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配龙2014闹元宵·植物园广场音乐会节目介绍词.doc_第1页
建配龙2014闹元宵·植物园广场音乐会节目介绍词.doc_第2页
建配龙2014闹元宵·植物园广场音乐会节目介绍词.doc_第3页
建配龙2014闹元宵·植物园广场音乐会节目介绍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配龙2014年闹元宵植物园广场北管音乐会节目介绍词 (撰稿人:泉州艺术学校陈勇勇)(1) 主持人出来(到台右侧),(2) 平视,向观众席鞠躬。(向观众席)(3) AB:(大声的,激昂的)尊敬的相亲父老们,大家下午好!(4) (节目正式开始)(5) (主持人介绍北管音乐,介绍词如下)(6)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和“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与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7) (微笑)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曲大多来源于明清江淮小调,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演唱常采用提高八度并借鉴了莆仙音乐和南音的演唱技巧,下面请欣赏北管曲演唱层剪花演唱者:*,表演者:*(8) (微笑)在中国福建的泉港区,有这么一首曲子,它的名字虽然与明代古琴谱中的梅花三弄同名,但它们的曲调并不与之相同,却和李芳园中的庄暗香女史梅花三弄、旋律相似。它就是江南丝竹音乐三六的母本。所以泉港北管可谓有“古乐博物馆”的雅称,下面请欣赏由北管古曲合奏梅花三弄,表演者: *(9) 泉港北管音乐自古有“天子传音”的美誉,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居多,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为技巧的,北管谱大多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京剧曲牌。下面请欣赏北管谱联奏三板、将军令、太平歌,表演者:*(10) (微笑)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刘春曙、王耀华在福建民间音乐简论所述“北管恰如一块调色板,把各种色彩掺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事实的确如此,从各方面来看,北管的前身是江南丝竹音乐,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的是北管曲演唱采莲歌演唱者:*,表演者:*(11) 北管音乐形成于明中叶至清代,是通过海上运输等渠道传入泉港的,它是明清俗曲的衍变产物。接下来这首北管唱曲描述看了女儿出嫁时,母亲在旁再三叮嘱的劝导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明清社会风俗的画面,下面请欣赏北管曲弹唱美人相思演唱者:*表演者:*(12) 北管音乐的风格即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优雅,又加入了闽南、莆仙音乐的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北管谱演奏运用了“支声复调”的演奏技巧,下面请欣赏由北管谱下山虎等改编的北管谱演奏北管韵表演者:*(13) 在我们海峡对面的宝岛台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而乱弹正是指17世纪就从泉港的传入北管音乐,可见北管在台湾已深入民心,下面请欣赏由黄嘉辉改编的北管谱海峡情思,表演者:*(14) 北管虽是外来形式,但是数百年已深深扎根泉港区,下面这首极具民族风格特招的曲子,它于安徽的凤阳歌、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明清时期传播中吸收了“南腔北调”之精华,并不断演变。下面请欣赏北管曲演唱打花鼓,演唱者:*表演者,(15)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此时此刻我只想述说春天的气息,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春天的约会,共愿泉港北管在新一代传承者身上,看到春天。下面请欣赏由四季景等改编的北管曲春天寄情,演唱者:*,表演者:*(附件)建配龙2014年闹元宵植物园广场北管音乐会节目单 一、北管曲:层剪花二、北管谱:梅花三弄三、北管曲:采莲歌四、北管谱:三板、将军令、太平歌五、北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