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doc_第1页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doc_第2页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doc_第3页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doc_第4页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看到最近这么多宝宝生病,又分不清什么是病毒还是细菌,医生说什么信什么,现在好医生太难遇了,不管什么病,需不需要都是输水,所以从网上找了点知识,大家学习下,以后也好自己判断。1、发烧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那么就要用抗病毒的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而病毒性感染现在没有特殊的药品,一般靠自身的抵抗力2、对于细菌,人类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生素。最典型的是早期的青霉素。现在叫阿莫西林。细菌存在有益人体的,也存在有害的,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防止杀死对人体有意的,也是怕有害的产生抗体。尤其对于肠道,要维持细菌群体的平衡。3、因为病毒小,是寄存在细胞中,所以很难被杀死,现代人类还没有很好的治疗病毒的方法4、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5、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6、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7、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8、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9、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10、病毒感染常伴皮疹。11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12、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13、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14、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15、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16、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17、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8、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另外,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但是对于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形式。虽然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下面从六个方面对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发病的病人。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喷嚏、流涕等卡他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细菌性感染脓痰是重要证据。 、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多为细菌性感染。 、白细胞计数,一般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 、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可给予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泰诺林等治疗。病毒性感染热势低,一般不超过38.5,故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热势高,多高于38.5,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7、病毒性感染伴随发热时多精神状态还不错,而细菌性感染伴随高热者往往精神状态不佳,嗜睡,疲倦。8、病毒性感染咽部充血多成鲜红色,明显;细菌性感染则多为暗红色。9、在治疗上,病毒性感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往往效果不错,而细菌性感染者常需配合应用对症抗生素,才可有效控制病情!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A、WBC升高,N不高;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另外,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但是对于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细菌: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 病毒:发烧但精神依旧好。2)细菌:体温忽上忽下 病毒: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然会反弹很高。3)细菌:扁桃体上有脓点 病毒: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 两者喉咙都可能会红,细菌是表明不平暗色,病毒为表明光滑色鲜4)病毒感染常伴皮疹以上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宝宝有个体差异,并且表症的东西有时候个人判断也有误重要的是下面的验血指标5)验血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多不高,淋巴细胞比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另外还有几种情况:A、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不高B、白细胞正常/稍低,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阴性菌)C、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阳性菌)但幼儿急疹开始也可能会显示细菌性的血象,要注意,具体看13楼但这里尤其要注意一点是: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同时普及一下:白细胞分有颗粒和无颗粒两类,三种颗粒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因此化验单上血常规可以看到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比和嗜碱性粒细胞比等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婴儿CRP 8,提示有炎症,如果验血结果是如B的,结合有发烧腹泻咳嗽呕吐等现象,在急性早期我觉得确实有必要验CRP,以排除败血症,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病症,败血症也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白细胞可能不高,但CRP会达到最大值,很恐怖的,一定要谨慎。6)再顺便介绍下CRP,MM们多了解下也是有益的(网上摘录)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是人体受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在人体血液中很快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 6-12小时后血清中CRP浓度开始增高,2448小时达到最高峰,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致CRP水平持续上升。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CRP的出现比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早,所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当微生物培养较慢时,CRP的检测可快速帮助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时CRP可明显增高,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而病毒性感染或支原体肺炎时,CRP的血清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一般CRP20mg/L可考虑细菌感染。最高水平的CRP可发生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高达500mg/L,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CRP还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程度,对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当治疗有效、病情好转或缓解时,CRP降低或消失;治疗无效时继续上升。作为一种炎症筛选指标,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