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开题报告.doc_第1页
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开题报告.doc_第2页
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开题报告.doc_第3页
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开题报告.doc_第4页
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毕业设计起讫时间:2008年11月24日2009年1月18日(共8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课题:论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设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节能性、舒适性、娱乐性和智能性需求的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慢慢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汽车电子已经用于汽车的很多系统中了。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中发展极快的前沿技术领域,技术标准是汽车汽车电子的发展核心,汽车电子的应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标准法规的推动,没有标准就无法达到经济规模。在很多国际先进标准中与汽车电子相关的标准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相比之下,国内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相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已明显滞后,制定或转化的标准也屈指可数,远不能适应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 因此我国汽车电子的发展呼唤标准建设,而且标准制度势在必行。缩小差距,加快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进程,促进国内汽车电子集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在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谁掌握了标准的主动权谁就赢得了竞争优势。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更多地吸引制造商参与,加快量产,提高开发速度。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工作进度安排等。(可另附页)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1.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2.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化建设对比;3.现行标准的不足,需改进的地方;4.对标准化建设的构想;5.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和条件。二本课题的重点:1中外汽车电子标准化的对比;2对标准化建设的一些构想。三本课题的难点:相关的研究资料很难收集,尤其是国外相关领域的资料。四研究手段(途径):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2.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3.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提出新的构想。五工作进度:11月24日12月7日:资料收集、调研与文献阅读,完成开题报告12月8日12月21日:文献学习、系统分析,完成标准的总体设计12月22日1月11日:细节设计,并完成设计论文1月12日1月16日:论文答辩3、文献综述(可另附页)随着汽车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娱乐要求的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已逐步演变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汽车电子已渗透到汽车很多系统中。汽车技术取得的进步离不开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产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等,由于与汽车的性能联系紧密,被认为是今后不可缺少的汽车电子产品。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例如行车电脑、导航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这些装置与汽车的性能无关,但由于被赋予了附加价值,也被认为是今后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方向。由于我国汽车工业早期实行技术引进策略,汽车电子产品的配套权一直控制在外方手里。一些合资企业过度夸大其引进车型的技术利用车内配置的一些在国外司空见惯的电子装备,制造所谓“技术过剩”的假象。国外厂商拥有成熟的汽车电子技术,却宁可技术输出,也不愿意技术转让,总是单独将产品卖给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赚取超额利润。近年来,汽车中内嵌CPU的智能化零部件在不断增加,在智能零部件之间充当信息交互桥梁的总线,包括CAN、CIN、FlexRey、MOST等已成为现代汽车的关键技术。目前在轿车行业,在不同的汽车制造商甚至同一汽车制造商的不同系列轿车中,尽管它们使用同一总线和同一总线的物理层,其应用层是不相同的。同一个汽车零部件厂家在设计功能相同,但是为不同汽车制造厂家甚至同一汽车制造厂家不同型号汽车用的智能零部件时,不仅需要建设适合不同总线协议的测试体系,重新设计智能零部件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而且还必须进行智能零部件的重新认证。目前总线系统应用层的“百花齐放”现象不仅没有促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健康发展,而且增加了智能零部件设计和生产成本。降低了智能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生命周期,甚至一些国际汽车制造巨头为利益所驱动,借助总线应用层来阻止其他成员进入其产业链,已严重阻挠了我国汽车智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在国外汽车电子标准领域,就质量标准而言,所有的汽车生产商和汽车模块生产商,正从QS9000/VD6.1/ISO9001标准转向ISO14001和TS6949标准,就网络标准而言。目前,汽车生产商采用的主要标准为控制局域网(CAN)和局域互联网(LIN)子网络。汽车产业针对高速网络制定了一个新的标准,即FlexRay。此外还用于安全气囊系统的高可靠效率性网络Safe-by-Wire。为了实施汽车总线标准化工作,美国汽车工业协会(SAE)在1996年颁布了应用于卡车和客车的J1939.ISO在1998年颁布了用于拖头和拖车之间信息交换的ISO11992。J1939和ISO11992都是建立在CAN总线基础上的应用层标准。除此之外,以CAN总线为基础的应用层标准还有J2411、J2284、ISO11519、ISO/DIS15765等。CAN总线标准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CAN推出后,很快世界上各大半导体生产厂商迅速推出各种集成有CAN协议的产品。除了欧美积极加强汽车电子标准组织之外,日本也在标准领域占有到一席之地,日本丰田和日产在标准领域达成了一项有关汽车电子标准制定的协议,联手打造汽车电子系统的软件国际标准,并成立了一个被称为JASPAR的非盈利实体机构。国内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相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已明显滞后。如何缩小差距,加快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促进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整个汽车行业需要面对的紧迫任务。比如汽车计算平台应该是网络化的并行计算平台,而汽车并行计算平台的推广依赖于标准。并且在汽车智能总成标准中的接口标准、信息互交标准、控制器标准方面,在车用中央计算机标准、整车网络标准方面都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去制定和推广,需要新的思路去开拓。毕竟标准问题涉及今后厂商的研发重点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标准制定工作可谓刻不容缓。目前我国正在采用SAEJ1939制定我国标准,级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总线)通讯协议。包括11个部分,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网络管理。这套标准技术内容预案J1939等同,保持原标准的框架不变。在电磁抗干扰标准中。等同采用ISO7637进行制定,即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包括3个方面:定义和一般描述;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具有12V/24V标称电压的车辆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除电源线以外的导线)。参考文献:1.苏月琼.世界汽车电子系统发展前瞻J.电子产品世界,2001,(6A)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管秀君.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4.申荣卫.汽车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崔彬,郭子洁,归艳荣,郭兴环.汽车电子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6.吴基安,吴洋.汽车电子新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小伟.整合汽车电子的新变化J.电子技术,2007,(3).8.王会义,宋健.汽车电子技术新动向J.电子产品世界,1999,(11).9.何玉军.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J.电子产品世界,2000,(5).10.许涛,陈贤,等.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现状及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