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岳麓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岳麓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岳麓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岳麓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缓和与对抗的交替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A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B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C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D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解析:选B1969年尼克松设法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由此可见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2图1、图2中两个事件的发生反映了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趋势是()A美国转守为攻B苏联转守为攻C美苏互有攻守 D苏联采取全面收缩战略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图1古巴导弹危机反映战略优势在美国,苏军入侵阿富汗则反映苏联处于战略攻势。3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联战略上看,最主要的目的是()A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B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C在经济上拖垮苏联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里根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掌握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根上台后,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希望通过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故选C项。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行外交“新思维”,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促使其对外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军事上的优势B与中国关系的恶化C本国的军事实力 D本国的经济实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经济决定政治,正是经济上的力不从心,迫使苏联改变了其对外战略。5下图是1987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会晤的照片,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局势逐步趋于缓和B美苏仍处于尖锐对立争霸时期C苏联改变了对美国的政策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析:选B解题时抓住关键词“戈尔巴乔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外交,寻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A、C两项正确;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只有B项符合题意。6“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主要理由不包括()A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B全球化走进社会主义阵营,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基本结束D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解析:选C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A项正确。世界由原来的“半球化”进入真正的全球化时代,B项正确。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D项正确。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抗的时代并未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并且目前世界上还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北约一些欧洲成员国境内部署中程导弹,苏联中程导弹打不到美国,而美国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可以对苏联纵深国土进行打击。莫斯科对利用条约禁止这种导弹极为感兴趣,而华盛顿虽不想签订这种条约,但受到来自美国社会和北约盟国的强大压力。经过反复谈判,1987年12月8日,苏美正式签订中导条约。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将全部销毁和彻底禁止射程为500至1 0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和射程为1 000至5 500公里的中程导弹。这是美苏裁军谈判史上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但条约规定要销毁的核弹头的数目只占两国拥有的核弹头总数的3%4%。中导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谈判中苏联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希望借此减少军费开支,降低军备竞赛,缓和紧张局势,为国内改革腾出资金和争取和平环境。对于美国来说,里根总统就任美国总统七年,美联邦赤字累计达数千亿美元。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借债导致了美国国债的猛烈增长,达到万亿美元,条约的签署符合美国的利益和需要。联邦德国世界报说:美苏中导条约的签署“在心理上是一个突破,在政治上是一个成就,在军事上只有有限的重要性,而在战略上却是可疑的”。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最终签署中导条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报评论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从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背景和材料第二段话中“美苏两国的利益需求”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2)问,结合第(1)问,从条约签订的原因、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概括对其评论的认识。答案:(1)原因: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苏联要改变在欧洲的地缘战略不对称的态势;苏联经济困难,矛盾丛生,戈尔巴乔夫希望通过削减军费来推动经济改革;美国迫于北约国家的压力;美国欲减少军费开支,改善财政状况。(2)认识:条约的签署实质上是美苏两国追求各自战略利益的结果。削弱的核武器数量有限,实际上军事意义不大。但它开启了核裁军的先河,有利于减少核恐怖,促进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1982年5、6月合刊材料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亚历山大温特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美国的意图和主要手段。(4分)(2)材料二是怎样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2分)(3)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解析: 第(1)问注意材料中三个“必须”传达出的信息。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重新评估”“结束”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第(3)问要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析。答案:(1)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