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条件、栽培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内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V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3.2. 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4 要求4.1 产地条件4.1.1 自然条件 无霜期110天以上,有效积温2200C以上,年降雨量在450毫米以上。4.1.2 土壤条件 土层较深厚,PH值为6.57.0。4.1.3 环境条件 经省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指定的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的要求。4.2 种子与选茬4.2.1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经审定的优良品种。原则上3年更换一次品种。4.2.2 种,子精选 种子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4.2.3 选茬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不宜在甜菜、向日葵茬上种植。4.3. 整地与施肥4.3.1 耕翻整地 及时秋翻,深度在2022厘米,翻后及时耙地。翻后未耙地的田块,在春季土壤耕层化冻5厘米时,及时进行耙、压,整平整细土地,保住墒情。于4月15日前结束顶浆打垄。4.3.2 施肥4.3.2.1 施肥原则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4.3.2.2 用量及种类 每公顷施农家肥3万立方米以上,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或生物钾肥7.5公斤,结合整地一次施入,较少施用有机肥的,实行秸杆还田。4.3.2.3 施肥方法 推广分层施肥,方法是 下层(底肥)施在种子下121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的三份之二;上层(种肥)施在种子下3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三份之一,结合整地一次施入。4.3.2.4 根外追肥 当大豆生育后期发现脱肥现象时,每公顷用尿素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兑水7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4.4 播种4.4.1 播种期 当土壤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9C(时,开始播种,我省在4月20日至5月5日播种。4.4.2 播种方法 采用大垄双行等距点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厘米12厘米。采用播种、起垄、镇压连续作业。4.4.3 播种深度 镇压后岗地播深4厘米一5厘米,洼地播深3厘米4厘米。4.4.4 密度 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种宜稀、株型收敛分枝较少的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确定合理密度。一般中部平原区适宜密度每公顷1820万株;东部山区、半山区适宜密度每公顷为2325万株;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适宜密度每公顷2022万株。4.4.5 播种质量4.4.5.1 种、肥分箱,不混合,播后种、肥不接触。4.4.5.2 播种均匀一致、覆土严密,播后适时镇压。4.5 田间管理4.5.1 铲前趟一犁 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趟一犁,灭草、活土、提高地温。4.5.2 间苗 非精量播种地块,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4.5.3 铲趟 及时铲趟,铲趟不脱节,于大豆封垅前结束,秋后拔一遍大草。4.5.4 病虫草害防治4.5.4.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间、混、套种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GB4285、GB8321(16)执行,把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允许阈值以下。4.5.4.2 大豆蚜虫 可选用乐果、抗蚜威等杀虫剂防治,剂型、用量及使用方法:乐果 40乳油 750毫升公顷 喷雾抗蚜威 50可湿性粉剂 150克公顷 喷雾4.5.4.3 大豆食心虫。虫卵,可选用赤眼蜂在卵期分两次释放防治,公顷用量22.5万头;成虫,用来福灵喷雾,在成虫交尾期用5顺式戊菊酯乳油150-225毫升/公顷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熏蒸防治。4.5.5.4 化学除草。可采用稀禾定、氟乐灵、灭草松、异丙甲草胺、喹禾灵、吡氟禾草灵等除草剂防除杂草,其剂型、用量及使用方法:稀禾定 20乳油 900-1500毫升公顷 喷雾氟乐灵 48乳油 1875-2625毫升公顷 土壤喷雾灭草松 48液剂 2400-3000毫升公顷 土壤处理异丙甲草胺 72乳油 1350-2700毫升公顷 土壤处理喹禾灵 10乳油 975-1275毫升公顷 喷雾吡氟禾草灵 35乳油 750-975毫升公顷 喷雾5 收获5.1 收获时期 有10叶片尚未脱落,豆粒归圆时进行。5.2 收获要求 选择晴天人工收割。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单贮藏。绿色食品 粟米2008-6-27 17:21:40 人气: 90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绿色食品中国科学院沈阳食品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颜红、武志杰、崔杰华、李文清。2005-01-04发布 2005-02-01实施绿色食品 粟米(NY/T893-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粟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粟米。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 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1766小米 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加工精度processing degrees 粟米脱掉种皮的程度。32 不完善粒unsound grain 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情况。321 未熟粒immature grain米粒不饱满、无光泽的颗粒。322 虫蚀粒insect bored grain 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323 霉变粒mildew grain 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质的颗粒。324 病斑粒disease spot grain 粒面带有病斑并伤及胚乳的颗粒。325 其他不完善粒other。unsound grain 谷莠子米、稗子米及超过规定限度的碎米。33 杂质impurity 无食用价值的物质。34 碎米 fractional millet 通过中12 mm圆孔筛,留存在串10 mm圆孔筛上的破碎粒。4 分类 根据粟米的分类分为两类:41 梗性粟米 由梗粟制成的米,纯度达95以上。42 糯性粟米 由糯粟制成的米,纯度达95以上。5 要求5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52 原料 应符合绿色食品粟米生产技术规程和NY/T 393、NY/T 394的要求。53 感官 具有粟米固有的色泽和气味。54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理化指标单位为克每百克加工精度不完善粒杂质碎米水分一般地区东北、内蒙古地区粒面种皮基本脱掉的颗粒9010054O13014055 卫生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卫生指标 项 目 指标 汞,mgkg 001 镉,mgkg 005 砷,mgkg 04 铅,mgkg 02 氟,mgkg 10 甲拌磷(phorate),mgkg 不得检出(O004) 倍硫磷(fenthion),mgkg 不得检出(001) 敌敌畏(diehlorvos),mgkg 005 乐果(dimethoate),mgkg 002 马拉硫磷(malathion),mgkg 15 对硫磷(parathion),mgkg 不得检出(O01) 敌百虫(triehlorfon),mgkg O1 磷化物(以PH3计),mg/g 不得检出 氰化物(以CN-计),mgkg 不得检出 黄曲霉毒素B1,mgkg 56 试验方法61 色泽、气味 按GB/T 5492的规定执行。62 加工精度 按GB/T 11766的规定执行。63 不完善粒、杂质 按GB/T 5494的规定执行。64 碎米 按GB/T 5503的规定执行。65 水分 按GB/T 5497的规定执行。66 汞 按GB/T 500917的规定执行。67 镉 按GB/T 500915的规定执行。68 砷 按GB/T 500911的规定执行。69 铅 按GB/T 500912的规定执行。610 氟 按GB/T 500918的规定执行。611 甲拌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敌百虫 按GB/T500920的规定执行。612 磷化物、氰化物 按GB/T 500936的规定执行。613 黄曲霉毒素B, 按GB/T 500922的规定执行。7 检验规则71 组批 同一生产基地、同一品种的粟米,经加工包装出厂的产品为同一批次产品。72 抽样 按GB 5491的规定执行,样品量不得少于3 kg,,73 检验分类731 交收检验 交收检验为感官、理化指标的全部项目。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7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感官、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中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则进行型式检验: a) 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 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较大变化; c) 前后两次交收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4 判定规则741 交收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合格品。742 理化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可以加倍抽样复验。复验后如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不合格品。743 感官、卫生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判为不合格品,不得复验。8 标志、标签81 标志 产品的包装上应有绿色食品标志,具体标注方法按绿色食品标志有关规定执行。82 标签 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9 包装、运输和贮存91 包装 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92 运输 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防雨设施必须清洁、干燥,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93 贮存 产品贮存库房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清洁。包装件码放应距地、墙20 cm以上,不应与有腐蚀性、易受潮、发霉、有毒、有害、有异味的货物共同堆放,防虫防鼠。AA级绿色食品大米栽培技术 一、严格环境检测,选好田块 栽种AA级绿色食品的田块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周边植被覆盖率高,无任何污染源,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最好有天然屏障(如山体)隔离,远离城市、村庄、公路等人、车较多的地段,能形成独立的小气候。并且要进行严格的环境检测,包括对空气、灌溉水源、土壤残留及养分含量等的检测,所有指标都要符合AA级绿色食品环境标准。 二、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子消毒 水稻品种要选择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的品种(组合),我县2001年选择了两优培九(65002)。浸种前选晴天晒种 1-2天,然后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3648小时(使用方法:先用55度的温水调药,待自然冷却后浸种),再用清水把种子洗净,催芽至露白播种,播种期为5月1518日。 三、搞好秧田管理,培育健壮秧苗 秧田在冬前进行翻耕晒垡,肥料用土杂肥及猪牛栏粪沤熟后在整田时施下,或施沼气肥,育秧期不再追肥。6月7- 10日,每亩秧田用036苦参碱水剂70g对水50kg喷雾,防治稻蓟马和叶蝉;6月15-20日即移栽前3天,每亩用2新灭瘟宝(春雷霉素)100g对水60kg喷雾,作送嫁药,以培育健壮秧苗。 四、重施有机肥,施用生石灰消毒 4月1517日翻耕红花草(未种绿肥的田块每亩腐熟猪牛栏粪1000-1500kg)开始整田,并且每亩施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和改良,6月6-8日、6月15 17日、6月20-22日(移栽前)各打蒲滚(滚耙)一次,消灭大田杂草,平整田面;在秧苗移栽前20-25天即5月20-30日,每亩施红中牌生物有机肥(被获准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上使用)40kg加硅肥5kg作基肥。 五、合理管水、施肥 移栽后一星期左右,即6月22日-7月2日,每亩施大田399叶面肥100m1,对水60kg喷施;6月30-7月10日、8月15-25日(破口抽穗期)再重复喷施一次。大田管水的原则是湿润灌溉,即:薄水移栽,浅水返青、分蘖,够苗晒田,寸水护胎,干湿壮籽,收割前3-5天断水。 六、保护天敌,综合防治病虫害 大力提倡保护青蛙、蜘蛛等害虫天敌,综合防治病虫害。7月1215日,每亩用2000单位千胜(苏云金杆菌) 500-750g,加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0g对水50kg喷雾进行保苗;8月15-25日(破口抽穗期)每亩用2000单位千胜500-750g加2新灭瘟宝100g加井岗霉素50g对水60 kg喷雾进行保穗。在6月20-30日(移栽后7天)和7月8-12日(移栽后15天)分别人工耘禾一次,拔除杂草。七、人工收割、脱粒,单打、单晒、单贮 人工用镰刀进行收割稻谷,用禾桶进行脱粒,用专用麻袋或编织袋装稻谷,用竹垫进行晒谷,晒干后农户用竹篾屯或木仓进行贮藏。 A级绿色食品 谷子旱地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CFNB 004-2004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谷子旱地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管理措施。本规程适用于赤峰地区A级绿色食品谷子旱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 产地条件3.1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标准的规定。3.2 气候条件年日最低气温2日数110天以上,年有效积温2100。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3.3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8g/kg以上,pH值为7-7.5。4 生产管理措施4.1 选地忌重茬,选豆、薯类茬口比较好。4.2 整地 “三九”轧地,早春耙耢保墒,播前深耕耙耱,使土壤疏松,达到上平下碎。4.3 施农家肥没有进行秋施肥的地块要结合播前整地,每667m2施农家肥2000kg以上。4.4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4.4.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增产潜力大、粮草双丰收的谷子品种。4.4.2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3天,用1015%盐水选种,将杂质秕谷漂去,再用清水洗净盐份,晒干后用种子包衣剂和谷子专用微肥100g拌谷种10kg。4.5 播种4.5.1 播期地温稳定在810播种。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墒情好的地块要适时早播。4.5.2 播量每667m20.40.5kg。4.5.3 选膜选用厚0.008mm,幅宽85cm薄膜。4.5.4 种植形式 4.5.4.1 露地谷子行距4045cm,株距8.3-4.9cm,每667m2保苗23万株,即每m23045株。4.5.4.2 覆膜谷子双膜带1.2m种植4行,行距40cm,膜带间距60cm,穴距15cm,每667m21万穴,每穴留苗2-3株,每667m2留苗2-3万株。一膜两行,大小垄种植,大垄宽60cm,小垄宽30cm,穴距15cm,每穴2-3株,667m2保苗2-3万株。4.5.5 施肥 4.5.5.1 露地谷子播种时每667m2施磷酸二铵57.5kg,或三料磷肥5 kg加尿素1.5kg,硫酸钾5kg。在拔节时结合耥地,每667m2施尿素57.5kg。4.5.5.2 覆膜谷子播前采取化肥一次性深施技术。施肥量每667m2施尿素25kg或长效碳铵50kg,硫酸钾5kg。在已起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