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梅花魂教案 梅花魂的教学设计 南鱼台小学五年级教师刘翠连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大力实施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 / 27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深 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 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 )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 王安石 )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 ) (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陈毅 )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 问呢 ?(引导学生紧扣“ 魂 ” 自由质疑 )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代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 “ 魂 ” 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3 / 27 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 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 设计意图 本教学片断,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 “ 双基 ” 。然后,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脉胳。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 2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 (1)出示: 读到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 ” 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 ?(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 这几句诗是哪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 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配乐思乡曲 ) (2)出示 “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 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 4 / 27 投影出 示 “ 墨梅图 ” ,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祖 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 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 ?画出有关词句 ?(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 指导朗读 “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这一切,读出反问的语气。 “ 轻轻 ” 、 “ 慢慢 ” 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 (3)出示: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的呢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 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名字,生读。 于 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 / 27 岳 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 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 “ 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 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 ?让我们的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 4)出示: “ 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 指名生读。 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 “ 我 ”?( 让 “ 我 ” 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 “ 我 ” 带回祖国。 )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 “ 魂 ” 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师引导学生理解, “ 梅花 ” 不仅仅是指梅6 / 27 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 本片断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划词语,自主 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会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象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 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中国心 ) 板书设计: 1、吟诗落泪 2、珍爱梅花图 思念祖国 7、梅花魂 3、不能回国而落泪 爱国之心 4、送墨梅图 5、递梅花手绢 7 / 27 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收获。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 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 身处充满激 定会有情真真,意切切感受。因此,整节课我充满激 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 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 子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跟随画面看到了民族英雄岳飞,金忠报国,想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 的诗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李四光,想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想到了方志敏,王二小,陈然,江姐说他们就是一束束昂首怒放,刚强不屈的梅花。望着他们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8 / 27 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而当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响起时,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可以看出,学生被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歌以咏怀,言为心声, 语文的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弘扬。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有限,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等。 6、梅花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二、【教学安排】 二课时 三、【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梅花的诗句。 2、自学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颇负盛名、漂泊、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玷污、秉性、眷恋。 9 / 27 3、读通读顺课文。根据 “ 现实 回忆 现实 ”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4、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情? 四、【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 诗句吗?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 ) 【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建构故事框架 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 “ 魂 ” 在 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10 / 27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送梅图。 (5)送梅花巾。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1 呢?请大家 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11 / 27 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 人小组讨论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 出示: “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 投影出示 “ 墨梅图 ” ,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祖父十分 爱惜墨梅图 ) 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 (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 “ 清白 ” 是什么意思? “ 玷污 ” 又是什么意思?这清 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 轻轻 ” 、 “ 慢慢 ” 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 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 愈精神,愈秀气 ) 12 / 27 A、 “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 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 4 个。 “ 愈 ” 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 “ 愈 ” 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 “ 愈 ” 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 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 B、体会下一句。 “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 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C、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 “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 13 / 27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 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 D、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学生举例。结合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师生共赏读。 2 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 “ 有品格、最14 / 27 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不肯低头折节 ” 。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 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出示: “ 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 指名读。 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 “ 我 ”?( 让 “ 我 ” 保持梅花般 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 “ 我 ” 带回祖国 ) 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 “ 魂 ” 有了更深的了解吗 ?引导学生理解, “ 梅花 ” 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 “ 魂 ” 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 “ 魂 ”的深刻含义。】 (四 )、品读三哭,体悟赤子之心 会外祖父读诗落泪的情感。 读第二自 然段,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15 / 27 课件出示:读到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指名感情朗读。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穿插诗句出处。 外祖父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你从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逐层感悟,让学生明白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是他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眷念和向往) 呜哭泣。探究外祖父无法回国的伤感。 教师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一个时刻眷念祖国的老人是多么想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啊,但是年迈的他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回去,所以忍不住失声痛苦) 验外祖父眷念祖国之情。 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思考:此刻外祖父为何又泪眼朦胧呢? 分别的时刻到来了,船开了,越去越远。双眼含16 / 27 泪的外祖父久久地伫立在岸边。此时此 刻,海天相接,一方是星岛,一方是祖国。这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老人有多少话还想和莺儿说,有多少话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说。你们能把老人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学生练说,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对 “ 梅花魂 ” 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外祖父的三次流泪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明白:这梅花又是包含了老人一片热爱祖国的情和 眷恋祖国的心。通过这样几个梯度的阅读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对 “ 梅花魂 ” 有了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感受。课堂教学流程努力实现板块状推进且环环紧扣。】 ( 五)、拓展课文,升华爱国真情 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指名交流。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作家陈慧瑛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自己的手绢时,就会想到 指句子: “ 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 学生齐读。 于历史原因,许多像 “ 我 ” 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的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17 / 27 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 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课件出示:在梅花背景中推出一幅幅祖国名胜的画面,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 (六)、作业设计:画一幅梅花或搜集几首描写梅花的诗。 (七)、课外拓展:背诵余光中乡愁 附: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 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外国语学校 朱丽丽 设计理念: 创 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 “ 情 ” 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8 / 27 3、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搜集咏梅的古诗、名句,也可提前学唱 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交流资料 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 歌曲等。 ) 2、板书课题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 ?(学生紧扣 ”魂 ” 自由 质疑,能够马上解答的就解答出来,答不出来的可以通过学课文来解决 )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19 / 27 熟悉的梅花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促进学生从心理上对梅花产生情感,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老师交流的勇气。 二、 抓文章主线,梳理课文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什么事?(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交流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大家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勾画出来。 (学生自读自划 四、班内交流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讨论交流:你从这五件事中怎么看出 外祖父眷恋祖20 / 27 国、热爱祖国的?(放手让学生谈,他喜欢哪段就谈哪段,老师点拨) 1、 “ 读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 师点拨:( 1)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还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呢?(设计意图:结合上一课所学或者课外的都可以,下面的诗句意思不必让学生记住,老师把握好 就可以。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 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诗句时要读得 慢而沉。) 2、 “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21 / 27 慢抹净。 ” 老师点拨:(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分外爱惜 ) 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 (“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 指导朗读:读出 “ 训斥 ”的语气。 “ 是玷污得的吗 ?” 是什么句 ?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 “ 轻轻,慢慢 ” 这两个词该怎样读 ?为什么 ?(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 3、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老师点拨:( 1)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 想。 )( 2)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 ?举例说说。是啊 !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 ” 非点 ” 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 ?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 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 ( 3)此时,你对课题 ” 梅花魂 ” 中的 ” 魂 ” 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 ” 梅花魂 ” 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 )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 4) “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 反复读这句感叹句 ,你从中领悟到什么 ?(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 指导朗读: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22 / 27 4、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 (这几方面学生谈到哪里就引导到哪里,不一定按照这个顺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与文本对话,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文本的妙趣。随后有体验地朗读课文,获取阅读体验,更深刻地品味老人的真挚感情。 5、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 “ 母亲,我要回来 !我要回来 !我要回来 ” 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全班同学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板书:爱国心 ) 6、在 1984 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 人。请大家深情朗诵: “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 ,把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心里,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国家! 23 / 27 五、自由朗读全文 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六、拓展作业,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 ?请展开想象,以 “ 我仿佛看到外祖父 ” 为开头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 ,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是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附板书: 梅花魂 (民族魂 ) 思乡 分外 失声 落泪 爱惜 痛哭 爱国心 临别含泪 送图递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4 / 27 2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并学习这种品格。 3领悟作者运用什么方法 表达主人公的爱国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花魂,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对课文掌握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资格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2025学年度高级软考真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网络广告制作服务合同4篇
- 2024年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练习新版附答案详解
- 中国邮政集团2025乌鲁木齐市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题专练含答案
- 公司房屋拆除工程承包合同5篇
- 2025年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1年物流部门工作总结5篇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2025年内科主治医师(呼吸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汉书-张骞传课件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计量基础知识讲稿课件
- 市政道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练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绕口令
- 校企合作讲座精品PPT课件
- 医学检验师考试试题
- 煤矿电缆与电缆敷设标准
- T∕CATCM 008-2019 阿胶质量规范
- 防水堵漏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