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期末考试总结.doc_第1页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doc_第2页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doc_第3页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doc_第4页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第一章 总论四、思考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涵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什么是大量观察法?3、正确理解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4、总体与总体单位。第二章 统计调查四、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有何特点?有哪些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各种调查主要适用于哪些场合?3、为什么要制定统计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4、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5、什么是专门调查?它有哪几种?第三章 统计整理四、思考题1、 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是什么?3、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有哪些?4、什么是次数分布?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四、思考题3、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哪些特点?4、相对指标有那几种?其中可以是有名数的是那一种?5、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为什么必须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可比性?可比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什么是平均指标?有何作用?10、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和联系?11、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第五章 时间数列分析四、问答题3、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4、比较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的异同。5、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如何?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各有什么特点?7、什么是最小平方法?五、计算题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单位:万辆)年 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汽车产量147.5158.3163.0183.2207.0234.2325.1444.4507.4试计算汽车产量的: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4、向阳企业2005年各季度产品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如下:季 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计划销售额(万元)销售计划完成程度(%)8501309001209001251000134试计算平均每季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7、我国19952004年城镇人口资料如下,年份人口(万人)199535174199637304199739449199841608199943748200045906200148064200250212200352376200454283试用最小平方法拟合一趋势直线,说明参数的经济意义,并预测2006年人口数。五、计算题1、逐期增长量*(万辆)累计增长量(万辆)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810.8107.3107.37.37.34.715.5103110.5310.520.235.7112.4124.212.424.223.859.5113140.31340.327.286.7113.1158.813.158.890.9177.6138.8220.438.8120.4119.3296.9136.7301.336.7201.363359.9114.234414.2244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为44.99万辆,按累计法计算的为28.96万辆;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1.8%,平均增长速度为11.8%;用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略。4、127.4%第一产业的年均比重为17.6%,第二产品的年均比重为49.8% 7、直线方程方程为:Y=33051.5+2138.24x,33051.5为1994年城镇人口的趋势值,2138.24为平均每年增加的城镇人口数,2006年预测值为58711.6第六章 统计 指 数四、思考题1、会计算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会根据价格、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变动进行分析。五、计算题2、假设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资料如下:商 品销售额(万元)报告期价格比基期增()或减(-)的%基 期报告期甲乙丙50708090100601084合 计200250试计算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5、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今年销售量比去年增长(%)去年今年甲乙丙1500200040001800240045008515试对该商店今年的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五、计算题2、 商 品销售额(万元)P0q0P1q1甲乙丙50708090100601.11.080.96合 计200250价格总指数 销售量总指数 5、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甲乙丙1500200040001800240045001620210046001.081.051.15合计750087008320总销售额的变动: 价格的变动: 销售量的变动: 1200万元 = 380万元 + 820万元该商场今年三种商品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16%,绝对额增加1200万元。这是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其增加10.9%,绝对额为820万元,和价格变动使其增加4.6%,绝对额为380万元,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七章 抽样推断习题四、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有哪几方面的特点?2、抽样推断与典型调查相比有何不同?4、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极限误差?它与概率保证程度有何关系?6、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有何关系?7、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五、计算题1、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某地的家庭人数,抽样比例为8%,样本容量为80户。经计算得:样本户均人数为3.2人,样本户均人数的标准差为0.148人,试就下列两种情况分别估计该地的户均人数和总人数:若给定概率保证程度95%;若给定极限误差为0.2962、某商店对新购进的一批商品实行简单随机抽样检查,抽样后经计算得:该商品的合格率为98%,抽样平均误差为1%,试在如下条件下分别估计该批商品的合格率:若给定可靠度为95%;若给定极限误差为2%4、某储蓄所按定期存款帐号进行每隔5号的系统抽样调查,调查资料如下:存款金额张数(张)1000以下1000300030005000500070007000以上301502505020合计500在95%的概率下估计:该储蓄所所有定期存单的平均存款范围、定期存款总额;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数所占的比重、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张数5、为研究某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以1%比例从该市的所有住户中按照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515户进行调查,结果为:户均收入为8235元,每户收入的标准差为935元。要求:以99.73%的置信度估计该市的户均收入;如果允许误差减少到原来的,其它条件不变,则需要抽取多少户?6、欲在一个有50000户居民的地区进行一项抽样调查,要求估计“拥有电冰箱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49%60%间)的误差不超过2%;并要求估计“拥有空调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10%30%之间)的误差不超过2%,给定可靠度为95.45%,试确定必要的样本容量。五、计算题1、在95的概率保证下,户均人数的区间为2.91,3.49,总人数为2910,3490在极限误差为0.296时,户均人数的区间为2.904,3.496,总人数为2904,3496,其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2、在95%的概率保证下,该批商品的合格率为96.04%,99.96%在极限误差为2%时,该批商品的合格率为96.04%,99.96%,保证程度为95.45%。4、在95%的概率保证下:平均存款3419,3681,定期存款总额8547500,9202500,所占比重11.3%,16.7%,存单张数283,4185、在99.73的概率保证下,户均收入8112,8358,2081户6、重复抽样时,调查电冰箱时所需的户数2500,空调时需2100户,如果采用重复调查,为了满足共同的需要,调查2500户;不重复抽样时,调查电冰箱时所需的户数2381,空调时需2016户,如果采用不重复调查,为了满足共同的需要,调查2381户;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四、问答题1、什么是相关关系?它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3、什么是相关系数?写出样本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4、 说明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及其判断标准。五、计算题1、为探讨某产品的耗电量x(单位:度)与日产量y(单位:件)的相关关系,随机抽选了10个企业,经计算得到:,要求: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2、为研究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抽取一个包括20个人的随机样本,得到资料如下:编号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元)编号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元)1250121112216902496801213247503828432131430100488774141424798582100315152853261026565161526000712254281716389088122311318162205091222500191733060101219456202148276画出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相关图;计算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显著水平为5%时,检验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否显著;求出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回归方程,指出受教育年限为16年时,平均年收入是多少;在显著水平为5%时,对回归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估计标准误差。3、为研究学习时间长短对某门功课学习成绩的影响,现随机抽取20个学生,得到如下资料编号学习时数成绩(分)编号学习时数成绩(分)14040119080240601290853506013958546065149590565701595926707516100927707817100908807818100859858019110951085802011090判断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在显著水平为5%时,检验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否显著;若有显著性的线性相关关系,求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