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张紧器试验规范.doc_第1页
链条张紧器试验规范.doc_第2页
链条张紧器试验规范.doc_第3页
链条张紧器试验规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发动机用正时链条张紧器试验规范链条张紧器性能要求及实验方法一 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自动张紧器的性能检测和产品实验。 二 张紧器性能要求及实验方法:1、 张紧力 : 测试张紧器在发动机工作的各转速范围的张紧力,1.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 温2010和1201002油 压0.55bar,按0.5bar分段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测量位置柱塞总行程的1/3和3/4位置(0.5mm)05张紧力变化曲线a 2010下,1/3行程位置随油压变化曲线。b 2010下,3/4行程位置随油压变化曲线。c 12010下,1/3行程位置随油压变化曲线。d 12010下,3/4行程位置随油压变化曲线。用坐标描点法绘图:横坐标为油压,纵坐标为张紧力值。1.2 实验方法: 使用液压站或泵供给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机油。将张紧器接通压力 油,使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张紧力。2、沉降性能:测试张紧器在发动机各工况下缓冲系统冲击载荷,消减震动的性能。2.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 温2010和1201002油 压0.55bar,按0.5bar分段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测量位置柱塞总行程的1/3和3/4位置(0.5mm)05测量行程1mm06标准载荷*N (必须大于张紧器最大张紧力)07沉降性能曲线a 2010下,1/3行程位置,不同油压下的沉降值描点曲线。b 2010下,3/4行程位置,不同油压下的沉降值描点曲线。c 12010下,1/3行程位置,不同油压下的沉降值描点曲线。d 12010下,3/4行程位置,不同油压下的沉降值描点曲线。用坐标描点法绘图:横坐标为油压,纵坐标为沉降值。08沉降值要求04项之变化范围在设计允许范围内2.2 实验方法: 使用液压站或泵供给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机油。将张紧器接通压力油,在张紧器柱塞上垂直加载,有机械止回机构的,拆掉机械止回机构或将止回机构固定在不可用位置进行实验. 3、张紧器进油量:测试单向阀进油量。3.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温及张紧器本体温度2610 1201002保温时间30分钟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油 压发动机最低油压05进 油 量*L/分各温度范围内 3.2 实验方法: 使用液压站或泵供给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机油,将张紧器单向阀机构接通压力油,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流量计检测流量,秒表计时。4.动态性能实验:模拟发动机各工况运行,检测张紧器的动态张紧力,检测链条在各工况下的振幅。4.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温及张紧器本体温度2610 8010 1201002油 压0.55bar,按0.5bar分段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曲轴转速8007000rmp分工况05链条振幅0.5mm06张紧力*N*N 4.2 实验方法: 在模拟台架上进行,变频电机拖动,传动系统及缸盖总成采用原发动机件,按发动机相关尺寸布置安装。5.震动耐久实验:模拟汽车行驶25万公里,对张紧器进行连续施加高频有效的震动冲击,验证张紧器的耐久性能。5.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温及张紧器本体温度1201002油 压3bar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冲击行程0.5mm柱塞的位移量实验位置1/3柱塞全行程(0.5mm)05冲击频率150Hz06冲击次数1108次 (有效冲击次数)约180小时07实验结果a 张紧力变化小于20%(12010)。b 沉降性能变化小于40%(12010)。c 机械止回式的止回机构无机械损坏能正常发挥功能。d 其它项次检测合格。实验前后检测数据对比5.2 实验方法: 使用变频电机带动多边轮提供规定频率和行程的冲击载荷,使用液压站或泵供给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机油。有机械止回装置的张紧器需在连杆上设计机械冲击缓冲机构。6.系统耐久实验:发动机高速连续运行480h,等效汽车行驶25万公里,验证张紧器与系统配合工作的耐久性能。6.1 实验要求:序号项 目 内容描述 备 注01油温及张紧器本体温度1001502油 压3-6bar03实验用油10W30汽机油04发动机转速6000rpm05实验时间480h06实验结果a 张紧力变化小于20%(10010)。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