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篇.doc_第1页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篇.doc_第2页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篇.doc_第3页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篇.doc_第4页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第四章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2恒温条件下,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A.1 B.2 C.3 D.42.3下列与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B.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D.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3.3有下列四种关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相之间的关系的叙述:(1)同一态中的物质必茭同一相;(2)同一相中的物质必为同一态;(3)同一态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相;(4)同一相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态。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3),(4) C.(1),(4) D.(2),(3)4.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CaC03(固)分解为CaO(固)和C()2(气),达到平衡时该系统中存在的相数为( )。 A.1 B.2 C.3 D.45.2对于有KCI (s)与饱和KCI水溶液共存的体系,其组分数C为( )。 A.4 B.3 C.2 D.16.1食盐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四种离子,说明其中的组分数为( )。 A.1 B.2 C.3 D.47.1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 )。 A.0 B.1 C.2 D.38.3相待的数学表达式为( )。 A. f=C+-2 B.f=C-+十2 C.厂一C+声+2 D.厂一C+声-39.2相图与相律之间的关系是( )。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相图决定相律10.3相平衡的杠杆原则只适用于( )相平衡体系。 A.j B.四 C.- D.二11.150时纯水的蒸气压为7.94kPa,若某甘油水溶液中含甘油摩尔分数为o.030,则 水的蒸气压下降值为( )。 A.238.2Pa B.158. 8Pa C.778IPa D.7702Pa12.2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各组分的蒸气压与其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相比( )。 A.增大 B.无改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13.1某稀溶液在25时蒸气压为3.127kPa,纯水在此温度的蒸气压为3.168kPa,此溶 液的沸点是( )。已知水的Kb =0.51.kg.mol-l。 A. 99. 671 B.l00 C.100. 371 D.101.45614.1冬天向城市路面上喷洒食盐水以使积雪融化,若欲使其凝固点(或熔点)降至-IO,则103kg水中至少需加入NaCI( )。(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 =1. 86K.kg.mol-1,NaC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A.2. 69kg . B.5.38kg C.157. 3kg D.314.5kg15.3在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公式ATf=Kf.m中,m是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庋 B.溶质的摩尔分数 C.溶剂的摩尔分数 D.溶质的体积摩尔浓度16.3在一定外压下,给溶剂A中加少量的溶质B,则溶液的凝固点Tf与纯A的凝固点丁,间的关系为( )。 A.TfTf* B.TfTf* C.TfTf* D.不一定17.2压力升高时,水的凝固点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18.3反映稀溶液与其蒸气压与浓度的关系的定律是( )。 A.亨利定律 B.西华特定律 C.拉乌尔定律 D.分配定律19.2洗衣服时的洗涤作用除机械搓洗作用外,洗涤剂的作用主要是( )。 A.润湿作用 B.乳化作用 C.增溶作用 D.以上三种作用的综合20.3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 )。 A.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比09、N2小 B.水蒸气分子极性比02、N2要大 C.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02、N2高 D.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02、N2要小21.3气体或溶液中的某组分在固体或溶液表面层的浓度与它在气体或溶液内层的浓度不同的现象称为( )。 A.解吸作用 B.吸附作用 C.交换作用 D.扩散作用22.3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 )。 A.化学键力 B.范德华力 C.库仑力 D.色散力23.3分敖相和分散介质都是液体的是( )。 A.原油 B.油漆 C.烟 D.雾24.3分散相粒子直径( ),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称为分子分散系。 A.小于l0nm B.小于1nm C.小于l00nm D.在1nm到l00nm之间25.2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较( )。 A.蒸气压下降,沸点、凝固点上升 B.蒸气压、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 C.三者均下降 D.三者均上升26.1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是( ,。 A.恒定不变 B.继续下降 C.继续升高 D.无法确定27.2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D.气体或固体28.2反应A2 +B2-2AB的速率方程为v=kc(A2)c-(BP),此反应( )。 A.一定是基元反应 B.一定是复合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对A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29.1基元反应是指( )。 A.反应物分子直接作用转化为产物分子 B.按照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C.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3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 B.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 反应必为基元反应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之和 D.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31.1有关反应速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也大 C.速率常数大的反应速率大 D.对于相同温度下的不同的庋应,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越大32.2下列关于一级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B.一级速率方程为-dc/dt =kc C.一级速率常数量纲与反应物的浓度单位无关 D.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有关33.1一级反应是( )。 A.l/c对f作图得一直线 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C.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二次方成正比34.2298K时,反应Nz (g)+3H2 (g),2NH3+922kj/mol若温度升高,则(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35.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A.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增大 B.温度升高只影响正向反应速率 C.阿伦尼乌斯公式反映了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不随温度变化36.3温度升高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 )。 A.活化能降低 B.活化分子数减少 C.活化分子数增加 D.有效碰撞次数减少37.2反应A(气)+2B(气)+2C(气)+2DVz B.y一1z C.zyz D. vrz49.2下列各组试剂中,只用溴水可鉴别的是( )。 A.苯、乙烷 B.乙烯、乙烷、乙炔 C.乙烯、苯、苯酚 D.乙苯、乙烷、1,3一己二烯50-2下列合成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A.乙醇和水 B.乙醇和苯 C.四氯化碳和水 D.四氯化碳和苯51.2下列物质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还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丙烯酸 B.甲苯 C.苯甲酸 D.硫化氢52.3苯酚和下列溶液不发生反应的是()- A. FeC13 B.Na2C03 C.溴水 D.NaOH53.1室温下下列物质分别与硝酸银溶液作用,能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ArCHOCI B.ArCH2 CH2 Cl c.H2c =CHCI D.ArCl54.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H40 B.C2HCl3 c.C2 H2 C12 D.cH2O255.2已知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从而推知六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 )种。 A.3 B.4 C.5 D.656.2下列几种酚,pK。最大的是( )。 A.苯酚 B.2,4,6一三硝基苯酚C.对硝基苯酚 D.对甲基苯酚57.3乙醇的水溶性犬于l-丁烯,这主要是因为( )。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正丁烷 B.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为。p3杂化 C.乙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D.乙醇分子中没有丌键58.A用化学方法鉴别苯酚、环已醇、苯甲醇三种化合物,最合适的一组试剂是( )。 A.金属钠和三氯化铁 B.溴水和三氯化铁 C.溴水和卢卡斯试剂 D.溴水和金属钠59.2下列试剂中,不能与乙醛反应的是( )。 A. HCN B.H2NNHAr c.Ag(NH3)20H D.溴水60.2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的是( )。 A.乙醇 B.甲醛 C.乙二醇 D.乙二酸61.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苯酚、乙醇、甘油62.2将质量相等的下列各物质完全酯化时,需醋酸质量最多的是( )。 A.甲醇 B.乙二醇 C.丙醇 D.甘油63.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D.纤维素64.3具有酸性的是( )。 A.乙烷 B.乙醚 C.乙醛 D.苯酚二、判断题1.1对任何混合物,物系中都存在界面,有多相o( )2.2系统中相与相间存在明显界面,同一物质如果处于不同的聚榘状态也形成不同的相。( )3.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4.3 PCls、PC13、Cl2构成的体系中,如果存在如下化学反应PCls(气)=PCI?(气)+Cl2(气)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2。( )5.3在抽空密闭的容器中加热NH4 CI(s)部分分解成NH3 (g)和HCl(g),当系统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是2。(6.2二组分系统的相律为f=2西( )7.1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一C-R。( )8.1杠杆规则适用于相图中任意两相平衡区。( )9.2相平衡的杠杆规则表明:当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时,两相的物质的量正比于系统点到两个相点的线段的长度。( )10.2依据相律,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11.1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2.1拉乌尔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的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要比纯溶液的蒸气压要低。( )13.2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值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14.1在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就会比纯溶剂的高一些。( )15.3两只各装有lkg水的烧杯,一只溶有0. Olmol蔗糖,另一只浴有0. 0lmolNaCl,按同样速度降温冷却,溶有NaCI的杯子先结冰。( )16.2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其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高。( :17.1凝固点下降公式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溶质均适用。( )18.1稀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高。( )19.2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9水中,所得到的两个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20.1萃取分离的依据是“相似相溶”原理。( ) .21.1分配系数越大,萃取百分率越小。( )22.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丙醇易溶于丙酮中。( )23.2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可测定溶剂的分子量。( )24.1在萃取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少量多次萃取的方式比一次萃取的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25.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乙醇易溶于水中。( )26.2固体溶解时,即使剧烈搅拌,接近固体表面的一层薄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差,这一层薄层称为扩散层。( )27.2物质表面层中的分子与相内的分子所受的引力相同。( )28.2表面活性物质加入到溶液中,所引起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大于零。( )29.2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0.1液体表面张为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1.2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在能被完全浸润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大气压的压力。( )32.3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33.2固体对液体溶质的吸附会在固体与液体表面产生双电层并进行离子交换。( )34.1胶体分散系统具有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特征。( )35.2对于基元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中物质浓度的指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应物质的分子式前的系数相一致。( )36.1基元反应是指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37.3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38.3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9.2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40.1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3倍。( )41.2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42.3催化剂能大大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同时也改变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43.2 C4 Hio和C5 Hl2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C4 Hs和Cs Hi。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 )44.2环己烷中含有乙醇,可用水将乙醇除去。( )45.2氯苯邻对位的氢被硝基取代越多,水解反应越易进行。( )46.3氟里昂是指作冷冻剂的氟氯烷的商品名。( )47.2凡是能设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是醛。( )48.2沸点恒定一定是纯的有机物。( )49.2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中,只有丙三醇能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鉴别。( )50.2邻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对硝基苯酚。(51.3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多元醇比一元酵水溶性好。( )52.2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53.2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 )54.1从化学式C3 H6可知该物质一定是丙烯。( )55.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56.2 CH3CH2CHO与CH2=CHCH2 CH2 0H互为同分异构体。( )57.1苯酚和苯胺都能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58.2伯、仲、叔胺的含义与伯、仲、叔醇不同。( )59.2不能用氯化钙干燥乙醇和乙胺。( )60.2酚类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三、多选题1.2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单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B.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C.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相图中的任何区 D.适用于三组分体系中的两个平衡相2.3同温同压下,理想稀薄溶液引起的蒸气压的降低值与( )有关。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溶质的数量 D.溶剂的温度3.2对于稀溶液引起的凝固点下降,理解正确的是( )。 A.从稀溶液中析出的是纯溶剂的固体 B.只适用于含有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 C.凝固点的下降值与溶质B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D.表达式力丁c=Tr* -丁f4.2凝固点下降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KfbB B._rKf C.Tf -Tf D.丁r-丁 fx5.3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有( )。 A.温度 B-压力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6.3萃取效率与( )有关。 A.分配比 B-分配系数 C.萃取次数 D.浓度7.1分配定律不适用的体系是( )。 A.I2溶解在水与CC14中 B.Na2C03溶解在正庚烷和二乙二醇醚中 C.NH4cl溶解在水与苯中 D.KMr104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E.Br?溶解在CS2与水中8.3当挥发性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时就能使溶剂的( )。 A.蒸气压降低 B.沸点升高 C.凝固点升高 D.蒸气压升高9.2少量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 )。 A-能增大溶液表面张力 B.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 :.不能改变溶液表面张力 D.表现为正吸附 f3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它的吸附不是由( )引起。 k.氢键 . B.范德华力 C.极性键 D.配位键103有关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L.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叫吸附剂 .被吸附剂吸附的物质叫吸附物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与其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衡量吸附作用的强弱,通常用吸附量T表示11 对物理吸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吸附力为范德华力,般不具有选择性 B.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吸附热较小 D.吸附速率较低 下列表述正确的足( )。 越是易于液化的气体越容易被固体表面吸附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均无选择性 C.任何固体都可以吸附任何气体 D.化学吸附热很大,与化学反应热差不多同一数量级14.A下列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键力 B.产生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C.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D.一般情况下,一个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应该是放热过程15.A下面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物理吸附比较容易解吸 B.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不能同时存在 C-靠化学键力产生的吸附称为化学吸附 D.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能同时存在16.A根据分散粒子的大小,分散体系可分为( )。 l A.分子分散体系 B.胶体分散体系 C.乳状分散体系 D.粗分散体系17.A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在溶剂中加入溶质后,会( )。 A.使溶剂的蒸气压降低 B.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C.使溶液的沸点升高D. D.出现渗透压18.A下列关于稀溶液的依数性描述正确的是( )。 A.沸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只适用于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 D.既适用非挥发性,又适用于挥发性的物质19.2以下属于胶体分散系的是( )。 A.蛋白质溶液 B.氢氧化铁溶胶 C.牛奶 D.生理盐水20.1对于基元反应( )。 A.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B.不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C.反应物分子直接作用转化为产物分子 D.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21.2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