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山桥导游词_0_第1页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_0_第2页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_0_第3页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_0_第4页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对于这个景点的介绍,要说哪些导游词比较合适呢?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兰州中山桥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这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x,大家可以叫我小 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 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 11 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 1907年 (清光绪 33 年 ),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 5464 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2 / 7 桥”之称。中 山铁桥长 234 米,宽 7。 5 米,有 6 墩 5 孔的铁桥,桥上飞架 5 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 33 年 (1907 年 ),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 之称。 中 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 )。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 7 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 (1376 年 )。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 10 里处。称为 镇远桥 。明洪武十八年 (公元 1385 年 )。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 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 10 吨。长 5。 8 米的铸铁浮桥柱 3 根。人称 将军柱 。柱上铸有 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 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 24 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 5 米。以长 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 ,南北两岸竖铁柱 4 根。大木柱 45 根。有两根各长 50 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3 / 7 桥。 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 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 降龙锁蛟 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 (公元 1907 年 )。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 30。 669 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 233。 3 米。宽 7。 5 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 兰州黄河铁桥 。 1942 年改为 中山桥 。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 80 年。但历时仅 42 年。即 194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 11 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 1954 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 10 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 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x,大家可以叫我小 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4 / 7 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提起兰州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座令兰州人骄傲自豪的桥,它就是号称“黄河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中山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1908 年 2 月开工, 1909 年 6 月竣工。它是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而成的,建桥花费白银306600 余两。中山桥长 233。 5 米,宽 8。 36 米,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所以有黄河天下第一桥之称。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该桥于 1942 年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是全钢构造的五拱桥,造型美观大方,气势磅礴,北面有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下滔滔黄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过。 夜晚的中山桥是黄河岸边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灯给中山桥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远远望去,中山桥就像一条威猛的金色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临河观看,中山桥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花灯闪烁,真是美轮美奂 !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山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的中山桥已经改为步行桥,人们在桥上拍照、休闲、娱乐中山桥因为它的百年历史和独特造型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值得兰州人自豪的名片。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三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5 / 7 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 5, 464 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 233。 33 米 ,宽 7。 5 米,有 6 墩 5 孔的铁桥,桥上飞架 5 座弧形钢架拱梁。其前身始于明洪武 5 年(1372 年 ),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名叫镇远桥。根据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该桥以二十四艘大船贯连,浮于河面,冬拆夏设。严冬时黄河结冰,车马都可通行。至明洪武 9 年 (1376 年 ),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 10 里处,称“镇远桥” ;明洪武 18 年 (1385 年 ),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 10 吨,长。 8 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 33 年 (1907 年 ),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 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 导,建起了长达 233。 33 米,宽 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 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兰州中山桥简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6 / 7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 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 11 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 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 之称。 1372 年 (明洪武五年 ),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 7 里处始建黄河浮桥,也就是的中山桥的前身。 1376 年 (明洪武九年 ),卫国公 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 里处 远桥 。 1385 年 (明洪武十八年 ),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 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 10吨 根,人称“将军柱 武九年 八月吉日 系铁缆一百二十丈 的字样 . 1906 年 (光绪三十二年 ), 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 1906 年十月以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给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 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合同规定:“ 铁桥长米 / 7 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后,实际耗银万两。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 1942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1949 年 8 月 26 日,在解放兰州战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