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doc_第1页
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doc_第2页
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doc_第3页
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doc_第4页
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一、 含义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二、 意义和目的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三、主要内容(1)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2) 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4)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5) 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四、分类综述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五、难点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頣索隐,又如醍醐灌顶。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由“综”和“述”组成。前半部分的“综”不算太难,根据所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归类、提炼、概括即可做到的话。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论文“面向流程的企业激励系统变革”的文献综述 面向流程的企业激励系统变革 文 献 综 述一、 业务流程再造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 全球化趋势下竞争加剧、需求多样化和经济动荡压力影响企业发展的3C力量2 管理变革的内在必然性分工理论为基础的职能制和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失效3 信息技术工具的推动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再造4实现企业绩效飞跃的推动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二、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特点和原则1概念表2-1:与业务流程有关的各种概念1,p84作者定义M哈默企业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的活动。M哈默企业流程是指企业集合各种“原料”,制造出顾客需要产品的一系列活动。TH达文波特企业流程是跨越时间和地点的有序的工作活动它有始点和终点,并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TH达文波特企业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的集合,并为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顾客产生特定的输出。它是一个行业的结构。TH达文波特与JE肖特企业流程是产生特定企业输出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AL斯彻尔企业流程在特定时间产生特定输出的一系列客户供应商关系。HJ约翰逊企业流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结合,它增加输入的价值并创造出对接受者更为有用、更为有效的输出。RB克普莱与L莫导克企业流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决策、信息流和物流的集合。10表2-3:与流程再造有关的各种概念与定义1,p258-259作者概念定义T. H. Davenport & J. E. ShortBP Redesign企业流程再设计组织内或组织之间工作流或各种流程的分析与设计M. Hammer & J. ChampyBP Reengineering企业流程再造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化的改善M. Morrow & M. HazellBP Redesign企业流程再设计指检查关键流程中的活动和信息流,以达到简化、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柔性的目的J. E. Short & N. VenkatramanBP Redesign企业流程再设计企业对内部运营流程的重新构造以对顾客产品分销与发运服务的业绩的改善J. E. Short & N. VenkatramanBN Redesign企业网络再设计对从属于更大的企业网络中的部分重要的产品与服务进行重新构造H. J. Johansson et alBP Redesign企业流程再设计是组织取得成本、周期、服务和质量彻底变化的手段。它需要许多工具和方法,并强调企业是一系列面向客户的核心流程的集合,而不是功能的集合T. H. DavenportBP Innovation企业流程创新达到企业巨大改善的流程创新R. B. Kaplan & L. MurdockCore Process Redesign核心流程再设计创新对企业是如何运行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对其工作流程、决策、组织和信息系统同时并以集成的方式进行再设计J. N. LoewenthalOrganizational Reengineering组织再设计以组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对企业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以达到组织业绩巨大提高2分类(1)J佩帕德和P罗兰的分类:经营流程战略流程保障流程图2-1:流程的分类(2)Davenport and Short, 1990的业务流程分类:表2-2:业务流程分类流程分类方向类型典型例子典型信息技术的作用按流程跨越组织的范围组织间流程职能部门间流程个人间流程向供应商订货开发新产品批准一项贷款降低交易成本跨地域的协调角色和任务的整合按流程处理的对象实物流程信息流程生产一件产品创造一个建议或计划过程控制决策常规化按活动性质营运流程管理流程填写顾客订单形成一项预算缩短时间周期,减少错误增强分析能力 (3)Javes T.C Teng , Varun Grover, and Kirk D. Fiedler 在“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harting a Strategic Path for the Information Age”一文中,按活动间的中介程度与合作程度来划分流程,将企业流程归入四种不同的模式:间接隔绝间接合作直接隔绝直接合作243。原则2,p22-46(1)再造的核心原则l 以流程为中心l 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l 顾客导向。(2)操作性原则l 围绕结果而不是工序进行组织。所谓围绕结果,就是围绕企业最终要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流程的设计和组织。l 让那些利用生产结果的人进行这些工序。传统企业中流程被拖延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利用生产结果的人并不负责进行这些工序。l 在真正产生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处理信息,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在过程中传递时的缺失和曲解。l 把地域上分散的资源当作集中资源对待。这不仅可以避免物资运输费用这一不利因素,而且极大地节约了资源的使用。l 把类似活动的过程联系起来,而不要等各项活动结束后把所有结果拼凑起来。l 在工作中决策,让工作过程实现自我控制。l 从信息源一次性捕捉信息。l 新流程应用之前应该做可行性实验。企业再造中的许多错误发生于新流程的设计直接进入实施的时候。l 再造必须顾及受影响的人们的个人需求,设计变革方案必须邀请当事人参与。这有利于保证再造流程的顺利实施。l 再造应该在一年内初有成效,否则员工将失去信心。三、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概况181理论研究领域(1)从理论研究上看,继再造企业之后,出现了一些以BPR为主题的文章对其不同的问题进行研究,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如:l Craig JCantoni和Wi11iamWrennall论述了开展BPR的必要性和迫切性;l Raymond L. Manganelli和Mark M. Klein等对BPR的概念进行了剖析,指出BPR是为了优化组织的工作流程和生产能力,而对其战略性、能增值的企业过程及支持它的系统、政策和组织结构进行迅速和根本性的再设计。他们突出强调了BPR的“再造”和“创新”特性及其与其他连续改进方法的区别;l Hans D. Allender等许多人对这种区别进行了深化。(2)在指导企业实施BPR方面:l Mark M. Klein和Richard G. Ligus注意到,对于建立了团队着手BPR的企业,需要计划和共同的“远见卓识”即方法论,以作为实施BPR的路标(roadmap);l John Parker和Robert T. De Filipplis则针对企业某一功能的单个过程,将BPR从战术层次上大致描述为“准备定义远见技术与社会变换转变”;l Peter F. Lopes和HeeManPam将工作流图引人BPR中的过程描述,C.L.Berringto将价值传递过程(VDP)概念用于减少或消除无效活动的分析;l S.S.Cherakari用周期时间进行了BPR的成本分析,Jim Richabhaugh和CraigA.Stevens则对BPR中的变化采用构型法(CM)进行管理;l GrayA.Maddux等强调了并行工程(CE)在BPR中的应用,PaulAdam等对基准比较法(Benchmarking)以在BPR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3) 不少学者涉及了BPR的相关问题:l Whiting认为,BPR的主要因素是人,为了成功地实施BPR,必须首先再造人力资源;l RaffyArdhadjiam等认为信息技术是BPR的物质基础;l ThomasHigginson等还提出为了BPR成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规则和渠道、高层管理者的广泛支持、积极的公司文化、团队工作和协调等。2实证研究领域大批的公司借助于咨询机构、大学或独立自主地进行了广泛的BPR实践,88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声称已经或正在进行BPR,仅美国企业花在BPR上的咨询和实践费用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一些企业经过BPR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l 福特公司的采购流程再造案例(略); l HallmarkCardsInc开发新产品流程的再造,使新品种开发的周期由原来的23年变为一年;l TacoBell通过BPR使年获利率平均增长3l;l IBM信用公司通过BPR使原来需两周的公文旅行时间降低到4个小时;l Kodak公司通过BPR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近50,制造工具的成本降低了25;l 麦道公司则利用BPR使每架军用运输机降低成本100多万美元;l GM,Xerox,Walmart,FederalExpress,Motorola等也都是实施BPR的典范。令人遗憾的事实:3/4的BPR项目失败,国内企业再造成功的企业更少四、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1存在的问题:l 理解上把BPR看作一种管理时尚的庸俗化和孤立化的观点;l 限定了BPR范围的局部再造行为;l 不重视BPR重要性,克扣BPR项目所需要的资源;l 过早地放弃或拖延地过久;l 自下而上的实施;l 没有形成再造的氛围和文化;l 再造的不彻底性。核心问题:企业再造的最终目标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经过再造的流程导向型的企业,其文化价值观、领导和员工的思维方式、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激励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而事实上,中国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至多也只是达到了流程运营的目的,企业根深蒂固的文化、权力结构、管理风格都没有被动摇。在这种所谓的“流程企业”中,权力仍然掌握在职能部门手中,流程经理很难指挥流程进行顺畅地运作。流程团队的成员扮演着部门和流程的双重角色,他们的职责描述、绩效评估和奖酬等激励环节仍然受到职能部门的控制。因此再造的效果不明显,再造的成功率也不高。2问题的根源l 组织根源:职能制组织环境下的官僚制和等级制思想束缚;l 文化根源:中国上千年封建文化造成中国人强烈的“权力”意识和保守观念;l 体制根源:现有体制环境的缺陷造成企业主体行为不明显,企业管理创新的功能严重弱化;l 人员根源:中国并没有企业家,更没有人领导业务流程再造;l 理论根源:BPR只是一种思想,至今还未形成理论,对BPR内在机理和本质规律的深层次的认识还远未建立五、进一步的研究课题1面向流程的企业文化(略)2面向流程的组织转型:职能组织流程组织(略)3面向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略)4面向流程的激励系统的变革(略)(1)激励理论的变革(2)激励主客体关系由对立走向统一(3)管理者激励主体角色功能创新(4)面向流程的激励客体扩展(5)自我激励(6)团队激励(7)面向流程的考评、薪酬、培训和职业生涯设计23(8)激励方法的创新33参 考 文 献1 芮明杰、钱平凡/著,再造流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2 管理创新,MBA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11月3 余菁/编著,企业再造: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4 美詹姆斯昌佩&尼丁诺利亚/著,管理的变革,经济时报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8年5 张金成/著,再造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6 张声雄/编著,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 谢晋宁 吴国存 李新建/编著,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8 J佩帕德 P罗兰/著,业务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1999年2月9 美安妮布鲁斯 詹姆斯S伯比顿/著,员工激励如何激发雇员的进取心,中国标准出版社 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陈容/编著,管人的艺术,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11曹新刘能杰著,管理是金未来社会的管理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12吴宗杰黄业德,企业再造的理论分析与借鉴思考,科学管理研究,第19卷第一期2001年2月13贾砚林 颜寒松 等著,团队精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4美肯谢尔顿/编,领导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15美德博拉夫安科拉 托马斯科钦安 毛润斯科利 约翰范马南 D伊利安诺韦斯特尼 / 合著,孙非译,组织行为与过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国际出版集团,2000年8月16刘韬,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smohrm/viewpoint/view12.htm/sinohrm/viewpoint/view12.htm17.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jlxy/page.asp?id_text-3418.季建中,顾培亮/著,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模式的变革,/a_bpr_li&gu.htm19.张后启 刘慧,BPR与ERP应用走向结合的必然,http:/www.amteam/a_bpr/bpr_erp_linkup1213.htmhttp:/www.amteam/a_bpr/bpr_erp_linkup1213.htm20.裴金林摆脱“科层制”BPR提出的必然,/a_bpr/bpr_biran.htm/a_bpr/bpr_biran.htm21. 认识企业过程再工程URL,/a_bpr/enterprise_bpr_0806.htm/a_bpr/enterprise_bpr_0806.htm22.Henry JJohansson, Patrick Mchngh: Business Process Rengineering,AJohn Pendlebury, William AWheeler III23.Michael Hammer and Steven Stanton: How Process Enterprises really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9924.JTC TENG, V GROVER,KD FIEDLER: Developing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From Process Reconfiguration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Omega, Int. J.Mgmt Sci. Vol.24, No.3, pp271-294, 199625.J PEPPARD: Broadening Visions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mega, Int. J.Mgmt Sci. Vol.24, No.3, pp255-270, 199626.JAMES TC TENG, KIRK D FIEDLER, VARUN GROVER: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S 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oject Initiatives, Omega, Int. J.Mgmt Sci.Vol.26,No.6, pp679-698,199827.HIS-PENG LU, DA-CHIN YEH: Ente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