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017卷T29,2017卷T2,2016卷T2,2015卷T1,2013卷T5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识记基础梳理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小鼠、R型细菌和S型细菌(2)过程与结果(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2)实验过程及结果(3)分析实验过程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加入DNA酶后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4)得出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1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提示】朊粒的增殖方式是改变正常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提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促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4在转化实验中大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提示】在转化实验中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5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提示】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促使R型细菌转化。6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提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只能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理解深化探究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在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对照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格里菲思实验过程及分析1(2018济宁模拟)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导学号:41780081】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D由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及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特点分析知,小鼠死亡是由于S型活细菌所致,S型活细菌可来自S型细菌的遗传,也可来自R型细菌在S型细菌DNA的作用下转化而来的,因此综合分析知D选项正确。2(2018天水模拟)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注射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C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该实验结论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而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实验结果,即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误区警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误区 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2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3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如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变则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成的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A图示为格里菲思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设计时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a、d组小鼠死亡是S型细菌的毒性所致;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从变异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考向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分析3(2018海口模拟)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B该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C第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D第3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可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正常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该实验中,1、2、3组是对照组,4组是实验组;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即转化因子)能使正常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不能确定该转化因子究竟是何种物质。4科学家为探究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该组实验不能得到的结果或结论是()A实验2只出现R型菌落B实验1、3均出现R型和S型菌落CDNA是转化因子D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D三组实验中,自变量是培养基加入的酶种类,实验1中加入RNA酶,由于R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加入的是杀死的S型菌的DNA,所以RNA酶不起作用,R型菌可能发生转化,出现R型和S型菌落,同理推出实验3也出现R型和S型菌落。实验2中加入DNA酶,破坏了DNA,R型菌不发生转化,只出现R型菌落。三个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本实验不能得到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的结论。规律总结 格里菲思实验(实验一)与艾弗里实验(实验二)3个“不同”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B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C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各种组分的作用A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有S型和R型两种,故A错误。考点二|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原理流程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2原理T2噬菌体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成分而实现增殖。3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另一部分T2噬菌体的DNA。4实验过程5结论T2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子代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教材边角知识教材必修1P62的积极思维中,如何获得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提示】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DNA含32P标记的噬菌体。1判断正误(1)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和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2)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3)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提示】T2噬菌体的核酸中不含硫元素。(5)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提示】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 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6)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噬菌体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提示】噬菌体是以自身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的。(7)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2据图思考(1)T2噬菌体的结构(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增殖需要的条件内容模板_的DNA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_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_的核糖体【提示】(1)SP(2)噬菌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理解深化探究1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的比较实验名称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设计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处理方式的区别直接分离法: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和35S)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1(2018武汉调考)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是以T2噬菌体为材料,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将获得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B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菌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2(2018鹰潭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A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去标记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A正确;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B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未侵染的噬菌体及侵染后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分开,C错误;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错误。规律总结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放射性分析 1.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35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因此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目的是要探究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此实验是一个“不知”结果的探究性实验,因此,两组实验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噬菌体和细菌都没有染色体,也没有等位基因,所以它们都不遵循遗传定律。本组实验离心后得到的B(上清液)中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少量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中,仍存在于培养液中;也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考向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标记元素分析3(2018山东日照高三校际联合检测)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2P和35SB用噬菌体侵染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2P和35SC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4CD用噬菌体侵染14C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4C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核酸DNA进入细菌内,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只有核酸可检测到32P,A错误;用噬菌体侵染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可在子代噬菌体核酸中检测到32P,在外壳中检测到35S,B错误;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只能在子代噬菌体核酸中可检测到14C,C错误;用14C标记的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均被标记,用噬菌体侵染14C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4C,D正确。4某同学重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于对其中一组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时有误(其他操作正确),导致两组实验结果如下:组别同位素分布情况一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二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以上两组实验对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元素分别是()A32P、35S B35S、32P C32P、14C D32P、32PC解答本题首先要清楚教材相关实验中两组实验的结果:用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5S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然后对比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第一组是正常的,该组是用32P标记的一组。另一组应为用35S标记的一组,但因对同位素标记时有误出现了异常。将第二组正常的实验结果与异常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可知: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较高的放射性,其原因一定是用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对噬菌体进行了标记,如14C或18O或3H或15N。技法总结 “两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如果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没有被标记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15N、35SC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D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2SC蛋白质和DNA分子中都含有H、N元素,所以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会被3H、15N标记,A错误;由于3H、15N、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3H、15N标记的DNA分子进入但不能用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所以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应该没有放射性,B错误;由于3H、15N标记了亲代噬菌体的DNA分子,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C正确;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全部含14N,DNA分子不含S,D错误。考点三| RNA也是遗传物质(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识记基础梳理1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细胞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过程及结果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病毒类型。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原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生物的遗传物质连线生物类型生物遗传物质a噬菌体原核生物 b烟草花叶病毒 .DNA真核生物 c大肠杆菌 d杨树 .RNA病毒 e金丝猴【提示】c1判断正误(1)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提示】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提示】每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含有哪种核酸,其就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提示】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4)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5)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提示】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2据表填空生物类型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实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_玉米、小麦、人原核生物_乳酸菌、蓝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DNA病毒_噬菌体RNA病毒_烟草花叶病毒(1)表格中分别表示DNA和RNA、DNA、RNA。(2)表格中分别表示DNA、DNA、DNA、RNA。(3)由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深化探究1遗传物质的特点(1)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特定性状。(2)通过增殖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2生物的遗传物质的总结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仅有DNA仅有RNA遗传物质DNADNARNA举例动物、植物、真菌、细菌、蓝藻、放线菌等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运用考向对练1(2018洛阳模拟)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导学号:41780082】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B实验C实验D实验C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2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A据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错误。规律总结 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总结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实验过程,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A从图示可看出,将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病毒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的,其利用细胞提供的酶进行相关代谢。考点四| 提取和鉴定DNA(实验)(对应学生用书第114页)原理流程1实验原理(1)DNA与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规律2(molL1)NaCl溶液0.14(molL1)NaCl溶液DNA溶解析出蛋白质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从2 mol/L逐渐降低的过程中,溶解度逐渐增大部分发生盐析沉淀溶解(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3)DNA二苯胺蓝色2实验流程材料的选取: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破碎细胞(以鸡血为例):鸡血细胞加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去除杂质:DNA的析出: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DNA的鉴定:在溶有DNA的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在沸水中加热5 min,溶液变成蓝色3实验关键(1)材料的选取: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2)破碎细胞:动物的红细胞,吸水破裂。植物细胞:加入洗涤剂、食盐后研磨。(3)除去杂质的方法:方法一: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调节NaCl溶液的浓度除去溶于和不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方法二:利用DNA对酶的耐受性,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10 min15 min,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而不会破坏DNA。方法三:利用DNA对高温的耐受性,将滤液放在60 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 min15 min,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分子还未变性。(4)DNA的析出:向处理后的滤液中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静置2 min3 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5)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变成蓝色。(6)实验时注意问题实验过程两次用到蒸馏水的目的不同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从溶液中析出。获取较纯的DNA的关键a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以便使细胞膜和核膜破裂。b沉淀DNA时必须用冷酒精(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至少在5 以下存放24 h)。对点练习1下图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导学号:41780083】C依据DNA粗提取的原理,在NaCl的浓度为0.14 mol/L时DNA分子的溶解度最小,利于DNA分子的析出,浓度过大或过小,DNA分子的溶解度都会增大。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如图):(1)本实验材料选用鸡血细胞液,而不是鸡全血,主要原因是鸡血细胞液中_含量较高。(2)图A所示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3)通过图B所示步骤取得滤液后,再向滤液中加入2 mol/L NaCl溶液的目的是_。(4)图C所示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5)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可用_试剂进行检测,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以看到颜色反应为_色。解析此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1)鸡血细胞没有细胞壁,而且细胞内DNA的含量较高。(2)如图A所示,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后,细胞内渗透压较高,则鸡血细胞吸水而涨破。(3)如图B所示,溶液中加入2 mol/L NaCl 溶液,DNA溶解而杂质析出。(4)如图C所示,加入蒸馏水后,溶液浓度会降低,当浓度降至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而析出。(5)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答案(1)DNA(2)使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核物质DNA(3)使DNA溶解于NaCl溶液中(4)使DNA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5)二苯胺蓝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1.(2017全国卷)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C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并在其细胞中复制和增殖。T2噬菌体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合成mRNA和蛋白质。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在宿主细胞内,T2噬菌体以自身DNA为模板,以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含32P的脱氧核苷酸等)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含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所含的核酸是DNA,故两者的核酸类型不同,增殖过程不完全相同。2.(2016全国卷)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BCDB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