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二》导学案.doc_第1页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doc_第2页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doc_第3页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doc_第4页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城九年制学校“六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六 主备人:王旭 编号 : 22课题口语交际学生姓名课型精讲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学习重点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二次备课学习导航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简洁。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达标检测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掺和(chn h chn huo) 奇葩(qb qp) 风筝(fng zheng fng zhng)招徕(zho li zho li )贮藏(zh cng z cng) 土馕(t nng t nng)二、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灯( )彩 ( )天( )地 ( )歌( )舞 七( )八( )( )山( )岭 千( )万( ) ( )( )起敬 ( )( )而至作业 优化设计一题。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预习下节课预习提示:日积月累,有趣的标点。 古城九年制学校“六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科目: 语文 年级:六 主备人:王旭 编号 :23 课题回顾 拓展二学生姓名课型精讲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学习重点1、 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2、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二次备课学习导航一、体会表达方法。 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二、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明诗意 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三、分组交流,合作学习 元日探讨问题1、元日描写了过春节时哪些习俗?与北京的春节中习俗有何异同?2、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3、元日有什么比喻象征意义?4、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我们应该怎么读?天 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探讨问题1、“玉颗”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掷”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妙处?3、由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你会想到哪个神话故事?4、这是一首什么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5、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感情?四、有趣的标点探讨问题1、清明大约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习俗?2、诗中描写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3、三首清明不同在什么地方?从中你悟出了什么?达标检测一、填一填。“ 一岁除, 入屠苏。”选自宋朝 写的元日,写的是 时的情景。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以及描写这些节日的诗句?括号里写节日,后面写诗句。( ): ( ):( ):2 记一记。【唐】王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