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pdf_第1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pdf_第2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pdf_第3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pdf_第4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答案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答案 第第 1 章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26) 11:测量的定义? 答: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 测量也就是将被测量与同种性 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12: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13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的压力时, 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解: 已知:真值 L140kPa 测量值 x142kPa 测量上限150kPa 测量下限50kPa 绝对误差x-L=142-140=2(kPa) 实际相对误差43 . 1 140 2 L 标称相对误差41 . 1 142 2 x 引用误差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 1 )50(150 2 110对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 d20的尺寸进行了 15 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 120.42120.43120.40120.42120.43120.39120.30120.40 120.43120.41120.43120.42120.39120.39120.40 试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解:解: 对测量数据列表如下: 序测量值残余误差残余误差 答:绝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 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常用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 即: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 100% 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与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即: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量程 100% 号 20( )dmm 2020 ()() ii vddmm 2020 (7)() ii vddimm 1120.420.0160.009 2120.430.0260.019 3120.400.0040.011 4120.420.0160.009 5120.430.0260.019 6120.390.0140.021 7120.300.104 8120.400.0040.011 9120.430.0260.019 10120.410.0060.001 11120.430.0260.019 12120.420.0160.009 13120.390.0140.021 14120.390.0140.021 15120.400.0040.011 20 120.404dmm 20( 7)120.411dimm 20 15 2 1 0.0327 15 1 i i d v mm 20 0.0788() d Gmm 20 2 7 0.0161 14 1 i i d v mm 20 0.0382() d Gmm 当 n15 时,若取置信概率 P0.95,查表可得格拉布斯系数 G2.41。 则 20 7 2.41 0.03270.0788()0.104 d Gmmv , 所以 7 d为粗大误差数据,应当剔除。然后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当 n14 时,若取置信概率 P0.95,查表可得格拉布斯系数 G2.37。 则 20 2.37 0.01610.0382() di Gmmv,所以其他 14 个测量值中没有坏值。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0 20 0.0161 0.0043() 14 d d mm n 20 33 0.00430.013() d mm 所以,测量结果为: 20 (120.411 0.013)()(99.73%)dmmP 114交流电路的电抗数值方程为 C LX 1 当角频率Hz5 1 ,测得电抗 1 X为8 . 0; 当角频率Hz2 2 ,测得电抗 2 X为2 . 0; 当角频率Hz1 3 ,测得电抗 3 X为3 . 0。 试用最小二乘法求电感L、电容C的值。 解法解法 1: 1 L C ,设xL, 1 y C ,则: 1 0.85 5 1 0.22 2 0.3 xy xy xy 所以,系数矩阵为 1 5 5 1 2 2 11 A ,直接测得值矩阵为 0.8 0.2 0.3 L , 最小二乘法的最佳估计值矩阵为 1 () x XA AA L y 。 其中, 1 5 5 521 303 1 2 31.292 11 111 52 A A 303 30 1.293 329.00 31.29 A A 所以, 11211 1222 1.293 11 () 33029.7 AA A A AAA A 5210.8 4.1 0.2 0.04 110.3 1 52 A L 所以 x X y 1.293 1 33029.7 4.1 0.04 0.182 0.455 所以,0.182LxH 11 2.2( ) 0.455 CF y 解法解法 2: 1 L C ,设xL, 1 y C ,则: 1 0.85 5 1 0.22 2 0.3 xy xy xy 所以,系数矩阵为 1112 2122 3132 1 5 5 1 2 2 11 aa Aaa aa , 则,由(139)式决定的正规方程为 1 1121 21222 a a xa ayal a a xa aya l 其中, 222 1 111 1121213131 52130a aa aa aa a 1211 1221223132 11 521 13 52 a aa aa aa a 21121122213231 3a aa aa aa a 22 2 22121222223232 11 11.29 52 a aa aa aa a 111 121 231 3 5 0.82 0.2 1 ( 0.3)4.1ala la la l 212 122 232 3 11 0.80.2 1 ( 0.3)0.04 52 a la la la l 所以, 3034.1 31.290.04 xy xy 所以, 0.18 0.455 x y 所以,0.182LxH 1 2.2CF y 第第 2 章章 传感器概述(传感器概述(P38) 25 当被测介质温度为 t1,测温传感器示值温度为 t2时,有下列方程式成立: d dt tt 2 021 。 当被测介质温度从 25突然变化到 300时,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s120 0 ,试确定经过 300s 后的动 态误差。 已知: 2 120 dt tt d , 1 25(0) 300(0) t t t , 0 120s 求:t=350s 时, 12 ?tt 解:解: 灵敏度 k=1 时,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1 t y te 。 类似地,该测温传感器的瞬态响应函数可表示为: 0 2( ) 25(30025) (1)te 。 当350s时, 350 120 2 25(30025) (1)285.15()teC 。 所以,动态误差 12 300285.1514.85()ttC 。 *26 已知某传感器属于一阶环节,现用于测量 100Hz 的正弦信号,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时 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传感器测量 50Hz 的正弦信号,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各为多少? 解解: 一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 21 1 A 因为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即 95. 0A 当Hzf100时,有s00052 . 0 max 。 若用此传感器测量Hzf50的信号,其幅值误差为: %3 . 1987 . 0 1 00052 . 0 5021 1 1 1 1 11 22 sHz A 相位误差为: 28 . 9 arctg *28 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 10kHz,阻尼比5 . 0,若要求传感器输出幅值误差小于 3 ,则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应为多少? 已知kHz n 102 ,5 . 0, %31A。 求: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解解: 二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 2 2 2 21 1 )( nn A 。 当0时, 1A,无幅值误差。当0时, A一般不等于 1,即出现幅值误差。 若要求传感器的幅值误差不大于 3,应满足 03 . 1 97 . 0 A。 解方程97 . 0 21 1 )( 2 2 2 nn A ,得 n 03 . 1 1 ; 解方程03. 1 21 1 )( 2 2 2 nn A ,得 n 25 . 0 2 , n 97 . 0 3 。 由于5 . 0,根据二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可知,上面三个解确定了两个频段,即 0 2 和 3 1 。前者 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左侧,后者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右侧。对于后者,尽管在该频段内也有幅值误差不大 于 3,但是该频段的相频特性很差而通常不被采用。所以,只有 0 2 频段为有用频段。由 kHz n 10225. 025 . 0 2 可得kHzf5 . 2,即工作频率范围为 0kHz5 . 2。 第第 3 章章 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P60) *36 题 36 图为等强度悬臂梁测力系统, 1 R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 灵敏系数 K2.05,未受应变时, 1 120R 。当试件受力 F 时,应变 片承受平均应变mm/800,试求: 1应变片电阻变化量 1 R和电阻相对变化量 11 /RR。 F R1 题 36 图 2将电阻应变片 1 R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 3V,求电桥输出电压及电桥非线性误 差。 3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何种措施?分析其电桥输出电压及非线性误差大小。 已知:K2.05, 1 120R , 4 800/8.00 10m m ,3EV 求: 11 /RR, 1 R, 0 U, L 解:解: 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43 11 /2.05 8.00 101.64 10RRK 电阻变化量为 3 1 11 1 120 1.64 100.1968 R RR R 设电桥的倍率 n1,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33 11 02 11 3 1.64 101.23 10 44 1 RRnE UEV RR n 电桥的非线性误差为 11 3 11 3 1 1 1 1 21.64 10 0.08% 2 1.64 10 1 1 2 L RR RR R R n R R 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可以采用差动电桥电路(半桥差动电路或者全桥差动电路) 。此时可以消除非线 性误差,而且可以提高电桥电压的灵敏度,同时还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a)如果采用半桥差动电路,需要在等强度梁的上下两个位置安装两个工作应变片,一个受拉应变,一 个受压应变,接入电桥的相邻桥臂,构成半桥差动电路。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R1 R1 R4 R3 A C B E D R2 R2 Uo (a) R1 R1 AC B E D R2 R2 Uo (b) R3 R3 R4 R4 F R1 R2 R4 R1 33 1 0 1 3 1.64 102.46 10 22 RE UV R ,是单臂工作时的两倍。 (b)如果采用全桥差动电路,需要在等强度梁的上下四个位置安装四个工作应变片,两个受拉应变,两 个受压应变,将两个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对桥臂上,构成全桥差动电路。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33 1 0 1 3 1.64 104.92 10 R UEV R ,是单臂工作时的四倍。 *37 在题 36 条件下,如果试件材质为合金钢,线膨胀系数C g /1011 6 ,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 质为康铜,其电阻温度系数C /1015 6 ,线膨胀系数C s /10 9 . 14 6 。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 从 10变化到 50时,所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量(RR/)为多少?折合成附加应变 t 为多少? 解:解: 已知:试件合金钢的线膨胀系数C g /1011 6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 K02.05,电阻温度系数 C /1015 6 ,线膨胀系数C s /10 9 . 14 6 ,)( Ct401050, 则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为: 466 00 0 10802 . 2 40109 .141105. 21015 tK R R sg t 。 折合成附加应变为 4 4 0 0 1037 . 1 05 . 2 10802 . 2 / K RRt t 。 38 一个量程为 10kN 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为 20mm,内径为 18mm,在其表面粘贴八个应变片,四个沿轴向粘贴,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为 120,灵敏 度为 2.0,泊松比为 0.3,材料弹性模量PaE 11 101 . 2 。要求: 1绘出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 2计算传感器在满量程时各应变片的电阻; 3当桥路的供电电压为 10V 时,计算电桥负载开路时的输出。 解:解: 已知:F10kN,外径mmD20,内径mmd18,R120,K2.0,3 . 0,PaE 11 101 . 2 , Ui10V。 圆筒的横截面积为 3622 10 7 . 59 4 mmdDS 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如图所示。 应变片 1、2、3、4 感受轴向应变: x 4321 (c) R1 R5 R2 R6 R3 R7 R4 R8 R1R3R5R7 R6R8R2R4 (d) Uo U 应变片 5、6、7、8 感受周向应变: y 8765 满量程时, 191 . 0 120 101 . 210 7 . 59 10 0 . 2 1136 4321 Pamm kN R SE F KRKRRRR x 0573 . 0 191 . 0 3 . 0 18765 RRKRRRR y 电桥的输出为: mVV RRRRRRRR RRRR RRRRRRRR RRRR UU i 10 191.120191.120943.119943.119 943.119943.119 943.119943.119191.120191.120 191.120191.120 10 44228866 8866 77553311 3311 0 第第 4 章章 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P84) *47 已知一差动整流电桥电路如题47图所示。 电路由差动电感传感器Z1、 Z2及平衡电阻R1、 R2(R1=R2) 组成。桥路的一个对角接有交流电源 i U ,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端 0 U,试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解:解: 忽略 R3、R4的影响,可知 U0 UCD= UDUC。 若电源电压 i U 上端为正、下端为负时,VD1、VD3导通,等效电路如图(a)所示。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1ZZ,Z2ZZ 时,UC UD,U0为负。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1ZZ,Z2ZZ 时,UC UD,U0为负。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1ZZ,Z2ZZ 时,UC UD,U0为正。 因此,无论电源电压 i U 的正负如何,输出电压 U0的大小反映Z 的大小,U0的正负极性反映Z 的正负情 况(例如衔铁的移动方向) 。 mV i U 0 U Z2 Z1VD1 VD4 VD3 VD2 R1 R2 R3 R4 C D 题 47 图 *48 已知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铁芯截面积 A1.5cm2,磁路长度 L20cm,相对磁导率5000 1 ,气 隙cm5 . 0 0 ,mm1 . 0,真空磁导率mH /104 7 0 ,线圈匝数3000W,求单端式传 感器的灵敏度 /L。若将其做成差动结构形式,灵敏度将如何变化? 解:解: 已知:A01.5cm2,mH /104 7 0 ,3000W。 单端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mH AWL / 9 . 33 105 . 02 105 . 11043000 2 2 2 472 2 0 00 2 若将其做成差动结构形式,则灵敏度为单线圈式的两倍,且线性度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第第 5 章章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P99) 53 图 57 为电容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图。请为该测量装置设计匹配的测量电路,要求输出电压 0 U与液 位 h 之间呈线性关系。 图 5-7 电容式液位变换器结构原理图 C D Z2 Z1R2 R1 Ui Uo + 图(a) C D Z1 Z2R2 R1 Ui Uo + 图(b) D d H h 1 d D n h CC 1 )(2 1 0 解:解: 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为: d D n h CC 1 )(2 1 0 ,其中 d D n H C 1 2 0 。 可见 C 与液面高度 h 呈线性关系。 可以看出,该结构不宜做成差动形式,所以不宜采用二极管双 T 形交流电桥,也不宜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 路。另外要求输出电压 0 U与液位 h 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不宜采用调频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可以采用环形二极管充放电法, 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可将直流电流表改为直流电压表与负载电阻 R 的并联, R 上的电压为 0 U,则有: )( 0dx CCERfRIU 其中, Cx为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 f 为方波的频率, E=E2-E1为方波的幅值,Cd为平衡电容传感器初始 电容的调零电容。当 h=0 时调节 d D n H CCd 1 2 0 , 则输出电压 0 U与液位 h 之间呈线性关系。 55 题55图为电容式传感器的双T电桥测量电路, 已知kRRR40 21 ,kRL20,Ve10, MHzf1,pFC10 0 ,pFC10 1 ,pFC1 1 。求 L U的表达式及对于上述已知参数的 L U值。 解解: V CCUfR RR RRR U L L L L 18. 0 1011011020 2040 )20240(40 )( )( )2( 126 2 01 2 58 题 58 图为二极管环形电桥检波测量电路, p U为恒压信号源, 1 C和 2 C是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0 C 是固定电容,其值 10 CC , 20 CC ,设二极管 41 DD VV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信号 输出经低通滤波器取出直流信号 AB e。要求: 1分析检波电路测量原理; 2求桥路输出信号 21,C CfeAB的表达式; V 环形二极管电容测量电路原理图 A V D4 VD1 V D2 VD3 B Cx i1 i2 A i3 i4 C C Cd E1 E2 T1T2 e R C V VD2 VD1 e C1C2 A B R2 R1 RL C0 UL 3画出桥路中 A U、 B U、 AB e在 21 CC 、 21 CC 、 21 CC 三种情况下的波形图(提示:画出 p U正 负半周的等效电路图,并标出工作电流即可求出 AB e的表达式) 。 解:解: 等效电路为: 当 Up 为正半周时,D1、D3导通,等效电路如图(a)所示。 当 Up 为负半周时,D2、D4导通,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电容 0 C、 1 C和 2 C的阻抗分别为: 0 0 1 Cj Z , 1 1 1 Cj Z , 2 2 1 Cj Z 。 则 pA U ZZ Z U 01 1 , pB U ZZ Z U 02 2 。 2010 210 0201 120 CCCC CCC U ZZZZ ZZZ UUUe ppABAB 2010 CCCC, ppAB U C C U C CC e 00 21 2 1 2 低通滤波器 Up C0 C0 C C1C2 D1D2 D3 D4 eAB D A B AB e t 题 58 图 (b)Up 为负半周时 Up C0 C0 C C2 C1 D A B (a)Up 为正半周时 Up C0 C0 C C1 C2 D A B 当 21 CC 时, 21 ZZ , BA UU ,0 AB e; 当 21 CC 时, 21 ZZ , 0 0 BABAp BABAp UUUUU UUUUU ,即负半周时, ,即正半周时, ,所以0 AB e; 当 21 CC 时, 21 ZZ , BABAp BABAp UUUUU UUUUU 0 0 ,即负半周时, ,即正半周时, ,所以0 AB e。 波形如图所示。 0 t Up 0 t UA 0 t eAB 0 t UB 0 t UA 21 CC 0 t UB 21 C C 0 t UA 0 t UA 0 t eAB UB 21 C C 0 t UA 0 t UA 第第 6 章章 压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 1、一只 x 切型的石英晶体压电元件,其NCd/1031 . 2 12 11 ,相对介电常数5 . 4 r ,横截面积 2 5cmA ,厚度cmh5 . 0。求: (1)纵向受NFx8 . 9的压力作用时压电片两电极间输出电压值为多大? (2) 若此元件与高输入阻抗运放连接时连接电缆的电容为pFCc4, 该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值为多大? 解:解: (1)所谓纵向受力,是指作用力沿石英晶体的电轴方向(即 x 轴方向) 。对于 x 切型的石英晶体压电元件, 纵向受力时,在 x 方向产生的电荷量为: CFdq xx 1212 11 10 6 . 228 . 91031. 2 压电元件的电容量为:F h A C r a 12 2 412 0 1098 . 3 105 . 0 1051085 . 8 5 . 4 所以两电极间的输出电压值为V C q U a x 68 . 5 1098 . 3 106 .22 12 12 0 (2)此元件与高输入阻抗运放连接时,连接电缆的电容与压电元件本身的电容相并联,输出电压将改变 为:V CC q U ca x 83 . 2 1041098 . 3 10 6 . 22 1212 12 0 2、 (选作)(选作)一只石英晶体压电式传感器的面积 2 1cmA ,厚度 d=1mm,固定在两块金属板之间,用来测 量作用在晶体两表面上的力的变化。已知石英的弹性模量PaE 10 109,相对介电常数1 . 5 r ,传感 器的电荷灵敏度NpCSq/2,电阻 14 10 a R。另有一个pFCL20的电容和一个MRL100的 电阻与极板并联。所加外力NtF)10sin(01 . 0 3 。试求: (1)两极板间电压的峰峰值; (2)晶体厚度的最大变化。 解:解: (1)石英晶体受力最大时,产生的电荷量最多。受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符号也随之改变。受正弦力作 用时,电荷量也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根据题意,可知所加外力的幅值为NFm01 . 0 ,因此,无负 载时输出的电荷量的幅值为: CFSq mqm 1212 1002 . 0 01 . 0 102 传感器的电容量为:F d A C r a 12 3 412 0 1051 . 4 101 1011085 . 8 1 . 5 则无负载时输出电压的幅值为mV C q U a m m 43 . 4 1051. 4 1002. 0 12 12 则无负载时两极板间电压的峰峰值为:mVUU mpp 86 . 8 43 . 4 22 接负载时,实际输出电压与理想输出电压之比的相对幅频特性为 21 A 式中,srad /103为所加外力的角频率;RC为电路的时间常数,其中,R为 a R与 L R的等效电 阻,C为 a C与 L C的等效电容,即 8 614 614 10 1010010 1010010 La La RR RR R FCCC La 1212 1051.24102051 . 4 故 926 . 0 1051.2410101 1051.241010 1 2 1283 1283 2 RC RC A 所以有负载时两极板间电压的峰峰值为: mVUAU pppp 20 . 8 86 . 8 926 . 0 (2)当所受外力为最大压力时,厚度减小量最大;当所受外力为最大拉力时,厚度增加量最大。所以厚 度的最大变化量为 m EA dF d m12 410 3 1022 . 2 101109 10101 . 0 22 可见厚度的改变量非常小。 第第 7 章章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 1、 某霍尔元件尺寸为 l=10mm,b=3.5mm,d=1.0mm,沿 l 方向通以电流 I=1.0mA,在垂直于 l 和 b 的方 向上加有均匀磁场 B0.3T,灵敏度为 22V/(AT),试求输出的霍尔电势以及载流子浓度。 解:解: 输出的霍尔电势为:)(mVIBKU HH 6 . 63 . 0100 . 122 3 由 ne R d R K H H H 1 , 可得载流子浓度为: 320 319 /1084. 2 101106 . 122 11 m edK n H 第第 8 章章 光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 88 当光纤的46. 1 1 n,45. 1 2 n,如光纤外部介质的1 0 n,求光在光纤内产生全反射时入射光的最大 入射角 c 。 解:解: 最大入射角 8 . 91706. 0arcsin45. 146. 1arcsin 1 arcsin 222 2 2 1 0 nn n c 2、若某光栅的栅线密度为 50 线/mm,标尺光栅与指示光栅之间的夹角为 0.01rad。求:所形成的莫尔条纹 的间距。 解:解: 光栅栅距为mm mm W02 . 0 /50 1 标尺光栅与指示光栅之间的夹角为rad01 . 0 莫尔条纹的间距为mm mmWW BH2 01 . 0 02 . 0 2 sin 3、利用一个六位循环码码盘测量角位移,其最小分辨率是多少?如果要求每个最小分辨率对应的码盘圆 弧长度最大为 0.01mm, 则码盘半径应有多大?若码盘输出数码为“101101”, 初始位置对应数码为“110100”, 则码盘实际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解:解: b B fl fE l I d EH t1 t2 AAB B t0t0 六位循环码码盘测量角位移的最小分辨率为:rad098. 06 . 5 2 360 6 。 码盘半径应为:mm mml R1 . 0 098. 0 01. 0 循环码 101101 的二进制码为 110110,十进制数为 54; 循环码 110100 的二进制码为 100111,十进制数为 39。 码盘实际转过的角度为: 846 . 515)3954(。 第第 13 章章 传感器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传感器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P2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