厂界东、南、西、北各一个点。共4个监测点。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频次:建议每年监测2次。4、施工期环境监测(1)大气在施工现场和西面牛岗自然村处各布设1个大气采样点,共2个监测点。建设期每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一天,监测因子为TSP。(2)噪声在施工现场四周各设一个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每月监测一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监测因子为等效A声级dB(A)。第4章 公众参与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4.1.1 信息公开次数本次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进行了两轮公众调查。时间分别为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20日、2012年1月30日2012年2月10日。4.1.2 环评内容公示第一轮主要是在接受了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后,通过张贴公告的形式告知公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七)当地环保部门和项目审批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第二轮主要是在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过程中,通过继续张贴公告的形式告知公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四)环境影响报告文件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五)公众查阅环评文件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要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九)当地环保部门、环评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联系电话及联系人,项目审批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另外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兼以随机交谈、征询等形式,调查可能受项目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对本项目的态度、意见和建议。4.1.3 信息公开方式信息公开方式主要为两种,一为通过网站向公众公示,二为张贴布告的形式向公众公示项目信息。4.2 公众意见征求4.2.1 公众意见征求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4.2.2 公众意见征求次数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项目第二次公示期间,对工程周边进行现场走访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4.2.3 公众意见征求范围意见征求范围为直接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居民区、企业工作人员,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村委会、重点敏感企事业等。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本次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工程周边现场走访的形式: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及报告书编制阶段,对周边地区各方面、各阶层进行了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项目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听取专家的意见等形式。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4.4.1 调查问卷被调查个人对本项目的意见:2%的被调查者对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满意,74%的被调查者对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满意程度一般,2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3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大气,62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噪声。1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很了解,90 %的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了解程度一般。1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很满意,9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满意程度一般。98%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最担心的环境污染是废水污染,2%的被调查者担心噪声污染。84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