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1页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2页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3页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背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描述故事过程:刚接手五年级时,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很是文静。座位虽是在第一位,可她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看着班里同学笑闹,静静地看着同学和我亲热地聊着话题。有时微笑,有时又似沉思。因为过于安静,让我特别注意她: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怎么会如此安静?我在想:什么时候她会和其他孩子一起嬉闹谈笑?什么时候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和我亲近?突然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更为安静了,微笑逐渐少了,沉思越来越多。我就纳闷,这孩子是怎么了?怎么越来越安静了呢?一次批改作文,文题是“写给*的一封信”,在批改到她的作文时,让我吃了一惊。信是她写给爸爸妈妈的,其中的一段让我很是深刻:“爸爸、妈妈,我也很喜欢弟弟,弟弟多可爱呀!可是,你们不能把你们对弟弟的喜爱分我一些吗?我还记得以前你们带我上街的情景呢。那时,我是你们的宝贝,逢人就夸自己的女儿多么可爱,多么讨人喜欢!那时我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啊!可是随着弟弟的降生,我的快乐没了,我的幸福也没了。你们把那么多的爱,那么多的喜欢都给了弟弟,每天你们都围着弟弟转,对我简直是不闻不问了。爸爸妈妈,我好想念你们的笑容,想念你们的称赞,想念你们的怀抱!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你们都不把眼光放到我身上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爱分我一点行吗?”我恍然,她的安静,她的沉思我终于对号入座了:小小的心灵中埋藏着这么深的痛呢,难怪会与众不同。思量再三,我在文后做了如下批注:孩子,每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具有无私的爱,只不过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小时候的我也曾认为父母疼爱姐姐和弟弟,对自己忽视太多。现在想想,其实父母对哪一个孩子都是充满着爱的。我想你的父母对你也不会例外。多细心观察体会一下父母好吗?希望我可以成为你诉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我如往常一样把作文发下去,偷偷地观察她翻开作文本的表情,很快地发现她由平静到惊诧逐渐转为微笑,我想,她一定是下定决心做什么事情了吧!之后,我对她的父母进行了家访,了解她在家的情况,不经意地提起如今孩子的敏感,心灵的脆弱。其实她的父母,因为生了第二胎,有了个男孩,感觉生活压力重了,生活重心自然转为工作和劳动,而二胎孩子小,也很自然地多了些关注。对大女儿没有忽视,妈妈总是细心地为她准备好每天的衣物,生活必需品,爸爸则细心地每天为她检查自行车。我告诉她的父母,五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一切尤其是情感特别敏感,父母多给孩子些关爱,多做言语的沟通交流对孩子今后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希望他们能和孩子多聊天,进行沟通交流。回到学校之后,我又找了她谈话,耐心地和她谈她的家,她的父母,她的弟弟,谈她的理想,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谈论着这些,我内心是惊喜的:这是一个多么情感丰富、天真烂漫的孩子啊!在提到她的父母时,我小心翼翼地问:“你细心体会观察自己的父母了吗?”她低下了头,没有说话,只是脸上是黯然。我循循善诱:“我发现你每天都会换衣服,你的衣服都是自己洗吗?”她摇摇头。“每天早上你都吃什么啊?我可是发现咱班很多孩子喜欢买早餐,既不经济又不营养。”她抬起头:“我的都是妈妈给我做的,我起床时妈妈就已经做好了。”停了一下,她又补充,“妈妈每天都换着样儿给我做早饭,怕我吃腻了。”我笑了,乘胜追击:“那爸爸每天都为你做什么呀?他不会什么也不做吧?”她想了想,笑了。“爸爸怕我不安全,上学不方便,每天都为我检查自行车,所以我自行车从未突然出过故障。”“下雨的时候,都是爸爸为我送雨具,接我放学。”听着她滔滔不绝地一一说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看着她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我知道她走出了心理误区,我不再多说什么,留下她自己在那里。之后的她,微笑越来越多,不再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而是渐渐地融入了同学中,和我也越来越亲近。她常常像其他同学那样腻在我的身边,问着问题,开着玩笑,也常常自己坐在我身旁,向我低声诉说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困扰,自己的喜悦.我欣喜地发现:她成长了!反思:十三四岁的孩子处在青春期的早期,恰如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迷惘地打量周围和自己的内心,情感却是日益丰富,强烈的渴望被尊重被平等被理解。青春期孩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极不成熟,其主要缺点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常常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执意坚持己见;有时又由于批判地对待某些事物,而荒谬地走向怀疑一切。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埋头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成年人,疏忽或无暇走进孩子们的青春期“心理胡同”。在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也很严重,对女孩子的健康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她们需要老师和家长极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渴求肯定和赞扬,渴望铸就一生的自信、自尊的基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细心,有爱心,对孩子的行为注意观察,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老师对学生充满热爱之情。我在发现了学生的细微变化之后,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批评指正,只是以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