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固涩剂.ppt_第1页
课件:固涩剂.ppt_第2页
课件:固涩剂.ppt_第3页
课件:固涩剂.ppt_第4页
课件:固涩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涩剂,第八章,Prescriptions with Astringent Effect,一、定义: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 (固涩药、收涩补益、正虚滑脱),二、立法:内经:“散者收之”。,三、作用:收涩补益止汗、止咳、止泻、止 痢、涩精、止遗、止血、止带、补虚,何为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 与补益剂立法与主治证候有何异同?,四、适应证正气耗散,滑脱不禁的病证 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久利、遗精、 滑泄、 遗尿、崩漏、带下。,必须明确,1、属虚证,2、标急,五、组方结构,固涩药 + 补益药,分 类,固崩止带,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不止遗精遗尿崩漏带下,正虚不固 程度较重,临 床 表 现,六、分类:,1、固表止汗益气固表敛汗体虚汗证 代表方:牡蛎散(三级方) 2、敛肺止咳补肺收敛止咳肺虚久咳 代表方:九仙散(三级方) 3、涩肠固脱温阳止利脾肾虚寒之久利 代表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一级方) 4、涩精止遗补肾固精缩尿肾虚遗滑证 代表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二级方) 5、固崩止带补肝脾止血止带脾虚之带、 冲任不固之崩漏 代表方:固冲汤、固经丸(一级方) 易黄汤 (三级方),七、使用注意,1、原则:外邪未尽不宜早用。 2、要求:标缓之后要注重治本。 3、禁忌:实邪所致之汗、咳、遗、利、崩、带 不宜。,防止收涩敛邪,固涩剂提要,1、以收涩药配伍补益药为基本组方结构 2、根据正虚失固之标本缓急酌定治标与治本之比重 3、与补益剂立法组方同中有异,第一节 固表止汗,牡蛎散,组成: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 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体虚卫外不固,自汗,盗汗。 自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疚倦、舌质淡红、脉细弱。,病机分析:,卫气不固,表虚而阴液外泄 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 心阴不足而阳不潜藏 汗出过多 心阴受损 心气耗伤 治法: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心悸惊惕 短气烦倦,自汗,汗出夜卧更甚,配伍意义:,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益气固表 臣:生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敛阴潜阳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 浮小麦:甘凉,专入心经 养心气,退虚热 配伍特点:集止汗药于一方,兼顾益气固表,敛阴潜阳、涩补共用,而以固涩为主。,临床应用: 治标止汗之剂,适宜于各种虚证之汗出 1、证治要点:本方用于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而致的自汗、盗汗,以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2、现代常用于治疗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自主神经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肺结核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同,阴液外泄者。,类方比较:,本方与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均用黄芪,有止汗的功用,为治疗自汗、盗汗的常用方剂。 本方以牡蛎为君药,集诸止汗药于一方,兼顾益气固表,敛阴潜阳,收涩止汗,而以固涩为主,为收敛止汗的代表方剂,适于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而致的自汗、盗汗。 当归六黄汤以当归、生地、熟地为君药,重用滋阴泻火之品,以滋明清热为主,固表止汗为辅,属于清热剂,适用于阴虚火旺之盗汗。 玉屏风散以黄芪为君药,重用补气固表之品,意在益气故正,使气旺表实而汗自止,属于补益剂,适用于气虚卫表不固的自汗。,桂枝汤病后、产后阴阳失调之自汗 当归六黄汤阴虚火旺盗汗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生脉散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治本 之剂,第二节 敛肺止咳,九仙散,卫生宝鉴,组成: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川贝母,罂粟壳。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久咳不已,肺气虚弱,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而数者。 病机分析:久咳伤肺,肺气虚损、肺气不敛,必致咳嗽不已,咳甚则气喘;肺主气属卫,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则卫外不固,皮毛疏松,自汗凑凑;久咳既伤肺气,亦耗肺阴,肺阴亏损,虚热内生,炼液成痰,故痰少而粘,故脉虚而数。,罂粟壳: 乌梅: 五味子:,酸涩 敛肺止咳,蜜制兼能润肺化痰 生津润肺 补益肺气,人参:补益肺气 阿胶:滋阴养血润肺肺,恢复耗伤之气阴以治本,款冬花、桑白皮: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川贝母:止咳化痰,合桑白皮清肺而止咳喘, 白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载诸药上行而入肺,直达病所 使敛中有散,降中有升,配伍特点: 1.收敛固涩与益气养阴共用,以敛涩为主; 2.在大量的收敛药中,稍佐升散之品,使敛中有散,降中寓升,而以降、收为主。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肺虚气弱、久咳不愈之证。以久咳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可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气肿患者有久咳肺虚、自汗之证者。 使用注意:凡外感咳嗽、痰涎壅肺咳嗽,皆应忌用,以免留邪为患。本方不可久服,应中病即止,恐罂粟壳性涩有毒,久服成瘾,或收敛太过。,本方所治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与生脉散、炙甘草汤证有何不同?,第三节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实证 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痛泻要方 虚证 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治泻痢方剂回顾,治本之剂,组成: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 功用:涩肠止泻,温补脾肾(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症见大便滑脱不禁、泻痢无度,腹痛喜按、喜温,倦怠食少、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迟细。,病机分析: 肾司开合,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今脾肾虚寒,关门不固,故泻痢无度,大便滑脱不禁; 脾肾阳虚(虚寒),阴寒凝聚,气血不和,故见腹痛、喜温喜按; 脾虚中气不足,故脱肛坠下; 脾失健运,故不思饮食; 脾胃则生化之源不足,故倦怠无力。 舌淡苔白,脉迟细,皆为虚寒之证。,参、术:益气健脾,肉 桂:温补脾肾,温补脾肾以治本,归、芍:养血和血,木 香:行气宽肠,调和气血,- 佐,罂粟壳(重用):涩肠固脱止泻君,肉豆蔻,诃 子,收涩止泻(兼暖脾)臣,炙 草:调和诸药 合参术补脾,合白芍缓急使,涩肠止泻 治标塞流,1.用方要点:泻痢日久不愈,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近代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痢疾后综合证,糖尿病顽固性腹泻等属脾肾虚寒者。,临床应用,若舌苔黄腻者,反映何种病机?如何加减?,若阳虚明显,畏寒较甚者,加?,伴有脱肛或下坠感者,加?,2.临证加减,配伍特点:(1)标本兼治,重在治标 (2)脾肾兼顾,补脾为主 (3)涩中寓通,补而不滞,使用注意: (1)若泻痢虽久,但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 (2)因方中重用罌粟壳,故不宜久服。,四神丸,1、组成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姜,枣 。,2、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泻或久泻,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腰痛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3、功效:温肾暖脾,固肠止泻(肾),病机分析:,命门火哀,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肾阳虚,阴寒内生,黎明之前阳气未振,加上脾肾之阳本虚,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为泄泻,黎明前泄泻。,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上温脾土,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不思饮食,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故食谷不化。,脾肾阳虚,阴寒凝聚腹中,故有腹痛。脾主四肢,腰为肾之府,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外达四末温煦肌肤,故见腰酸肢冷,“阳气者,精则养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化精微以养神,以致神疲乏力。 脾肾阳气虚衰,下元不固,大肠滑脱,则久泻; 而泻久不愈,亦必致脾肾阳虚。 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证。,配伍意义:,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 温肾暖脾,助阳止泻(量重),肉豆蔻:收涩止泻且助温散里寒,吴茱萸:辛热,专于温散里寒 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酸甘温,补肾固涩止泻,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温补脾胃,鼓舞运化,二神丸,五味子散,配伍特点:(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2)脾肾兼顾,温肾为主。 临床应用: 1、本方治五更泄泻,属脾肾虚寒者。 辨证要点:五更泄泻,不思饮食,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2、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痢疾、肠结核、过敏性肠炎等,以及遗尿、滑精、矢气过频和五更腹痛、五更腰痛等在五更发作的病证属脾肾阳气虚弱。,四神丸与真人养脏汤功用与适应证之异同?,问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内科摘要,Zhen Ren Yang Zang Decoction,Pill of Four Miraculous,涩肠固脱,一、共性,1、作用温补脾肾,收涩止泻。 2、主治脾肾虚寒泄泻 症见:久泻不愈,腹痛喜温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沉迟而弱。,二、区别,1、作用,真人养脏汤重涩兼温补,偏补、偏脾,且调和气血,四神丸重温补兼涩,偏温、偏肾,2、主治,真人养脏汤久利伤脾证(偏脾虚、标重) 病机:脾肾虚寒、大肠失固 主症:下利日夜无度,甚滑脱不禁, 或肛脱不收,食少、乏力。,四肾丸肾寒五更泻(偏肾寒、标缓) 病机:肾阳虚衰、火不生土 主症:久泻不止、 次数少,多五更, 完谷不化,腰酸神疲肢冷。,2019/4/19,35,可编辑,三、治痢方比较,败 毒 散,芍 药 汤,白头翁汤,真人养脏,治痢,解表治痢寒湿痢疾初起有表,调气血清肠治痢湿热痢,凉血解毒治痢热毒痢,涩肠温补治痢久利伤脾标急重证,第四节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组成:沙苑蒺藜,莲须 ,芡实,龙骨,牡蛎。 功用:固肾涩精;涩精补肾 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病机分析:“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虚则封藏失职,精关不固,故遗精滑泄; 肾虚精亏则气弱,故见神疲乏力,四肢酸软; 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故有腰痛 耳为肾之窍,“肾气通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肾虚则耳鸣。 肾虚,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肾虚之象。,沙苑蒺藜:甘温,补肾固(益)精止遗,龙骨:甘涩而平,镇惊,安神,固精 牡蛎:咸平微寒,敛阴,潜阳,涩精 二药清降镇潜,收敛止遗; 兼平肝潜阳,使相火不妄动。,莲子、芡实:甘涩质润,固肾涩精,益气宁心,沙苑蒺藜,莲须:涩精止遗,收敛固脱,莲肉、芡实兼补脾气以充养先天,使肾精充足 莲子、莲须又可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使精室不被淫欲所扰,配合君药能加强固肾涩精之力。,问题,2 本方与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均可治疗肾虚遗精,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证候轻重之别,标本立法之异,1 本方组成及功用特点如何?,集大队补肾固涩之品,固肾涩精效佳。,临床应用,2、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神经衰弱等;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功能衰退性疾病,属于肾虚精关不固者;亦可用于乳糜尿、重症肌无力、下消、泄泻、女子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尿失禁、产后自汗等,属于肾虚精气不足,下元不固者。,1、本方主治肾亏精滑不固之证。 辨证要点: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使用注意:1.如属下焦湿热所扰,以致遗精带下者,禁用本方,若相火偏旺而梦遗者则非本方所治。 2.本方收敛固涩有恋邪之弊,故外感发热者须停药。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4.服药期间要节制房事。,桑螵蛸散,本草衍义,【组成】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 【功用】调补心肾,固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 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水,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舌淡、脉细弱亦为心肾两虚所致。,病机分析,肾虚气化不利,固摄无权,膀胱开合失常,不能制约水道,故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水,甚或遗尿。,肾藏精,主水,与膀胱相为表里,肾气有助膀胱气化,司膀胱开合以约束尿液的作用。,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今心气不足,神不自养,则心神不宁,且因肾精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使心神失养,故心神恍伤,健忘。,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故遗精。,桑螵蛸 龙骨、龟甲 人参、当归 茯神、远志、菖蒲,配伍意义,补肾助阳,固精止遗,缩尿,益肾宁心涩精,益气养血补心,宁心宣窍 交通心肾,(君),(臣),(佐),使用注意:本方用于心肾不足、小便频数、遗尿失精等症,病情偏于寒者,甚为适合;若由下焦火盛而致的小便频数、溺赤涩痛,或由脾肾阳虚所致的尿频失禁,均非本方所宜。,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疗心肾不足而小便频数或遗尿滑精者,尤宜于遗尿或时时欲尿而不能控制属肾亏者。 辨证要点:尿频,遗尿,滑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 2.本方现代常用于小儿遗尿、神经衰弱之梦遗滑精等病,以及糖尿病及妊娠小便频数、小便失禁等病,属于心不交者。,缩泉丸,魏氏家藏方,提要,1 治疗膀胱虚寒遗尿的代表方 2 以遗尿而兼虚寒之象者为用方要点 3 亦用于肾虚不固,津液外泄之多涕、带下等病证。,第五节 固崩止带,固冲汤,Gu Chong Decoction,固崩止带,医学衷中参西录,组 成,.黄芪、白芍生用,.龙骨、牡蛎煅用,.重用白术g,龙、牡、萸各g,白术一两炒,生黄芪六钱,龙骨八钱,牡蛎八钱,山茱萸肉八钱,生杭芍四钱,海螵蛸四钱,茜草三钱,棕榈炭二钱,五倍子五分。,主治,气虚冲任不固证,.病机:脾肾虚弱,统摄无权,冲脉不固,.主症:血崩或月经量多,色淡清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现代: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紊乱,产后出血过多。,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或月经过多,病机分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统摄无权,以致肾气不固,冲脉滑脱, 故见月经过多,甚或血崩。,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当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 故有头晕,肢冷,气短; 神为血气之性,气血两伤,心神失养,则精神疲惫。 失血过多则血色淡质清稀。,脾胃健旺,脾胃精气充盛,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以时下,适度而止。,方解,1、治法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2、配伍分析,白术、黄芪:补气健脾,二药重用,甘温补气,以助中焦气化健运统摄,进而巩固下焦,固冲摄血。,山萸肉:甘酸而温,补益肝肾,收敛止血,救元气欲脱,煅龙、牡、棕榈炭、五倍子:功专收涩止血,海螵蛸、茜草:收敛止血兼化瘀(不留瘀),佐治标,生白芍:味酸收敛,补益肝肾,养血敛阴 与白术、黄芪相配伍益气固冲,养阴摄血,相得益彰。,1.急则治其标,止血而不留瘀:集煅龙牡、棕榈炭、海螵蛸、五倍子等大队收涩止血之药;配入茜草化瘀止血,共治出血之标; 2.重用白术、黄芪益气补脾,以治出血之本; 3.配入山茱萸、白芍补肝肾而养血敛阴。,组方配伍要点,肝脾气血双补,重在补气 补涩兼顾,重涩兼补。,、说明黄芪、白芍为何生用?,黄芪生用升摄统血更佳 白芍生用更有利于缓肝抑肝而舒肝,临床应用,1.原则:纯虚无邪。 2.加减 少腹痛:加香附、丹皮、桃仁。 血色暗黑,下之不畅:加益母草。 兼有血热:加生地、丹皮。,使用注意:血热妄行者忌用。本方属治标之剂,血止后尚须澄源除根,培本复旧。,本方与归脾汤均可治疗脾虚血失统摄之崩漏,其功用及适应证有何不同?,问题,固经丸,Decoction for Controlling Menstruation,丹溪心法,固崩止带,一、组成:黄芩炒、白芍炒、龟甲炙各一两、黄柏炒三钱、椿树根皮七钱半、 香附二钱半 重用龟板、白芍、黄芩,二、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三、主治:妇女阴虚火旺,崩中漏下。 经水过期不止,或下血过多,或月经先期,血色深红或紫黑稠粘,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赤白带下,舌红,脉弦数。,病机分析:,本方所治崩中漏下,系由阴虚内热所致。 肝肾阴虚,相火炽盛,损伤冲任, 阴虚血热,迫血妄行,以致经水过期不止,或经血量多,或月经先期 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或紫黑稠粘。 阴虚内热,冲任失常,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故赤白带下。 阴虚火旺,故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四、配伍,龟板:入肾、滋阴降火 白芍:入肝、养阴缓急 黄芩:入肝、清热泻火 黄桕:入肾、降火坚阴 椿根皮:性寒收涩止血 香附: 疏肝调理气血 酒:温通助药力行散 防寒凝涩滞,补肝肾-固本,除火热-澄源,调肝涩血-塞流,五、主治月经不调,1、范围:月经不调 2、证型:阴虚有热(肝肾阴虚、虚实之热) 3、病机: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冲仼失固。,4、主症:血色深红或挟瘀块,手足心热,腰 膝痠软,舌红,脉弦细数。,(崩漏、或经行不止、或月经量多),六、临床应用,1、原则:妇科阴虚火旺出血证的要方。,2、现代:,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紊乱、慢性附件炎。,3、加减:,虚热明显 实火重 阴虚重 血量特多,作用特点: 1、调经止血之专方,故名。 2、重在滋阴清热治夲, 佐以收涩止血治标。,【类方比较】本方与固冲汤均属于固崩止带剂,有固涩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崩漏下血。本方药多苦寒,功善清热滋阴,而收涩之力较弱,适用于阴虚火旺,迫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