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4.12目 录实验一 网络基础实验3实验二 网络操作系统实验8实验三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28实验四 IP子网划分43实验五 交换机配置实验45实验六 路由器配置实验54实验一 网络基础实验一、实验目的(1)明确局域网的硬件组成,认识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入等)(2)学习网络的布线方法,进行网线制作(3)利用HUB,网卡,双绞线,微机组建一个星型局域网络二、实验内容制作RJ45网线三、实验环境RJ45卡线钳、水晶头、双绞线、测试仪四、实验原理1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是七层结构中的第一层,物理层的功能就是实现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物理层并不是物理设备和物理媒体,它定义了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的规范和协议,同时定义了物理层接口通信的标准,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1)机械特性定义了线缆接口的形状、引线数目及如何排列等。(2)电气特性说明哪根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3)功能特性说明某根线上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代表何种意义。(4)规程特性则说明对于不同的功能各种可能时间的出现顺序。物理介质提供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连接各种网络设备。我们将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有线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介质则有卫星、微波、红外线等。2 双绞线概述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4对线中4根纯色线颜色为橙、绿、蓝和棕色(与这四根线扭绞在一起的四根杂色线的颜色分别标记为白橙、白绿、白蓝和白棕)。双绞线电缆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但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米。双绞线分为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常用的为UTP。3 双绞线连接双绞线采用的是RJ-45 连接器,俗称水晶头。RJ45 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些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线序的标准主要有两种,即ANSI/EIA/ TIA-568A和ANSI/EIA/TIA-568B,每种标准的线序分别为:1 2 3 4 5 6 7 8(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按照双绞线两端线序的不同,我们一般划分两类双绞线:一类两端线序排列一致,称为直连线;另一类是改变线的排列顺序,称为交叉线。常见的线序标准为T568A和T568B,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都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直通线;如果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A标准制作,而另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交叉线。在进行设备连接时,我们需要正确的选择线缆。通常我们将联网接口分为两类: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为一类,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接口为另一类。当同种类型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交叉线;当不同类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直连线。例如,路由器和主机相连,采用交叉线;交换机和主机相连则采用直连线(有些交换机支持“Auto MDI/MDIX ”,这种交换机在内部可以自动检测连接到自己接口上的网线类型,在制作线缆时可以全按直通线制作,交换机内部会自动调节)。五、双绞线步骤1、基本过程(1)准备一段适当长度的电缆(按实际布线需要,通常在0.6米到100米之间,实验时不需要剪,直接制作即可)。(2)用压线钳在电缆的一端剥去约2cm护套。(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外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无法制作成功)。 (3)分离4对电缆,按照所做双绞线的线序标准(T568A或T568B)排列整齐,并将线弄平直。(4)维持电缆的线序和平整性,用压线钳上的剪刀将线头剪齐,保证不绞合电缆的长度最大为1.2cm。(5)将有序的线头顺着RJ-45头的插口轻轻插入,插到底,并确保护套也被插入。(6)再将RJ-45头塞到压线钳里,用力按下手柄。就这样一个接头就做好了。(7)用同样的方法制做另一个接头。(8)用简单测试仪检查电缆的连通性。2、制作流程制作直连和交叉双绞线步骤1: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图:步骤1)。步骤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图:步骤2)。 步骤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图:步骤3)。 步骤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图:步骤4)。步骤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图:步骤5)。步骤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图:步骤6)。 步骤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图:步骤7)。 步骤8: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图:步骤8)。 步骤9: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RJ-45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反复进行调整(图:步骤9)。 步骤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图:步骤10)。 步骤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图:步骤11a)(图:步骤11b)。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步骤12:用测线仪测试制作是否成功。在测线仪上在RJ-45两端的接口插入测试仪的两个接口之后,打开测试仪我们可以看到测试仪上的两组指示灯都在闪动。若测试的线缆为直通线缆的话,在测试仪上的8个指示灯应该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了网线制作成功,可以顺利的完成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若测试的线缆为交叉线缆的话,其中一侧同样是依次由18闪动绿灯,而另外一侧则会根据3、6、1、4、5、2、7、8这样的顺序闪动绿灯。如果出错,一般错误为两种情况:(1)若指示灯出现不亮的情况,则表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剪掉一端重新制作,重新测试若还不正常,剪掉另一端重新制作。(2)所有灯都亮起,但是灯亮的顺序序不正确。此时应仔细检查水晶头中线序排列,找到不正确的一端,剪掉重新制作,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 步骤13:完成(图:步骤13)。六、实验步骤1两人一组,制作直连双绞线;2用测线器测试制作结果,排除可能的故障。3记录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二 网络操作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Windows服务器的安装与网络配置(工作组、域)(2)Windows Internet服务器的建立和安装。(3)WEB,FTP,DNS服务器的安装和设置。二、实验内容1按照实验步骤安装IIS组件(选做内容,如果已安装好,就不做)。2制作自己的网页,并将其设置为Web站点。3通过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如:19216872),如果能够将制作的网页显示出来,则说明设置正常。三、实验环境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四、实验理论随着Internet 的发展,传统的局域网资源共享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创建Internet 信息服务器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Internet 服务器不仅实现了公司内部网络的Internet 信息服务,而且还可以在Internet 上为远程客户提供信息服务。Windows 2003 Server提供的IIS可以帮助用户创建自己的Internet 信息服务器。IIS是Internet信息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服务器,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2003里面包含的IIS 6.0,IIS与Window2003 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 2003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和Intranet站点。IIS支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TP(Fe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以及SMTP协议,通过使用CGI和ISAPI,IIS可以得到高度的扩展。Windows 2003 Server中的IIS 6.0主要提供以下服务:1WWW服务 WWW服务是指在Internet上发布可以通过浏览器观看的用HTML标记语言编写的图形化页面的服务,即网页服务。IIS 6.0 支持最新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1)标准,运行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允许在一台服务器上生成多个虚拟Web站点。2FTP服务 FTP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它最大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且支持断点续传。IIS 6.0允许用户设定数目不限的虚拟FTP站点,但是每一个虚拟FTP站点都必须拥有唯一的IP地址及端口号。3SMTP服务 IIS 6.0支持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它允许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传送和接收邮件,实现邮件的中继,但如果使网站具有服务器的功能,还要另行安装邮件应用程序(如Exchange 2003 Server)。 IIS 6.0 在网络安全性、可编程性和管理方面做了相当大的改进,并能支持更多的Internet 标准,这些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创建和管理站点,并制作易于升级、灵活性更高的Web应用程序。五、实验步骤 IIS的安装如果用户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 时没有安装IIS,而又需要创建Internet信息服务,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手动安装这个组件。 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管理你的服务器”;单击“添加或删除角色”,再单击“下一步”按钮,配置向导自动检测所有网络连接的设置情况,若没有发现问题则进入“配置选项”向导页,如图1所示。图1 配置选项窗口 选择“自定义设置”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服务器角色”主题页,列出了各种类型服务器是否已安装的相关信息,选择列表中的“应用程序服务器(IIS,ASP.NET)”,单击“下一步”。图2 “服务器角色”选择窗口 在“应用程序服务器选项”窗口中,列出了可以安装到服务器上的其它工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安装,单击“下一步”按钮。图3 “应用程序服务器选项”窗口 系统写出了此次安装内容的总结,用户验证无误后,单击“下一步”继续,否则可以单击“上一步”回到之前的页面进行修改。图4 “选择总结”窗口系统开始进行IIS的安装,同时出现“正在应用选择”为主题的窗口,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可能要求插入Windows 2003 Server 安装盘,系统进行文件复制、系统配置等工作。最后弹出提示安装成功的窗口,单击“确定”按钮完成IIS的安装。图5 完成IIS组件的安装 Web 站点的创建 依次单击“开始” “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菜单,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如图6所示:图6 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的启动打开 “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窗口,如图7所示。图7 “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窗口 系统自动创建了一个Web站点,即“默认网站”,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多个站点,以发布不同内容的信息。为此,除了使用系统提供的默认站点外,用户还可以自己创建Web站点。鼠标右键单击“网站”,在弹出的菜单中依次选择“新建”“网站”选项,如图8所示。图8 创建新网站 弹出“网站创建向导”窗口,如图9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9 “网站创建向导”窗口 弹出“网站描述”为主题的窗口,如图10所示。在“描述”栏内填写新建站点的名称,如NewWeb 。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10 填写网站描述 弹出“IP地址和端口设置”为主题的窗口,如图11所示。在“网站IP地址”栏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本机的IP地址,如1,也可以在栏内直接输入Web 站点的IP地址;在“网站TCP端口(默认:80)”栏内输入Web站点使用的TCP端口,如 8080。需要注意的是,当在一台计算机上创建多个Web 站点时,每个站点应使用不同的端口,以避免冲突,默认端口为 80 ;在“此站点的主机头(默认:无)”栏内输入站点的主机头,这里使用默认值,即不填。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11 设置网站的IP地址和端口 弹出以“网站主目录”为主题的窗口,如图12所示。主目录是指存放Web站点所有文件的位置。单击“浏览”按钮选择Web站点主目录的位置,也可以在“路径”栏内直接输入创建的Web站点的主目录,如 d:wwwroot 。选中下面一行的“允许匿名访问网站”,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12 设置网站主目录 弹出以“网站访问权限”为主题的窗口,如图13所示。设置访问者对Web站点的访问权限,默认选中“读取”复选框。用户可以改变权限以实现安全需求,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13 设置网站的访问权限 弹出提示创建完成的窗口,如图14所示,点击“完成”按钮结束Web站点的创建。图14 完成网站的创建 Web站点的测试 点击“开始”菜单中的“命令提示符”命令,在命令行上输入notepad,按下回车键,如图15所示。图15 “命令提示符”对话框 在打开的记事本中,输入用HTML编写的代码,如图16所示。HTML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浏览器可以按照HTML文档规定的格式显示页面。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这一文档保存到Web站点的主目录中,即 d:wwwroot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使用HTML文档的格式保存文件,这里使用的文件名为 Default.html。图16 输入用HTML编写的代码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 1:8080 ,浏览器将显示页面 Default.html,如图17所示,从而证实新创建的Web站点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被访问到。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其它计算机来登录这一站点。图17 成功登录新建的Web站点 Web服务器属性设置 依次单击“开始” “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菜单,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窗口,鼠标左键单击“网站”节点,打开节点的分支。鼠标右键点击需要更改属性的站点(如“NewWeb站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如图18所示。图18 调用网站的属性窗口 打开“NewWeb 属性”窗口,如图19所示,在“网站”选项卡中可以对网站IP地址、TCP端口等属性进行设置。可以在“IP地址”栏内输入站点使用的IP地址(如1),在“TCP端口”栏内输入站点使用的端口号(如 8080)。图19 “Web站点”选项卡 选择“主目录”选项卡,如图20 所示。点击“浏览”按钮选择本地路径,例如 d:wwwroot 。如果选择的是“另一计算机上的共享位置”,则需要在打开的“网络目录”栏中输入“服务器名共享名”。还可以将该Web 站点的主目录设置到因特网上的另一个站点位置,方法就是选取“重定向到URL”,再在打开的“重定向到”栏中输入另一个站点的URL。另外,还可以对主目录进行访问权限设置,如读取权限或是写入权限等。图20 “主目录”选项卡 选择“文档”选项卡,就可以设置是否启用默认文档,如图21所示。所谓默认文档是指当浏览器访问Web 服务器时,不需要提供想要访问的文件名,只要输入Web服务器的地址即可。服务器会自动将默认的文档提供给浏览器,这些文档也称为主页,这里的主页文件名要与用户实际使用的网站的主页文件名一样。图21 添加新的默认文档图22 “文档”选项卡 点击“添加”按钮,输入添加的主页文件名,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添加新的默认文档名称,如图22所示。还可以通过文档左侧的上下箭头按钮来调整各个主页文件名优先使用的顺序。 Web虚拟目录的创建如果在站点中增加一个子目录,可采用两种方法:在站点的主目录中,为新内容创建一个子目录;在站点中创建一个虚拟目录。有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站点的主目录下为新增内容创建一个子目录,例如站点主目录所在的磁盘空间不足,这时创建虚拟目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创建Web虚拟目录的步骤如下: 依次单击“开始”“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菜单,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窗口。选中Web站点(如 NewWeb),右键单击“NewWeb”,选择“新建”菜单项,选择“虚拟目录”菜单命令,如图23所示。图23 新建Web虚拟目录在弹出的“虚拟目录创建向导”窗口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24所示。图24 虚拟目录创建向导 打开以“虚拟目录别名”为主题的窗口,在此为虚拟目录提供一个简短的名称或别名,以便快速引用,该别名将用于获得此Web虚拟目录访问权限,这里使用的别名为 news ,如图25所示。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图25 设置虚拟目录的别名 弹出“网站内容目录”为主题的窗口,在“目录”栏中输入虚拟目录链接的路径,或单击“浏览”按钮选择相应目录,如d:news ,如图26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6 设置包含内容的目录路径 弹出“访问权限”为主题的窗口,如图27所示。系统默认选中“读取”权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允许的权限,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7 设置虚拟目录的访问权限 弹出提示完成的窗口,单击“完成”按钮结束Web虚拟目录的创建。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 :8080/news 就可以访问虚拟目录下包含的页面了,如图28所示,在该图中访问的是虚拟目录的默认文档(需要按主文档相同的方式创建,并存放在虚拟目录下)。 图28 访问虚拟目录六、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如下事项网站文件目录路径:虚拟目录路径:网站首页文件内容:虚拟目录主页内容:实验完成情况:成功与否,是否出现问题,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只须写成功即可。实验三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2)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二、实验内容Windows环境下的的网络配置;查看网络配置;测试网络配置;常见命令使用三、实验环境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四、实验原理4.1 Windows的网络配置1、 进入网络配置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控制面板”- “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如图1所示:图1 网络连接直接打开“本地连接 状态”对话框,如图2所示:图2 本地连接状态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3 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连接时使用”列出了本地连接所使用的网络适配器,单击“配置”按钮可对其进行设置。“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出了与连接绑定的“客户”、“服务”和“协议”,其中:(1)客户:即网络客户机软件,它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访问网络中其他服务器提供的共享资源;(2)协议:指网络通信协议;(3)服务: “服务”组件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扮演服务器的角色,可以向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2、 添加客户组件并设定属性在图3中,选定组件后单击“卸载”按钮可以卸载已安装的组件;选定组件后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查看组件的属性。点击“安装按钮”可以安装新的客户、服务或协议,如图4所示:图4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选择客户端,单击添加按钮后,出现界面如图5所示图5 添加网络客户端界面中列出了Win2003 Server中内置的但未安装的客户端类型,若需要安装的话单击确定按钮,如果想安装第三方提供的客户端,则单击“从磁盘安装”按钮,按提示操作即可。在图4中选择“服务”,单击“添加按钮”中出现的界面如图6所示:图6 网络服务的安装在图4中选择“协议”,单击“添加”按钮出现的界面如图7所示:图7 添加协议总之,根据用户的需要安装客户端、服务及相应的协议,不加选择的安装所有的组件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系统的运行效率。3、配置文件及打印共享在组件中,如果安装了“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及打印机共享”组件的话,即可以进行文件及打印机的共享。4、配置网络标识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命令执行,即可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如图8所示:图8 系统属性及网络标识属性页在“计算机名”属性页中列出了计算机的名称及所属的工作组,若想对其进行修改,单击“更改”按钮,出现对话框,如图9所示:图9 计算机名称更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若想修改计算机名可以直接输入新名称,也可修改计算机所属工作组或让计算机加入一个已存在的域(域是Microsoft网络的一种集中管理方式,由域控制器对网络的登录及使用进行集中控制)。修改后单击“确定”即可4.2 Windows TCP/IP 协议配置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中不同计算机进行相互“交谈”的“语言”,网络中通信双方的计算机应采用相同的网络通信协议。在windows中,TCP/IP协议需要进行一定的配置后方可以正确工作。在图3的界面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即可查看TCP/IP协议的属性,如图10所示图10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注:图上的设置仅供参考,不同计算机的设置内容可能不同)在图10中,如果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需要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如果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则需要人工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及DNS服务器的信息。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一般要和网络的信息保持一致,默认网关一般设置为网络连接的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当通信需要跨越网络时需要网关的转发,否则不需要,也就不用设置)。如果全部使用IP地址进行通信,则DNS服务器也不需要,否则就需要设置为开启DNS服务的机器的IP地址。若想对IP协议进行更高、更灵活的设置,可以单击“高级”按钮,出现“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如图11所示:图11 高级TCP/IP设置在该界面中,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设置,比如网络适配器接口设置多个IP地址、设置多个网关等等。在该界面中,还可以配置DNS和WINS,DNS是域名服务系统,DNS服务器是用来进行域名解析,用户如要连上因特网,就必须配置DNS;有了WINS,则不需要配置DNS,用户可在WINS服务器和DNS服务器任选一个。注:WINS是Windows Internet Naming Server,即Windows Internet命名服务。它提供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在路由网络的环境中动态地对IP地址和NETBIOS名的映射进行注册与查询。WINS用来登记NetBIOS计算机名(即图11中的计算机名),并在需要时将它解析成为IP地址。WINS数据库是动态更新的。WINS在本实验中不使用,也不需要配置。4.3 网络设置的查看及诊断1网络设置的查看IPCONFIG命令在windows中,网络配置可以同样在以上的设置界面中查看,除此之外,windows2000提供了IPCONFIG命令查看当前的网络设置,命令的相关信息如下:ipconfig实用程序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除此之外,如果你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一种把较少的ip 地址分配给较多主机使用的协议,类似于拨号上网的动态ip分配),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这时,ipconfig可以让你了解你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址。了解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实际上是进行测试和故障分析的必要项目。 最常用的选项: ipconfig当使用ipconfig时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运行结果的一个示例如图12所示:图12 ipconfig的运行结果ipconfig /all当使用all 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 和wins 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等),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如果ip地址是从dhcp服务器租用的,ipconfig将显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运行的结果示例如图13所示:图13 ipconfig /all的运行结果ipconfig /release和ipconfig /renew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其ip 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如果你输入ipconfig /release,那么所有接口的租用ip 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 服务器(归还ip 地址)。如果你输入ipconfig /renew,那么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请注意,大多数情况下网卡将被重新赋予和以前所赋予的相同的ip地址。图14 IPCONFIG命令的帮助2 ping命令 ping 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PING命令使用ICMP协议中“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完成此功能。 在Windows中,用户可以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命令执行打开命令行窗口,看到提示符后键入“ping hostname”(hostname可以是测试连通性的主机名或对应的IP地址),回车后既可以看到结果。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能得到4个回送应答。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回回送应答之间的时间量。如果应答时间短,表示数据报不必通过太多的路由器或网络连接速度比较快。ping还能显示ttl(time to live存在时间)值,你可以通过ttl值推算一下数据包已经通过了多少个路由器:源地点ttl起始值(就是比返回ttl略大的一个2的乘方数)-返回时ttl值。例如,返回ttl值为119,那么可以推算数据报离开源地址的ttl起始值为128,而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128-119);如果返回ttl值为246,ttl起始值就是255,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 通过ping检测网络故障的典型次序。正常情况下,当你使用ping命令来查找问题所在或检验网络运行情况时,你需要多次使用ping命令,如果所有都运行正确,你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性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如果某些ping命令出现运行故障,它也可以指明到何处去查找问题。下面就给出一个典型的检测次序及对应的可能故障: 第一步:ping 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该命令应永远能够得到应答。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第二步:ping 本机ip这个命令被送到你计算机所配置的ip 地址,你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第三步: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这个命令的数据报将离开你的计算机,经过网卡及网络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媒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分割时,将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的代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第四步:ping 网关ip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作出应答。 第五步:ping 远程ip如果收到4 个应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缺省网关。对于拨号上网用户则表示能够成功的访问internet(但不排除isp的dns会有问题)。 第六步:ping localhostlocalhost是个作系统的网络保留名,它是的别名,每太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地址。如果没有做到这一带内,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中存在问题。 第七步:ping 对这个域名,是通过dns 服务器将其转换为IP地址,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isp 已经不需要设置dns 服务器了)。顺便说一句:你也可以利用该命令实现域名对ip地址的转换功能。 如果上面所列出的所有ping命令都能正常运行,那么你对你的计算机进行本地和远程通信的功能基本上就可以放心了。 下面是ping命令的语法: ping -t-a-n count-l length-f-i ttl-v tos-r count-s count-j host-list|-k host-list)-w timeoutdestination-list ping命令可用的参数说明如下: -t。引导ping继续测试远程主机直到按Ctrl+C中断该命令。 -a。使ping命令不要把IP地址分解成host主机名,这对解决DNS和Hosts文件问题是有用的。 -n count。缺省情况下,ping发送四个ICMP包到远程主机,可以使用-n参数指定被发送的包的数目。 -l length。使用-l参数指定ping传送到远程主机的ICMP包的长度。缺省情况下,ping 发送长度为64bytes的包,但是可指定最大字节数为8192bytes。 -f。使ping 命令在每个包中都包含一个Do Not Fragment(不分段)的标志,它禁止包(packet)经过的网关把packet分段。-i ttl。设定Time To Live(存活时间)。用ttl 指定其值。 -v tos。设置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其值由toS 指定。 -r count。记录发出的packet 和返回的packet 的路由,必须使用count 的值指定l到9个主机。 -s count。由count 指定的段的数目指定时间标记(timestamp)。 -j host-list。使用户能够使用路由表说明packet 的路径,可以使用中间网关分隔连续的主机。IP支持的最大主机的数目是9个。 -k host-Iist。使用户通过由host-list 指定的路由列表说明packet 的路由,可通过中间网关分隔连续的主机,IP支持的最大主机的数目是9个。 -w timeout。为包的传输以毫秒为单位指定超时时间。 destination-list。指定ping的主机。 注:很多参数实际上可以不指定,使用默认设置即可。 常见的执行命令可能的输出结果(依执行计算机不同可能不同):(1)执行ping ,可能结果如下: (2)执行ping (本机的IP),可能结果如下:(3)ping localhost,可能结果如下图所示:(4)ping ,可能结果如下:Pinging 94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94: bytes=32 time=33ms TTL=247Reply from 94: bytes=32 time=46ms TTL=247Reply from 94: bytes=32 time=46ms TTL=247Reply from 94: bytes=32 time=46ms TTL=247Ping statistics for 94: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3ms, Maximum = 46ms, Average = 42ms注:若实验室没有连入因特网,则该命令执行可能返回目标不可达的结果。3. 以太网络 ARP命令通过arp命令可以查看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可以清除缓存中的地址映射,建立新的地址映射常用命令选项: arp a -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 arp -a IP -如果你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 arp -s IP 物理地址你可以向ARP高速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arp -d IP-使用本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例如:执行arp a的结果可能为:执行arp d命令后的结果:(见上图)五实验步骤1.使用图形界面查看自己使用的计算机的网络设置。2.使用IPCONFIG查看网络设置是否正确(将命令的输出结果抄到实验报告上)。3.使用ping命令查看和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的连通性,对ping命令的执行结果记录。4.使用arp命令查看网内其它计算机IP地址和MAC地址的情况,记录结果并分析(命令执行可能没有结果,此时,请网内计算机之间互相ping几次后再重新执行该命令)5.书写实验报告(实验如果成功,写明实验结果,如果出现故障,请解决并写明解决过程,如果解决不了,说明理由)。六、实验数据记录1ipconfig命令输出结果2ping命令执行结果记录3arp命令执行结果记录实验四 IP子网划分一、实验目的 (1)子网规划(2)在局域网上划分子网(3)配置和修改IP地址(4)子网连通性测试二、实验内容利用子网划分工具或手工划分子网,记录划分结果三、实验环境计算机四、实验原理1、有类别编址当TCP/IP在20世纪80年代被首次引入时,它依赖于一个两层的编址方案,这在当时提供了足够的扩展性。IPV4的32比特长度的地址包括两个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网络号和主机号一起唯一地标识了通过Internet连接的所有主机。1)IP地址的类别在有类别系统中,IP地址被分成5个不同的类别:A、B、C、D和E。根据地址的类别,IP地址的四个字节中的每一个要么代表着地址的网络部分,要么代表着主机部分。只有前3类地址A、B和C被用于IP网络上实际主机的编址。D类地址用于多目组播,而E类保留给实验研究用。A类网络主机字节1234范围0127025502551254B类网络主机字节1234范围128191025502551254C类网络主机字节1234范围192223025502551254D类主机字节12342)特殊的IP地址保留地址Internet的保留地址主要作为内部网络使用,包括:A类地址:B类地址: 54(微软保留地址块)C类地址:网络地址(“0”地址)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表示某网络号的网络本身;广播地址主机号各位全为1的IP地址表示本网广播或称为本地广播。环回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十进制数值为127是保留地址,用于环路反馈测试等。如代表本机地址,可用来测试网卡。全“0”地址整个IP地址全为0为保留地址,代表本地网络如:。在路由器的配置中,用于默认路由的配置3)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相对应的32比特的数。掩码中的各个比特与IP地址的各个比特相对应。如果IP地址的一个比特对应的子网掩码比特为1,那么该IP地址的比特属于地址的网络部分。如果IP地址中的一个比特对应的子网掩码比特为0,那么该IP地址比特属于主机部分。子网掩码取代了传统的地址类别来决定一个比特是否属于地址的网络或主机部分。这样也就能够实现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划分子网后,可以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可以减少在每个子网上的网络广播信息量,可以使互连网络更加易于管理。子网划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每进行一次子网划分,我们的一些地址就变得没有用了(主机号全0和全1的地址不能用),因此也造成了浪费。子网个数的计算方法:子网个数2子网位数2(注:在CIDR(无类型域间路由选择)阶段所有子网均可用,即子网个数2子网位数)每个子网主机个数的计算:主机个数2主机号位数2例如:对划分4个子网的结果如下:#ID RangeBroadcast0 - 23145 - 262722829 - 909139293 - 5455五、实验内容利用子网划分工具或手工计算为以下网络号划分子网:(1)C类网络号 划分8个子网(2)A类网络号,子网位数2位,划分子网。(3)/16,划分为8个子网。(4)数据记录。对以上步骤,记录划分的结果, 六、实验步骤1完成以上实验内容。2记录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记录格式如下:序号子网网络号子网内可用IP地址个数子网内最小可用IP地址子网内最大可用IP地址子网广播地址七、实验相关习题(注:习题请做到作业本上)1.IP0 子网掩码 48 求子网地址,借用子网位及可划分的子网数量,主机位及子网内主机数量,及当前主机所在子网的地址分配范围。23子网掩码 92求子网地址,借用的子网位及可划分的子网数量,主机位及子网内主机数量,及当前主机所在子网的地址分配范围。实验五 交换机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2)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3)配置VLAN二、实验内容1.了解熟悉网络模拟器的使用方法2.使用模拟器模拟交换机工作环境,对交换机进行IP地址设置。3.验证计算机网络访问及交换机IP地址设置的正确性。三、实验仪器及用具电脑一台,网络模拟软件四、实验原理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连接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在多个计算机或者网段之间交换数据。 从物理上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