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doc_第1页
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doc_第2页
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doc_第3页
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doc_第4页
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11)硬盘坏道严重,奋战8天抢救数据(顺便普及硬盘健康检测、坏道修复、数据恢复知识)上周帮朋友组装了一台电脑,周五晚装好系统,开始把我自己的一块1T硬盘上收藏的各种动画片、音乐、教育资源等拷到朋友的新电脑上,当拷贝到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系列(20CD)时,突然提示无法读取数据。我进到该文件夹所在的磁盘,发现文件夹大小变为0字节,无法打开,又连着试了几个其它文件夹,有的能正常打开,有的无法打开。淡定,重启电脑,刚才打不开的文件夹又都能打开了!看来好像是虚惊一场。可是,可是,真的是好景不长,我突然发现,这块硬盘的后两个分区在“计算机”(win7系统)里完全不显示容量信息了!这下不能淡定了。回想起刚才拷贝数据时,这块硬盘的声音似乎稍有不正常,有点轻微的呲呲声。(后来我才想起,这块1T的硬盘,去年3月左右用HD Tune 查看,重映射扇区计数是490多,后来又慢慢增加到了 515,之后一段时间没再增加,我也就没怎么放到心上。这一年多时间居然把这个硬盘有坏道这会事给忘了!)顺便解释一下“重映射扇区计数” 。硬盘因为是高精设备,生产出来时磁盘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坏道的,厂家会在出厂前把坏道信息写进P-list表里,这些写入P-list表的磁道在硬盘工作时是不会被读取和写入的。用户在使用硬盘的过程中,硬盘也可能产生坏道,这些新的坏道信息,会被写进G-list表里,然后硬盘用备用磁道替换掉这些被写进G-list表里的坏道。这样,硬盘使用过程中,虽然有坏道产生,但坏道会被好的备用磁道替换掉,用户在使用中不会感觉硬盘有问题。但每一块硬盘的G-list容量有限,如果坏道不断的产生,导致G-list写满后无法继续写入,那么这些在G-list写满后新产生的坏道,硬盘在工作时就不会“无视”它们,而是把它们按正常磁道来进行读、写操作,这样就会导致读取错误、硬盘读写速度严重变慢、系统蓝屏等各种问题。HD Tune(最新版是5.0版)是一款硬盘检测软件,其“健康”一栏里的“重映射扇区计数”,指的就是被写进G-list表(也被重新映射,也就是替换)的坏道的数目。正常情况下,这一项的“数据”列下应该是0,如果不是0,说明你的硬盘已经开始产生坏道了。所以,妈妈们,下载一个HD Tune到硬盘,隔段时间就检测一下,如果硬盘开始产生坏道,并且数字在不断增加,那就该换新硬盘、把重要数据拷贝出来了。另外,购买号称“全新硬盘当二手卖”的硬盘妈妈们,硬盘是否全新,可以通过加电时间来判断,在HD Tune中,有一项“累计通电时间计数”,其“数据”列显示的就是硬盘的加电时间,单位是小时。全新的硬盘这个数据应该为0。(这个数据一般无法被清零、造假,所以是可以信任的)Windows应用知识汇总(11)下面附上软件2012-10-7 12:10 上传下载次数: 45着说我的硬盘。 找出我的系统维护盘,用MHDD扫描硬盘(这中间有一些状况,朋友的新电脑运行MHDD竟然找不到硬盘,试了各种办法都不行,换我的旧台式机上,终于可以认盘了。)MHDD扫描显示,不但有X(坏道),还有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叹号(!)。 什么情况?打开笔记本,百度里搜索,在翻看了无数和搜索页面后,终于找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1.可能是硬盘磁头有问题。 2.硬盘固件问题。 如果磁头问题的话,自己肯定是修不了了,所以先做自己能做的重刷硬盘固件。上希捷官网找固件,居然没有!再次百度,通过百度到的链接,找到希捷官网下载固件的入口,输入硬盘S/N号,终于下载到了固件。接下来刻盘、启动电脑、升级坏盘固件,一切顺利。再次重启电脑,登录windows,在开机界面进入了漫长的等待(半小时以上),因为担心此时直接断电会增加硬盘坏道,所以,除了耐心等待直到系统出现错误提示、停止启动外,别无他法。 出现错误提示后,关机。再次用MHDD扫描,!总算没有了,谢天谢地,通过升级固件,解决了MHDD扫描中出现!的问题,剩下的X(坏道),只要用MHDD或其它软件屏蔽就好了。 可是我想的太简单了。长话短说,总之我无论在MHDD的Scan命令里怎么设置无论是把remap设为on,或是Erase WAITs设为on,Scan中的每一个长时间的修复(重映射)后,出现的依然是让人失望的X。 换其它软件,THDD,效率源,诺顿磁盘医生,我的工具盘里的磁盘修复软件全用了若干遍,要么是长期停留在坏道处,要么根本就检测不到硬盘,全无用处。看来,只好上那款最利害、最专业的硬盘处理软件PC3000了。虽然专业的PC3000套装,除了软件,还有配套的PC3000卡、数据线等硬件,价格也要好几千块大洋,但咱又不是专业的硬盘维修人员,专业的咱也不会用,就网上找一款破解版软件对付着用用就行了。于是又是一番网上搜索,下载PC3000破解版,刻盘,开机,进入PC3000。傻眼了,PC3000在进入命令界面之前,要一步步的选硬盘品牌、型号类别、硬盘主板信息等,而这款软件早就停止开发升级了,现在网上能找到的都是大约7、8年前的版本了,里面当然没有我09年买的硬盘的相关类别。心里想,管它呢,一个一个类别的试吧,那一个能检测到我的硬盘,就是哪一个,都检测不到就算了。于是,选第一个类别,回车,这回更傻眼了。PC3000是俄罗斯人的产品,我下载刻盘的号称是英文版,主界面、选型号类别时的确是英文,可是,选了型号类别,进入下一级后,界面竟然是俄文!伤不起啊伤不起,重启退出吧。 网上再查,发现一个重要信息,写G-list表不影响硬盘数据,但写P-list表之后,必须低格硬盘(低级格式化)。低格啊!所有的数据彻底清零!一般的格式化(就是高级格式化)之后,数据是完全可以找回来的,甚至是按目录结构原样找回,但低格之后,所有的数据都成0了,神仙也不可能挽救硬盘上的数据了。 对我来说,这个硬盘坏了不要紧,我不想为修复硬盘而修复硬盘,我要的是硬盘上的数据。所以,低格、写P-list表,我是不会考虑的,PC3000,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补充说明: MHDD、THDD等软件,对坏道的修复都是把坏道写进G-list,并对其进行重映射(也就是用好的磁道替换)。PC3000则可以把G-list表里的信息写进P-list表,从而给G-list表腾出容量,继续添加坏道信息。当然,这只是PC3000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从硬盘突然出问题到现在,已经2天了,MHDD扫描硬盘、查找出现“!”的原因、升级硬盘固件、试图修复坏道,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流程,似乎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但在当时硬盘有坏道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操作,可能都要很长时间,我经常是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用笔记本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再加上操作过程中,有些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电脑不认硬盘等等),总之,2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几乎是毫无进展。当然,也不是全无收获,这两天的收获有两个:1.升级了硬盘固件,硬盘的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不会再出现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我怀疑这个硬盘出问题,就是因为固件损坏造成的,就是所谓的希捷硬盘的“固件门”)2.确定硬盘无法写G-list、P-list表,也就是说,坏道不可能修复了,只能先想办法抢救硬盘中的数据。(MHDD和其它工具无法修复坏道,说明硬盘的G-list表已经满了,把G-list转为P-list又需要对硬盘进行低格,会毁掉硬盘里的数据。)硬盘数据中,最最重要的是第一分区里存着孩子从2岁多到现在的照片、录像,大小有100多G!只要能把孩子的照片、录像拷贝出来,其它数据能恢复固然好,恢复不了也可以接受。现在的问题是,硬盘接到电脑上,根本开不了机,怎么把里面的数据拷贝出来?我首先想到用ghost,把整个第一分区复制下来,可是,硬盘坏道严重,ghost根本读不过去,这个方法失败了。没办法,只能放弃一部分数据了,对硬盘重新分区,把有坏道的区域排除在分区之外,然后用软件恢复没有坏道的分区中的数据。要把坏道单独划出来,首先就要知道坏道的位置。这个不难,再次用MHDD扫描,这次把remap和Erase WAITs都设为off,也就是不修复坏道,发现mhdd在扫描到坏道处是速度快多了。3、4个小时以后,1T的硬盘全部扫描完毕。(之前将remap设为on时,扫描到坏道处速度太慢,几个小时过去也只到0.2%,全部扫描完毕估计需要100多个小时!)当然,扫描的过程中,我必须坐在电脑前,随时记录下硬盘坏道信息,因为MHDD只显示6个坏道或警告信息,稍不注意,前面的信息就过去了,看不到了,那就只能对这一部分重新扫描。坏道扫描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删除硬盘第一分区,重新对其进行分区,把坏道区域划为自由空间(未分区),其它磁盘空间分成几个分区(就是原来的一个分区,被坏道分隔为几个分区)。问题又来了,MHDD扫描的坏道信息是LBA序号(如LBA 2331852),不是CHS(柱面、磁头、扇区),CHS转LBA容易,LBA却无法精确的转为CHS(我也是百度也好久才确定的),怎么确定坏道在分区时的位置呢?精确的计算没有办法,只能用近似的百分比方法了。这块硬盘的LBA数为1953525168,容量为953869MB,用953869/1953525168就得到1LBA对应的磁盘容量,再乘以坏道处的LBA数,就能算出来这个坏道的MB数。以该硬盘的第一个坏道2331852为例,(953869/1953525168)*2331852=1138M所以,这之前的1G空间可以单独分一个区,从LBA 2331852(1138M)到LBA 2334270(1139M)是一个坏道集中区域,中间有很多坏道,这块区域就留作自由空间,1139M到下一个坏道处再分为一个区。以此类推。计算好了坏道位置,准备开始重新分区了。为了防止意外,还需要在重新分区前,用软件将硬盘的分区表信息备份下来(以备出现问题时恢复)。尝试登录windows备份分区表,仍然是长时间的等待、漫长的错误检查之后出错,无法登录。换Windows PE系统,仍然是出错提示,不管是Windows XP PE、Windows Server 2003 PE,还是windows7 PE,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出错,无法登录。用DOS软件备份的话,因为DOS下不能写硬盘的NTF分区,软件将因为不能存储数据而无法完成备份。唉,没办法,把另一块硬盘分出一个新的分区来,格式化成FAT32,这样就可以在DOS下备份表了(DOS下可以正常读写FAT32分区,但不能正常读写NTFS分区)。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DOS下的分区软件,包括鼎鼎大名的DiskGuins,都不能正确的认出硬盘的容量,DiskGuins认出的硬盘容量也是500G左右(硬盘容量为1T,即1000G,实际容量931G)。在DOS下备份的分区表,也会是错误的分区表。怎么办?只能采取迂回的办法了。先在DOS下把第一分区删除了,把最后一大块没有坏道的区域分为一个区,然后把第二、三分区也删除了。这样的话,新的分区将没有坏道,windows应该能开机。然后登录widows,利用WinPM(Paragon Partition Manager)软件,或者搜索原有分区来重建分区;或者把新分区之后的空间分为一个区(原第二、三分区),把新分区删除了,再把全部剩余空间分成一个区(原第一分区),然后再备份分区表。设想很不错,在DOS下删除原分区、重建一个分区后登录widows也很顺利。但是,在用PM或PTDD重建分区表时,在坏道处却怎么也过不去,不管是自动搜索分区,还是手动建立新分区,都会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提示“I/O故障”,点击“忽略”之后,继续漫长的等待,之后继续提示“I/O故障”终于失去了耐心,用任务管理器强行结束了程序。看来winodws下的分区表管理软件,不管是PM还是PTDD,在分区时都会对磁盘的表面进行检测(或类似的操作),遇到坏道就过不去了。不象DOS下的分区软件,不管硬盘有没有坏道,分区就只写分区表,几秒钟就搞定了。反复的重启、登录windos、启动PM、PTDD软件,又是很长很长时间过去了(因为坏道的存在,很多操作时间变得无法忍受的漫长)。最后,没办法,放弃备份分区表,因为我知道即使分区彻底丢了,分区表彻底乱了,只要数据没有被覆盖(即不向硬盘写入新数据),没有坏道的磁盘空间的数据绝大部分都能恢复出来。之后就是在DOS下删除分区,避开坏道,重新分区,然后登录windows,用数据软件进行数据恢复。但也走了很多弯路。 首先,DOS下的DiskGuins分区时容量只能以G为单位(1G=1024M),而且不能自己加小数,这样就没办法精确的把坏道位置避开。于是我采用在DOS下用DiskGuins删除分区,然后进入widows后用PM重新分区的办法。但是,PM在没有任何选项的情况下,在分完区后,会自动格式化新分区,想不格式化都不行(因为没有关于是否格式化的选项)!这对我想要恢复的第一分区的文件夹结构造成了二次破坏,想要恢复原来的文件夹结构是不可能了,只能按文件恢复。可想而知,最后恢复出来的文件全部是乱的,没有了文件夹,文件名也全部是乱的,这极大的增加了后期文件重新理的工作量。这是我这次数据恢复中最后悔的事。也许,磁盘没有被格式化的话,我用R-studio很容易就把原来的文件夹大部分恢复出来了。 第二,为了尽可能少的损失数据,我刚开始在避开坏道时,给坏道区域前后留出的富余空间很小,刚开始只想留1、2个M,后来用SFdisk分区,发现分区大小是7.8M的倍数,哪怕只有不到1M的坏道,分区时,这部分也必须留出7.8M。于是,在坏道前后,我留出的空余空间就是7.8M,最多15.6M。然而分好区后,进入windows的时间仍然很长,用R-studio、Recovermyfiles等软件恢复数据时仍然会出错,或者在某个区块速度会非常慢,甚至在用宏宇照片恢复向导恢复照片时,用时竟然达10几个小时!之后重启到DOS下用MHDD检测,发现新分的没有坏道的区的开头部分,又产生了新的新道!用宏宇照片恢复向导后,新产生的坏道区块竟然连续多达五、六十个(MHDD的每个区块为246扇区),屏幕上有王行多都是刺眼的红X。经过几次反复之后,我发现每次新坏道的产生,都是在新分区的开头部分,由此判断,从某柱面到某柱面的0磁道的磁头坏了(因为每个分区都是从某柱面、0磁头、1扇区开始,到另一柱面、254磁头、63扇区结束)。由于硬盘读写顺序是先同磁道不同柱面然后下一磁道不同柱面,所以分区时,应该把这个区域的所有0磁道全部排除。一句话,在每个分区的开头处,多留出一些空间作为空闲空间。于是,我按硬盘有1万柱面算(具体数字忘了),大概留出80左右空间,就可以把坏的磁头避开了。按照这样的方法分区以后,硬盘在读取、恢复数据的过程中果然再没出过错误。最后说说数据恢复软件。通过这次数据恢复,我发现不同的数据恢复软件,在功能和恢复效果上各有千秋,不能互相替代,也无法下结论说哪一款软件就是最好的。如果时间充足、要恢复的数据又很重要的话,几款重要的软件应该每一款都试一方式。 下面就本次对我用过的数据恢复软件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RecoverMyFiles 4.9.4 绿色版 汉化破解:卡饭论坛 差不多是本次我所用软件中效果最好的一款,可以读未格式化分区,也可以读坏盘,但不能读未分区空间。速度快慢视要恢复的文件而定,在恢复我的前几个分区时(只有少量视频文件)速度很快。恢复后面的某个分区时速度非常慢(这个分区的MOV视频有100G)。 恢复出的MOV视频文件(佳能相机录像格式)除少数几个外,都可以正常播放。这一点让我太兴奋了!因为以下的所有软件,恢复出的MOV视频都无法播放,而我在网上搜索的结果,MOV视频格式比较特殊,一旦损坏,基本无法修复(除非用WinHex手动一点一点修复)。就在我已经绝望之时,这款软件让我又重新找回了100G孩子的录像!我真的要衷心的感谢这款软件的作者!包括汉化、破解者卡饭论坛网友卡饭、北方星空!谢谢您们! 但这款软件在恢复某个只有3G的分区时,竟然一个文件也没有找到!(我把原来的硬盘第一分区先后分成5个分区,只有这一款软件在这个3G分区里一个文件也没有找到。)这也是我在恢复MOV视频文件时一开始没有用这款软件的原因。 R-Studio 网络版 5.0 Build 129001 汉化破解:汉化新世纪 这是我以前用的比较多的一款软件。这款软件很有特色,在数据损坏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用扫描硬盘,直接在软件里就能看到、并恢复硬盘里的所有文件夹和文件。可以恢复未分区空间、未格式化空间。想想吧,硬盘出问题了,分区打不开了,甚至分区全没了,打开这个软件,发现硬盘里的文件好好的都在呢,直接就能恢复,该有多高兴!我本次恢复中,硬盘原第二分区因为破坏不严重,就是用这款软件直接将250G的数据恢复出来了。 如果数据破坏严重,使用扫描功能,该软件的扫描速度也非常的快,是所有软件中最快。 缺点:如果数据破坏严重,需扫描后才能恢复,那么该恢复效果一般。扫描时如果扫描区域有坏道,会出错退出。 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6.22 和R-Studio一样,可以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