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试题.doc_第1页
天气学原理试题.doc_第2页
天气学原理试题.doc_第3页
天气学原理试题.doc_第4页
天气学原理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气学原理试题(2014.09.11)一、 填空题1、对流天气一般发生在(条件性不稳定 )的情况下,但有时在( 上干下湿 )的( 条件性稳定层结 )条件下,如果有较大的(抬升运动),也可能产生对流天气。2、在准地转假设下,当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时 )时,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3、中纬度自由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满足水平运动方程的( 零级简化方程 ),即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平衡。4、中尺度雨团是由(10km )左右的降水单体所组成,并伴有(10-4/s )的低空辐合。5、较强的东风波在卫星云图上具有较强的(涡旋状云系),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台风)。6、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 和700hpa 等压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 )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7、暴雨常发生在低空急流与边界层急流的交点的(北)侧,其几率几乎达到100%。 8、造成我国雨带进退过程中的三个突变期的根本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三次突变)。 9、中尺度低压系统主要有两类:(中低压)和(中气旋)。这两种中系统在气压场上都是低压,其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而后者则(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 )。10、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 )。 1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尺度系统 )。12、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垂直运动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云滴增长)条件。13、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西部)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 )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雷阵雨)天气。14、一般认为,暴雨降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前方),主要是由于急流所在层次的水汽在那里强烈(辐合上升)造成的。15、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有: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作用)和(局地热力抬升作用)。16、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即:(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17、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这种机制称为(对称不稳定)。它可以用来解释与锋面相平行的中尺度雨带的形成和发展。18、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气块绝热运动时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的气层被称做(不稳定 )层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气块垂直运动的气层叫(中性)层结。19、西南涡的形成主要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地形)作用,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有利于降压形成动力性涡旋;其次,由于高原的阻挡,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边界摩擦而产生气旋性涡度。二是500hPa面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利于(低涡)形成。三是700hPa面上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20、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华南到长江流域)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河西走廊到东北)的锋生区,它们是和南北两支高空锋区相对应的。21、东亚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通常称为南方气旋和北方气旋,其中南方气旋主要发生在( 2535N) 的地区;北方气旋重要发生在(45-55N )地区。2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方)、(低压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 23、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充分的水汽供应)、二是(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三是(较长的持续时间)。暴雨大多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侧),低涡移向的(右前方)。24、寒潮爆发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强冷空气的堆积),二是(要有合适的流场引导冷空气南下)。寒潮强度可用(地面冷高压强度、高空图上冷中心强度和锋区强度)等来表示。25、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西风带)的斜压不稳定,能源是气团间的(大尺度温差) 。26、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风向),当无垂直于锋面的风速时,锋面呈 (准静止状态) 。27、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云物理作用)。动力作用主要是地形的(强迫抬升) 。28、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出现在山脉的(迎风坡),平原与山脉的过渡地区或(河谷地带) 。29、某地区水汽的局地变化主要取决于比湿平流、(比湿垂直输送)、凝结、蒸发及(湍流扩散 )。30、当中低压加强,并在其中产生围绕中心的气旋式环流时,就发展成为(中气旋)。在其内部(辐合上升)运动特别强烈。31、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着眼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槽脊)的位置及其强度变化。32、一般指时间尺度大于 7-10 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 低频振荡 ) 。二、单选题1、冷平流区,若 T 24 0,地面或 850 百帕应为( ) ;若 T 24 =( C),为饱和区。A、100% B、95% C、90% D 85%27、以下各项中以( A )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最强。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2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上升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增强;B、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下沉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减弱;C、 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上升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减弱。三、多选题1、在形成华北暴雨的环流系统中,日本海高压是一关键系统。日本海高压对暴雨产生起的主要作用有: ( BCE ) 。A、使冷空气侵入暴雨区,导致锋生 B、阻挡低槽的东移C、和槽后青海高压脊对峙形成南北向切变线,使西南涡在此停滞D、为暴雨区提供不稳定能量E、日本海高压南侧的东或东南气流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2、锋系中影响降水的最重要因子是( ACE ),它们主要决定了暖输送带空气的上升运动。A、大尺度斜压上升气流 B、 大尺度环流 C、中尺度环流 D、中小尺度对流 E、小尺度对流3、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 ABCEF ) 。A、西太平洋副高 B、大陆副高 C、ITCZ D、东亚大槽 E、东风波 F、 台风 G、西南涡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E)A 槽上山会使槽减弱 B、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此气旋是发展C、热力因子作用使槽加深。 D 、疏散槽有正相对涡度平流。E 、正热成风涡度平流是:平均层到地面之间由于热成风涡度分布不均,借助热成风将正热成风涡度大往小的方向输送,使得固定点正热成风涡度增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A、我国寒潮天气系统主要包括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冷锋、 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B、ITCZ 结构的基本类型有无风带、赤道缓冲带。C、北半球副高南部的盛行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D、一个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可凝结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为可降水量。 6、以下因子中(ABD)是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A、持久而旺盛的上升运动 B、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C、强的风速垂直切变 D、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锋生是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B、锋生是指已有的锋面,其温度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C、锋生是指地面图上锋线附近要素特征表现比前一时刻更明显,且锋面附近天气现象加强的过程。8、江淮气旋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AC)类。A 静止锋上的波动;B 黄河气旋南压;C 倒槽锋生气旋;D 西南涡东移。9、预报长波调整,除了注意系统的温压场结构特征和系统所在地形条件,还要注意(ABC)A、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相互影响 B、紧邻槽脊相互影响;C、上下游效应和波群速; D、台风的影响。10、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AD)地区。A、乌拉尔山地区 B、贝加尔湖地区;C、新西伯利亚地区 D、鄂霍次克海地区。11、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ABCD) 。A、长江中下游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 B、日照时间 C、相对湿度很大D、降水一般为连续性,但常间有阵雨或雷雨,有时可达暴雨程度12、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气层在 T-lnP 图上(B )与(C )呈喇叭状配置,有利于形成(E )。A、状态曲线 B、温度层结曲线 C、露点曲线D、冰雹 E、雷暴大风 F、龙卷风13、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D)。A、极锋急流 B、副热带西风急流 C、热带西风急流 D、热带东风急流14、地形的云物理作用主要有( ABD )。A、对流层中部层状云和低云的相互作用B、对流层中部层状云和积雨云的相互作用C、积雨云和高空层状云的相互作用D、对流层中部不稳定与低云的相互作用15、 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有(ABCDEFGH )。A、锋面抬升 B、露点锋或干锋抬升 C、能量锋与系统的触发D、地形抬升作用 E、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 F、重力波的抬升作用G、雷暴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 H、海陆风辐合抬升16、 当强雷暴云来临的瞬间,将会发生以下现象(BCDEF )。A、气压骤降 B、风向突变 C、气温急降 D、风力猛增 E、相对湿度大幅度上升 F、气压涌升17、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有( ACD )。A、海陆热力差异 B、地形作用 C、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D、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E、下垫面差异 18、关于急流叙述正确的是( ABCF )。A、急流轴左侧有偏差风辐合 B、急流轴右侧有偏差风辐散C、急流轴左侧风速具有气旋式切变,急流轴右侧具有风速反气旋性切变D、急流轴右侧风速具有气旋式切变,急流轴左侧具有风速反气旋性切变E、涡度梯度在急流轴左侧最大 F、涡度梯度在急流轴附近最大19、有利于西南涡东移发展的条件有( BCE )。A、冷空气从低涡北部入侵 B、西南涡位于500hPa低槽前C、高空正涡度平流输送到低涡上空 D、低涡后部有增湿区E、700hPa低涡东侧等高线有气旋性曲率20、关于槽脊线的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B、槽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C、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呈正比,与槽(脊)的强度成反比D、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呈反比,与槽(脊)的强度成正比21、地形影响对流天气的主要作用是( ABD )。 A、抬升 B、云物理 C、热力 D、辐合 E、摩擦22、地形性大风包括( ABCD )。A、山谷风 B、海陆风 C、焚风 D、布拉风23、引起对流不稳定的局地变化的因素有(BCD)。A 、温度平流 B、散度 C、se平流 D、 不稳定的垂直输送24、关于锋面的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EF )。A、当冷锋前为均压区或低压带时,锋面移动较慢。B、当冷锋前的气压场变化不大时,锋后的冷高压越强,锋面移动越慢。C、当冷锋前的气压场变化不大时,锋后的冷高压越强,锋面移动越快。D、当冷锋移近较强的暖性高压时,而此高压没有减弱的趋势,则锋面移动速度较慢。E、锋面气旋中心附近的那段锋面移动较快。F、锋面气旋移动越快,其中的锋面移动也越快。25、垂直运动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BCD )。A、大气中的凝结与降水过程与上升运动关系密切 B、触发大气层结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C、大气中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