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与文化》PPT课件.ppt_第1页
《汉语词汇与文化》PPT课件.ppt_第2页
《汉语词汇与文化》PPT课件.ppt_第3页
《汉语词汇与文化》PPT课件.ppt_第4页
《汉语词汇与文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好!,第十六章 汉语词汇与文化,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文化词汇学*,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文化的界定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文化语言学的界定,二、文化词汇学* 1、词汇与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直接、外观 2、从哪些方面研究文化词汇学,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 文化的界定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行为。 广义的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诸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饰,居住,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它是一种显性的文化。,制度文化是指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诸如饮食习惯、建筑工艺、卫生管理、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亲属关系、家庭财产分配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艺术生产、教育、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政治、警察、军队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判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比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处于更深层次上。,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或潜在文化。,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文化语言学的界定,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双向的,文化影响着语言,语言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到文化。,是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那么文化语言学既可以是从文化来视角来研究语言,也可以从语言的视角来研究文化。这是双向的。所以,广义的文化语言学的定义如下: 文化语言学是通过语言来研究文化、通过文化来研究语言的交叉学科。,这种交叉如下所 示: 文化 语言 学 狭义的文化语言学是仅指: 通过文化来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分支。 即: 文化 语言 学,我们还是采用这种广义的定义。既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语言,也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也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化,也就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解释文化。,苏沪一带忌讳死,口语中把死改说成i,与“洗”同音,又进而忌讳“洗”,把洗说成“汰”或“净”。 这里既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有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货币来使用,所以诸如“货、贡、资、购、赋、赎、财、贮、贪、贩、贵、贱、贷、贸、赃、贿、赂、贾、赁、赈、赊、赚、赠”等与财货有关的字皆从“贝”。 这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沿海地区多靠打鱼为生,出海打鱼,忌讳说“翻”“住”“沉”,所以,吃鱼的时候,吃完了一侧,不说把鱼翻过来,而是说侧过来,或者转过来,顺过来。不说“箸”,而说“筷”,即快行、快速。把“沉”改说成“重”。,我国北方旧有婚俗是向新婚夫妇床帐里撒枣、栗子,取谐音“早立子”。闽南方言“枣”与“早”不同音,所以为新婚夫妇撒帐时不是撒枣,而是撒花生,意为既生男又生女。,北方吃年夜饭之前时,要包水饺。如果包得不好,饺子在煮的时候会破,破容易引起“破财”这样的不好的联想,于是改说“挣”,挣即挣破之意,但它有“挣钱”的联想义。,广州一带,人们把猪舌叫作“猪月利”,因为舌与蚀同音,经商之人忌讳蚀本,改称猪月利则含有月月盈利的意思。,北京话“舌”与“折”同音,也有折本之不吉利的意思,因此,京津等地把猪舌称为口条。 丝瓜叫作“胜”瓜,“丝”与“输”谐音。,送人礼物忌送伞与钟,新娘上门作客禁吃瓜(与寡同音,怕成寡妇),和亲友吃梨时不能分吃一个梨。,好累,休息一会吧!,二、文化词汇学,1、词汇与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直接、外观。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其中语法与文化的关系最远,某种语法规则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个很难用文化学的方法来解释。,语音方面的文化学解释现在也多起来了。胶东半岛的语音为什么和辽东半岛的语音是一样的,因为历史上的移民形成的,中原地区人多地少,清代有大批的汉人从胶东半岛走海路,进入辽东半岛,在东北谋生,大批的中原移民带来了中原的语音,所以这两个地方是同一种官话,叫做胶辽官话。,词汇方面,它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得最为直接,外观。现在人们所做的文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2、从哪些方面研究文化词汇学,(1)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文化因素的消长进退 (2)词的命名民族文化、心理、习俗的溯源 (3)从词语的借入与借出看中西文化的交流 (4)词语的内部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5)词的附加义中的文化因素 (6)词义引申中的文化因素 (7)汉语词汇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1)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文化因素的消长进退,每一个时代有一个的独特的一批词汇。有一大批词语是随着时代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例1:贝字旁的有关财货的词,是上古时期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 例2:上古汉民族又是一个神灵崇拜非常突出的社会,唯神灵是听。出现了一批关于神灵、祭祀的词:祜(hu4,福,大福)、礼(敬神。谓事神致福。在鼓乐声中用玉器来祭祀)、祥(亲丧的祭名。古代居父母、亲人之丧,满一年或二年而祭的统称)、祠(祭名。春祭)、祓(fu2,古代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祭礼)、祈(向天或神求祷)、祖(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神、祚(上天赐给的福运)、祟(鬼神的祸害。古人以为想像中的鬼神常出而祸人)、祷(向神祝告祈求福寿)、祧(tiao1, 祖庙;祠堂)示,是神祖牌。,例3:进入了畜牧社会,关于牲畜颜色、年龄、大小、性别的词语别发达。古人对鸟、猪、马、鹿、狼、羊、牛都有详细的以示区别的词语。比如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在“马”部中收了115个字,其中分辨马的颜色的词就有22个,分辨马的形体的有30余个,比如:,驹:马二岁曰驹,三岁曰马兆。 马八:马八岁也。 马间:马一目白曰马间,二目白曰鱼。 马垂:马小貌。 骄:马高六尺为骄。 马来:马七尺为马来,八尺为龙。 骊(li2):马深黑色。 骝:赤马黑毛尾也。 马勺:马白头也。 马丕:黄马白毛也。 骥:千里马也。 冯:马行疾貌。 马及:马行相及也。 骈:驾二马也。 驾:马在轭中。 马我:马摇头也。 骏:马之良材者。 马必:马饱也。 驻:马立也。 有些词有些随着畜牧时代的结束而消逝。,例4:进入农耕时代,有几类词语特别发达,如与金属有关的词:银、铅、镣(纯美的银子)、锡、铜、铁、铣(光泽度极好的金属)、销(加热使金属变成液态)、铄(镕化)、锻、镜、镬(无足鼎。古时煮肉及鱼之器)、锉(一种锅)、镐、铫(yao2,大锄)、铉(xun,举鼎的器具。铜制,钩状,以之提鼎的两耳)、锭(一种炊具,用来蒸食物)、銎(qiong1,斧上装柄的孔)、錾(zn,小凿。雕凿金石的工具)、钱(jian3,古农具名,似今之铁铲)、锐(dui4,古兵器之一。矛属)、锤(锤子;榔头)、锯、钳、钻(穿孔的工具。)、锥(锥子)、锾(huan2,钱币)、钓(鱼钩)、铎(duo2,古代乐器。青铜制)、铙(nao2,古代军中用以退军的乐器。青铜制)(说文中其有197个),例5: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有关佛教的词语,有些已进入了日常词语中:佛、塔、僧(梵语samgha)、菩萨、地狱、世界、因果、结果(佛教以种树栽花比喻人的行事,结果比喻人的归宿。用以泛指人事的最后结局)、庄严(指佛菩萨像端庄威严。佛教谓以福德等净化身心。指宏伟精妙境界)、圆满(佛教语。谓佛事完毕)、魔(梵语mara)、苦海、慈悲、执著(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真谛(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大慈大悲(佛菩萨对众生广大的慈善心和怜悯心)、四大皆空(佛教称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所有物质都由四大构成,而四大又从空而生,因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虚的。旧时以“四大皆空”表示看破红尘)、生老病死、人生如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尼姑头上难插花无发(法)。和尚打架都抓不住辫子、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例6:现代化学的发展,创造出氖、氕、氯、氨、氮、氧、氰等等。现代物理学发展出原子、电子、中子、质子、核子、粒子等词语。 例7:十年文革,又出现了许多极具政治色彩词语:大串连、工宣队、插队、打砸抢、文攻武卫、逼供信、黑帮、黑五类、造反派、忠字舞、红五类、红宝书、样板戏表现出的是人们激进、盲目、盲从的心理状态。,例8:改革开放至今出现的词语更是代表了当今时代的特色,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氛围和心态。,(2)词的命名民族、地域的文化、心理、习俗的溯源,例9:“嫁”“娶”“妇”所体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家庭观念。,“嫁”,说文:“女适人也。”“适”的本义指“往、至”,后引申为“女子出嫁”,适人即为“嫁人”。“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适人为家”指妇女嫁人才算有家。因此,“嫁”字反映出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以及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从属性、被动性和依附性。,“娶”,“娶者,取也。”王筠解释说:“以取释娶,明娶为取之分别文也,字本作取。”古汉语中表示婚娶意义的字原先也写作“取”。论语:“君娶于吴而为同姓。”“取”字在甲骨文中形似用手取耳朵。古代战争中,用割取敌人的耳朵来计数报功,所以“取”字本义为“获取”。因此,“娶”字在古汉语中有“夺取妇女”的内涵义。以“取”字表示娶妻反映出古代社会存在着掠夺婚或抢婚习俗。,“妇”的本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已婚女子。”说文:“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服为服劳役之义。打扫房间是一种典型的家务活,这里用它来代表各种家务劳动。“妇着,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所以,“妇是以服役而得名的,其地位则与奴隶相等妇之服役实际上也就与奴隶活人畜无别,因此可以说妇即奴隶之名。”这足以证明在父系氏族社会妇女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并受到整个社会的歧视。,例10:嫂之为嫂,是因为“嫂、叟,老者称也”(释名释亲)。在中国古代的嫡传社会里,兄长在家庭成员中享有不一般的地位。长兄如父,兄嫂如母,尊兄当然也须尊嫂,在这样的伦理环境中,弟妹对兄嫂,兄嫂对弟妹,已超出了一般的手足关系,而带上晚辈与亲长关系的意味。所以在父母亡故后,兄嫂对年幼的弟妹总要承担起抚养成人的责任。,例11:雪:广州人把雪与冷放在一起联想时,冰箱会说成雪柜,冰棒会说成雪条,冰场会说成雪场,冰淇淋会说成雪糕,冰雹会说成雪珠。雪与冰冻联系起来,冰镇说成雪镇,把猪肉冻起来说成雪猪。,(3)从词语的借入与借出看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自古以来接触的民族比较多,像印度、伊朗、波斯、马来、暹罗(泰国旧称)、高丽、日本等东方古国,以及匈奴、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近代以来又与欧美各国有过许多接触。每个文化潮流都会留下一批外来词语与外来文化。比如:,例12:“师子”(狮子),一般认为来自古伊朗语的音译。 例13:葡萄:史记记载这种东西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记作蒲陶、蒲萄、蒲桃。有人考证说,它是从大夏(Bactria)都城Bactra的音译。 例14:站,本义是久立。“驿站、车站”义是从蒙古语jam借来的。元史中所谓“站赤”(jamci)是管站的人。,例15:祖母绿。又写助木绿、助木剌,由阿拉伯文zumunrud译音而成。 例16:胡同。蒙语音译词,原指水井,后指较窄的街巷。 例17:阿哥(父母称儿子)、贝勒(亲王)、额(母亲)娘、格格(皇族女儿)。源于满语。 例18: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科学术语、政治术语、医学术语、生活用语就更多了:地球、重心、地平线、几何、比例、德谟克拉西、赛因师、摩登、沙龙、基因、苏打、阿斯匹林、马拉松、巧克力 例19:再看外传出去的一些词。马来语里有许多词借自闽南语。Angkin借自闽语的“红裙”,bami借自“白面”,bak/bek借自墨,tjit借自拭,niya借自领,tehkowan借自茶罐,tehko借自茶鼓。,例20:丝,英语silk。上古音是 ,很接近,无疑是从中国借去的。 例21: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从两条路线传到国外。一是陆路,13世纪的时候传到北方各国。朝鲜语、蒙语、俄语等语言中,茶这个词的发音与北方方言的茶相对应。另一个是海路,则是明代和清代从福建厦门一带传到海外,现代英语的发音tea与闽南话的音(te)相近。,(4)词语的内部结构中的文化因素,词内语素的排序问题 例22:尊卑长幼之分:帝王、亲戚、兄弟、夫妻、长幼、父子、母子、父女、母女、父兄、婆媳、妻子、妇孺、妇幼、祖孙、老幼、老少、老小、叔侄、儿孙、姐妹、姊妹、师生、师徒、官兵、将士、贵贱、天地、乾坤、左右、衣裳、栋梁(栋:屋的正梁。梁:屋梁。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首领、头领、领袖,男女之分:父母、公婆、夫妇、夫妻、兄嫂、哥嫂、弟妹、子女、儿女 大小、高低、主次、先后之分:枝叶、纲目、身手、骨肉、手足、手脚、眉目、舟楫、皮毛、姓氏、朋友、主仆、本末、公私、城乡、朝野、妻妾、军师、军团、国家、城镇、详略、斤两、长短、多少、多寡、岁月、繁简、厚薄、巨细、粗细、分秒、秦汉、汉魏、魏晋、隋唐、唐宋、明清、古今、春秋、朝暮、昼夜、旦夕、早晚、心肝、仁义、金银、姓名、平仄、首尾、前后,好坏之分:是非、然否、利害、利弊、好坏、荣辱、优劣、甘苦、善恶、真假、真伪、恩怨、恩仇、爱憎、盛衰、兴亡、生死、存亡、安危、缓急、赏罚、奖惩、功过、功罪、美丑、成败、胜负、胜败、得失、盈亏、婚丧、吉凶、休咎(吉凶;善恶)、休戚(喜乐和忧虑。亦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从这个方面对词内部语素排序作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复合词的语素序是一种抽象的规则,这种抽象规则本质上就是人们对世界认识顺序的一种反映。人们在认识、表达客观对象过程中总是依据久已存在并渗透到血脉灵魂之中的思维定式。这种认识、表达的结果最终又会以语言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思维定式溶进了语言,成为语言、词语的组合形式与规则。,另外,从词语的长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上的因素。 在汉语里,汉语单音词大量高频使用。单音词之所以始终活跃于汉人的日常口语甚至书面语中,乃是与汉民族源于自然经济形态而衍生的“崇实尚简”品性密切关联的。汉语复音词的双音化同样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深刻影响。双音节形式占据统治地位,其深层原因之一,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为汉民族长期奉守的一种价值准则崇实尚简。,张世禄说:“我们发出的语音,必须服从于语言在社会当中的交际作用。一方面要求意义传达的明确,以达到互相了解;另一方面,又要节省劳力,使得发音简化。”汉语的双音复合词,正可实现这种目标。,提问:,走上台北街头,厕所演变为“化妆室”,有“男化妆室”和“女化妆室”。在大陆化妆室那是剧场后台演员涂脂抹粉之处。台北一间酒楼里,男化妆间门外形象地标着“观瀑楼”,女化妆间则被创意为“听雨轩”。,(5)词的附加义中的文化因素,例23:以颜色词、植物词的附加义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特征为例。,“黄”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 “黄,中之色也。”左传 “黄者,中也。”礼记 因为汉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是黄色的土地。发原之地又叫中原。因而黄色在古代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就被定位为中间的黄色,是土的颜色。所以和中央政权、国土联系在一起了,成为自唐朝以来历代帝王专有之色。汉武帝曾经推崇黄色,但不久便废弃。到了唐代才明确黄帝垄断黄色,“遂禁士庶不得服”,于是有赵匡胤“黄袍加身”。直到清代都是如此。 杜甫戏作花卿歌:“县州副使穿柘黄,我聊扫除即白平”,副使穿柘黄,意为谋反朝廷,因而要扫除平定。 到了现代,黄与“皇权”无关,而与“色情、下流”有关。这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红” 汉语里“红”象征喜庆、幸福、吉祥、热烈。又可生发出兴旺、发达、顺利、成功、运气好、福利、成就、圆满等联想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红”更是带有了政治色彩,象征“革命、共产主义”等意义。而在英语中red表示“极端、危险”“紧急、愤怒”“(妇女)淫荡”等附加义,如:red alert(紧急警报)、see red(发怒、冒火)等、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白”色与其它颜色相比有相对性,往往成了其它色彩的负面对照物。 汉族人习惯把丧事称作白事,丧服为不加漂染的白布做成。红白喜事、红白理事会。 “白”在汉语里常常与“红”构成一对反义词,所以具有“反动、反革命”等联想义,由此产生了许多极具憎恶感情的词语,如“白区”“白色恐怖”“白狗子”等。但英语民族则以“白”象征“纯洁无瑕”,如a white spirit(纯洁的心灵)、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新人结婚时新娘要披洁白的婚纱。同时“白”也可以象征“幸运、吉利”,如a white day(吉日)。 蒙古族则对白色怀有特殊的好感。早期的蒙古族以游牧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当时蒙古族赖以生存的食物主要是牛、马、羊、骆驼等各类牲畜的奶,都是白色。他们视白色为美好的象征。蒙古族祖先就曾以白鹿、白雄等动物作为图腾。,蓝 蓝色在不同的民族表现为不同的文化附加义。 蒙古族崇尚蓝色与宗教有关。他们早期信仰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尚白尚蓝,来源于对天神的敬畏与膜拜。因此,天空的颜色蓝色,也自然而然地被蒙古人尊崇为自然界永恒而美好的颜色。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他们把太子的宫殿称为东宫,所以又叫“青宫”。 在汉语里,“青”色又带有了官职卑下、地位低下的附加义,与汉民族的制度文化的历史演变、心理因素有关。“青衫”、“青衿”在古代曾是士的代称,至隋唐科举仍指仕途门槛上的学士;到明代则定为“五品至七品穿青袍”。青色服饰逐渐成了官位卑小、地位低下的代称。戏剧中的“青衣”、红尘中的“青楼”可为证。 英语中blue却有着独特的文化附加义:忧郁、伤感。又有“色情”的联想义。如a blue joke(淫秽的玩笑); a blue movie(黄色电影),黑色 黑色往往令人恐惧,表示这一颜色的词“黑”在人们的联想中总是与不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不同的民族其附加义有一致的地方。如黑色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均表示邪恶,如“黑名单”(black list)、“黑心”(black hearted)、“黑市”(black market)等。蒙古族也比较忌讳黑色,黑色与丑恶互为表里。 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汉文化中,“黑色”使人联想到“反动”。而英语中的black则具有“深色、暗淡、阴郁(black thought)、丢脸、不吉利(black friday)”等附加义,并没有“反动”之义。除此之外,种族歧视在black的附加义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国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曾愤怒地指出:“甚至语义也企图使黑色的东西成为丑陋的和下贱的。”,植物词,植物词的联想附加义也很丰富。同一植物词语,在一种文化里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缺乏相应的联想。松、竹、梅、兰: 松可以在严寒贫瘠的地理环境中也能生存,四季苍劲常青,联想到君子的顽强、高洁和长寿。论语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竹,清逸超拔,有气节,谦虚。宋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魏晋时期阮籍等七人号“竹林七贤”,唐开元年间李白等六人则称“竹溪六逸”。 梅,冷艳、脱俗淡泊、顽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之淡泊:“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兰,兰花香气清纯,有君子般品行高洁,所以是花中君子。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的,不为穷困而改节。”王勃七夕:“金声玉润,蕙心兰质”。历史上楚国夸其人才多,号称“五步之内,必有芳兰”。中国古代还用“兰芝、芝兰、兰桂”来美称别人的子弟。,(6)词义演变中的文化因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思维定势、价值观念等诸多文化因素都会对词义的演变产生巨大影响。,一、 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对词义演变的制约作用。 例24:菜篮子:“从菜篮子里看改革开放。” 具体的放置菜蔬的器物名市民们的蔬菜消费整个的副食品消费有关食品消费的生产、运输、销售的所有各个方面。 例25: “炒”: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熟通过买进卖出某种东西借以牟利;解雇;辞退;借助舆论反复传扬某种东西。,例26:“下海”科技人员离开演剧单位自己去办公司,搞实业。具有“冒风险,赚大钱”的含义。各行各业经商做买卖。,二、 信仰在词义引申变化中的作用。,例27:“社稷”国家权利的象征;国家。“社”本义是土神,“稷”是我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白虎通义社稷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射,示有土业;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三、风俗习惯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例28:“结束”引申出“终了”义与古代服饰文化密切相关。古人穿的长袍装襟的上部腋下处有短带,系短带叫“结”。后来短带改为纽扣,也叫“结”,扎腰带叫“束”。中古时“结束”一词引申出“着装、打扮”的意义。穿衣到了系短带和扎腰带的阶段,已经是最后一道程序了。所以,“结束”一词发展出“终了”的意义。,例29: 英语poll一词本指“人头”,后引申出“人头税”;“选举投票”;“记票或数票投票纪录,投票数”;“投票处”等词义。西方在社会政治管理上实行选举制度比较早,制度也比较完备,“选举”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了直观、直接的表达方式,如以点人头数的形式来统计选票的多少。因此表示“头”的poll也就具有了这样的方便之处,并扩大开来表示了一系列与选举有关的过程、地点、结果、目的等词义。,(7)汉语词汇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例31:杨柳女人多变的心、妓女,水性杨花,反映出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在英语中, willow它能引起悲哀与忧愁、失落和死亡的象征意义。Wear the willow表示“失恋”或“悲悼心爱者的去世”。 例32:clover(苜蓿)是一种很有用的植物,可以喂养家畜,用作肥料。许多苜蓿草长有三片小瓣构成的叶子,但有些苜蓿的叶子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很少见。于是英美人相信四叶苜蓿(four-leaf clover)能给人带来好运。,例33:百合花(lily)状如喇叭,通常呈白色,每到夜晚叶片成双成对地闭合,中国人称之为夜白鹤,但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它象征纯洁、高洁,漂亮白皙的姑娘常常被比作a white lily。Lily还有胆怯的联想义,lily live red就表示“胆怯的”。,例32:狗是人类最为熟悉的。在汉语、英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