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总复习.ppt_第1页
课外文言文总复习.ppt_第2页
课外文言文总复习.ppt_第3页
课外文言文总复习.ppt_第4页
课外文言文总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好比一棵树, 文言文是这棵大树的根须, 现代文学是茂密的树叶。,中考复习专题之,课外文言文阅读,2010年金华中考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 缣:细绢。 仅:将近。 令:善,美好。,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1 分,“忧国忧民“1 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铛(chn):平底浅锅。 贮录:储存,收存。 遗(wi):给予。 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未展:来不及。 军人:这里指官军。,2011年金华中考题,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母好食铛底焦饭 吃 袁府君即日便征 出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病:困苦。忮(zh):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012年金华中考题,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我至子所 处所 (2)不乐依人焉 依附,依靠 (3)燕不喻而去 知道,明白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B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 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近三年中考的一般题型,1.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的理解,2.句子翻译,3.人物分析、内容拓展,小结解题方法,一、解释实词 1.揣摩词性 2.揣摩实词的意思(加字法、换字法)和虚词的用法 3.联系上下文确定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二、翻译句子 1.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方法:对、换、留、删、补、调 3.步骤: (1)判定句式 (2)对译句子(直译) (3)修改直译的句子(意译),熟读全文,领会文意; 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韩琦大度容人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注释:韩魏公:韩琦,北宋名臣。 有中外亲:有中表兄弟。有中,人名。 答:答谢。 醇:味道浓厚的美酒。 漕使: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卓:同“桌“。 且将用之将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 吏将:指差役人员中的统领。,2011年上海语文卷,1.解释文中蓝色字的意思。 2.翻译画线的句子。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表现了韩魏公怎样的品质。,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璘,字勉旃(zhn),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注: 诺责:诺言和责任。敦:重视。风义:情谊。辇(ni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1.解释文中蓝色的字。 2.翻译画线句子。 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的故事,表现了蔡勉旃怎样的优秀品质?(用原文语句回答) 4.你赞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的,请说明理由。,三、分析人物 1.关注言行 2.抓住关键 (题目、评论等) 3.巧加点评,四、内容理解。,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晒(shen)微笑。野宿:在郊外露宿。,1.解释文中蓝色的字。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课文大道之行也中哪个句子? 4.对“盗”的问题,“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牛刀小试,看法;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理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上行下效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日:“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注释】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臭:气味。郎中:官名,此处泛指宫中官员。国:都城。境内:国境内。,1.解释文中蓝色的字。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上行下效。或:欲正人,先正己),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科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注释 诞僻:怪僻。搦(nu):握。科头:不戴帽子。拂然:甩动(袖子)的样子。,1解释文中蓝色的字。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从上文中看出陈章侯是个怎样的人?,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释】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就傅:跟随老师 为:是 非常:不寻常,1.解释文中蓝色字的意思。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或:勤学好问),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注释】苏秦:战国时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