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肝胆: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护理常规_第1页
胆囊肝胆: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护理常规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概念: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常同时存在,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炎的反复发作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一)观察要点1. 非手术治疗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3. “T”型管引流通畅。(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1.术前禁食水6-8小时。2.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分泌,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经处理后,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肌注V-K1,纠正凝血机能障碍并观察其疗效及有无毒副作用。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等,应考虑为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要及时报告医生,积极进行处理。 术后护理:1.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还有利于引流。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3.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染治疗。 4.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5.“T”形管护理: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 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绿色或墨绿色,以后渐减至每天200ml左右,色清亮。“T”型管放置10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为200300ml/ 天,无残留结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应试行夹管,第一天夹管2小时,然后4小时、8小时,依次递增至全日夹管,夹管期间细心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无不良反应,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后12日可拔管。“T”型管拔出后残余窦道在2448小时可自行闭合。 6.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食,并限制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7.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三)健康教育 1.宜进营养丰富低脂饮食,少食富含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肝、蛋黄等。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可减少胆囊炎发作。 3.忌烟、酒.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 4.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病情平稳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