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案例评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1页
优秀案例评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2页
优秀案例评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3页
优秀案例评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4页
优秀案例评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个人介绍】省份:山东 学校: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双语学校 姓名:冯国英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工作认真、积极。曾获得山东省电教优质课一等奖,奎文区教学能手,奎文区优质课一等奖。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在省、市、区获奖。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在省、市、区获奖。【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七年级 2、学科:历史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请上网或阅读书籍搜集关于岳飞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展示【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锻炼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的重大贡献。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的第9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政权由统一走向分裂,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学情分析】初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养成了良好地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且对古代史的学习很感兴趣,尤其是本课中的岳飞、杨家将等故事,甚至有的学生能说出一二来,学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本课的学习。但这一时期政权较多,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容易理不清线索。【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通关游戏的方式,结合视频、图片、史料、歌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知识。同时配以个人自我评价激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教学过程】一:巧设问题,激情导入同学们听过杨家将的故事吗?里面有哪些人物?你知道杨家将是与什么军队打仗吗?(引导学生回忆杨家将四代人戍守边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感悟那一时期的血雨腥风。 隋唐以后,中国又陷入了分裂割据的混战中,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简介五代十国局面,附后),之后北宋结束了中原地区的混战,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从而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出示课件1并解读民族政权并立的含义)。 二:明确目标,引领课堂 导入课题后,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生自读,明确目标) 三:通关游戏,激活课堂 今天我们将采用闯关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老师一共设置了五道关,到最后看看有哪些同学赢得最后的胜利,闯过全关。预祝我们每一个同学在今天的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先来看第一关; 1、第一关:基础知识大搜索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主学习提纲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不会的做好标记,以备讨论交流。时间5分钟。(自主学习内容见附页)5分钟后小组交流答案,小组内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做好标记以备课内交流。小组交流之后,针对组长提出的疑难问题,由其他组帮助解决,仍解决不了的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解决。全班同学都无问题之后出示答案,并做1分钟短暂整理。老师也有几个疑惑想请教同学们:北宋政权是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对,不是,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全中国的王朝。两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以前我们学过的的哪两个朝代?回答得非常正确,两宋关系和两晋关系是一样的。这一关你表现得怎么样?请你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满分10分)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下面进入第二关: 2、第二关:评说历史我能行这一关由我们同学抢答,每答对一次加1分,脱稿加2分。问题1:辽的建立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之后出示描绘契丹人游牧和渔猎生活的一首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接着出示契丹人饮马图,请同学们思考契丹是怎样兴起发展起来的?(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发展的捷径)问题2:北宋的建立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 同学们知道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吗?他当时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赵匡胤是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七岁,赵策划兵变,当后周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问题3:宋辽之间的关系怎样?对,先战澶州战役,后和澶渊之盟。出示补充史料: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问题探究:结合课本P51 的两种观点,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提示:可从辽、北宋、中华民族的角度分析 )辽: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岁币。北宋:是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问题4:金和南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归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对,先战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后和绍兴和议。播放岳飞视频,感悟岳飞事迹。你能说出岳飞哪些抗金的故事?你怎样评价岳飞(岳飞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将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他得行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来进行评价。)出示岳飞墓图片:在西湖边岳飞墓前。左边铁铸的跪像,你能猜出他是谁吗?为什么让他跪在那里?(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通过该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先战后和,和是民族发展的主流。释读对峙含义:对峙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决,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的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均衡。课件展示宋金和议分界线。下面进入第三关: 3、第三关:纵横历史任我行这一关由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要点,每一要点小组成员每人一分。共两题。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后来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同一类性质的战争吗?你如何看待本课所学习的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性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共同发展。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这200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在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提示: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是兄弟之间的民族战争,而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反抗外来侵略,性质是不一样的。兄弟间的民族战争无侵略与被侵略之分,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和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应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第四关:整体感知建网络请你用一种方式(或示意图、或表格、或其他形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网络,(展示同学加2分,非展示同学加1分)最后老师出示自己的网络图和学生共享。 网络图一:和平、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金南宋网络图二: 西夏 金 南宋辽 西夏 北宋和平、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真是: 契丹建辽阿保机党项建夏是元昊女真建金阿骨打中原汉族两宋建兄弟之间有战和中华民族大家建 5、第五关:历史知识我知道课堂检测,当堂巩固(见学案)四、自评课堂,反思感悟今天这节课,咱们班同学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请你统计一下自己的分数,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学反思】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政权由统一走向分裂,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头绪多,因此理清线索、把握重点,掌握历史发展脉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中注意运用列表法来归纳综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强化知识, 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运用知识,理清线索,把握脉络。本节课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主要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现在学生热衷的网络游戏的方式,再结合视频、图片、史料、歌曲等,同时配以个人自我评价激励学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学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比如思考契丹的兴起和发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引导学生知道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发展的捷径。国家如此,民族如此,个人更是如此。另外在课堂中还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以岳飞为例评价历史人物等等。不足之处:课堂内容较多,时间有限,感觉各环节有些仓促,没有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附学案: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课前延伸】:请上网或阅读书籍搜集关于岳飞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学习过程】第一关:基础知识大搜索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辽(契丹国)宋真宗时,辽军攻宋,打到( )城下澶州战役。辽宋议和,宋朝给辽( ),史称( )。北宋西夏开始交战,后来议和,( )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金金灭( ),又于1127年灭( )金军进攻南宋,( )在郾城大败金军。后来宋金和议。南宋第二关:评说历史我能行1、契丹是怎样兴起发展起来的?(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2、结合课本页的两种观点,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可从辽、北宋、中华民族的角度分析)3、感悟岳飞事迹。你能说出岳飞哪些抗金的故事?你怎样评价岳飞(岳飞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将领)?4、金和南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归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第三关:纵横历史任我行1、 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后来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同一类性质的战争吗?你如何看待本课所学习的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性质?2、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共同发展。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这200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在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第四关:整体感知建网络请你用一种方式(或示意图、或表格、或其他形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第五关:历史知识我知道1、在宋辽澶渊之战中,力主坚决抵抗的是( )A.宋真宗B.王安石 C.石守信D.寇准2、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长期遭受外族的民族压迫 B.被农民起义推翻 C.外戚、宦官专权 D.政治腐败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应指( )A.李林甫 B.秦桧 C.杨国忠 D魏忠贤4、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5、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的主要政策是( ) A.进攻 B.和亲 C.防御 D.投降6、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7、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8、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9、下列的事实发生的顺序正确的是 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