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研究.ppt_第1页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ppt_第2页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ppt_第3页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ppt_第4页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马云 主讲,绪言,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中国散文地位的“兴”与“衰”(传统与现代) 2、当代散文创作与评论的“热”与“冷” 3、把握现当代散文发展演变概况 二、课程所用的研究方法 1、散文研究的方法需要创新 2、关于文学交流理论 创作理论接受美学交流理论,3、现代散文创作与文学交流的独特性 现代散文作文如谈话,营造了与读者直接交流的语境,产生了所谓“谈话风散文”、“娓语体散文”。中国古代作家“达”时作治国平天下的经策之论,“穷”时作修养身心的隐逸文章。散文都是作者内心的独白和自语:前赤壁赋是苏东坡一次寂寞的神游;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孤独的感叹;醉翁亭记也是欧阳修无奈的麻醉。五四以后,中国散文逐渐从自闭走向开放,从独语走向交流。,三、课程的主要内容,总共包括八个单元,20余位散文作家。 一、承载苦难的社会交锋 主要讲李大钊、鲁迅 二、传播新知的书房书话 主要讲周作人、钱钟书、梁遇春 三、颐养性情的沙龙闲话 主要讲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 四、感悟天启的宗教密语 主要讲冰心、丰子恺、许地山,五、体味人生的情感怨诉,主要讲何其芳、朱自清、郁达夫、萧红 六、主体缺失的神坛布道 主要讲杨朔、秦牧 七、张扬个性的自言自语 主要讲贾平凹、史铁生、张承志 八、弄潮市场的大众传播 主要讲余秋雨 请同学们根据讲课的进程预习以上作家的散文作品,四、教学方法,讲授与写作练习并行,每堂课前一节讲课,后一节写作练习。 五、参考书 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章 承载苦难的社会交锋,第一节 李大钊散文 一、创造现代散文文体研究新形式 1、杂文 代表作:暗杀与群德政客之趣味 2、随笔 代表作:五峰游记自然与人生 3、议论文代表作:青春美与高今与古 二、李大钊散文的思想构成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现代文化思想 3、革命思想,三、李大钊散文的艺术个性,1、立意高远 2、深刻的哲理性 3、青春的热情,第二节 鲁迅杂文:伟大的辩护书,一、鲁迅杂文言说的性质:“辩诬” 鲁迅创作是“边缘话语”还是“权力话语”? 二、鲁迅杂文“辩诬”的情感与立场 1、绝望的反抗 2、对“赴诉无门”者的声援 三、鲁迅杂文“辩诬”的方法 1、呈示铁证 例:我之节烈观 2、证伪 例:友邦惊诧论 3、阴面的战法,四、鲁迅杂文“辩诬”的目的,1、追求真理,伸张正义 2、写给后世的读者 3、对知识分子的期待 五、鲁迅杂文难言的表达方式 1、诗化 例:纪念刘和珍君 2、格言化 例:无花的蔷薇 写作练习:写一篇申诉书,第二章传播新知的书房书话,第一节 周作人散文:以书为媒 一、周作人散文的地位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约三千余篇散文。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两人为最丰富伟大。”,二、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演变,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代表作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从时代的激流中退隐,回归书斋 A、性格内向、懦弱 B、时代思潮的纷乱 D、疾病的影响 代表作自己的园地,三、周作人回归书斋的创作历程,1、回归赤子之心 研究儿童文学 创作回忆性散文 代表作:故乡的野菜乌蓬船北京的茶食苦雨 2、获得“顿悟”与“抄书体”散文文体的确立 创作转折的标志性作品:菩萨戒本经,四、周作人散文的“谈话风”,1、读书如与故人交流 2、以丰富的内容调节单调的文体 代表作:我的杂学 四、周作人“抄书体”的价值 1、寄情于书,借书言志 例:关于酒诫 2、文化整合,传播新知 例:蚯蚓萤火 写作练习:写一篇读后感,第二节 钱钟书散文,一、钱钟书的散文创作 魔鬼夜访钱钟书论交友释文盲论文人读伊索寓言 二、钱钟书的散文观念 自由自在,不衫不履。提倡“家常体” 三、钱钟书的文学交流观念 1、对话体容易打动读者 2、交流的畅达是艺术的最佳境界 3、作者创作应该注意读者的感受,四、钱钟书散文呈现的性情,1、“刻薄人善作文字” 2、疾恶如仇的道德观 3、偏急的性格 4、对学术尊严的守卫 五、钱钟书散文的风格 1、幽默 2、机智 写作练习:谈学风,第三章 颐养性情的沙龙闲话,第一节 林语堂散文的“闲味” 一、提倡闲适文学 代表作:论谈话坐在椅中安卧眠床 林语堂散文创作交流的时空(沙龙)、谈话的对象(有闲阶层)、贵族化的文学品味 林语堂闲适文学观的时空错位,二、林语堂散文创作的体态语言,躺、卧、手势与爱物 三、散文创作的谈话风格 亲切、琐细、铺排、浮华 例:女人 四、林语堂“闲话”的技巧 1、讲故事 例: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2、用调侃 例:一团矛盾 3、格言与语录式文体 写作练习:谈闲适,第二节 梁实秋散文:东方绅士的文明训诫,一、梁实秋的散文创作 代表作雅舍小品槐园梦忆 二、梁实秋的贵族文学观 “文学就不是大多数的”。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梁实秋与鲁迅的论争,三、梁实秋的文明训诫,1、“家教”中竹手杖的敲打 例:“旁若无人” 2、散文的讽刺艺术 例:男人女人 3、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例:谦让 四、梁实秋散文的“文调” 1、雅舍表现的中国传统散文的韵味 2、幽默风格 司马长风认为:“在现代散文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是钱钟书。”,梁实秋与林语堂的区别,林语堂以“适”为准则,骨子里更多自由 梁实秋以“礼”为规范,骨子里更多节律 写作练习:谈绅士,第三节 徐志摩散文:浪漫诗人的真情告白,一、徐志摩的诗与文 1、诗与文孰优? 叶公超、梁实秋、杨振声等的评说 2、诗与文创作的动机 :孤独与热闹交织的性情 二、徐志摩的文学交流观 1、诗人与交流对象的关系 2、真诚的坦言 例:自剖再剖 3、寻找交流的契合点,三、徐志摩的“闲话”之“闲”,杨振声谈到他与徐志摩最后一次谈话:“我们谈到星星的幽隐,谈到池鱼的荒唐,谈到古楼上楼阁的黑轮,谈到池子里掩映的灯影,谈到夏夜的温柔与不羁,谈到爱情的曲折与飘忽。最后又谈到他个人的事情上去了,如紫藤的纠缪,如绿杨的牵惹,如野风的渺茫,如花雾的迷离。” 徐志摩仿佛除了闲话而闲话什么别的都不重要 例:落叶,四、诗人的散文,小说家的散文、诗人的散文与散文家的散文是不同的。小说家喜欢在散文中叙事,诗人喜欢在散文中做诗。徐志摩的散文是诗人的散文,是空灵的。代表作:想飞: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之地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襄要是太重了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徐志摩以悲剧的结局实现了自己想飞的梦想。 写作练习:谈诗与散文,第四章 感悟天启的宗教密语,第一节 冰心散文: 永远的祈祷 一、冰心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中学时代的教育、早期诗歌创作 二、祈祷是宗教的生命 祈祷是人类的原始本能、谦卑精神是祈祷的核心 三、冰心散文的祈祷结构 倾诉心灵感悟获得启示发出祈愿 写作练习:仿冰心散文写一篇祈祷式散文,第二节 丰子恺散文:拈花微笑,一、丰子恺的散文创作 散文代表作缘缘堂随笔 二、丰子恺散文的交流方式 两个自我:佛与尘世中的一分子 三、丰子恺的“护生观”与散文的闲话 渐、吃瓜子分析 四、丰子恺的愤世与佛心 缘缘堂随笔系列散文,缘缘堂被毁,没有毁灭丰子恺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许地山散文:圣徒的语录,一、许地山的散文创作及主要内容 代表作空山灵雨,主要内容有三大类 1、对自然的感悟 2、感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3、记叙夫妻生活情趣 二、许地山创作的“三宝” 智慧、人生、美丽,三、许地山散文交流的方式,1、对话 例:愿 2、隐喻 例:落花生暗途 四、许地山散文的文本样式及创作风格 许地山的散文不求结构形式的完整,只求意义传达的完整,就像圣经的箴言,重在启悟。其文本样式主要有两种: 1、格言 2、诗化 写作练习:仿许地山散文写一篇杂感,第五章 体味人生的情感怨诉,第一节 何其芳画梦录:思与诗的交流 一、“诗人”与“哲学士” 李健吾对何其芳的评论,废名对何其芳的影响。 二、何其芳信奉的哲学 “ 不可知论” 例:哀歌 “现象学” 例: 扇上的烟云 “神秘主义哲学” 例:伐木货郎,三、性格的孤独与想像力 神话性 图像化的思维方式 何其芳说:“我不是从一个概念的闪动去寻找它的形体,浮现在我心灵里的原来就是一些颜色,一些图像。” 四、交流的渴望与困境 交流的障碍:诗与思矛盾、言与意错位 五、何谓“何其芳现象”? 写作练习:谈文学的想像,第二节 郁达夫散文:从倾诉到倾听,一、郁达夫的散文创作 二、郁达夫散文风格的演变 前期散文代表作:归航还乡记 给沫若等。 特点是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还乡记:,“可恶的我的朋友,你们既知道我今天早上要走,昨夜就不该谈到这样的时候才回去。可恶的是我自己,我已决定于今天早晨走,就不该拉住了他们谈那些无聊的闲话的。这些话也不知从哪能里来的话?这些话也不知道有什么兴趣?”,后期散文代表作: 西溪的晴雨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特点是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如故都的秋中的话:“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是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映月,潭柘寺的钟声。” 从倾诉到倾听,表现了郁达夫心境的变化。 写作练习:写一段你熟悉的景物,第三节 萧红商市街:如泣如诉,一、危机中的俩人世界 商市街写作的背景 二、生理饥渴中的情感饥渴 商市街记忆中的真实生活与写作时的情感错位 三、寂寞中的爱 夫妻之爱、对他人的关爱 四、独语中的对话 写作练习:写一篇回忆性散文,第六章 主体缺失的神坛布道,第一节 杨朔散文:政治理念的诗意阐释 一、神坛布道式写作 二、时代制约下的叙事智慧 三、杨朔散文模式与读者同构,第二节 秦牧散文:理想主义的激情朗诵,一、时代的朗诵者 秦牧散文的可朗诵性 二、现代朗诵诗的延续 三、喧天的锣鼓:秦牧散文的背景伴奏,第七章 张扬个性的自言自语,第一节 贾平凹:散文是一种沉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