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5.doc_第1页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5.doc_第2页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5.doc_第3页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5.doc_第4页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5.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传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1 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一个好结果,早就想过等我考上了一定要给准备考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些经验,我也是从对传媒大学、对广告设计专业一无所知的时候过来的,所以很理解相关信息对考生的重要性。 07年7月,我毕业了,因早就决定专职的再考一年,也没找工作。回家的火车上,有强烈的失落感,心想自己已经正式成为一个无业游民了。这次再失败的话就又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几乎是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最后战役。 08年8月,我来到北京,准备找房子后专职复习。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脚走出水泡和被晒伤之后,总算在传媒大学的附近安顿下来。后来就是跟一个考政法的高中同学每天去44号楼复习,大概是到10月份我去学校复习的次数渐渐减少,自己在租的房子里边看(听)各种美剧和真人秀边复习(好孩子别学我)。在此也奉劝各位辛苦复习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书时不妨找朋友出去玩一下逛一下,放松放松心情,现在回头看我觉得一个好心情对考研是很有帮助的,心情好才会效率高,明明已经到极限还硬着头皮学下去也许会适得其反。 临考试一个多月就开始从总体的框架上把握各科了,从一个全局的方向进行复习,此时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骨架建立起来就不怕考试时有空缺。考试前两三天可以稍稍放松,做能放松心情的任何事。但书不可一点不看,一些小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也很重要。 考完试我的感觉不错,终于苦苦等到分数下来的那天,“分数门”事件给我带来的不是打击而是喜开二度,因为我升了9分。那天可能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说说复试,复试笔试是设计海报,我小时候学过画画,大学也做过插画兼职,所以对这个还是比较有信心,考完感觉也不错。英语口语完全没复习(好孩子别学我),也不是有自信,只是单纯的不想复习,因为觉得占比重少,自己也不是英语哑巴。面试则比较可怕了,面试那天我排第六个,坐在候考室就开始紧张,突然意识到这是能决定生死的面试,越想越紧张,轮到我时老师们决定休息休息十分钟,我站在外面手足无措,当时感觉时间过的极慢。面试进行中我大脑一直短路,也出现了语言障碍,老师们并不犀利但我仍紧张的要命,问的问题并不难,可我答的也不好,面试完出来感觉头晕晕的,现在想起当时自己的样子一定很可笑。回去的路上觉得自己表现很差,不是矫情,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完了,功亏一篑,午饭也没吃,躺床上一遍遍回想面试的过程,越想越沮丧,这种心情持续了好几天。面试让我更加认清自己,原来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导师三两个问题就能探了底,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 因为复试等待的漫长,加上朋友的加油打气,我的信心慢慢恢复,成绩出来那天也是很高兴,稍后知道了自己总分排专业第二,心也总算放下了。真是场持久战啊! 复习战略: 英语 我英语分不高,所以你有更好的方法就可跳过。我认为英语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对于考研来说,真题的单词是必抓的两大重点。单词是基础的基础,如果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太多根本就无法做题。如果你跟我一样单词方面一直是弱项,向你推荐那种按历年真题中的出现频率而编的单词书,因为背单词一直有个问题,前面坚持的挺好,后面往往就荒废了,所以这种按频率编的可以让你首先解决常见单词,能保证至少文章先看懂。真题一定要做精,在保证精的前提下再去扩展量,可以反复做,最后留一两套近年的做最后测试。计算好每个部分所用的时间,在考试时严格遵守,这样就不会答不完。 考研英语对语感的考察比重很大,比如一词多义、语法等等。我在此强烈向挣扎在语法书的同学推荐另一种学法,就是听英语歌、看英语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等。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是学不好?我认为很重要一点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英语环境,我们每天都说中国话,英语又怎能记得牢?所以听歌看电影等等就是一种简易的营造少许环境的方法,时间长了自然能培养一定对英语的敏感度,又能休闲娱乐,何乐不为。 还有作文,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最简单的一部分了,当然我是指得一个及格分数,想得高分者可略过。现在有很多强有力的万能句式,只改一两个单词,就能用在任何话题中,所以,考试之前一定要整理好一套自己的模板,最好不要背现成的,不然被批卷老师看出来就不好了。 政治 政治比较简单,也是唯一短时间复习就能见大成效的科目,买一本当年的复习全书试题集就OK了,政治班也可以报一个,其实更多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不要过分迷信压题压重点,还是准备充分最重要。答题时不要吝啬笔墨,能答多少答多少,一直写到收卷铃响为止! 专业课 专业课两门占300分,可见其重要性。对于专业课应该什么时候复习?我认为多早开始复习都不嫌早!因为艺术专业的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多,你越早复习就有越多的重温机会,记忆就能更加强化,尤其是跨专业的。不过准备晚的同学也不要紧张,只是你要多付出努力了。 上面说过我是跨专业的,所以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专业课,不过复习的还算早。一开始看的很缓慢很悠闲,书上有不懂的专业术语就去网上查,边看边做笔记。专业就是要反复看,多看一遍胜算就大一些。 广告设计专业参考书目很多,想考的同学一定跟我当初一样吓了一跳,不过其实重点要看的也就是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这几本。当然别的也要看,只是不用太精就可以了。另外文学那些私下认为可完全不看。 究竟有没有专业课辅导班?这应该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据我所知,官方的辅导班没有。其他机构办的辅导班倒是有,但并不必要,你不要指望它能透漏出考题重点,只是当作专业知识的一个串讲还可以。 最后关于专业,我想说,光看书本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多种渠道汲取专业相关的知识,也许试卷上考不到这些,但它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人都说学艺术要有艺术方面的灵气,这灵气不是先天就有的,要靠积累。 考研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你准备的是否充分、是否能坚持到最后。有些事、有些心情、有些经历,不考研的人永远无法体会。 考研是一个过程,考上了也不是终结,只是有新的门为你敞开。我们永远在生活的路上,选择了什么路,就选择了什么风景,越难走的路就有越美的景色。 决定考研的同学,请认真对待你的梦想,认真对待你的决定,一定要坚持奋斗到最后一秒,加油!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2 考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一届的莘莘学子又加入了考研大军的滚滚洪流中,作为一个信号方向的学长,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中国传媒大学信号专业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是选方向。中国传媒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一共有六个方向:DSP技术与应用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智能信息与控制方向、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方向、信号处理技术方向、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其中前4个方向划分为信息工程学院(后面简称工学院),后两个方向划分为计算机学院。由于本人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信号处理技术(5方向)的,因此,主要介绍这个方向和嵌入式技术(6方向)的一些情况。这两个方向是属于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直属的科研单位),由于中心的部分领导和老师是计算机学院的,所以招生时挂名在计算机学院下。计算机学院这边的导师主要有:吕锐、黄祥林、胡国荣、陈远知、杨占昕、侯亚辉、曾志斌、徐伟掌,大家可以在计算机学院的网站上搜搜关于这两个方向及导师的情况。另外,大家可以去传媒大学官网的研究生院了解相关的招生信息。 下面我分科目详细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并不通用于所有同学,因此大家可以酌情参考 高数 高数是基础性学科,解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而复习的时间应该适当提前,循序渐进。本人复习的时候是分四轮复习的,大致是从三四月份开始的,如果数学基础差可以将复习的时间适当提前。 第一轮当然是课本了,无论考试考什么,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关键。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将第一轮复习进行完,实在不行也要在七月的时候完成,不然会影响进度。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大纲划分复习范围,(当然,信号专业比较悲催一点,基本上全部都要看),了解考研数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轮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题目,重点解决解题思路的问题。这个阶段一般是从七月到九月。这个阶段主要注意归纳总结,拿到题后要分析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解题。这一阶段我们一般喜欢按照高数复习指南来复习,现在市面上比较普遍的是陈文灯和李永乐的,这两本复习指南其实都比较好,只不过普遍反映陈文灯的难度稍高一点,李永乐的比较注重基础,如果高数比较好一点可以选择陈文灯的。不过只要复习的时候注重基础和融会贯通,其实哪一本都一样,并且不要急于看解答,一定要自己先做再看,才会有印象和效果,看会了和会做是两码事。 第三轮复习就具有实战性了,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模拟题和真题来测试和磨练。这一阶段大概从十月到十二月的中旬。这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千万不要看这段时间挺长,而真题量很少就感觉工作量很少。这一轮复习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对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的梳理,熟记公式,先系统的做几套模拟试题,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着重加强对弱点的练习,然后再用真题进行测试(真题很珍贵的,最好留下一套两套在最后一轮中进行最后的测试)。做题要讲究质量,既要有速度也要救严格的步骤、格式和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一轮是考前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