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年联考六.doc_第1页
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年联考六.doc_第2页
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年联考六.doc_第3页
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年联考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动 态 定 制 全 程 督 学 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年联考六一道很多人至今还想不明白的试题“一锤定音”系列主要讲解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争议题,前面几期分别讲述了2013年各地新考试题、历年国考等言语理解存在争议的试题。这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市面上考生疑问最多、各机构答案定错的试题,各位可对照手头资料查看答案是否有误。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将陆续梳理国考、联考,以及一些独立考查省份言语模块定错答案、给错解析或争议较大的试题。在这里你将看到最准确的答案、最易懂的解析。下面要讲的是2013年联考的一道主旨题,很多人对这道题理解不到位,通过本篇讲解让你知晓正确的理解方式,深入发掘自身理解能力。2013年联考例题: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酷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相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B. 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C. 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D. 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先看不同的答案解析版本1:答案C。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层,前三句话是总述,点明了文段的主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但是二人的剧本写法不一样。之后的内容是分说,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具体比较二者艺术风格的不同。因此,只有C项完整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A项的“伟大之处”仅在第二句话中提到,偏离了文段的主旨。B项只提到了牡丹亭,过于片面。D项,文段的主体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中外古典戏剧”无端扩大了主体范围,且“共同点”表述有误,文段主要阐述不同之处。故选C。版本2:答案B。解析:文段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写作手法进行比较,根据“只可惜”等词可知作者对莎翁的写作手法持否定态度,对汤显祖持肯定态度,突显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独特的写作手法,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B。D项扩大了主体范围,可先排除;A项,文段只提出了二者都是伟大剧作家,但并没有详细阐述二者的伟大之处,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再看提问方式本题的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表明要选文段最主要表述的内容。在记叙文类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在议论等类文章中,写作意图一般称主旨。本段文字材料属于议论文,故这里的主旨相当于“写作意图”。也就是说本题提问可以换成“这段文字的写作目的是”。接着分析文段含义第一、二、三句,比较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相同点,并指出两人写作手法不同。第四句,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写作手法。第五句,指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作手法的不足。第六句,详细分析牡丹亭的写作手法,并突出其独特性。可知,文段前5句是铺垫,重点在第六句,主要为了讲述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展现独特的写作手法。最后看选项主旨类试题,抓住文段论述重点的即为正确选项。A项文段并没有阐述二者的伟大之处;B项为文段的写作目的,与文段论述重点相符;C项文段展现莎士比亚的写作手法是为了突出汤显祖,并且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写作手法而非“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如果真是比较两者的艺术风格,应该分别指出两者艺术风格的优势;D项“中外古典戏曲”扩大了范围。总结牡丹亭的独特艺术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有一定文学知识积累的考生,应该会想到这一点。另外文段中的语气词“只可惜”表明作者对莎翁写作手法持否定态度,然后又全力赞扬牡丹亭的写作手法,一贬一褒之中突出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分析到这里,可知文中的比较是假,陪衬是真!(红麒麟2014版强势升级,打造更权威、更智能、更实用的公考学习平台,专属方案、迭代题库、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