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1.4 有一特性阻抗为 0 Z50=的无耗均匀传输线,导体间的媒质参数为2.25,1 rr =, 终端接有R1 l = 的负载。当100fMHz=时,其线长度为/4。试求: (1)传输线实际 长度; (2)负载终端反射系数; (3)输入端反射系数; (4)输入端阻抗。 解 :(1)传输线上的波长: 86 /3 10 /100 10 2 2.25 g r cf m = 因而,传输线的实际长度:/ 42/ 40.5 g lm= (2)终端放射系数为: 0 0 1 5049 1 5051 l l l ZZ ZZ = + (3)输入端的反射系数为: 2 2 4 2 4949 5151 g j jl inle e = = = (4)输入阻抗: 0 1149/51 502500 11 49/51 in in in ZZ + = A 1/50 l Z = 50 in Z= 16 设某一均匀无耗线特性阻抗为 0 Z50=,终端接有未知负载Zl,现在传输线上测 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100mV和 20mV, 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的位置离负载 min /3l= 试求该负载阻抗Zl。 反射 解:根据驻波比定义: max min 100 5 20 U U = 反射系数的模值: 15 12 15 13 l = + 由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位置: min 443 l l =+= 求的负载反射系数的相位/3 l =,所以 3 2 3 j l e = 负载阻抗为: 3 0 3 112/3250300 3 5082.4 64.3 177 1 2/3 j o l l j l e ZZj e + =+= 3 3673.94 l Zj=+ 1.9 特性 阻 抗为 0 Z100=, 长 度 为/8的 均 匀无 耗 传输 线 ,终 端接 有 负 载 Z(200+j300) l =,始端接有电压为500V 0 ,内阻抗 100 g R =的电源。求(1)传输 线始端的电压; (2)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 (3)终端的电压。 解: (1)根据输入阻抗公式,输入端的阻抗为: 0 0 0 tan200300100tan(/ 4) ( )10050(13) 8tan100(200300)tan(/ 4) l in l ZjZljj ZZj ZjZljj + = + 由此可求的输入端的电压: 5015021 500500()372.726.56 ( ) 1005015033 in ing gin Zj UEjV RZj = + (2)由 1 ( )( )( )(1( ) j z U zUzUzAez + =+=+,所以 0 11 (1)(1) j lj ininll UAeUAe =+=+ 故 1 424.933.69 ( ) 1 j l l lin in UU eV + = + (3)负载吸收功率: 11 ReRe138.89 22 l llll l U PU IU Z = 1.10 特性阻抗 0 150Z =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250100 l Zj=+,用 / 4的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试求/ 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 01 Z及离终端距离l。 解: 负载反射系数: 0 0 250100 15053 0.343 0.54 250100 1501717 l l l ZZj j ZZj + =+= + 第一个波腹点离负载距离: max1 0.540.043 4 l =0.29 即在距离负载0.043的位置插入/ 4枝节的阻抗变换器,可实现匹配 01000 11 0.343 150214.45 11 0.343 l l ZZZZ = + + 第二种解: 第一个波节点离负载距离: min1 0.540.293 44 l =+= 即在距离负载0.293的位置插入/ 4枝节的阻抗变换器,可实现匹配 01000 /104.9ZZZZ= + - 0.207 0.25 52 33 l Zj=+ 0.50 2.0Z= 1.12 在特性阻抗为600的无耗双导线上测得 maxmin 200 ,40UV UV=, 第一个电压 波节点的位置 min1 0.15l=,求负载 l Z ,用并联枝节进行匹配,求出枝节的位置和长度。 解 :(1)由 max min 200 5 40 U U =,可得反射系数的模值 15 12 15 13 l = + 由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位置: min 0.15 44 l l =+=, 可得0.4 l = ,所以 0.4 2 3 j l e = 负载阻抗为: 0 1 322.90736.92 1 l l l ZZj + = (2)并联枝节接入位置离负载的距离 d 和并联短路枝节的长度 l: 1 1 1 arctan0.150.22 2 5 arctanarctan0.42 121 52 d l =+= =+=+= 另外一组解: 2 2 1 arctan0.150.08 2 5 arctanarctan0.08 11 5 d l = += = = = 0.10 0.541.22 l Zj= A B l Y 0.18 0.32 0.25 0.17 0.33 短路点 1.13 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0 Z70=,负载阻抗为Z70+j140 l =,工作波长 =20cm。试计算串联枝节匹配器的位置和长度。 解:负载反射系数: 0 4 0 70140702 0.50.5 70140702 j l l l ZZj je ZZj + =+= + 驻波比: 112 / 2 32 2 112 / 2 + + =+ 串联枝节距离负载的位置: 1 1 arctan2.5 24 l dcm =+= 串联短路枝节长度: 1 1 arctan3.5 2 lcm = 第二组解: 串联枝节距离负载的位置: 1 1 arctan0 24 l d = += 串联短路枝节长度: 1 1 arctan6.48 22 lcm = += 0.1875 12 l Zj= + A B 0.3125 0.176 0.324 短路点 1.17. 特性阻抗为50的无耗传输线,终端接阻抗为2575 l Zj=+的负载,采用单并 联短路支节匹配。使用 Smith 圆图和公式计算两种方法求支节的位置和长度。 解: 负载反射系数: arctan21.107 0 0 2575501255 2575503333 jj l l l ZZj jee ZZj + =+= + 驻波比: 115 /3146 5 1415 /3 + + = 并联枝节接入位置离负载的距离 1 1 arctan0.3962 244 l d =+= 并联短路枝节的长度 1 arctan0.433 12 l =+= 另一组解: 并联枝节接入位置离负载的距离 2 1 arctan0.28 244 l d = += 并联短路枝节的长度 2 arctan0.067 1 l = = 0.412 0.51.5 l Zj=+ A B 0.309 l Y 0.192 0.318 0.25 短路点 0.182 第二章第二章 2.3 2.3 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2310a bmmmm=,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 10 z GH ,试求:,试求: (1) 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 (2) 该模式的截止波长该模式的截止波长 c 、相移常数、相移常数、波导波长、波导波长 g ,相速,相速 p 。 解 :(1)由信号源频率可求得其波长为: 8 3 10 30mm 9 10 10 c f = 矩形波导中, 10 TE 、 20 TE的截止波长为: 246m 10 am cTE = , 23m 20 am cTE = 可见,波导中只能传输 10 TE 模。 (2) 10 TE 的截止波长为: 246mma c = 相移常数: 2 c 2 1 ()158.77 = 相速: 8 3.96 10/ 2 m s p f = 波导波长: 2 39.57 2 158.77 mm g = 2.7 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6030a bmmmm=,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 z GH3, ,工作在主模,试求该波导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工作在主模,试求该波导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解:由信号源频率可求得其波长为: 8 3 10 10cm 9 3 10 c f = 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22 5.97MW 10 0.61 ()0.6 6 31 () 12 br c Pab = (注意 单位的匹配) 2.8 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2310a bmmmm=,试求:试求: (1 1)传输模的单模工作频带传输模的单模工作频带; (2)在在 a,b不变的情况下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获得更宽的频带如何才能获得更宽的频带? 解:(1)单模传输的工作波长范围: 2010 23mm=a=246 TETE amm= 即23mm466.5213.04 c mmGHzfGHz f (2)可以通过加载微波元件来加大第一高次模与主模间的截至频率间隔。例如加载脊波 导。 2.12 什么叫模式简并?矩形波导和圆形波导中德模式简并有何异同? 2.14 为什么一般矩形(主模工作条件下)测量线探针开槽开在波导宽壁的中心线上? 第四章第四章 4.2 试求下图所示网络的A矩阵,并求不引起附加反射的条件。 解:网络可以分解成 3 个子网络级联,网络的A矩阵为: 0 000 000 2 000000 10cossin10 A= 1sin/cos1 cossinsin 2cossin/sincossin jZ jBjZjB Z BjZ j ZjZjB ZZ B = + 由A矩阵可得输入阻抗为: 000 in 2 000000 cossin +sin Z = 2cossin/sin +cossin lll llll AZBZZ Z BjZ CZDj Z ZjZZjB Z ZZ B + = + 不引起反射的条件: in0 Z =Z 可推出: 0 0 Z =Z 2cos sin l B Z = 4.4 试求图示终端接匹配负载时的输入阻抗,并求出输入端匹配的条件。 解:终端接匹配负载 Z0时的输入阻抗为: 0 0 0 0 1 1 () (1)(2) 1 Z 1 1 in ZjX ZBXjX jB B jBBXjBZ ZjX jB + + =+= + + 不引起反射的条件: in0 Z =Z 从而求得 22 0 1 X 2 B Z B + = 一般可取 00 X,1/ZBZ= 4.5 设某系统如题设某系统如题 4.5 图所示, 双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 在终端参考面图所示, 双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 在终端参考面 2 T处处 接匹配负载; 测得距参考面接匹配负载; 测得距参考面 1 T距离距离 g l125 . 0 1 =处为电压波节点, 驻波系数为处为电压波节点, 驻波系数为 1.5, 试求该双口网络的散射矩阵。试求该双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cos theta 解:参考面 1 T处的反射系数,其模值和相位如下: 2 . 0 1 = + = , g gg 125 . 0 4 4 =+, 2 = 因此,有: 2 . 0j= 由S参数的定义知: 2 . 0 11 jS= 根据网络互易: 1221= SSajb=+,网络对称: 1122= 0.2SSj=。 根据网络无耗的性质: ISS= + 得到以下两个方程: 22 22 1112 0 11 1212 11 1 0.980.21 0 0.2 ()() (0.2)0SSSS SS ajajb b jajbajbj += += =+= = + = 即98 . 0 12 =S,所以: = 2 . 098 . 0 98 . 0 2 . 0 j j S 4.6 试求如图所示并联网络的S矩阵。 解:该网络的归一化a矩阵为 10 a 1Y = 由a矩阵可得S矩阵为: 1 2() 1 S 2 2 21 22 222 22 abcdadbc bdacabcd Y Y YY YYY YY + = + + + = + + 4.7 求如图所示网络的S矩阵 解:该网络的归一化a矩阵为 1122 1122 12121212 12121212 cossincossin10 a sincossincos1 cos()sincossin()sinsin sin()coscoscos()cossin jj jjY jYjY jYjY = + = + 由a矩阵可得S矩阵为: 112 12 12 12 122 2() () ()() ()2 2() 1 S 2 2 21 22 (2)22 22 jj j jj jj abcdadbc bdacabcd Y ee Ye YY Y eYeY ee YY + + + + = + + + = + + 4.8 设双口网络S已知, 终端接有负载 Zl, 如图所示, 求输入端的反射系数。 解:由S参数定义: 11 22 11122 221 12 1 2 bS aS a bS aS a =+ =+ () () 根据终端反射系数的定义: 2 22 2 = ll a ab b = (3) 将(3)其代入(2)可得: 21 1 221 12222 22 b 1 l l S a S aSbb S =+= (4) 将(3) (4)代入(2)可得 21 1 111 112211 112 22 b= 1 ll l S a S aSbS aS S =+ 输入端反射系数为: 12211 in11 122 b = 1 l l S S S aS =+ 第五章第五章 5.1 有一矩形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 在负载处插入一可调螺钉后, 如图所示, 测得驻波比为 1.94,第一个电压波节点距离负载0.1,求此时负载处的反射系 数及螺钉的归一化电纳值。 解: 插入螺钉后的反射系数的模为 -11.94-1 =0.32 +11.94+1 根据0.10.6 44 ll += 所以: 0.6 =0.32e j l 根据反射系数与归一化输入导纳间关系得: 0.6 0.6 11 0.32e1.0990.304 =1 11 0.32e0.9010.304 j l in j l j Yjb j + = + + 可得:0.67b = 5.6 设某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为 33dB,定向度为 24dB,端口 1 的入射功率 为 25w,计算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的输出功率。 解: 3.3 1 31 3 10lg33100.0125 P CdBPPW P = 1 2.4 3 43 4 10lg24100.00005 P DdBPPW P = 2134 24.9875PPPPW= 5.11 写出下列各种理想双口端口元件的S矩阵。 (1)理想衰落器; (2)理想相移器; (3)理想隔离器 解 :(1)理想衰落器 0 S= 0 l l e e (2) 理想相移器 0 S= 0 j j e e (3)理想隔离器 00 S= 10 第六章第六章 6.5 设某天线的方向图如图所示,试求主瓣零功率波瓣宽度,半功率波瓣宽 度,第一旁瓣电平。 解: 主瓣零功率波瓣宽度: 0 2=20 半功率波瓣宽度: 0 5 2=14 。 第一旁瓣电平: 1 1 SLL20lg12.8 0.23 dB= 6.6 长度为 2h(h)沿 Z 轴放置的短振子,中心馈电,其电流分布为 I( )sin (), m zIk hz =式中k=2 /,试求短振子的(1)辐射电阻; (2)方向系数; (3)有效长度(归于输入电流) 解:由于h,短振子的电流可以近似表示为: I( )sin ()()(1)(1) mmmin zz zIk hzI k hzI khI hh = 短振子的辐射场: (cos ) cos 2 60 E =sin( ) 60 sin() 60 sin(1) 60 =sin30sin h jkr h h jk r z m h h jkrjkz m h jkr jkr min jeI z dz r jeI k hz dz r z jI kheedz rh e jI khejkI h rr = = = 2 2 2 00 2 2 2 00 2 2 23 00 222 1 sin 2 1 (30sin) 1 sin 2 900 sin 240 10 av in in in E PSdSrd d kI h r rd d k Id d k h I = = = = 22222222 1 102080( ) 2 inin h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高效数据传输优化报告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优化与行业协同发展分析
- 2025年网络文学IP衍生品市场分析报告:文化价值与娱乐产业的协同发展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优化对婴幼儿感官体验影响报告
- 2025年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实践中的个体化治疗计划制定报告
- 现代铁路政策与法规课件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专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训练押题试卷版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解析与专项训练解题思路全解析
- 新中国以来中国民俗的变迁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科学试卷
- 苯乙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CIE 166-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2部分:性能测试
- 2025年智慧城市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对策报告
- Axure RP 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课件 第10章 团队合作与输出
- 《金融衍生品交易课件:股指期货入门教程》
- 《支架外固定的护理》课件
- 正规按摩店劳动合同协议
- 以房抵债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教师沟通技巧培训
- 医院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