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貌学复习题提纲.doc_第1页
水文地貌学复习题提纲.doc_第2页
水文地貌学复习题提纲.doc_第3页
水文地貌学复习题提纲.doc_第4页
水文地貌学复习题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地貌学一、填空(每小题2分)1、河流过水断面的最大流速出现在水面向下水深的1/103/10处,平均流速出现在6/10水深处。2、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即水的气态、液态、固态相互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3、洪水三要素是指洪峰流量Qm、洪水总量W和洪水过程线。4、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00mm,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00mm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1/3 。5、当河流出现频率为10%的径流量时,一般说发生10年一遇的洪水。当某径流量出现的频率为90%,称河流发生 10 年一遇的 枯 水。6、按照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7、按照成因,洋流可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类。8、形成海洋潮汐的内因是一种具有自由表面、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9、褶曲构造地貌的逆地貌主要是背斜为谷和向斜为山。10、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是指 下部为河床相(推移质)堆积 和 上部为河漫滩相(悬移质)堆积 。11、 坡积裙 是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而崩塌形成的堆积地貌称为 倒石堆 。12、在径流形成的河网汇流阶段,河网对径流的调蓄作用包括 河岸调节 作用和 河槽调蓄 作用两种。13、反映河流水情的关键因素主要是 水位 、流量、 流速 、泥沙、水化学、水温和冰情等。14、用年径流量总体的平均值表示 年平均径流量 ;而当河流发生50年一遇的洪水时,该径流量出现的频率为 2 %。15、潜水是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其层流运动遵循的基本规律称为 达西 定律。16、按地貌特征及地表组成物质可将荒漠分为岩漠、 砾漠 、 沙漠 和泥漠四类。17、现代冰川可分为 大陆冰川 和山岳冰川两种类型;而山岳冰川又可进一步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 和山谷冰川。18、河漫滩是指 洪水期被淹没而平水期出露水面的谷底滩地(详细: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其沉积物具有 二元结构 的特征。19、降水径流的形成大致可分为流域蓄渗、 坡面汇流 、 河网汇流 三个阶段。20、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类型主要是 侵蚀坡面 (、浅凹地、深凹地)和 坡积裙 。21、流量是指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22、当河流发生50年一遇的枯水时,该径流量出现的频率为 98 %。23、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主要包括 弯曲型 、顺直微弯型、 分汊型 和网道型四种。24、按地貌特征及地表组成物质可将荒漠分为 岩漠 、砾漠、 沙漠 和泥漠四类。25、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 潜水 和 承压水 三大类型。26、按其成因,洋流可分为_风海流_、_密度流_和补偿流三种类型。27、冰川是指 陆地上由终年积雪积累演化而成,是具可塑性、能缓慢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 ;其运动取决于 整个冰川的补给和消融的对比 。28、断层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断块山、 断层崖 、断层三角面和 断层谷 等。29、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透水性 、水的流动性 和水的溶蚀力;热带、亚热带湿润区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貌有 峰丛 、 峰林 和孤峰。 30、在流水地貌发育过程中,下蚀使谷地变深、侧蚀使谷地 变宽 、而溯源侵蚀则使谷地 伸长 。31、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主要包括 顺直微弯型 、弯曲型、 分汊型 和网道型四种。32、崩塌是指 风化的岩块、岩屑、土体等突发性滚向坡麓的现象 ;其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倒石堆 。33、海蚀作用的方式有波浪、潮流和沿岸流对海岸带的冲蚀、 岩屑之间的磨蚀 、 海水与生物的溶蚀 ;在其作用下形成的海蚀地貌主要有 海蚀洞 、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平台 和海蚀拱桥等。34、常见的褶曲构造地貌有 背斜谷 、向斜山 、 背斜山和 向斜谷 等类型35、潮汐是指 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其形成的内外原因是内因是一种具有自由表面、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36、地下水的蓄水构造是指 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 。37、天然河道中流速的垂向分布特点是 在垂线上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面向下水深的1/103/10处,平均流速出现于水深的6/10处 。38、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基本条件有 河流输沙量大 、 口外海滨区水浅、较弱的河流和海洋水动力等。39、冰川的运动取决于 整个冰川的补给和消融的对比,运动时对地表的侵蚀方式主要是 冰蚀作用 。40、滑坡是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 。41、流量是指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42、当某径流量出现的频率为2 %,称河流发生 50 年一遇的 洪 水。43、按地貌特征及地表组成物质可将荒漠分为岩漠 、砾漠、 沙漠 和泥漠 四类, 沙丘 是最常见的风积地貌类型。44、崩塌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倒石堆 ;而坡积裙主要是由 坡面 流水作用形成的。45、面状流水的堆积地貌类型是 坡积裙 ;泥石流的堆积地貌是 砾石扇形地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1、年正常径流量:年径流量总体的平均值。2、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3、断层三角面:在河流横切断层崖的中期,下切加强,形成一种上尖下宽的三角形平滑崖面。4、泥石流:是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组成的固液两相流。5、峰林: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再度垂向发展而至饱水带时,把基座蚀去,成为没有基座的密集山峰群,称为峰林。6、河川径流:径流从地表和地下汇入河川后,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成为河川径流。7、牛轭湖: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8、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9、达西定律:渗透流量Q或渗透流速v与水力坡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这就是达西定律。10、准平原:一个地区的地面在经长期的侵蚀和剥蚀之后,所形成的起伏和缓,但还保留一些孤立残丘的近似平原的地貌。11、三角洲: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而在河口区形成像希腊字母的堆积平原。12、洪积扇:沟谷出口的扇形堆积体。13、水循环:水的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14、冰川谷: 山岳冰川运动时侵蚀出来的谷地,横剖面呈槽型或“U”形。15、洪水波:在天然的河道中,洪水的流量和水位随时间而呈波状起伏的变化,成为洪水波。16、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蚀,过去不同时期的谷底便相对高出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成为阶地。17、喀斯特地貌: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18、水量平衡:指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19、径流系数:指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20、径流深度:指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21、连岛沙坝:是连接岛屿与岛屿或连接岛屿与陆地的泥沙堆积体。22、海蚀平台:是海蚀洞和海蚀崖后退过程中出现的平坦石质台地。三、不定项选择题(将合适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多选、少选得0分,全选对得3分)1、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a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2、大流域由于调蓄能力强,相互补偿作用大等原因,从而使径流( bc )。a、年际变化大 b、年内变化小 c、年际变化小 d、年内变化大3、河流修建水库后,水库下游( bcd )。a、年径流总量减少 b、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 c、洪峰流量减小 d、枯水期径流量增多4、当月球赤纬不为0时,潮汐变化类型为( abd )。a、赤道为半日潮 b、高纬地区为全日潮c、海面任何地方都为半日潮 d、赤道至中纬地区为混合潮5、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堆积地貌是( c )。a、雅丹 b、沙漠 c、沙丘 d、荒漠6、具有指示雪线意义的冰蚀地貌是( C )。a、冰川谷 b、角峰 C、冰斗 d、终碛堤7、形成滑坡一般需具有的条件包括( abd )。a、滑坡体 b、滑动面 c、滑坡湖 d、触发因素8、河流三角洲的沉积结构不包括( ade )。a、三角洲平原相 b、三角洲河流相 c、河床相 d、三角洲前缘相 e、前三角洲相9、海岸带泥沙横向运动形成的堆积地貌主要是( bc )。a、沙咀 b、海滩 c、离岸堤 d、连岛沙坝10、河流平均流速用( a )计算。a、谢才公式 b、达西定律 c、艾里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11、黄土地区现代发育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cd )。a内营力 b、风力 c、流水 d、重力 e、冰川 12、下列关于江心洲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属于河漫滩的一种类型 b、其形成发育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c、是分叉型河床的主要地貌特征 d、具有二元沉积结构 四、读图题(共10分)(一)判读下图,回答问题:1、 写出图中A、S、R、N、P、T所代表的地貌类型名称(6分)。2、说明地貌S的形成过程(4分)答:1、A海蚀拱桥S海蚀柱R海蚀崖N海蚀穴P海蚀平台T水下阶地2、在海陆交接位置,由于常年受海浪冲蚀和磨蚀,形成向陆凹进的海蚀穴,当海蚀穴两侧被相向的浪磨蚀而贯通,洞顶仍然保留下来,形成海蚀拱桥,当拱桥上部承受重力坍塌后,残留物矗立与海蚀平台之上,形成海蚀柱。(二)1写出下图中数字所指的地貌类型。(4)2说明地貌类型3和4的形成过程。(12)答:1、1河床2河漫滩3河流阶地4牛轭湖 2、阶地原是河漫滩,后来由于地壳抬升、气候干湿变化或侵蚀基准面下降,使河床比降增大,重新下切侵蚀,河谷加深,导致河漫滩脱离河流的作用范围,并高出洪水面,形成分布于河谷两侧的阶梯状的谷坡,称之为阶地。在弯曲河道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常年的流水作用下,河曲弯曲度增加,当特大洪水来临时,由于弯曲河道排水不畅,河流会天然裁弯取直,形成新的顺直河道,洪水期过后,原来弯曲河道的河床被废弃,形成形状似牛轭的湖泊,称之为牛轭湖。(三)1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类型名称(6)2 说明地貌类型3和2的形成过程(10)。答:1. 1.边滩 2.三角洲 3牛轭湖2.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水下三角洲形成阶段即拦门沙;汊道、沙岛和新拦门沙形成沙岛并岸与合并为平原。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1、简要说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一般过程。答:形成条件:可流动力减弱;河流输沙量大;海洋动力较弱;口外海滨区水浅。形成过程:水下三角洲形成阶段即拦门沙;汊道、沙岛和新拦门沙形成;沙岛并岸与合并为平原。2、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答:潮汐形成的内因是一种具有自由表面、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也就是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具有自由表面而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变化规律:在天文因素影响下的潮汐变化有日变、月变、年变和多年变。潮汐的日变可分为半日周期潮和日周期潮;潮汐的月变可分为半月周期潮和月周期潮;潮汐的年变和多年变可分为年周期潮和多年周期潮。3、 简述沟谷流水及其地貌特征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答:沟谷流水特点:流量变化极大,水位暴涨暴落,降雨时水量很大,无雨时水量消失,故又称为暴流或洪流;流水纵比降大,流速也大,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破坏性大;含沙量大,并且常常挟带着巨砾,造成下游堆积地貌。沟谷流水地貌特征:1沟谷:是沟谷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型洼地,按发育程度可分为细沟、切沟、冲沟、坳沟。2集水盆:水量较多,下蚀较深,侵蚀力强。3扇形地(洪积扇):形成于沟谷出口处,平面成扇形,颗粒大小混杂,磨圆度差,从扇顶向扇缘分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从扇顶到扇缘颗粒变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大量的松散的固体物质b暴雨洪水c陡峻的沟谷4、 简要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地带性特征。答: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地带性特性:a包气带以垂直性喀斯特为主,多发育出垂直性落水洞、管道、溶隙;b季节变动带的水流流态随季节而变化;c饱水带的喀斯特作用很差,只形成小型的孔洞。5、 简述洋流及其成因和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答: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也称海流。成因: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密度差异、流体的连续性形成的补偿作用、陆地的形状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其中,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分布规律:a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b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性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d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绕极环流(自东向西流)e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6、 简要说明海洋潮汐在天文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答:在天文因素影响下的潮汐变化有日变、月变、年变和多年变。潮汐的日变可分为半日周期潮和日周期潮;潮汐的月变可分为半月周期潮和月周期潮;潮汐的年变和多年变可分为年周期潮和多年周期潮。7、 简要说明喀斯特地貌及其形成条件。答:喀斯特地貌: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8、 简要说明海蚀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答:海蚀作用:波浪、潮汐及沿岸流等对海岸带的破坏作用,总称为海蚀作用。 形成的地貌:a海蚀洞b海蚀拱桥c海蚀崖d海蚀平台和海蚀柱9、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其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形成哪些主要的地貌类型?答:喀斯特地貌: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形成的地貌:1地表地貌:溶沟与石芽、溶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干谷和盲谷、喀斯特石山、溶蚀平原;2地下地貌:水平溶洞、溶洞内的化学堆积(沉淀)地貌、溶洞的机械堆积及生物堆积。10、什么是洋流?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有何规律? 答: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也称海流。成因: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密度差异、流体的连续性形成的补偿作用、陆地的形状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其中,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分布规律:a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b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性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d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绕极环流(自东向西流)e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1、简要说明褶曲构造地貌的演化。 答:原有的褶曲构造地貌的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基本是一致的,这时称为顺地貌,如背斜为山,向斜为谷,但大多数褶曲地貌经过严重破坏形成次生褶曲地貌,其形态与原来的构造形态相反,即背斜为谷,向斜为山,称逆地貌12、简要说明戴维斯地貌循环学说及流水地貌演化的一般规律。答:戴维斯地貌循环学说:把由平原上升为高地,再经侵蚀到准平原的过程,看成是地貌发展中的一个侵蚀旋回,以后的地貌发展只是第一次侵蚀旋回的重复,这就是地理循环论。流水地貌演化的一般规律:流水作用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片流地貌、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六、绘图说明(每小题10分)1、绘制沟谷流水地貌组合的平面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地貌特征。图课本P382图6.19沟谷流水地貌特征:1沟谷:是沟谷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型洼地,按发育程度可分为细沟、切沟、冲沟、坳沟。2集水盆:水量较多,下蚀较深,侵蚀力强。3扇形地(洪积扇):形成于沟谷出口处,平面成扇形,颗粒大小混杂,磨圆度差,从扇顶向扇缘分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从扇顶到扇缘颗粒变细。2、绘制河流中游典型河谷横剖面图,并说明其主要地貌类型。课本P383图6.20主要地貌类型:嶂谷、峡谷、河漫滩河谷、成形河谷。3、图示沟谷流水地貌的平面组合并说明沟谷流水的特征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图课本P382图6.19沟谷流水特点:流量变化极大,水位暴涨暴落,降雨时水量很大,无雨时水量消失,故又称为暴流或洪流;流水纵比降大,流速也大,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破坏性大;含沙量大,并且常常挟带着巨砾,造成下游堆积地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大量的松散的固体物质b暴雨洪水c陡峻的沟谷4、图示并说明曲流型河漫滩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图课本P387图6.28说明:发育初期,河谷深窄,但弯曲率较小,水力很强,那时只有在凸岸处因流速较慢才有粗大的砾石堆积,组成面积狭小的边滩。发育中期河流弯曲率增大,谷底逐渐展宽,边滩扩大,且高度增加,以至水平期也大片出露,成为雏形河漫滩。但此时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砂、砾)为主,细粒的悬移质(粉砂、粘土)因流速大而带往下游。发育晚期,雏形河漫滩进一步扩宽淤高,滩面流速减小,洪水时滩面上的悬移质也得以堆积下来。七、论述题(15分)1、试论述河流的分段及各段的水文和地貌特征。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