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1页
血液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2页
血液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3页
血液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4页
血液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缺 铁 性 贫 血,贫血(anemia),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贫血(anemia),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正细胞性贫血 Normocytic anemia,大细胞性贫血 macrocytic anemia,小细胞性贫血 microcytic anemia,normal,Microcytic,Macrocytic,normal,Macrocytic,Microcytic,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缺 铁 性 贫 血,Iron deficiency is a common form of malnutrition that affects 1/3-1/2 of the population globally.,原卟啉,IDA是指体内贮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中国发病率较高。 成年男性10%,女性 20%,孕妇 40%,儿童 50%,铁代谢的过程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内容提要,Iron deficiency anemia,铁的吸收 Iron absorption,铁的贮存 Iron storage,铁的丢失和排 泄 Iron loss,铁的来源(iron supply) 外源性(食物铁):瘦肉、蛋类、动物肝、豆类、海带、发菜、木耳、香菇“深颜色食物”。 内源性(破坏红细胞的释放铁),铁的吸收,血红素铁吸收途径 二价亚铁吸收途径,氯化高铁血红素,血红素,铁的吸收 Iron absorption,铁的贮存 Iron storage,铁的丢失和排 泄 Iron loss,铁的来源(iron supply) 外源性(食物铁):瘦肉、蛋类、动物肝、豆类、海带、发菜、木耳、香菇“深颜色食物”。 内源性(破坏红细胞的释放铁),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pH值 饮食成分 胃肠道的分泌 铁的形式 机体铁储备 肠道内铁浓度,Transferrin receptor,Transferrin,原卟啉,血清铁(serum iron),转铁蛋白 2.5g/L,转,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正常值56umol/L(3000ug/L) 是单位容积内血浆中转运铁蛋白能够结合铁的最大数量。 间接反映了转铁蛋白的量。,未饱和铁结合力(unsaturated iron binding capacity,UIBC) UIBC: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saturation transferrin):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正常值:33%-35%。 计数公式: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X100%。,UIBC,SI,Transferrin receptor,Transferrin,原卟啉,血清铁(serum iron) 18mol/L(1000g/L),转铁蛋白 2.5g/L,转,铁蛋白(Ferritin):由去铁铁蛋白包裹铁原子组成,人体内约有1000mg的贮存铁,其中绝大部分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肠粘膜细胞等处,其中,肝脏中的铁蛋白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一种肝脏合成的大分子蛋白,一分子去铁铁蛋白可与3000-4500个铁原子结合。,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结构不甚明了,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或铁蛋白与多糖、脂肪的混合物。也称为细胞外铁。,Transferrin receptor,Transferrin,原卟啉,血清铁(serum iron) 18mol/L(1000g/L),转铁蛋白 2.5g/L,转,细胞外铁:红细胞以外的铁。通常是指骨髓中的可染色铁。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中。,铁幼粒红细胞(sideroblast):含有铁蛋白颗粒的幼稚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又称为细胞内铁。,血红蛋白铁 62.1%,肌红蛋白铁 4.0%,贮存铁 31.0%,组织铁 0.3%,转运铁 0.1%,铁的分布,铁的吸收 Iron absorption,铁的贮存 Iron storage,铁的丢失和排 泄 Iron loss,铁的来源(iron supply) 外源性(食物铁):瘦肉、蛋类、动物肝、豆类、海带、发菜、木耳、香菇“深颜色食物”。 内源性(破坏红细胞的释放铁),病 因,(1)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2)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IDA最常见的原因:1ml血对应0.5mg铁,建议摄入量:男性510mg/d,女性720mg/d 摄入不足原因:饮食含量不足、吸收障碍。 成年男性10%,女性 20%,孕妇 40%,儿童 50%,皮肤粘膜等各系统,负铁平衡,缺铁,发病机制,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内缺铁,组织缺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血红蛋白合成减少,(1)原发病表现 (2)贫血的一般表现 (3)组织缺铁的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体力下降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皮肤粘膜组织病变: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 指(趾)甲变平、反甲、匙状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疗效观察,病史,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一)铁耗减期或隐性缺铁前期(prelatent iron deficiency) 此期只是贮存铁缺乏 (二)隐性缺铁期(latent iron deficiency) 贮存铁及其他铁代谢指标异常 (三)IDA ( iron deficiency)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四)病因诊断,诊 断,实验室检查 (1)血象:常规 男性 Hb 120g/L 女性 Hb 110g/L 孕 妇 100g/L MCV 80fl MCHC 32% MCH26pg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RBC Distribution width,RDW.13.51.5%。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参数。 血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色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血小板正常。,RBC、Hb、Hct降低,以Hb降低明显,(2)骨 髓:增生性贫血,幼红数量增多,中幼和晚幼 红比例增高 ,幼红细胞体积小,“核老浆幼”; 粒系 、巨核系正常;,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减少或缺乏。 细胞外铁是反映贮存铁的指标,是缺铁诊断的可靠指标。 (正常人铁粒幼细胞 50%,细胞外铁+),血清铁 SI 8.95umol/L(500ug/L),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8mg/L,红细胞内卟啉代谢:FEP0.9umol/L, FEP/Hb4.5ug/gHb,(3)生化检查,缺铁性贫血诊断(三部曲),外周血象,病 史,体格检查,有无贫血及程度,RBC形态Ret计数BC+BPC,缺铁性贫血?,确定诊断,铁代谢检查,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其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相鉴别 疾病 年龄 病因 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 贮存铁 IDA 中青年女性 铁缺乏 慢性病贫血 不定 铁利用阻滞 正常或 (炎症、肿瘤) 珠蛋白异常 幼年 珠蛋白异常 正常或 铁粒幼细胞贫血 中老年 铁失利用 正常或 ,治 疗,治 疗 (1)病因治疗 (2)补充铁剂: 亚铁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 萄糖酸亚铁 每日量:含铁150200mg 方法: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影响因素:酸性类物质,维生素C利于吸收 茶、咖啡、蛋、乳、纤维妨碍吸收,疗效观察: 自觉症状好转 5-10天网织红计数开始上升,712天达高峰 Hb多于2周后上升,12个月恢复正常 Hb恢复正常后,仍需坚持补铁3-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疗效判断: 若口服铁剂3周后仍无效,应考虑 诊断是否正确。 患者是否按时服药,药物是否过期。 患者仍有隐性出血。 慢性疾病干扰铁的利用。 铁剂不能吸收,应考虑注射铁剂。,(3)注射铁剂: 常用右旋糖酐铁 总量(mg)= (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血红蛋白浓度) 病人体重(Kg)0.24500 用 法:深部肌肉注射,首次50mg,如 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至100mg,每日或隔日 注射100mg,直到总量用完。,注射铁剂适应症: 不能耐受口服铁剂 原有消化道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