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路远距学习与数位媒体教学研习营.ppt_第1页
网际网路远距学习与数位媒体教学研习营.ppt_第2页
网际网路远距学习与数位媒体教学研习营.ppt_第3页
网际网路远距学习与数位媒体教学研习营.ppt_第4页
网际网路远距学习与数位媒体教学研习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李 明 娟 中原大學 教育學程中心 2001/10/3,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綱要,壹、關於網際網路(Internet) 貳、關於遠距教學(Distance Learning) 參、網路-遠距教學的現在與未來,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壹、關於網際網路(Internet),一、Internet 的歷史與發展 二、Internet 在台灣 三、Internet 的運作 四、Internet 的基本功能 五、其他重要名詞 六、讓數字說話 inter-表示“相互之間”的意思 net則是“網路” (network) 的意思,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一、Internet 的歷史與發展,源於冷戰時期,冷戰時期的產物 ARPANET 1969年,美國國防部 (DoD, Department of Defense)&四所研究大學,目的為應付核子戰後的通訊 1972年,第一封e-mail經由ARPANET送出 1984年,MILNET由ARPANET分出,軍事用途 USENET, BITNET 1979年建立 USENETthe decentralized news group network BITNET “Because its time network”,a “store and forward” network,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5,CSNET (56 Kbps network) 1980年建立 學術用途 不經由ARPANET NSFNET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取代ARPANET成為連結網路的主要網路,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6,WWW (World-Wide Web) 1992年,CERN (Conseil Europ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aire) CERN released HTTP (Hyper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7,二、Internet 在台灣,台灣Internet的三大網路 台灣學術網路-TANET: 學術研究用途 資策會的種子網路-SeedNet: 提供許多資料庫 如今已商業化,成為數位聯合公司所擁有。 中華電信數據所的HiNet: 以商業導向的網路系統,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8,三、Internet 的運作,C/S (Client/Server,客戶/伺服器)架構 client:向server提出要求 server:提供某既定的服務,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9,連接網路的方式 撥接上網 寬頻網路連接(因應頻寬及長時間上網需求) 非對稱的數位用戶線路(ADSL) 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 專線連接(Leased Line),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0,非對稱的數位用戶線路(ADSL) 利用現有的電話線路再加上ADSL專用Modem;雙向傳輸。 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 利用有線電視的同軸電纜線來傳輸資料;單向下載。 專線連接(Leased Line) 利用固接數據線路連接企業與ISP業者,全天候上網。 常用的專線有T1(1.544Mbps)、T3(45Mbps)、及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ata Network)。,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1,四、Internet 的基本功能,電子郵件 (E-Mail, Electronic Mail) 它透過網路傳輸將信件送給收信的人們 符合環保標準 非常便捷可靠 絕對經濟實惠 電腦歸檔容易 遠端上機 (Remote Login) 讓你可以使用其它機器上的程式或應用軟體 telnet,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2,檔案傳輸 (File Transfer) 將檔案從某部電腦送到另一部電腦 通常用 ftp (file transfer program) 來完成 其通訊協定為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server 線上聊天 (On-line Talk) 它讓你可透過網路與世界各地正在使用電腦的人聊天 ICQ (線上呼叫器),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3,電子佈告欄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Internet上一種環保看板 Gopher 一種可讓你查詢Internet資訊的一項工具 它提供純文字界面的服務 美國明尼蘇打 (Minnesota) 大學所製作出來的,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4,Iphone 即時網路電話系統也由幾年前寥寥可數的幾家公司一躍成為各大電信、軟、硬體公司所欲發展的重點產品之一 全球資訊網 (WWW, World Wide Web) 它提供了圖文聲色並茂的世界 較有名的瀏覽器有Netscape Navigator及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等,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5,Intranet 一般用來稱呼企業公司的網路系統 Extranet 一般用來稱呼企業與企業間的網路系統,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6,五、其他重要名詞,IP Address Internet上的機器編號,如:1 Domain Name (Name Address) 代替IP Address,如:.tw gov edu org com net tw Domain Name System(領域名稱系統,DNS) 可用來將name address轉換成IP address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提供網路連線服務的公司,如:中華電信、SeedNet等。,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7,Browser (Web Browser) 瀏覽全球資訊網的工具軟體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傳輸網頁於電腦間的協定。 Hypertext (超文字) 含有超連結的文字 Hyperlink (超連結) HTML (網頁製作程式語言)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8,Search Engine (搜尋引擎) Google MSN .tw 台灣雅虎 .tw 奇摩站 .tw 與台灣雅虎合併 網擎 OpenFind .tw/,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19,六、讓數字說話,台灣上網人數 至89年9月止,台灣上網人數達570萬人次,實際上網人數約400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28%(中國時報,89.10.28.顛覆教學 網路衝擊百年大計) 國中小學生上網情形(天下雜誌電話抽樣調查,89.11.22. 聯合報第9版) 在家中上網58.6%(樣本,534個家中有國中小學生的家長) 國中小學生只有約10.6%在網路上找資料,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0,教師運用資訊與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郵寄問卷調查,2965份回收,89.11.22. 聯合報第9版) 36.5%經常上網找教學資源 約62%用電腦或網路出考卷約50%60%補充資料備課約48%56%計算成績35%45%出作業 19.9% 將電腦或網路用於課堂上的活動 至89年9月止,台灣上網人數達570萬人次,實際上網人數約400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28%(中國時報,89.10.28.顛覆教學 網路衝擊百年大計),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1,貳、關於遠距教學(Distance Learning),一、遠距教學的定義與特性 二、遠距教學的發展與類型 三、遠距教學的理論基礎 四、遠距教學的組成要素 五、遠距教學的教學成效 六、遠距教學的實務高中物理網際網 路虛擬實驗室(PIVL),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2,一、遠距教學的定義與特性,遠距教學的定義 老師與學生被分隔在不同的時空,透過不同的媒體進行教授與學習。(Keegan, 1990) 遠距教學是有計劃的學習,因學生與教師分隔兩地,故需採用特殊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技巧,透過特定的電子或其他科技傳播方式,以及組織與行政作業的配合,方能達成。(Moore & Kearsley, 2000) 因遠距教學的目標是針對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故許多人亦稱之為遠距學習。,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3,特性 學生具獨立自主性(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Wedemeyer, 1970s)。 教材與教學方式類似工業上的製程化(industrialization) (Peters, 1960s)。 師生間需透過各種媒體產生互動溝通(Moore, 1993)。,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4,二、遠距教學的發展與類型,遠距教學的演進: 第一代函授(居家自學、獨立學習) 第二代開放大學(1969)、廣播與電視(1934)、電傳會議(1965) 第三代網路與多媒體,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5,遠距教學的類型 函授 獨立學習:與教師分開、學習者自控。 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 任何人均可註冊並選擇上課時間與地點。 由一組專業人員設計教材和個別指導。 全國性,學生多,符合成本效益。,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6,衛星電視網 固定課表,團體上課,適用於特定群體。 網際網路 電子大學網路,可頒授學位。,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7,遠距教學的技術,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8,三、遠距教學的理論基礎,互動性距離論(transactional distance) (Moore, 1972) 要旨 由師生與教育機構共同努力,透過教學計畫和互動過程,產生有效的與有計畫的學習,克服教學的距離。,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29,強調對話(溝通的媒體、頻率)與結構(學習目標、教學策略、教材結構) 應提供適當結構的教材,在考量學習者自主性的情況下,讓師生有適當質與量的對話(互動)。,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0,教學觀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學習者的主動參與而非內容的講授。 知識的歸納而非灌輸。 問題的引導而非解答。,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1,四、遠距教學的組成要素,課程來源(課程發展小組) 學生需求、教育理念、哲學觀、教學內容等。 設計(專家群) 系統化教學設計、媒體、課程與評鑑。 傳送 各種媒體的優缺點。(見下頁) 多媒體:截長補短,適應個別差異。,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2,各種媒體的優缺點,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3,互動 學習者與教材。 學習者與教師:因材施教。 學習者與學習者: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環境(職場、家中、教室、學習中心) 精簡內容,各取所需。 政策與管理架構,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4,五、遠距教學的教學成效,研究領域 學習成就 傳統教室情境與遠距教學環境的學習成就差異 媒體效果 課程設計 教學策略,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5,重要的研究發現 遠距教學至少與教室教學一樣有效。 決定課程優劣的原因在設計、傳遞與執行的適宜與否。 對於數量多、差異大的班級教學而言,多媒體因可符合各人所需,故最為有效。 學生自控式的學習花費較低、學習更快。 根據教學內容與目標來選擇媒體才能產生效果。,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6,六、遠距教學的實務,-高中物理網際網路虛擬實驗室 發展簡史 中原大學資工系多媒體通訊系統實驗室於1998年開始研發網際網路虛擬教室(IVC)。 問題解決式高中物理網路實驗室 (國科會科教處整合型計畫,1998, 1999),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7,設計原理(學習理念)與發展 認知學習與建構論(constructivism)取向。 科學解題與科學過程技能。 電腦科技:超媒體與網際網路。 發展歷程 分析:中等程度、基礎物理實驗。 設計:群體合作、形成性評鑑。 執行:實驗教學。 評鑑:總結性評鑑(專家、教師和 學生)。,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8,研究發現 系統評鑑(楊坤原、賀嘉生、謝奇文、郭立平,2000;Kuo et al., 2000;Yang & Heh, 2000)有利推廣,具輔助學習之功能。 教學研究(Yang & Heh, 2000)對高一學生的物理學習成就、科學過程技能與電腦態度的表現均有正向促進作用。,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39,參、網路-遠距教學的新寵,一、網路教學的特性 二、網路教學的主要工程 三、網路教學中的關鍵課題 四、網路教學的限制 五、網路教學的現況與未來,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0,一、網路教學的特性,特性 同步&非同步並存 多方向的溝通(群體、雙向) 個別化 自動記錄 結合多種媒體(multimedia) 學習者擁有主控權(learner control) 學習者主動建構(constructivism)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1,對教學的效益 便利性 主動性 互動性 個別性 合作性 多樣化 開放性,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2,二、網路教學的主要工程,平台(程式與美工) 課程內容與教材 教學設計 人員分工與管理 教師 vs. 學生角色 系統管理者,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3,三、網路教學中的關鍵課題,高品質的課程(教材的研發以及課程的設計跟教學) 學生獨立學習,教材單元化 不是所有的教學目標都適合在網路上完成 註冊自學認證學習模式 配合相關行政政策的開放跟配合 網路教學可以補足傳統教學的不足,但仍不能取代傳統教學,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4,四、網路教學的限制,軟硬體價格昂貴 教學軟體的缺乏 師資不足 缺乏教學模式的建立與推廣 對學習者的動機引發、維持以及學習果成的掌握有待加強 無法有面對面的肢體語言解讀 相關政策的擬定尚未成熟,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5,五、網路教學的現況與未來,現況 美國1995-1998 各校使用遠距教學的比率達80%以上,人數增加到160萬人,預估到2001年全美將有220萬人透過遠距教學學習 台灣網路教學現況 學校內的課程多為實驗性質,尚未普及 教材及課程仍多侷限於靜態資料的提供,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6,教學平台 台灣大學 Ceiba .tw 中山大學網路大學.tw 中央大學網路教學平台.tw 中原大學資工系多媒體通訊系統實驗室網路虛擬社群(IVC)學習平台.tw Learning Space /learningspace,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47,教學網站 探路者虛擬學校 .tw 吉的堡空中兒童美語學校 為智學習網 .tw 光復快樂學園 .tw 龍門課站 .tw 非同步網路課程教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