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基本规则(四).doc_第1页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doc_第2页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doc_第3页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doc_第4页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主讲:王文荣(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津门十大联家)五、平仄对立平仄对立就是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对联讲究用字的平仄,与韵律性文学具有共性,具有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使联文达到节奏分明,富有旋律,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平、仄分别指汉字的平声和仄声。对联讲究声律,所谓“声”,就是指声调,主要是指平仄而言。所谓“律”,就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四声是汉语音律的具体表现,它是按照汉语发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等特点分为四种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称为“旧四声”。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其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都为“仄”。现代汉语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称为“新四声”。而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的字都是“平”,上声和去声的字都是“仄”。目前赏析、创作对联,遵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联律通则规定的 “双轨制”,旧四声和新四声并存。但是,在同一联文中,新、旧四声不能混用。 这一基本规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1.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上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例如:乾隆题涵远堂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上联“底”属仄声,下联“前”属平声。2.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反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上联、下联的自身联文内部句内的节奏点上用字要平仄交替,不能在节奏点上连续平声或仄声,更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上联、下联互相对应的节奏点上的用字要平仄相反。例如:清郑燮题焦山别峰庵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此联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 非节奏点用字可以平仄不拘。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因为按照声律节奏,均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点。例如:清廖鸿熙题桂林独秀峰 撑天凌日月; 插地震山河。这副联的平仄格式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上下联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而上联的“撑”与的下联“插”,都是平音,但它们是在非节奏点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对联基本平仄格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点的情况下的句中平仄,下面以上联句标准式为例: 一言:仄 二言:仄仄 三言:平平仄 平仄仄 四言:平平仄仄 五言: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些平仄格式可以称之为正格。在一些对联的创作中,声调的掌握也有一定的灵活性。3.多句联的各分句的句脚要平仄交替多句联的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仄顶仄,平顶平”的“马蹄格”。其规律正如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要踏两次。如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就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鉴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末尾应为单仄或单平。根据这样的规律,其特征就是上、下联句脚分别依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安排。从“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的基本要求来讲,“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例如,朱氏规则也是主要的格式之一,其特征是上联各句之句脚,除尾句收于仄声外,其余都是平声。所以,对三句及三句以下的多句联而言,朱氏规则与马蹄格是相通的、统一的。例如: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上联分句句脚为“来”,“憾”。下联分句句脚为“去”,“愁”。上下联分句句脚分别为“平仄”、“仄平”。又如:清阮元题杭州贡院联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上下联分句句脚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句脚规则】 以上联句脚公式为例每边一句:仄每边两句:平仄每边三句:平平仄每边四句:仄平平仄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每边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有九句,首句句脚还是仄,如果有十句,首句句脚又是平,等等。在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如三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四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等。六、形对意联形对意联是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所谓关联,就是语意(或联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上下联在形式上要一致,包括对应字词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例如:西湖“平湖秋月”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上联写湖的景色,万顷湖水一平如镜。下联写秋月,气爽天清、明月当空,柔和皎洁,秋景怡人。上、下联的湖光与月色浑然一体,还分别嵌入“平、湖、秋、月”四个字,语意相关、既对且联,共同完成了描绘、赞颂西湖胜景的统一的主题,堪称佳作。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这副联的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