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_第1页
一-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_第2页
一-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_第3页
一-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_第4页
一-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控制网络 王 超 Email:,工业控制网络,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产生 现场总线的标准化,第一章 概论,第1节 控制网络,控制网络的概念 控制系统对网络的要求 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控制网络的概念,控制网络将多个分散在生产现场,具有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仪表作为网络节点,采用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以现场总线作为通信连接的纽带,把现场控制设备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控制网络的概念,控制系统对网络的要求,在网络集成式控制系统中,网络是控制系统运行的动脉,是通信的枢纽。,开放性 互操作性与互用性 通信的实时性 对环境的适应性,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1、改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 2、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3、提高了信号测量、控制和传输的精度 4、打破了自动化孤岛,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产生 现场总线的标准化,第一章 概论,第2节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产生,现场总线的概念,按照IEC对现场总线(FieldBus)一词的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应用于生产现场,在现场设备之间、现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实行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技术。 这是由IEC/TC65负责测量和控制系统数据通信部分国际标推化工作的SC65/WG6定义的。,现场总线出现前的情况 在过程控制领域中,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着一种信号标准,那就是4-20mA的模拟信号标准。 20世纪70年代,数字式计算机引入到测控系统中,而此时的计算机提供的是集中式控制处理。,现场总线的产生,技术基础 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在控制领域得到应用,微处理器被嵌人到各种仪器设备中,形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传送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现场总线的产生,需求: 基于质量分析的维护管理、与安全相关系统的测试记录、环境监视需求的增加,都要求仪表能在当地处理信息,并在必要时允许被管理和访问,这些也使现场仪表与上级控制系统的通信量大增。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控制界也不断在控制精度、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提出新需求。,现场总线的产生,进人20世纪90年代,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过程也日益强化;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的点数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测点的增加,所需的控制电缆数势必随之增涨。 因此,寻求现场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使大量的一般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去解决,以减少主机的负担;同时通向控制室的电缆数量也要求减少。,现场总线的产生,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产生 现场总线的标准化,第一章 概论,第3节 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制订现场总线标准的机构 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一、IEC/TC65/SC65C/WG6 IEC/TC65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第65分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69年。 SC65C是IEC/TC65下的分委员会 (SC是SubCommittee的缩写),负责测量和控制系统的数字数据通信的标准化工作。 WG6是SC65C下的工作组 (WG是WorkingGroup的缩写,WG6是第6工作组), 通过了IEC 61158标准。,制订现场总线标准的机构,二、IEC/TC17/SC17B IEC/TCl7是分管电器的标准化委员会,其下的SC17B是负责低压电器的分委员会,也制订了与之有关的现场总线的标准。 通过了IEC62026,包括:ASI、DeviceNet、SDS和Seriplex。 三、ISO ISO11898 CAN,1983年现场总线的概念首先在欧洲兴起,丹麦的Process Data公司推出PNet; 1984年IEC就开始制订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稍后即成立了推广及试用的组织IFC; 1984年德国Siemens公司推出Profibus总线,于1989年成为德国国家标准; 1987年法国Alston公司推出FIP总线,于1990年成为法国国家标准;,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1993年,CAN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 1993年IEC61158-2物理层规范通过表决成为国际标准,但关键的链路层因与Profibus有分歧,遭到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抵制而未获通过。 1993年WorldFIP成立。WorldFIP是世界工厂仪表协议 (World Factory Instrumentation Protocol)简称。它基于法国的FIP,它也有100多家公司参加,由Honeywell公司牵头。,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1994年6月,ISP与WorldFIP感到二大阵营旗鼓相当,谁也胜不了谁,于是握手言和,合并成为现场总线基金会 (FieldbusFoundation)简称FF,它推出的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Fieldbus)也简称FF。 1994年因FF已成立,IFC解散了。现场总线基金会FF成立以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理应顺利产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1996年12月30日,对经过改进后的链路层又进行了一次投票表决,但还是因为与Profibus不一致而遭到德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的反对,未通过。,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对此标准持支持态度的法国与美国又根据ISO/IEC导则的有关规定,向IEC中央秘书处提出复议请求,其理由是反对票中的奥地利因未涉及任何理由,应作为弃权票处理。1997年4月30日IEC中央秘书处在日内瓦召开联席会议专门对现场总线标准的复议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对数据链路层标准进行重新表决。 由于巴西投票在规定日期内己送达了SC65C秘书处而没有上报到IEC中央秘书处,TC65主席 (德国)坚持巴西一票作为弃权处理。巴西强烈抗议,在美、日、法、英等的支持下,决定接受巴西的这一票,这样链路层及应用层的4个规范及服务定义 (IEC61158-3-6)进人了报批阶段,如果这次表决成功,就成为国际标准了。,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1998年9月30日经过投票表决,结果被否决了。1998年10月在IEC/TC65于美国休斯敦召开的年会上,WG6组长以投反对票中的6个国家 (丹麦、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卢森堡与捷克)所附的意见为非技术性意见为由,要求IEC在统计最终投票表决结果时,不计人上述6国的反对票。最终获得通过。 2000年决定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共同构成IEC61158。 2003年PROFInet、 FF应用层加入,共10种类型,形成IEC61158 第3版。,现场总线的标准化历程,IEC61158 第3版包括l0种技术类型: 类型1:IEC技术报告(FF的H1,美国Fisher-Rosemount公司); 类型2:ControlNet(美国Rockwell公司支持); 类型3:Profibus(德国Siemens公司支持); 类型4:P-Net(丹麦Process Data公司支持); 类型5:FF HSE(美国Fisher-Rosemount公司支持); 类型6:SwiftNet(美波音公司支持); 类型7:WorldFIP(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公司支持); 类型8:Interbus(德国菲尼克斯Phoenix 公司支持); 类型9:FF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类型10:Profinet。,标准的类型,2004年IEC/TC65起草实时以太网标准:IEC617842 2005年12月1ECTC65/SC65C在美国确定了IEC61158新版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