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原因.doc_第1页
诸葛亮北伐原因.doc_第2页
诸葛亮北伐原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和他的儿子们我刚来,对论坛情况还不是很熟,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合适的,请版主和大家包涵,敬请指教。我想从心理史学角度来说说诸葛亮。斜体字为原文诸葛亮的儿子有三个,诸葛乔,诸葛瞻,诸葛京诸葛乔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因为诸葛亮没有儿子,所以把诸葛乔过继过来做了自己的儿子。题外话,诸葛亮和他的夫人关系还挺好,虽然她“黄发黑首”(三国裴注),他也没有另外娶妾生子,而是过继了哥哥的儿子。三国志 蜀书五 诸葛亮传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年二十五,建兴(元)年卒。诸葛乔是建兴元年死的,只有25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诸葛亮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的苦楚是可想而知的。而这一年,刘备也正好去世,同一年中失去了伯乐和儿子,对他来说,是打击也不为过。刘备临死前,给刘禅留下了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诸葛亮集)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 蜀书五 诸葛亮传从以上两段文字来看,刘禅不太聪明是显而易见的,诸葛亮夸刘禅聪明点了,至少是比预期中聪明很多,刘备就很高兴,勉励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知道阿斗没什么才华,好事也做不成什么大的,坏事也做不成大的,只好做做小好事,不要去做小坏事。诸葛亮对刘禅则承担了老师的责任,负责教导阿斗读书,他们两人之间应该是有师徒之情的。刘备又命刘禅兄弟把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来对待,这一点我是很佩服刘备的。他一死,国内剩下最有威望的就是诸葛亮了,孔明跟随刘备时间最长,刘备深知诸葛亮是才华的,自己的这个儿子年纪小,且远不如诸葛亮,如果一切不仰仗诸葛亮,而让诸葛亮听刘禅的话,多半这个国家是要完蛋的。再嘱咐诸葛亮刘禅不行的话就取代他,有这句话,即使后来诸葛亮有这个想法也是断断不敢这么做的。诸葛乔的儿子也在这一年死去,诸葛亮的丧子之痛也许就寄托在了刘禅的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来保护。看出师表(这个比较长,中学课本有,就不引用了)中诸葛亮先回忆了他和刘备之间的君臣之情,然后又对刘禅循循善诱,一一嘱咐,我不在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要多听听臣下的意见,遇到政事问谁,遇到军事问谁。如此详细,简直像是一位慈父在临行前嘱咐独子的殷切。“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这绝对不是一个臣下对君上的感情,而是父亲要离开嗷嗷待哺,尚未成年的孩子,也许再也回不来的不舍和痛苦。诸葛亮还曾给刘禅上过一道折子: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有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诸葛亮集)我每次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如此地高风亮节就算是纵横五千年,又有几人?作为一国丞相,诸葛亮只给他的家人留下了800株桑树和15亩田。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刘禅,自己什么也不要,保证不留下什么多余的钱。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有一些大臣反对诸葛亮“倾国之重”亲征蛮荒之地,但是诸葛亮还是去了,这一切让我想起的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付出。我想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是君,而刘禅,始终是个需要呵护的孩子,也许是个有点傻气的可爱孩子。接下来,诸葛亮一直致力于整理蜀国内务,事实上,南征也是为了安定蜀国内部。一直到建兴五年,他有了长子诸葛瞻,这一年他47岁,(这个时候他的夫人应该是已经不能生了,而是小妾生的)可以说是老年得子,他上出师表开始北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决定开始北伐?甚至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没有让他放弃,直到死的那一天?后出师表中写“臣鞠躬尽力,死而後已,至於成(则)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也。(三国裴注)”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把握能打赢,却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所以有人批评他穷兵黩武。但是我觉得也许和这个老来子诸葛瞻有关系,父母没有一个是不为儿女考虑的,诸葛亮深深明白,也许他活不到自己儿子成年的时候,而等他死后,这个以一州之地,阿斗之智抵抗魏、吴的国家是长久不了的。亡国的那一天,他的这个儿子和看做亲生儿子的刘禅,恐怕只有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